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茂名电白水东附近有哪些特产 广东茂名电白县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茂名电白水东附近有哪些特产 广东茂名电白县特产更新时间:2024-04-13 16:11:23

一.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青皮龙眼

该品种树势生长强壮,树冠半圆形,开展,枝长节疏。叶绿色,长椭圆形。果穗中等大,重300-600g,果粒均匀,果实中等大,阔卵形,单果重7.5-8g,果皮灰褐色,中等厚。果肉中 等厚0.41cm,肉色乳白,肉质脆稍韧,果汁较少,味浓甜,可溶性固形物21-25%,可食率62%,品质中上。种子中等大而扁圆形,黑棕色。丰产稳产性好,是鲜食和加工良种。八月中下旬成熟,为中迟熟株系。( 高州)

二. 广东省 茂名 电白 电城鱼炸

时下各地美食众多,各具特色。电白县电城镇的特时下各地美食众多,各具特色。电白县电城镇的特是谁,要是到了电城,都要吃香脆爽口的鱼炸。

电城濒临大海,居民有吃鱼的嗜好,并且讲究烹调方法。鱼炸,便是民间的一种美味小吃。

鱼炸的原料是鲜鱼和米粉。米粉倒入一只有釉底的圆钵里,注入一些开水,稍为搅和,再加冷水,调成糊状,以不稀不稠为好。此时,将花生油倒入灶面铁镬,烧水将油煮沸,用筷子夹来鱼片往钵里糊上米糊,入镬油炸。在煎炸中,要将鱼炸翻动,让两面都炸透,炸至淡黄色硬块,便可起镬,趁热食之,尤为香脆。若是全用冷水调成米粉糊浆,炸成的鱼炸,食之韧而不脆,味道也逊色几分。

电城附近的农村居民,每上电城做买卖,都要买吃三几块鱼炸,尝尝滋味,才返回家去。有的嗜酒的乡下人,他们到了电城,先买来几两米酒,往鱼炸摊旁边蹲下,用鱼炸送酒,吃与喝都十分惬意。

以往,冬天早上开市,鱼炸摊档开镬炸鱼炸,很快围上买吃的人群,尽管摊主手艺轻快,将炸熟的一块块鱼炸从镬里夹上来,也满足不了垂涎食客的胃口。

无论是何方客人,要是有机会到了电城,如没有吃上鱼炸,会成为一年憾事。享誉已久的电城鱼炸,如今已成电白、茂名乃至为广东各地宾馆、餐厅、酒楼的桌上佳肴,受到四方食客的喜好。

三.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高州淮山薯

高州淮山薯--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淮山也称家山药,曹江当地俗称深薯。据《本草纲目》记载,具有“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之功效。《神农本草经》也指出其有“疗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的作用。

广东省高州市在茂名地区几个市中是风土人情颇具特色的城市,盛产优质农产品,其中淮山(当地叫:深薯),农民专选土层松软的沙土,采用钻孔,填黄泥的先进种植技术,是在气候、土壤适宜的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下生长而成,是原汁原味的天然“绿色食品”。该产品薯形靓,又长又直,卖相好。其品质上乘,风味独特,肉质雪白无暇,胶质多,口感爽,香味浓,韧性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淀粉等,营养价值极其丰富,是菜药兼用的绿色保健食品,在日常的食疗保健中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具有健脾、固精、补肺益肾的功效。淮山除了药用食用,还可用于开发系列保健食品。

四.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合箩茶

【名称】合箩茶

【简介】信宜合箩茶,历史上曾列为贡品,现在被列入中国名茶--历史名茶类,载入《中国名茶志·广东卷》,是广东省15个名茶之一。特级绿茶外形紧结、多毫、呈翠绿色,汤色呈绿色且清澈明亮。清香持久,滋味浓醇,鲜爽可口,带自然花香味。

