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走进大凉山旅游特产 大凉山有什么特产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走进大凉山旅游特产 大凉山有什么特产吗更新时间:2024-02-01 14:10:47

一. 四川省 凉山州 甘洛县 凉山桑蚕茧

凉山桑蚕茧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凉山彝族自治州沟壑纵横,立体气候明显,自海拔360米的金沙江边到1800米的山区都可栽桑养蚕,海拔360米-1600米之间的低山河谷地区及部分中山地区是栽桑养蚕最佳适宜区。生产区内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旱两季分明、日照时数长、冬暖夏凉、雨量集中等气候特征。蚕桑分布区内年平均气温14℃-22℃,年降雨量960mm-1143mm之间,降雨时间多集中在5-9月,雨热同季、夜雨昼晴。年平均日照2200小时-2500小时,≥10℃的年均积温5000-7500℃,全年无霜期290天-360天,有利的生态条件使得凉山种植桑树生长期长达290多天,产叶量高,桑树当年生枝条可达4.5米以上,单株产叶量可达4公斤以上。宁南、会东、德昌、甘洛等地区的桑叶36片即有0.5公斤,较四川内地产叶高一倍以上,且一年可养4-5季蚕。凉山被蚕桑专家誉为“发展蚕桑不可多得的一块宝地”。

凉山桑蚕茧茧形大且匀整,茧层厚实、茧色洁白、茧衣蓬松、外观无污物,以质量好,品质优而闻名国内外。凉山桑蚕茧是缫5-以上高品位生丝的首选原料。

凉山桑蚕茧

地域范围

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界于四川盆地与云南省中部高原之间。地理位置北纬26°03′—29°18′,东经100°15′—103°52′之间。南北长370公里,东西宽360公里,全州幅员面积6.04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的12.5%。凉山桑蚕茧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凉山州境内的宁南县、会东县、德昌县、西昌市(含西昌农场)、冕宁县、普格县、会理县、金阳县、甘洛县、雷波县、喜德县、盐源县、布拖县等 13个县市的211个乡镇895个行政村,保护面积3.33万公顷,年产桑蚕茧3000万公斤(60万担)。

二. 四川省 凉山州 昭觉县 射地

彝族风味菜,即肉冻。这是彝族地区较为讲究的一种菜肴。它采用猪蹄和肘子制做而成。一般做法是将肉放入锅内煮软后捞起,剔去骨头并将肉宰碎,放上木姜、生姜、花椒等佐料,有的还放橘子皮,或鸡蛋之类的东西,然后放回锅里煮上一阵,以便使佐料渗入肉中,最后放入木钵内,放上一夜即成。肉冻柔软可口,香味独特,是彝族十分喜爱的一种食品。

三. 四川省 凉山 越西县 越西虫草

越西虫草子座多分支或者单生,细长而坚硬,直立而曲折,由寄主口部伸出,高20—30厘米,粗1.5—2.5毫米。头部圆柱状或棒状,褐色,黑褐色,顶端有延长的不育性尾部,粗2—2.3毫米,具假薄壁组织的皮层。子囊壳椭圆形或者卵圆形,400—740*300—450微米,黑褐色,表面生,凸生,成天南星果序列。子囊圆柱形,260—480*8—12微米。子囊孢子透明或微黄色,线状,蠕虫状,多横隔,160—350*2.5—3.5微米,成断裂状,断裂后的孢子小段约10—20*2.5—3.5微米。子囊壳下的壳柄多分枝,新鲜时褐黄色或者黄秆色,偶也成细长的单一直立枝。寄主体内菌丝新鲜时淡乳白色。

寄生于鳞壳目之幼虫体上。多见于海拔1500米以下地带,由多见于竹林丛中的虫体上,凉山州药检所曾以分离出的菌丝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培养,菌落白色,发育不良,未获子座。

药用菌。当地民间以次代替正品的虫草入药。又滋肺补肾、抗癌等功效。主要成分为甘露醇、麦角甾醇、氨基酸、有机酸、生物碱、硬脂酸等,与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

四. 四川省 凉山 布拖县 附子

附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附子的生长习性,基本与乌头相同,但只需240天左右生长期,只需经历须根生长发育期(从栽种至出苗)、叶丛期(从出苗至抽茎)、地上部分旺盛生长期和块根膨大充实期。附子喜气候温和、润湿的坝地生长条件,喜紫红混和油沙土。在疏松、肥沃、深厚潮湿的土壤中产量较高。乌头种子需低温湿润条件解除休眠,生产上如需用种子繁殖宜秋播,随采随播。种子千粒重1.3g。

多年生草本,高60-15Ocm。块根肉质,纺锤形或倒卵形,向地直下,每根再生侧根,上部周围有瘤状突起,下部有多数细小须根。茎直立,圆柱形,上部被短茸毛。单叶互生,坚纸质,叶片五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菱形或广菱形近羽状0,侧生裂片斜扇形,不等二深裂。总状花序狭长,密生反曲的小微柔毛,自茎顶或叶腋开蓝紫色花。??果长圆形,种子黄棕色,有膜翅质。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附子是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治风良药。现代研究表明,附子含生物碱和乌头多糖。炮制品含苯甲酰乌头胺或乌头胺、苯甲酰中乌头胺或中乌头胺、苯甲酰次乌头碱或次乌头胺、棍掌碱,以及超微量的dl一去甲乌药碱、附子碱等成分。具强心、镇痛、抗炎、降低血糖、局部1及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作用。临床上除传统配方治疗阴症水肿、亡阳厥逆、阳虚体衰、风寒湿痹、寒症腹痛外,含不同附子含量的附子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广泛用于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慢性支气管炎,抢救休克等。本品开发潜力很大,现尚在深入研究开发。

