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小杨哥推荐内蒙特产 混装经典内蒙古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小杨哥推荐内蒙特产 混装经典内蒙古特产更新时间:2024-01-11 22:13:51

一. 内蒙古 包头 九原区 西湖鱼

1西湖鱼,黄河流经包头,黄河鲤鱼早已闻名天下,尤其每年黄河解冻开河之鲤鱼又肥又鲜,所以有"韭菜二寸高,鲤鱼打断腰"的说法。鱼店和饭馆称1.5斤以上的鲤鱼方为鲤鱼.不足1.5斤的称花鱼,不足1斤的称莱鱼。包头饭馆用鲤鱼烹制的五溜鱼、松鼠鱼、红烧鱼、糖醋鱼、清蒸鱼都颇有名气,而最为有特色的是西湖鱼。1918年,林竞先生来包头"入东门,住万义生店,".…晚至酒家楼用饭,黄河鲤鱼,每盘千二百文,味颇佳。"(《环海倚松楼西北日记》)1934年,作家冰心来包头在其〈平绥沿线旅行记〉中亦写到,食黄河鲤鱼清腴肥嫩,入口即化,其昧又美,只有西湖醋鱼可以仿佛一二。

二.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左旗 内蒙古地毯

内蒙古以质地纯良工艺精细、图案优美著称于世。目前已畅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壁毯《草原骏马图》、《长城》都是令人称绝的艺术珍品,《六福捧寿》、《渔樵夜读》等百余种出口仿古地毯,以其图案细腻、配色古朴吸引了大量外商,使我国仿古地毯在国际市场上大放异彩。尤其是用编织的氧化铝镀金丝打底,制作出的盘金皇宫御用地毯,毯面溢彩流光图案栩栩如生,为我国独有的地毯艺术珍品。

三. 内蒙古 乌海 海南区 清汤牛尾

清汤牛尾

内蒙古传统风味名菜。以内蒙古草原鲜牛尾为主要原料,配以鸡腿、鱼肚、海参、口蘑等煽制而成。此汤莱是解放前由已故特一级厨师吴明在绥远省省政府事厨时所创。口味咸解,清澈见底,营养丰富。

四.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正镶白旗 内蒙古炒米

内蒙古炒米

蒙古语称为蒙古勒巴达,也称包勒圣巴达。蒙古族日常的主要食品之一。

炒米是由糜子米炒熟后碾去外壳而得的米粒。加工方法是将纯净的麻糜子,用水浸泡后,上锅闷蒸,然后在炒锅上炒熟,冷却,去掉外壳。加工好的炒米,色黄而不焦,米坚而不硬,晶莹明亮,泡在奶茶中色味香美,酥香可口。由于经过水浸,使糜子皮表层中的水溶性维生素渗透到米粒中,增加了炒米中维生素的含量。又由于蒸炒后迅速冷却干燥,使糊化后的淀粉固定在原有状态,因为炒米是他们的传统食品,在蒙古族家庭中,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吃炒米。吃时将米置于碗中,用奶茶泡至柔软时,拌着奶食品吃,或者用白奶油加糖拌着吃,或者用鲜奶煮炒米奶粥吃,也可以煮炒米肉粥吃。也可以干嚼着吃。炒米食水量低,耐贮存。便携带,不易霉坏变质,适应牧区生活的需要。