信宜合箩茶,历史上曾列为贡品,现在被列入中国名茶--历史名茶类,载入《中国名茶志·广东卷》,是广东省15个名茶之一。

合箩茶始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生产历史.合箩茶产地是径口镇三唛顶茶园。三唛顶海拔605米,山顶上有一块大石,直径3米多,形似竹箩,中间裂开,在裂缝中生长一棵茶树,由它繁殖发展,故称合箩茶。该茶抗虫性强,内含物丰富,据测定,茶多酚38.3%,儿茶素总量132.2%毫克/克,咖啡碱4.1%,氨基酸3.3%,水浸出物38.99%。制成的特级绿茶外形紧结、多毫、呈翠绿色,汤色呈绿色且清澈明亮。清香持久,滋味浓醇,鲜爽可口,带自然花香味。

关于这种茶有一个民间传说:早在200多年前,有户姓杨的茶民,在合萝石下开辟了20多亩茶地,世世代代以经营此茶园为生。由于气候适宜,所产的茶叶色清、味香、甘喉、质佳。一天,老茶农正在精心炒茶,一股香味外溢。有两位神仙腾云驾雾来到"合箩石"下棋,忽然被茶园飘来的香味吸引住了。仙人立即弃弈来到茶园,品尝了茶农的香茗,赞不绝口。后人便根据这个传说写出了不少赞美合箩茶的诗句。合箩茶由此声名大振,甚至饮誉海外,到清代,还被列为贡品。直至解放前的三十年间,因遭抢劫和火灾,这户茶农的后代-迁往外地谋生,这里的合箩茶才逐渐凋残。

合箩茶虽然美名远扬,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茶园凋残,零星种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合箩茶得到恢复发展。1953年有50亩,1965年后扩大到1600亩,产量50多吨;1980年后稳定在300亩左右,年产量在25吨左右,其中特级合箩茶5吨左右。近年来,合箩茶多次参加市茶叶质量评比均获得第一名。1992年和1996年两次参考广东省茶叶质量大赛,均获得特种优质茶类高分,列入中国名茶之一。

五.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高州香蕉

高州香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高州市具有四百多年种植香蕉的历史。该市产的香蕉为广东四大香蕉优良品种这一,名扬中外。其果型似一弯新月,皮色蜡黄、皮薄果大,蕉肉嫩滑甜香,爽而不腻。早在五十年代就饮誉港澳,远销东欧。

高州香蕉以曹江所产最驰名,这里位于鉴江和石骨河的汇流处,有广阔的冲积泥地,土层肥厚,适宜香蕉生长。群众又素有栽培香蕉的传统习惯和技术。五十年代末,溪 瑯 乡农民刘泽才,创造了亩产超万斤的新纪录,光荣地上了北京,幸福地见到了周总理,领回一面大锦旗,曹江人一直引为骄傲,也更加积极地扩大香蕉生产。“ 郎 君欲问曹江路,只依蕉绿里行”。可见此地当年种植香蕉的盛况。

高州香蕉栽培历史悠久,为广东四大香蕉优良品种之一。最早产于曹江一带,古代民间《竹枝词》中曾有“郎君欲问曹江路,只依蕉荫绿里行”的诗句。高州香蕉,形似弯月,色腊黄,果大皮薄,肉质嫩滑,风味香甜,能清心火、降血压、通便秘,富含蛋白质、脂肪、磷、钙等多种维生素营养物质,深受消费者欢迎。

高州香蕉有早结、丰产、质佳、供应期长等特点。其品种主要有“高脚遁地雷”、“齐尾”、“741”“威廉斯”等。其中“高脚遁地雷”在第一届农业博览会上获金牌;在第三届农业博览会上获“优质名牌产品”称号。

