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井冈公社特产店 井岗农特产品馆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井冈公社特产店 井岗农特产品馆更新时间:2024-01-25 20:09:35

一. 江西省 吉安 井冈山 红米南瓜粥

井冈山的红米南瓜,富含胡萝卜素,故呈红色。它与红军的成长壮大密切相连,息息相关。当年正是井冈人民从自己口中挤出的一粒粒、一捧捧红米南瓜,支持红军坚强挺立,才有了“红米饭,南瓜汤”那首脍炙人口的不朽歌谣,才有了黄洋界的炮声,才有了永新的三战三捷,才有了五百里井冈红色革0据地的星火燎原。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人们“摒弃药片文化,回归饮食文化”养生理念的形成,以井冈红米南瓜为主料进行“粥养”,不仅成为人们推崇的无污染天然食品,更是现代人需要补充的精神营养。

二. 江西省 吉安 井冈山 井冈山翠绿茶

井冈山翠绿茶产于海拔800余缭绕的井冈山区,是当地群众在继承和发扬历代传统绿茶制作工艺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进,创新生产的一种具有色泽绿、汤色绿、叶底绿三大特色的优质茶。

该茶外形细紧曲钩,色泽嫩绿多毫,味香扑鼻,甘甜润喉,汤色明亮,浓醇爽口,自投入市场后深消费者的誉。1982年5月以来年被评为江西名茶,1985年评为全国优质茶,并荣农牧渔业颁发的优质农产品证书,1988年在全省优质茶评比中又获第一名。目前年产约2千公斤。

三. 江西省 吉安 井冈山 井冈山竹荪

井冈山竹荪是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的。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名贵的食用菌,又是医学上的新秀,历史上列为“宫廷贡品,近代做为国宴名菜,同时也是食疗佳品。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竹荪人工栽培使用的原料有竹类、段木、 甘蔗渣 、木屑等,有箱栽、床栽和露天竹林地栽培形式。井冈山竹林遍野,重峦叠嶂,当地山民正是依托这种有利条件,以竹类为原料,在露天竹林地进行栽培。其质量肯定不是箱栽床栽培植培植可比拟的。井冈山竹荪颜色偏黄,因为是竹林栽培自然生长,所以大小不一,味道特别鲜美,营养丰富。

四. 江西省 吉安 遂川县 五百里井冈茶油

五百里井冈初榨茶油是以井冈山区野生优质山茶籽为原料,采用“返朴归真”的工艺榨出的第一道原生茶油,它浓香、质纯、色淡、营养又卫生,不含黄曲霉素,不含胆固醇,没有任何化工溶剂的污染,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既保留了传统土榨茶油的天然风味和滋味,质量指标又达到国家标准。

[成份]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93%,其中油酸83%,亚油酸10%),山茶苷、磷脂和皂苷、维生素E、鞣质。已确知其结构的皂苷元有:22a—基脂醇、玉蕊醇A1、皂苷元ST—1、山茶皂元B、茶皂醇B、茶皂醇E。

[功能]含有丰富的单元不饱和脂肪酸,长期食用能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心脏病、血管硬化,对心脏、血管有保护作用。古代文献《农政全书》《纲目拾遗》记载茶籽油可润肠清胃、杀菌解毒、清肝降压,加速伤口愈合等功效。山茶苷具有抗癌作用,是孕妇产后和老年人的最佳保健食用油。烟点高(耐高温)。含有丰富的人体自身不能合成而又不可缺少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他植物油在煎至120℃时,便会产生少量苯、芘等有害健康物质;而茶油在煎至150℃时,也不会有此变化,故最适宜在炸制食物时使用。

五. 江西省 吉安 井冈山 大鲵

因其叫声似婴儿啼哭,故又称“娃娃鱼”。它形态奇异,长有四脚,躯干粗壮而扁,尾侧扁,背面棕褐色而有大黑斑,腹面色淡,体重一般二到三斤。是一种稀有的两栖动物。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井冈山)

