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宜都市袁妈妈家的土特产店 湖北宜都特产店在哪里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宜都市袁妈妈家的土特产店 湖北宜都特产店在哪里更新时间:2024-01-15 21:27:28

一. 四川省 成都市 郫都区 香辣大虾

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东西南北饮食交流,南料北烹,东味西调已是寻常之事。用空运至渝的活鲜竹节虾烹制香辣大虾,辣香味厚,鲜美嫩爽,风味独到,把川菜“善调麻辣”的特色河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制作方法1、竹节虾剪去脚、须、用刀部后背抽去沙线。郫县豆瓣、泡红辣椒分别剁细,干辣椒切成节,姜、蒜切成米,葱切马耳形。2、炒锅置旺火上,倒入混合油烧至五成热,放入干辣椒、花椒炸香,下豆瓣、泡辣椒、姜蒜米炒了出香味,掺入鲜汤烧沸,下大虾炒转,加入料酒、精盐、酱酒继续炒,待收汁亮油下葱节、味精起锅。( 巴南)

二. 四川省 成都市 邛崃市 奶汤面

奶汤面是我县地方传统食品。即用新鲜猪骨、猪蹄、香肘、鸡炖成香味浓郁的奶汤,将其盛入碗内,配以佐料,加入煮熟的水叶面即成。民国时期,经县人麻子(本名艾春廷,因身体肥胖,生性随和诙谐,好与人开玩笑,故称。)经营发展,名已有60多年历史。现在县境内经营该食品的有数百之多。而且在品种方面也有进一步发展,如加鸡丝绍子的叫成“鸡丝奶汤面”,如三鲜绍子的叫“三鲜奶汤面”……等。彭月明在继承这一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因精工细作,诚实经营而独占鳌头。一位因去台湾而阔别家乡四十多年老人,特地到彭月明店吃奶汤面,食后赞不绝口:“这才是真正的家乡奶汤面。” 并乘兴操作人员合影留念。( 邛崃)

三. 四川省 成都市 新津区 牧马山辣椒

辣椒是新津县历史上有名的土品,主产于牧马山区的花园、黄渡、普兴、金华等地。牧马山辣椒因色红、肉厚、香辣、味醇而驰名遐迩,历来为成都、新津的餐馆和面食店所需辣椒的主要来源。

四. 四川省 成都市 简阳市 石桥挂面

石桥挂面,是四川省资阳简阳市石桥镇的著名,该品用料精良考究,所以条细如丝,中间空心,煮不浑汤,不泥不断,口感柔滑;煮好的面条隔夜回锅,仍如鲜面。

简阳市石桥古镇,从前四川主要干道“东大路”上的一大站口,兼有沱江水运的水旱码头,交通便利,很早就是繁荣商埠,素有“四川四大镇”之誉,自然也不乏名食,但镇民尤对“面”情有独钟,民谣有云“简州包子石桥面”。URU

“石桥面”专指“石桥挂面”,又称“高架挂面”有“顺口溜”如是说——自从“离夫”以后,朝日“打扮搽油”;结交两根“光棍”,周身“摆弄风流”;只说“天长地久”,谁知“刀切两头”。URU

民间的“顺口溜”,极尽幽默夸张之能事,以辛苦的劳动类比寡妇风流韵事,短短几句,惟妙惟肖地道出了“石桥挂面”从原料小麦加工,到成品制作的全过程:URU

“离夫”——小麦磨成粉离开了麦麸;“打扮搽油”——合面时在案板上打扮(拌)搓揉,合揉面团需不时抹清油;“光棍”——面条成型后,两端各用一根小棍挑着,上高架凉晒脱水、继续抻长;“摆动风流”——一根小棍插在高架上,另一根垂于下面,面条随风摇摆,婀娜多姿;“天长地久”——高架上的面条一端高耸云天,另一端下垂地面;“刀切两头”——面条不需几日凉干后,切掉两头靠小棍处的“面头子”,包装为一把把的成品。这些“下里巴人”们,倒也不乏罗曼蒂克,把枯燥的劳作,演绎成了“做面咏叹调”。真个是“文艺作品源于生活”啊!URU