高脚遁地蕾

高脚遁地蕾属1型香牙蕉,为广东省高州市优良品种之一。植株最高大,假茎高300~400厘米,周长70~80厘米,假茎下粗上细明显;叶片窄长,叶柄细长,叶色淡黄绿色,叶鞘距疏;果穗中等长大,果梳及果指数均较少但单果长且重;果指长20~24厘米,单果重150克以上,可溶性固形物为20%~22%,品质中等;在一般栽培条件下单株产量达25~30千克,高产者可达70千克。该品种果形长大、产量高,品质也较好,但对肥、水、温的要求较高,在珠江三角洲经济性状表现不甚理想,抗风能力极差、受霜冻后恢复能力低,也易感染香蕉束顶病。

齐尾

齐尾属1型香牙蕉,主要分布在广东高州市,为高州市的优良品种。植株假干高300~360厘米,茎周65~80厘米,茎干上下较均匀,皮色淡绿;叶片较直立向上伸长,叶片窄长,叶柄较细长、叶鞘距疏、叶片密集成束尤其在抽蕾前后甚明显,故名;正造果穗较长大,一般情况下果穗梳数及果数与高脚顿地雷相似。平均果穗梳数为8~10梳,果指长18~22厘米,单果重130~140克,可溶性固形物19%~20%,品质中上;在正常的情况下单株产量可达25~30千克,最高可达50千克。该品种产量高,果指长,是出口及适于北运的品种之一,但抗风力较差、抗寒和抗病能力弱,要求水肥条件较高。该品种有高脚齐尾和矮脚齐尾两个品系。

威廉斯

威廉斯属中干型香牙蕉,从澳大利亚引入。植株假于高250~280厘米、周长47~58厘米;叶片较长达175~193厘米,叶片稍直立生长;果穗长65~80厘米,梳形较好,果指排列紧密、果指直,梳数也较多为8~10梳。果数稍少;果指较长。果指为19~23厘米,品质中等。该品种果形商品性状好,但抗风力较差,也较易感叶斑病。在我国各产区性状表现不一,反映也不同。

矮脚遁地蕾

矮脚遁地蕾属中干型香牙蕉,为广东高州市等地的主栽良种之一。植株假茎高250~280厘米,生势粗壮,叶片长大,叶柄较短;果穗较长、梳距密。小果多而大,果指长18~22厘米,可溶性固形物20%~22%,品质和风味优于高脚顿地雷及齐尾,品质中上;一般单株产量为20~28千克,个别可达50千克。该品种产量稳定,适应性强,抗风力中等,耐寒力较强,遭霜冻后恢复较快。

高州矮香蕉

高州矮香蕉属矮干型香牙蕉,是高州市地方品种之一。植株假茎矮而粗壮,假茎高150~170厘米;叶宽大、叶柄短、叶鞘距密;果槽短,果梳距密、果指数多、果型稍小、果指长16~20厘米,果实品质较优良;一般栽培情况下,单株产量13~18千克。最高可达28千克;抗风力强、抗寒力也强,受寒害后恢复较快,也较耐瘦瘠土壤,适于矮化密植栽培但产量低、果形小、抗束顶病能力弱。

广东香蕉1号

原名74-1,属矮至中干型香牙蕉,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于1974年从高州市的高州矮香蕉中芽变选育而成。植株假茎高200~240厘米,假茎粗壮。上下较均匀;叶长200厘米、叶柄长36厘米,叶片较短阔;果穗中等长大,穗长68~76.3厘米,果梳数较多为10~11梳,果数较多为190~208个,果指长17~22厘米,单果重100~130克,全糖含量19.4%,品质中上;一般单株产量为18~27千克,抗风、抗寒、抗叶斑病较强,耐贮性中等。该品种丰产、稳产、抗逆能力强,受寒后恢复生长快,是十分适合在华南地区特别是沿海多台风地区栽培的新品种。但在栽培上对土壤、肥水条件要求较高,要注意疏松土壤、适当排灌。

