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雷州特产猪肠粉 雷州猪肠粉用什么材料做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雷州特产猪肠粉 雷州猪肠粉用什么材料做的更新时间:2024-01-07 22:46:03

一. 海南省 三亚 椰肉虾仁猪骨汤

椰肉虾仁猪骨汤是海南三亚的特色风味美食,益气生津,润泽面色。据说,熬了九个小时的猪肉竟然没有变成纤维状物体,已经够奇怪的,而且入口嫩滑,肉味依然香浓,骨头可以外吮内吸,可谓充分利用。向师傅一打听,原来熬汤的方法也非常特别,猛火煮开以后,就把温度降低一点,以大锅细火慢熬,所有的肉香在锅里来来去去也跑不掉。此时,骨头也凉得正好,只要轻轻一吸,猪骨里的精华就尽收腹中,很鲜甜,回味无穷。

曾经有人说过在三亚,有多少个故事就有多少颗椰子树,的确,大量的椰树除了美化风景,怡情养眼外,椰子还是提供饮料和美食的上好原料,因此,学会做一两道椰子菜式,是一个三亚主人的本领。下面这道菜取材于三亚最常见的椰子、虾仁,做法简单而风味独特,很值得你去一试。

二. 云南省 临沧 凤庆县 猪血肠

猪血肠

猪血肠,主要是将猪大肠翻洗干净,将猪血拌与糯米饭,再加草果、茴香子、盐巴等,将糯米饭拌匀后用一竹筒,削一尖口放在大肠里,用饭勺将拌匀的猪血糯米饭倒在竹筒内灌进猪大肠,灌完后用线拴在竹杆上,晒上十天半月,便可食用。煮、煎、炖均可。猪血肠味道可口,食后可补中气,且能润肠,对于孕妇、老年人、小孩及肠病人更是营养之上品。

三. 福建省 三明 大田 大田猪骨头

到大田县做客,热情的主人或许会请你去啃猪骨头。

石牌镇,一个小小的山里小镇,居然有七、八家专营猪骨头的饭店。客人进门,店家连问都不问,直接在菜单上填上一盘猪骨头,然后才问还要点什么菜。很快,一盘冒着热气的猪骨头端上桌,一啃,嗯,不错;再啃,哇,好棒!肉香满口,滋味悠长。先吃它一两块骨头,如果你觉得需要调整点味觉了,旁边的小碟里已备好酱醋,需要姜丝、蒜末还是辣椒,自己添加,之后你把骨头蘸着吃,便是另一番境界了。

大热天在石牌镇啃猪骨头,店家必给食客配一盆萝卜丝汤。夏天本来不是产萝卜的季节,不用说这是反季节蔬菜,但不一样的是,大田的反季节蔬菜是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在大田县武陵乡,有座海拔1400多米的山峰,名为雪山,那里出产的萝卜素以个大、果脆、汁甜驰名,而相对阴凉的气候,让这里的夏季也有萝卜出产。煮过的猪骨头捞出来以后,锅里的沸汤便用来煮萝卜丝,萝卜丝与骨头汤煮到一块,汤里的油腻被吸收了,变得特别清甜,萝卜丝也因此添了醇香,无需再加什么调料便是一道好菜。萝卜能清热败火、畅肠解积,与多油脂的猪骨头正好阴阳调和,可谓绝配。

以前,大田人吃猪骨头肉是用刀子把附在骨头上的肉剔下来吃。后来,人们试着把整块猪骨头直接装盘上桌,让食客动嘴自啃,这倒让食客啃上瘾了,不但刀味没了,而且还能啃出缕缕骨头的奇香。而且,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似乎还能展示山里汉子的豪雄之风。(文净)