六. 四川省 绵阳 涪城区 绵阳窝窝店包子

绵阳窝窝店包子,是四川省绵阳市的风味小吃之一,该品具有皮洁白光滑、富有弹性、馅饱且油而不腻等特点,天然调味品为时鲜蔬菜,味美而富营养。

在四川省绵阳市的翠花街,有家经营包子的老店,该店创始于清末,由一位叫房洪兴的人在城区名为窝窝店的地方(现翠花街口)开店而得名。主要经营面食和包子,以家庭作坊的型号司经营糊口。1956年收为国有企业后,在技术、门面上加以改造,经营仍然以面食为风味为主,且价格公道,生意经久不衰。该店尤以包子最为著名,其皮洁白光滑、富有弹性、馅饱且油而不腻,天然调味品为时鲜蔬菜,味美而富营养。三鲜小笼包、牛肉米粉、百合粥等小吃曾被市食品协会、市商业局、市消费者协会、中国西部交易会组委会授予"名特小吃"、"质量信得过"等称号。cBy

"早起吃窝窝店包子"是绵阳人的口头禅。这种包子外表看起来很丑,像是笨手笨脚的人随意捏拢的。生意太好了,哪有工夫雕琢包子外形。每笼包子下都垫着厚厚一层松针,气味清香是一方面,防止包子烂底是另一方面,窝窝店包子出了名的皮薄。包子好吃,馅好是关键。馅是生熟猪肉搭配(生肉鲜香,熟肉油气重)的,散籽而滋润,朗朗上口,不知俘虏了多少绵阳人。cBy

店里长期供应免费的绿叶稀饭和桐骨汤、三鲜包子、鸡肉包、三鲜元子汤、黑米粥等随包小吃,绵阳有句老话:要吃包子窝窝点,要看婆娘西山观!窝窝店包子好吃,绵阳西山多出美女哦。cBy

七. 河南省 南阳市 南召县 皇路店花生

皇路店花生是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皇路店镇的。皇路店花生籽粒饱满,果型大小均匀,果壳黄白有光泽,种皮粉红色且较薄,吃起来松脆带有甜味,口感好。

南召县的花生种植主要集中在鸭河口水库周围的皇路店、石门、南河店、白土岗、太山庙等乡镇,以皇路店镇种植规模最大,且皇路店是花生的主要集散地,因此,各地都称作“皇路店花生”。目前,全县种植总面积在25万亩左右,平均亩产190公斤,年花生总产量4750万公斤左右,是南召种植业中的主要经济作物。

皇路店花生主要产区是鸭河口库区,这里是浅山丘陵地带,土质以沙壤土为主,质地疏松,透气性强,且气候温润,雨量适中,光照充足,非常适合花生生长。皇路店花生与其它地方的花生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皇路店花生主要是白沙系列品种,果型紧凑,籽粒中等略大,蛋白质含量高,榨油食用俱佳。二是由于产区土质和气候特性,皇路店花生籽粒饱满,果型大小均匀,果壳黄白有光泽,种皮粉红色且较薄,吃起来松脆带有甜味,口感好。三是产区花生在生产过程中,肥料以土粪为主,化肥施用量较少,且很少施用农药,产区土壤、大气、水源清洁无污染,花生产品中各种有害物质残留都有在国家规定的安全食品的指标范围以内,是无公害仪食品。

皇路店花生以美观的果型、纯正的口味和优良的品质在国内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目前,南召花生在河南、山东、广州等国内市场上占有很高的比重,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

当前皇路店花生销售主要是向外出售花生米,进行深加工的较少,因此,皇路店花生深加工开发的空间还非常的大,在南召进行花生制油、花生食品系列化加工、花生饼饲料开发和维生素提取,花生壳制作生物菌肥、饲料、活性碳等,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八. 江西省 吉安 井冈山 井冈山烟笋

井冈山烟笋是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的。烟笋受人青睐,“美味”只是原因之一,“健康”则是原因之二: 烟笋富含的长纤维对人类的肠胃内壁具有极好的“清扫”功能,是消化道的优秀“清道夫”,长期时用烟笋 ,对减少肠胃癌症的发病率具有明显的作用。