五. 内蒙古 乌海 海南区 内蒙古肴驴肉

东营市的广饶县有一远近闻名的名吃--肴驴肉。广饶肴驴肉有悠久的历史。相传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乐安关帝庙大殿落成,百官聚集朝贺。盛筵之上,佳肴繁多。唯肴驴肉受人青睐,被推为百味之冠。清同治十二年(1873),广饶肴驴肉经县城十一村的武举崔万庆举荐至兵部差务府并受称道。自此,肴驴肉奉诏纳人京城宫廷御膳房,一直延续多年。光绪年间,戊戌七君子之首康有为曾经到广饶,他品尝肴驴肉后挥笔赋诗:旅居京华骑驴郎,残羹冷炙豪门光,当年不知驴肉美,何事扣门却芳香。自那时起,广饶肴驴肉的名声即在全国张扬开去。正宗的广饶肴驴肉出自广饶县城十一村崔家肉铺。崔家多年屠宰,积累了丰富的烹制驴肉的经验,其制作工艺也独具特色。先将洗净的驴肉断成大块,放入锅内加适量的水和一定比例的老汤(以往煮肉的汤汁),锅内置一布袋,内装芳香肴药一剂。有白芷、八角、肉寇、丁香等十几味。药方剂量适度,配搭讲究,有的添香味,有的去腥膻。尔后,急火攻三小时许,开始视肉肥瘦采取除油或添油的措施。肉肥则从汤中除油,肉瘦则添加老汤或油料,始终将肉与油的比例控制在一定限度内。这时,汤中仅剩一层薄油罩住热气不易蒸腾,再用石头将肉压入汤内,改用文火焖蒸四五小时即可。刚出锅的肴驴肉呈紫红色,内外一致。肉质硬实但易咀嚼,味道浓香却不油腻。因汤中配搭中药,故夏天蝇不叮虫不咬,不会变质。食用时,横刀断丝,现出均匀的肉质,让人眼见心馋,用以佐餐或下酒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广饶肴驴肉世代相传,一直保持很好的声誉。

六. 内蒙古 包头 昆都仑区 内蒙古黑瓜籽

一种形似黑色的籽实。俗称打瓜籽。黑瓜籽仁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淀粉等营养成份,是制作各种糕点、月饼、油茶面等食品常用的辅料。自治区黑瓜籽在哲里木盟、赤峰市、兴安盟、巴彦淖尔盟、包头市、伊克昭盟均有出产,年出口量在50万公斤左右。

七. 内蒙古 包头 石拐区 马宝

病马胃肠道中所生结石。另名马粪石、马结石。完整马宝呈球形。卵圆形或扁圆形,大小不等,一般直径6-20百米,重250-2500克,但也有小如豆粒者。外表灰白色或粉白色。断面灰白色,有同心层纹。质重,气臭,味淡。中医学上用作药物,功能行血,消肿,益肾。内蒙古草原是马宝的主要产地。

八. 内蒙古 乌兰察布 察哈尔右翼前旗 内蒙古刀

富有美丽装饰的蒙古刀和蒙古碗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两件用品。蒙古刀是蒙古族牧民们宰畜、吃肉不可缺少的用具,随身携带,既是实用品,又是装饰品或挂于蒙古包内作为陈设刀身一般采用优质钢打制而成,刀柄和刀鞘有钢制,银制,木制,牛角制、骨头制等,表面有精美花纹,或填烧珐琅,镶嵌宝石。工艺珍品驼骨彩绘鞘蒙古刀,构思新颖,色彩绚丽,行销海外。

九. 内蒙古 通辽 库伦旗 库伦蒙药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下发文件,正式命名库伦旗为“中国蒙医药文化之乡”,并决定在库伦建立“中国蒙医药文化传承保护基地”。

库伦旗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居民聚居旗,蒙医药发展历史悠久。近代以来,该旗历届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蒙医药事业发展,于1957年建起了国内第一家蒙药厂,并逐步发展壮大为集蒙药生产、经营、科研为一体的全国少数民族医药产品定点生产经营现代化企业,目前可生产8大系列102个品种的蒙药,蒙药品种居全国同类厂家之首,产品销售网络遍及国内30多个大中城市。为促进蒙医药产品更广泛服务于民、造福于民,1978年,该旗又建立了占地1.7万平方米的库伦旗蒙医院。建院以来,这家医院始终坚持以蒙医蒙药为主、蒙中西医结合,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特色医院,年接诊服务群众10人次以上。

在积极促进蒙医药事业发展的同时,库伦旗还在2012年启动了总投资1.8亿元的蒙药扩能及蒙医药博物馆项目,并相继出台了《库伦旗促进蒙医药文化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库伦旗蒙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库伦旗蒙药生产技能比武活动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大力培养蒙医药技术人才和传承人,定期开展蒙药基础理论研究、蒙药临床研究、蒙医药综合知识竞赛、蒙药检验比对、蒙药生产技能比武等活动,不断推动蒙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促进蒙医药事业服务上水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