信息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四. 甘肃省 庆阳 宁县 宁县猪灌肠

猪灌肠也称“灌肠”,是宁县地区的一种特色小吃。宁县“猪灌肠”技艺大多出现在东区盘克、九岘等地,因为当地出产特色荞面,人们会在年关时节制作出猪灌肠,拿到县城叫卖。宁县东区的猪灌肠在整个陇东地区都闻名遐迩,那里蒸制的猪灌肠蒸得软硬适中,味道醇香,翻炒不易碎,吃起来别有风味,东区流传谚语“猪肠荞面灌成排,葱蒜翻炒客就来。”其制作方法是将猪大肠洗净,切成长约四十公分左右,一头用线扎死,在用猪肉末和荞麦粉用水和成面团,再加入少量盐、大香、姜粉、味精等调料搓匀后,继续加水揉搓,直到成糊状为止。然后灌入备好的大肠内(一般灌猪肠的三分之二左右即可),再用线封口,放入盘中上笼蒸熟后出锅冷却即可。猪灌肠一般的做法是炒制,现将油在锅里加热,放入蒜苗、葱丝、辣面子炝下味道,在放入猪灌肠轻轻翻炒,以免猪灌肠在炒制的过程中弄烂,影响色泽与美观,最后在放入盐、味精、姜粉、大香等调料,温炒2-3分钟即可。

五. 海南省 临高 临高猪

在澄迈、 昌江、东方、乐东、琼山等县市有分布。临高县土地肥沃,气候良好,作物以水稻和 茄为主,青绿饲料四季均可种植,农民一向有放牧习惯,该猪体躯较长,四肢较高,背线较直,蹄小、尖,系直、有力,毛色由头到颈、背、腰、臀及尾根均由黑皮黑毛连成一片。约占整体的1/3到2/5,腹部至四肢皮毛均为白色。

六. 广东省 湛江 赤坎区 风味猪肠粉

猪肠粉是湛江人爱吃的一种特色小吃,也是湛江大小茶楼、酒家早茶夜市的必备之品,所以肠粉成为不少湛江人早餐必选的食品。湛江最负盛名的“好记”肠粉坐落在南桥河畔(市区有四家),其肠粉“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曾荣获2002年第二届湛江美食节最受欢迎奖。

猪肠粉制作是选用存放半年的大米,用清水浸透,用石磨磨成浆,蒸制成薄块,卷圆呈猪肠状,约1市尺长。调料用咸甜酱、当地酿成的米酒醋、蒜香、熟花生油和芝麻等。食用时,将肠粉切成小节,置在碗中,依次加入上述调料和配料适量,拌匀而食,五味调和,香滑可口。

猪肠粉的传说。肠粉的原名叫粉条,是湛江地方历史悠久的食品。民间传说乾隆皇帝游江南时,由于听到大臣纪晓岚介绍了岭南粤西一带的小吃,更有风味特色,于是来了兴趣,决定秘访粤西。有一天,乾隆来到了粤西湛江一带,在集市只看到老百姓围着摊子津津有味地吃着白色条状的食品,乾隆皇帝感到很好奇,遂问身边的地方官,地方官介绍道:“此乃米制食品,名叫粉条。”乾隆听到后也要了一碟享用,食后连身赞道:“好、好、好,够爽、够嫩、够滑,粤西果然有美食啊!”并乘兴说道:“此粉条的形状好似猪肠子。”由于皇帝开了金口,从此,猪肠粉的名称传遍了湛江一带,这就是民间传说的肠粉一词的来历。

七. 云南省 保山 施甸县 保山猪

保山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山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山猪,系乌金猪的一个重要类型,曾用名保山大耳猪,1986年被列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属肉脂兼用型猪。 保山猪产于保山市的隆阳区、施甸、昌宁、腾冲、龙陵县,少量分布于德宏州的部分县市,

保山猪适应性抗病力强,耐粗饲,体形较大, 前躯较后躯发达,四肢健壮有力,产仔性能高,性成熟早,配种受胎率高,母猪利用年限长,与外来品种杂交优势明显,肉质细嫩、香甜,风味好。