八百里井冈山,素有“革命摇篮”红色美誉,同时又是闻名中华的天然竹林氧吧。这里盛产竹笋,而烟笋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竹味珍馐,被誉为“竹1参”。井冈山竹林广袤,竹笋丰富。新鲜竹笋有一股浓烈山土气味,尤其山里空气湿度大,保鲜期短,为了不让竹笋失其山里原生态味道,聪慧的井冈山人便将新鲜竹笋用烟熏火烤。鲜嫩爽脆的一棵棵大竹笋被采集到一起,将笋箨一层一层剥去后用清澈甘润的井冈山泉水煮软,再用木炭文火焙烤至干,熏制成黑褐色的笋干。

烟熏火烤后的笋干看起来黑不溜秋,吃起来则更香更鲜,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便于储存和运输,更主要是因为经过这些工序加工而成的笋干具备了一种独有的大山原生态灵韵,令人一尝就能味觉出深山竹海里的苍翠风味。

九. 江西省 吉安 井冈山 木梳、角梳

采用名贵的黄杨、楠木、山桃木或牛羊角精制而成,款式新颖,古朴典雅。( 井冈山)

十. 河南省 驻马店市 上蔡县 邵店黄姜

邵店黄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上蔡县邵店乡盛产黄姜,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年种植面积1万余亩.