高州香蕉

高州市香蕉协会

10943672

香蕉

六. 广东省 茂名 茂港区 鸭粥

介绍茂名美食的目的,是想吸引本科同学前来尝一尝,法硕的同学过来咬一咬。

如果你到此还去高级酒店,茂名的饮食就跟广州没有什么两样。找本地特色的美食,就一定要到老板亲自下厨的那种小饭店,才找得到正宗。

首先介绍的当是鸭粥。这原本是茂名辖属电白县水东的著名美食。与广州人、阳江人喜欢吃鹅不同,茂名地区的人均基本不养鹅、不吃鹅,理由是“毒”。茂名水土在中医理论上属“热”性,生活在此的人极容易上火,吃鹅成大忌。而同是水边生长的“凉”性的鸭,就备受青睐,除去烧鸭、老鸭炖汤等常见做法外,最受欢迎的做法就是鸭粥。

鸡粥是把鸭肉放在粥里煮,但鸭粥不是。鸭粥其实是先把全鸭煮汤,然后取出全鸭白切,沾着各种酱料吃。而汤底则加上大米、鸭血、干蚝、发菜等煮成粥。

味道如何?您自己过来尝吧。

在水东,您若自己走进任何一家鸭粥店,喊一声:十元吃饱。伙计就会热腾腾地端上一大盆鸭粥、一碟撒上芝麻花生碎末的鸭肉、一小碟水东芥菜、两小碗调料(甜醋、酱油),您就美去吧。

茂名市区的鸭粥,多经改良,不那么油腻,更适合现代人追求清谈的饮食口味。

七. 广东省 茂名 电白 “海马”瑶柱粥

“海马”瑶柱粥

走马粤西电白,其丰富多彩的夜生活令人眼花缭乱,而茂名人有吃宵夜的习惯。其中电白的“海马”瑶柱粥味道清香爽口,令人击掌叫绝。

“海马”瑶柱粥中选用的“海马”,是海蟹中的一种爬行动物,俗名白蝥蟹。个体小,形像螃蟹,在适应它环境的海滩里繁殖,栖息在洁白的沙滩洞穴里,性癖幽居,日息夜游,群居斗殴残杀,在茂名市电城镇莲头前海村一带海滩盛产这种稀有海滩动物。由于这种海蟹难养,没有养殖的环境,产量极少,且难以捕捉。别看它个子小,可它行走速度极快,你要捕捉它不容易。其在沙滩行走自如,恰似骏马疾驰,故当地人给它取名“海马”。人们在捕拿它时,极不容易,往往费尽心神。在夜间捕捉时,利用它出来寻食之机,在炽热的灯光下,使它迷失方向,将其束手就擒。还有一种土办法就是用长竹竿猛扫洞穴,使它惊惶失策,偶有成果。

相传这“海马”粥有个民间传说。民国初期,粤西一带闹鼠疫,人们纷纷逃命。有不少人家破人亡。在电城镇莲头村的村民,为了躲避鼠疫,在大海相望的莲头岭的架海村躲避。有一姓吴的村民他的独根苗儿子不幸染上了可怕的鼠疫,气息奄奄。为了救生独苗儿子,姓吴的村民夫妇日夜守护在儿子身边。没有钱买药和买菜,在海滩上捉到这种小沙蟹和螺肉煮粥喂儿子,不知怎的,身体渐渐痊愈。这种奇迹的海味粥使他有了发财的心眼。他在离村十几里的爵山圩摆设海味粥,但把“海马”螺肉去渣后拌入一些药材煮粥卖给人们吃,人们吃了这种粥,精神焕发,百病消除,他家靠这种粥渐渐变成富翁,在电城镇买田置业。解放后被打成地主成份,屡遭逼害。该家子孙严守秘密,发誓不得把这处秘方公诉于众。改革开放后,他嫡孙们终于向人们推介“海马”瑶柱粥,使人们有机会吃上这鲜美的海味粥。