保山猪是保山市当地民族传统养殖的品种,饲养历史悠久,张兴志同志在《云南新石器时代的家畜》一文中谈到保山市(今隆阳区)蒲缥镇唐子沟遗址时,认为遗址0土的猪和牛化石具有两重性,既可能是野生种,也可能是驯养中。距今4000-3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已饲养家猪品种,养猪业已得到一定发展。据《中国猪种介绍》(科学出版社1960)记载:“保山猪经过当地人民多年的繁育,从而形成地方品种。”1979年9月至1980年9月保山地区、县畜牧兽医站联合调查了保山地区畜禽品种,调查了保山大耳朵猪的优良性状和缺点,并改名为保山猪,编入《保山地区畜禽品种志》。据保山地区畜禽品种志记载:“保山农村产品丰富,山区荒地轮歇地较多,野生饲料丰富,是发展养猪的有利条件,我区各族人民经过长期辛勤劳动精心选育,随着经济文化交流和交通运输发达,沟通了山区坝区间、内地边疆的猪源频凡流动,加之自然条件及饲养管理特点,因而形成大骨猪、细骨猪和二浪子猪之分。”保山猪体质粗糙疏松,头较大,额宽,额面多皱纹形如“八卦”;嘴筒粗长,少数微凹且向上翘,俗称“瓢把嘴”;耳大下垂,猪体窄长,背腰平直,少数稍凹;背腰直间有微凹,胸窄肋扁略下垂,十字部宽,腹部紧凑不下垂,臀部欠丰满;四肢高且粗壮有力,腿及膁部多皱褶,又叫“穿套裤”,飞节较弯曲。于1987年载入《云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一书中。2004年收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中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并录入由中国农业部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中国家畜地方品种资源图谱》。 1969年成立保山种猪场,厂址建设在保山市施甸县水长乡。1970年至1996年,只注重保山猪的利用,未能得到有效的选育提高,加之盲目进行引种杂交,导致许多性能多年停滞不前甚至有所退化。1997年至2000年,为了充分发挥和挖掘地方特色遗传资源的潜力,依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要求,原省计委立项,建设和完善了保山市种猪场。到2000年保山市各县区建立了县级猪人工授精站及部分乡建立并巩固了猪人工授精网点,初步形成了以保山猪为母本“三群一网”良种繁育体系。在进行体系建设的同时,根据繁育体系的建设要求,保山市种猪场组建了以保山猪为主的保山猪核心群,开始了一定的繁育工作,边繁育、边生产、边推广应用,取得了初步进展。2000年以来,在国家、省、市相关部门领导专家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以保山市种猪场为载体对保山猪开展了系列的组群保护、科研选育及合理开发利用推广工作,先后与省改良站、省农大等科研单位和部门合作实施了“保山猪优良母系选育及杂交优势利用”、“保山猪新品系优化选育及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扩大了保山猪的优良猪群,提高了质量,稳定了群体。经省州多次组织专家组亲临保山作详细调查,认定为云南省特有的珍稀种畜资源。2009年列入云南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2011年云南省农业厅开展“云南六大名猪、六大名牛、六大名羊、六大名鸡、六大名鱼”评选认定活动,通过层层评选,保山猪入围云南六大名猪。

地域范围

保山猪养殖区域为云南省保山市行政区划内的隆阳区、施甸县、腾冲县、龙陵县、昌宁县5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98°25′-100°02′、北纬24°08′-25°51′,东西纵距198 km,南北横距193 km。养殖区域范围19637 平方千米,年存栏6.5万头。

八. 江苏省 泰州市 泰兴 猪三宝

所谓猪三宝,其实是猪耳朵、猪尾巴、猪嘴唇。由于这三宝皆是生长在猪的特殊部位,因此口感独特,深得大家的喜好。而近年来由于加工技术的改进,已能加工成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九. 广东省 湛江 廉江 石角猪

石角猪

十. 广西 柳州 融水苗族自治县 苗乡猪血肠

此道风味菜香辣可口,耐爵,回味悠长,满口留香。吃了还想吃,久吃不厌,真是不吃不知道,吃了忘不了。有兴趣的可到苗乡一走,便可吃到正宗的风味榔棒。

配料:

糯米、猪血、猪大肠、胡椒粉、五香粉、鸡精、味精、花生油、食盐等。

制作方法:

1、先将糯米用清水浸泡两小时捞起,后用蒸笼隔水蒸熟,待冷却后,每公斤加入胡椒粉、五香粉各5克;花生油、精盐、味精、鸡精适量;每5公斤糯米加入1.5公斤猪血,搅拌均匀用容器装好待用。

2、将调好配料的糯米酿入洗净的大肠内,大肠一般以2尺长一段为好,再用棉纱线扎紧,在扎紧时注意不要给撑破,可用针扎大肠透气防破。

3、后放入约80度开水中烫熟,注意破裂,可用针扎气泡出来防破,捞起即可食用。

4、食用时用菜刀将榔棒切片装盘即可。

5、如果晾干15天更好,晾干的榔棒洗净表皮,切片用油煎香起锅,用适量油倒入辣椒、生姜、老蒜、西红柿、生抽王调好,再倒入榔棒文火焖入味起锅。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