邵店黄姜,原名为“疆”,喻为“疆御百邪”之说,主为御邪,入药之功效,后名为“姜”源于姜太公。商周时期,武王伐纣,《史记周本记》:武王逐率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帝纣闻武王来,发兵七十万距武王,谓之牧野之战,战争残酷,人畜尸体腐坏,滋生瘟疫,周兵病死无数。师尚(即姜太公)军师辅助武王姬发率部转战黄淮之间,军队驻扎在冈山(今河南上蔡境内卧龙岗)上休整,周边是沼泽地,当地百姓用冈山仙草熬汤献于太公以慰周兵,周兵喝仙草汤后,瘟病痊愈,精神大振,士气高昂。太公大喜,上奏武王,命军中凡煮肉汤食,皆放入仙草以驱瘟疫。谓此仙草为“疆”,意为用途广,功能多,疆御百邪。后人为纪念姜太公就把“疆”更名为“姜”,煮肉、熬汤、要放姜也流传沿用至今。冈山,最高处海拔近百米,《上蔡县志》载:芦冈,一名冈山,蜿蜒于蔡邑西偏,环绕起伏,亦一奇观也。北起长村,南抵汝南金铺镇,蜿蜒百里,广十余里,其主体在今邵店乡境内南北贯穿,二十余里。《续齐谐记》记载春秋后期桓景重阳登高,所登之山亦为此冈山,因此上蔡被谓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邵店至今仍有桓氏后裔。姜太公率部所驻冈山即是今邵店境内卧龙岗,所用仙草汤,即是黄姜汤。 邵店黄姜种植历史悠久。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孔子带高徒周游列国,“于陈蔡”。陈,即今淮阳,蔡,即今上蔡。途径卧龙冈北鸿隙湖畔陈蔡之间陈蔡铺(今华陂镇南)一冈陵,遇到大雨,书被淋湿,天晴后在台上曝晒,即为“孔子曝书台”。孔子淋雨后感伤寒带弟子沿卧龙岗向南至蔡埠口(今邵店西)汝河边,这里汝河迂回,风景宜人,一时找不到过河渡口,使子路向田耕农民打听,便是“孔子问津处”,现在,此处仍有一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亲书“问津处”三个大字,石碑立在那里。蔡国弟子漆雕开见孔子病患不轻,就从卧龙岗下取当地黄姜熬汤,每日献于孔子,不几日,孔子痊愈,周身轻松,神清目明。于是就有了后来孔子在蔡国三年“讲学布道”,弹琴高歌和创作《大道歌》。从此孔子与蔡国黄姜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生对姜情有独钟,在那个战乱年代终寿72岁,与重食生姜密切相关,《论语》载,子曰:不辙姜食。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论语集注》对孔子食姜嗜好阐释:姜,通神明,去秽恶,故不辙。漆雕开为孔子熬汤所用生姜就是卧龙岗下邵店一带所产黄姜。 邵店黄姜源产古蔡国卧龙岗南段两坡上,即今河南省上蔡县邵店乡一带。这里气候属亚热带温湿适宜,4月中旬至于11月中旬,平均气温26.8度,地势一岗(卧龙岗)担两坡,最高海拔98.2米,排水性强,土层深厚,土质松软,呈黄棕,沙壤性,通气性强,PH值7.3,中性偏碱,适合生姜种植和储藏条件,也成就了邵店黄姜的优良品质。据元朝《王祯农书》记载“姜宜耕熟肥地,三月种之,以蚕沙或腐草灰粪覆盖,每垄阔三尺,便于浇水,待发芽后又揠去老姜上作矮棚蔽日,八月收取,九、十月宜作深窖,以糠秕合理暖处,免至冻损,以为来年之种。邵店黄姜味道纯正,色泽金黄,无丝耐煮,辛辣,味长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纤维、钾、镁和糖等营养物质,蛋白质1.5-2.0g/100g、钾2000-2500㎎/㎏、镁360-420㎎/㎏、粗纤维0.8-1.2%、总糖1.6-2.2%。 邵店黄姜以优良的品质著名,不仅营养价值高,还具有良好的药用保健效果,邵店黄姜性温散寒邪,有驱寒,暖胃,健脾,生发,消暑治泻,制中夏毒之功效,姜汁水洗澡可润肌美容,泡茶可健胃益寿。据《上蔡县·实业态· 农业》载:邵店一带之姜,为蔡邑驰名之产品,常南至汉口,北至平津。古为“天姜”,曾为历代皇家供品。《上蔡县志· 建制志》载:清康熙年间建城堡为邵店寨。邵店集自古商业鼎盛,为群众交易土产,黄姜,购置日杂之集散地。邵店集以黄姜为主要交易点,姜贩遍布各地。黄姜初加工在民国年间就已起步,上世纪80年代,姜片厂产品远销20多个省、市,加工后的“蔡州天姜”出口到日本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不断深入,该乡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生姜生产,全乡种植面积达到1万多亩,总产量达300万公斤。在种植上,积极引进外地优良品种,推广塑料大棚育苗和姜田不搭棚的先进生产技术,既提高了产量和产品质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建起了规模较大的生姜加工厂,产品有脱水姜片、姜丝、姜粉,成为俏销国内外优质保健食品。为邵店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做出巨大的贡献。《上蔡古诗词选集》中曾这样描述:“百里卧龙岗,千顷姜山藏,蜿蜒迂回至,富庶邵店乡。”

地域范围

邵店黄姜的地域保护范围在邵店乡境内海拔98.5米的一岗(卧龙岗)担两坡上,南与汝南县搭界,东与上蔡县杨屯乡接壤,西、北与西平县为邻。包括邵店全乡,涉及籽粒村、棚楼村、卜庄村、小楼村、西岗村、邵店村、集北村、庙王村、高李村、刘岳村、前杨村、后杨村、十里铺村、丁楼村、石佛村、郭屯村、尹赵村、刘庄村、上岗村、苑寨村、蔡屯村共21个行政村,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北纬33°14′00”-33°22′00”东经114°23′00”-114°33′00”。开(开封)龚(龚家棚)路穿境而过,东西总长10㎞,南北总长9㎞,适宜种植面积5343公顷,年总常量90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其新鲜根茎,呈扁平不规则块状,形态奇特,并有枝状分支。块小,有丝,色泽金黄。适宜调味品及保健食品和深加工制品。 2、内在品质指标:据测定,邵店黄姜含蛋白质1.5-2.0g /100g、钾2000-2500㎎/㎏、镁360-420㎎/㎏、粗纤维0.8-1.2%、总糖1.6-2.2%。 3、安全要求:产地必须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条件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