“石桥挂面”用料精良考究,所以条细如丝,中间空心,煮不浑汤,不泥不断,口感柔滑;煮好的面条隔夜回锅,仍如鲜面。椐说1959年陈毅元帅途经简阳,品尝石桥挂面后,评价颇佳。URU

史载“石桥挂面”创于宋代,盛于元代,系手工制作,配料、制作、用水,属传内不传外的“祖传秘方”,因此产量甚小。物以稀为贵,于是从前作为朝廷贡品,现代则曾是首都“人民大会堂”的馈赠礼品;上世纪60年代,仅供北京的“四川饭店”每季即达200公斤。如今“石桥挂面”的工艺已公开,制作、包装更有诸多改进,加之精细的面粉原料,“石桥挂面”无论质量、数量,自是不可同日而语了。URU

五. 四川省 成都市 蒲江县 蒲江柑橘

蒲江,有着“中华名果”的美誉。得益于天然氧吧的滋润,这里盛产柑桔、葡萄、猕猴桃、樱桃,一年四季鲜果不断。且不必说那又大又甜又脆的蜜柚,也不必说那玛瑙般水灵欲滴的红樱桃,在春天的蒲江,最新鲜的水果莫过于口味纯正、香甜可口,令人垂涎三尺的天草、青见、不知火等杂柑新品种。在春光中,尽情享受阳光、美景的同时,吃上黄澄澄的蒲江柑橘,那真是怎一个“爽”字了得。

六. 四川省 成都市 温江区 白油豆腐

白油豆腐是吴家场厨师郭绍云于民国32年始创的名菜,有甜、咸两味。甜味:用豆腐、化猪油、白糖、味精、豌豆粉、草(白)碱等。咸味:用盐水,加白胡椒。烹调时,将豆腐切块或条形,清水煮沸,下碱水搅匀后捞起,再用沸水透两遍去其碱味,猪油入锅加热,再下豆腐加盐水,用霸王火煮沸,味精和豌豆粉滋汁下锅,快速操作,滋汁起团即成。豆腐色白如学,细嫩爽口,香鲜味浓,颇具特色。

七. 湖北省 宜昌市 宜都 波本杂交羊

90年代末,由湖北省畜牧局从澳大利亚引进世界优质肉羊品种--波尔羊,并落户王畈,建成全省最大的波尔羊繁育基地。经采用人主授精方式,波尔羊与本地山羊杂交,形成波本杂交山羊。该品种具有增重快、肉质好、抗逆性强、效益高的特性,年增重达100公斤。为配套发展,我乡争取并实施南方草山草坡开发示范项目、发展养羊专业村、组建人工授精站。目前繁育体系健全,初具发展规模,种羊开始投放市场。拟定三年内把本乡建成全国有名、中南五省第一的波尔种羊基地
联系电话:0717-4780502传真:0717-4780502( 宜都)

八. 四川省 成都市 新津区 新津辣椒

新津辣椒,因色红、肉厚、香辣、味醇而驰名遐迩。是四川新津县历史上有名的土品。既可做主菜,也可以用来做配菜或汤。

简介 新津辣椒 辣椒是新津县历史上有名的土品,主产于牧马山区的花园、黄渡、普兴、金华等地。牧马山辣椒因色红、肉厚、香辣、味醇而驰名遐迩,历来为成都、新津的餐馆和面食店所需辣椒的主要来源。