布拖附子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2500至3000m;土壤质地为沙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1.3%;土壤pH值4.5至6.0;耕作土层厚度≥20cm。

三、栽培措施

1. 种苗培育:采用子根繁殖,子根直径≥1.5cm。

2. 种植:每年11月中旬(冬至前)栽种,密度:3000至4000株/667㎡(亩)。

3. 施肥:每公顷每年施腐熟有机肥15至20吨。

4. 田间管理:次年4月早春苗出齐后补苗、除草、追肥。苗高约15cm左右时进行第1次修根,除去劣势子根,保留健壮子根1至3个。1个月后进行第2次修根和追肥。在第1次修根后约7至8天摘去顶芽,留叶片8片左右。6月至7月,每隔一周及时抹除茎节的腋芽。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

5. 轮作:两年轮作。

6.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布拖附子生长周期为330天左右,在9月(农历立秋前后)盛花期前采挖为宜,挖出泥附子,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

五、加工

1.以泥附子为原料,采用炮制加工的传1特工艺制成片型,分为白附片、黑顺片。

2. 附片生产工艺:

(1)白附片生产工艺: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泥沙,浸入食用胆巴1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起浸入清水池内3至5天,待附子皮色变黄为佳,捞起使用牛骨刀剥皮,压刀切制成厚约0.3cm的片,倒入清水池内浸漂,浸漂至口尝不麻舌时止。取出蒸透,烘干或在草坪上使用传统竹笆晾晒干。

(2)黑顺片生产工艺: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泥沙,浸入食用胆巴1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起浸入食用胆巴1和清水混合池内3至5天,压刀纵切切成厚约0.5cm的顺片,再用清水浸漂,浸漂至口尝不麻舌时止。取出蒸透,烘干或在草坪上使用传统竹笆晾晒干。

六、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泥附子,表皮深褐色,个小多棱;白附片,无外皮,切面呈黄白色,表面具有光泽,呈半透明状;黑顺片,外皮黑褐色,切面呈暗红色,表面具有光泽,呈半透明状。

五. 四川省 凉山 盐源 凉山白瓜籽

白瓜籽,又名光边、双边白瓜子,主产于我州盐源县,分布于西昌、冕宁、德昌、会理、会东、喜德等县,年产量有20万公斤。白瓜籽是农民种植的一种叫砍皮瓜的种子。砍皮瓜可以套种在玉米地里,瓜肉可以鲜食或晒干作饲料,瓜籽可以榨油、做糖果、糕点和配料,可作罐头食品,亦可加工成各种各样的五香瓜籽。

白瓜籽的特点是:光面平滑、双边、色白、籽粒大、皮薄、饱满、肉厚,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营养丰富,是凉山州的传统出口产品。

六. 四川省 凉山 普格县 花魔芋

个大,10—20斤/个,皮黑,肉白,属本地优质良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具有耐高温和耐低温等特点,含葡甘露聚糖,具有减肥、美容、防癌、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功效,被专家称为“肠道清洁工”。

用于石油、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是21世纪看好的美容保健食品,经济效益高。目前正纳入普格县规模种植开发项目。

七. 四川省 凉山 喜德县 香肚

香肚将猪肚拉个小口转搓妥清洗干净,装入拌了盐、花椒面、辣椒面、木姜花、大蒜的砣砣肉紧,装好将口子缝合,在缝口上用肠片粘好密封,置爱风烟熏处熏干后只要不漏气,放得越久味越香用一个没打开过的香肚招待客人,可抵杀只羊。煮香肚一般连汤舀在库助(汤盆)里边捞边吃,香肚味鲜美嫩爽,香气四溢,香肚汤浓白如奶。( 凉山)

八. 四川省 凉山 盐源 野生蕨菜

蕨,赢类植物,凤尾蕨科植物的总称。多年生草本,高1米左右,根状茎蔓于土中,被棕色细毛。叶大,多回羽状复叶,适应性强,常集中成片生长。根状茎富含淀粉,可提纯供食用或药用,幼叶即当地所称的蕨菜,为时鲜野味,有去暴热,利水道,降血压等效用,清热、降毒、利尿、止血和降压。

蕨菜在凉山各地均有大量分布,特别是美姑、雷波、昭觉、西昌。德昌、冕宁等县市分布更大。蕨菜为野生植物,当前每年仅加工干菜200吨外销,深加工还未起步,在绿色食品走俏的今天,其市场前景非常看好。通过宣传,精包装的蕨菜干和保鲜蕨菜将在大中城市成为时尚食品。西昌农业专科学校和攀星公司生产的盒装蕨菜干已成为许多外地来凉山的旅游者所喜爱的地方名品。

九. 四川省 凉山 西昌 彝族香肠

彝族香肠别有风味。一般在过年时制作。方法是:将猪血炒成半熟状,拌以切成小块的土豆,灌制成香肠,即为猪血香肠。也有用猪肉、糯米灌制的香肠。做好后即把香肠挂在锅庄上方,让火烤干、烟薰干,这样制作的香肠既鲜美又有腊香味。

十. 四川省 凉山 布拖县 布拖洋芋

马铃薯俗称洋芋,是布拖县农业主产作物之一,是彝族同胞的主食之一,淀粉含量较高,具很高的商业价值,可深加工制成淀粉、经膨化成片作食品,利润极高。亦可作菜,食用方式多样。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