据了解,“海马”瑶柱粥是选用电城镇莲头海滩的“海马”,精制而成,讲究厨技和火候。它个子小,膏肉多,品味清香,得到食品店客的认可。

八. 广东省 茂名 茂港区 粉皮

粉皮

所谓的粉,也就是粉皮。粤西地方的粉,和广州的不一样,广州的主要是汤粉和肠粉,最不习惯的是,那种浓浓的汤把米粉的清香遮盖地无处寻觅。而粤西的就不同了,它的粉皮不时像广州那样切的整整齐齐,而是一张张雪白四方的“皮”搁在一个竹篮里,你要的话,就跟老板说要几张,然后再称,要不,你就说出斤数,老板自然一切办妥。把一张张无味的粉皮,“调动”成可口的美食,简单说来,只有两个现在时髦的字眼:简约。这是粤西所有美食的主题。

一,汤粉。汤是最简单的汤。如果你说要斋粉,没问题。能吃牛肉的,就加上一勺牛腩汁,不能吃的,加猪骨头汤就行,上面洒一点葱花。牛腩粉也不像广州那样,有大量的香料,它显得清香淡口,吃完后决计不会再冲去找一支可乐。他们只是在谈谈的汤上面加一勺牛腩,再撒上几滴香油。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淡扫一层胭脂。别担心,那是很均匀的,足够你吃好。

二,炒粉。酱油,葱,香油,在锅中翻滚几下。

三,最美味的就是那捞粉了。夸张点说,在粤西地区的人们,每月所吃的捞粉,可以围地球几个圈,若有人统计的话。那是最简单的做法,白花花的粉皮,酱油,香油一拌,无论上午下午,天黑天亮,大小食府,都有供应,价格便宜,一两块毛就有交易,包你吃饱。能在此点石成金是香油,千万不要以为是芝麻油,那一共是分两种,一种是韭菜油,每个食肆都会自己制作,就连老百姓也会在自家完成。很简单,买韭菜回家,用油炸到它变黑,捞出韭菜,余下的那些油就是了。当然,还有一些香油的制法,问及时总听其曰:“祖传秘方也。”到现在也不得而知。第二种,就是花生香油,也就是在土作坊刚炸好的花生油,一阵真正的花生香味。在广州,每每听到不要吃土制的花生油,有这个素,那个菌的,会致癌。可在粤西,这些香油,就是他们菜肴的灵魂。

九.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高州豆饼角

高州乡下黄豆个头小小,但豆味纯正,制成豆腐干,豆腐卜,口味一流,豆味香浓,且如凝脂般软滑,却不容易煮烂。干煎豆腐表面金黄,香浓软滑。独具美味的豆饼角是豆制食品,与豆腐相仿,大豆磨浆制成豆腐后,压少水份,加工成块状。豆饼角选料讲究,制作工序多达10多道,制出来的成品结实,煎不粘锅,煲不易碎,吃起来嫩滑爽口,因此远近出名。如果将豆饼角切成三角形半裂开,内装入猪肉粒、韭菜、虾米、花生等馅料,做成豆饼酿,更为家庭待客之上等菜式,酒家也把它列为传统美味菜谱之一,在城里的很多食肆酒家均被作为招牌菜式推出,深受顾客的欢迎。很多从深圳、珠海、湛江等地来的外地客人,品尝豆饼角之后,均赞口不绝。

十.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高州猪红

猪红即杀猪时放出来的血。杀猪时先用一个干净的盆子把猪血接住,然后马上加入盐和清水不停的搅拌几分钟,静置二分钟就成了猪红。

猪红的食法有好多种,有煮、(火文)、煸等。通常是煮的多,煮猪红要讲究方法,嫩滑才好吃,先要做好汤料,在汤快要开时,慢慢的放入已经介好(或彻好)成方块的猪红,用中火煮开后,放入葱花或韭菜,数分钟后再上花生油就可以上碗食用了,如果佐以辣椒酱就太诱人了。不过要小心哦,很烫的,烫到舌头就不好啦。

现在大家都喜欢吃现成的,街上都有得买,只需5角钱就有一碗了,也别有风味的。食猪红的好处:可去人体内的尘迹,补充铁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