九. 四川省 成都市 邛崃市 邛茶

四川省邛崃市地处邛崃山脉、成都平原西南边缘介于东经103度03’至103度46`,北纬30度12`至30度33`”之间;市境问东低西高,坝、丘、山俱全,呈‘六山一水三田’的地貌结构,幅员面积 1377平方公里,辖33个镇乡,总人口65万人。 邛崃市茶叶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山丘二十个镇乡,该地区宜茶面积都在海拔600至1000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5℃,降雨量1117.3毫米,日照时数1107.9小时,无霜期285天。‘邛茶’以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产区宽广,品种优良著称于世。据《古代的巴蜀》一书介绍茶叶时,称:‘汉有杨雄,司马相如……之徒皆饮焉”说明2100年前成都、邛崃(古称邛州)一带民间饮茶蔚然成风。据唐朝陆羽在《茶经》一书有这样的字句:“万担茶乡,唐代闻名,”“邛州盛产茶”《新唐 书,地理志》还将邛州和雅州列入全国产茶的十七州之内,并记载有邛州开始征收茶税;据明朝顾元庆的《茶谱》一书记述的“茶之产于天下多矣!……”“邛州有火井思安,……其名皆著”;据宋元年《九域志》记载:“临邛有火井茶场,生产邛州贡茶,造茶成饼,二两重,印龙凤形于上,饰以金箔,每八饼为一斤入贡,俗称为砖茶。”到清嘉庆年时, 邛崃已年产茶叶200万斤以上。 西汉卓文君马相如冲破古代封建思想牢笼,敢于反抗,追求自由追求爱情的故事,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敬佩与传颂,邛崃“文君井”就是对他们这段姻缘记载的见证。中国大文家郭沫若失生曾题词:“文君当垆时,相如涤器处,反抗封建是前驱,佳话传千古,会当一凭吊,酌取井中水,用以烹茶涤尘思,清逸凉无比”。既赞颂了卓文君司马相如反抗封建,争取自由的精神,又赞美了“邛酒、邛茶”。1955年,邛崃被中央列为全国万担茶县之一;1956年,邛崃茶叶产量即达到了13050担。 邛崃具有得天独厚的适宜茶树生长的优势环境,历来是成都市的重要产茶区。经过多年不断地发展、改造,全市现有茶园面积5万余亩。具有一批大面积的“福选9号”、“福顶大白茶”、‘名山白毫”、“花揪茶”、“云南大叶茶”等优质茶树良种。全市茶叶基地镇乡二十个,生产加工企业40余个,年产成品茶叶2000余吨,拥有“文君牌”、“花揪牌”、“崃山牌”为代表的二十多个系列、上百个品种;“文君绿茶”、“文君毛峰”、“一芽迎春”、“天台龙井”、“天台银针”、“天台毛峰”、“文君香茗”等多个品种,曾连续多次评为国优、省优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畅销国内十余个省市,远销日本、美国、泰国、新加坡等。( 邛崃)

十. 四川省 成都市 蒲江县 蒲江蓝莓

蒲江蓝莓

四川野生蓝莓历史悠久,大部分山区均有生长。蒲江蓝莓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选址蒲江县,进行蓝莓驯化研究,并在蒲江县建立了蒲江蓝莓驯化、生长、繁育基地。蒲江县空气清新、土壤肥沃,气候和环境条件非常适合栽种蓝莓,所产蓝莓颗粒饱满、味道醇正。90年代以后,蒲江县广泛开展了蒲江蓝莓的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工作,内容涉及园地选择,土壤改良、栽植技术,土肥水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果实采收与加工技术等,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蒲江蓝莓栽培技术规范。目前,全县乡镇均由不同密度的分布群,集中成片开发种植近10万亩,主要集中在朝阳湖镇,其它乡镇有少量分布。经过数十几年的努力,现已开发出以蒲江蓝莓鲜果、和深度开发的系列产品。按用途和行业管理分类,已形成食品、保健两大类产品。近年来,蒲江县委政府连续举办蒲江蓝莓采摘节,通过蓝莓采摘、品尝、交易等活动,以节会朋,以会聚友,扩大“蒲江蓝莓”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蒲江蓝莓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