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伊犁博湖鱼特产包装 新疆博湖风干鱼批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伊犁博湖鱼特产包装 新疆博湖风干鱼批发更新时间:2024-05-08 10:13:15

一. 新疆 伊犁 昭苏县 熏衣草

地处“塞外江南”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号称中国的熏衣草之乡,因其与熏衣草原产地地中海有着相似的气候条件,成为国内熏衣草种植的最佳区域,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种植历史,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产量占全国的95%以上。依托于农四师熏衣草种植基地的“伊帕尔汗”公司,以熏衣草的系列产品为基石,再次让人们更多的了解到熏衣草之乡的香味魅力。

二. 新疆 伊犁 新源县 喀拉布拉桃子

喀拉布拉桃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喀拉布拉”蒙古语意为“河柳多的湖地”(另一说蒙古语意为“黑色的公骆驼”),以北面生长多柳的苇湖取名。耶律楚材在《西游录》中记叙说:“附庸城邑八、九,多蒲(葡萄)、桃、梨、果”。也就说,在阿力麻城极盛时期(今伊犁)就已经种植桃树了。据新源林果退休专家霍宗生介绍,新源县的桃树种植已有60-70年的时间,在大面积的种植之前,老百姓只在自家的庭院里种植。80年代初期,新源县就喀拉布拉镇逆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山区小气候特征自然形成的有利条件,开始在喀拉布拉镇(当时是喀拉布拉乡)大面积的推广种植桃树。 喀拉布拉气候为北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土壤为沙质土和黄粘土,生产出的桃子着色好,含糖量高,商品性好,品质优越,风味独特,是种植栽培桃树的的适宜之地。喀拉布拉桃子在7月底左右开始成熟,果实发育期101天。果实艳丽,果实极大,平均单果重260克,最大果重650克,有很好的商品价值。果实呈近圆-短椭圆形,果顶圆,缝合线浅,梗洼中等深度和宽度,果皮底色为黄色,果面80%着深红色,果皮厚,不能剥离。果肉黄色,近核处果肉同肉色、无红色素。肉质为硬溶质,多汁,风味浓甜,有微香。果核浅褐色,椭圆形,粘核。桃果实营养丰富,含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和钙、铁、磷等矿物质,以及人类不能合成的多种氨基酸,对人体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价值。

喀拉布拉镇是远近闻名的“瓜果之乡”,盛产的核桃、水蜜桃、红富士等远销内地,为进一步提高特色林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切实做大做强这一主导产业,大力打造和推介特色林果产地品牌,储备无形资产,抢占果品销售制高点,该镇结合实际,于今年6月申请注册了“喀拉布拉”商标。并出资4万余元定做了一批带有商标图案的桃子箱和苹果箱用以果品包装进行试销,以此来强化精品意识,培育品牌产品,提高喀拉布拉镇林果产品的知名度。

地域范围

喀拉布拉桃子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喀拉布拉镇,喀拉布拉镇地处新源县政区西部,东距新源县城55.5公里,西距巩留县城26公里,俗称新源县的西大门。东与肖尔布拉克镇、新源监狱相邻,东南与新源马场接壤,南依加吾尔山与巩留县为邻,西至特克斯河与巩留隔河相望,西北与巩乃斯种羊场相连,北抵巩乃斯河。喀拉布拉桃子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喀拉布拉村、昆托别村、开买阿吾孜村、克孜勒塔勒村、阿克托干村、阿克奥依村、吉也克村、阿克其村现辖行政区内的土地。地理坐标为北纬43°03′--43°40′,东经82°28′-84°56′,海拔高度792-850米。喀拉布拉桃子保护面积380亩,年总产量429400公斤。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喀拉布拉桃子果实较大,平均单果重260克,最大果重650克。果实呈近圆-短椭圆形,果顶圆,缝合线浅,梗洼中等深度和宽度,果皮底色为黄色,果面80%着深红色,果皮厚,不能剥离。果肉黄色,近核处果肉同肉色、无红色素。肉质为硬溶质,多汁,风味浓甜,有微香。果核浅褐色,椭圆形,粘核。桃果实营养丰富,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及胡萝卜素和钙、铁、磷等矿物质,以及人类不能合成的多种氨基酸,对人体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价值。桃果实细腻柔软,鲜食易于消化吸收,是老少皆宜的水果,还可加工成罐头、蜜饯、果脯、果汁、饮料等,可极大地丰富人们的食品种类。(2)内在品质指标:喀拉布拉桃子含对人体有营养保健价值的18种氨基酸及钙、铁、钾、磷、锌、钠、镁等多种微量元素,可溶性固形物9-13%,维生素C含量8-12(mg/100g),总酸≤2 (mg/10kg)。桃亦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古医书记载桃有健身益气之功效,经常食桃能润肌肤,养颜色,有益健美。(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安全符合NY5112-2005《无公害食品落叶核果类果品》标准的要求。

三. 新疆 伊犁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伊犁“天马”

伊犁马远在2000年前就已驰名,被汉武帝誉为“天马”。现今的伊犁马是经过培育改良的品种,为我国四大马系之一。其特点为躯体魁梧,矫健俊美,抚乘兼优。

四. 新疆 伊犁 尼勒克县 唐布拉黑蜂蜂蜜

唐布拉黑蜂蜂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伊犁黑蜂历史悠久,在100多年前就开始从前苏联引进黑蜂种群,解放后,相继在伊犁的特克斯县、尼勒克县、昭苏县建立了黑蜂种蜂场及大型养殖场,在优越的蜜源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育、驯养、繁殖、改良而形成了优良蜂种。国家在1980年成立了伊犁黑蜂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在特克斯县、尼勒克县、昭苏县。祖国西部边陲伊犁,自古就有“塞外江南”的美称,天山垂直多样性的自然条件:洁白的雪山、广褒的森林、无边的草原,为黑蜂的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形成潜力巨大的黑蜂蜜源优势。黑蜂蜂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伊犁地处偏远,交通落后,未受到近代工业、生活污染,是全国农牧业有机食品基地之一,在蜂蜜标准中,伊犁黑蜂蜂蜜重金属含量指标远远低于国家、国际指标,绿色品质突出。

伊犁高山、河谷的地貌特点,造就了伊犁植物的多样性,药用植物比重大,蜜源植物中,所涉及的100多种山花植物中,较为典型的有党参、益母草、贝母、野薄荷、百里香、甘草等,其保健营养、调理功能可见一斑。

唐布拉大草原是新疆最大的黑蜂自然保护区同时亦是全亚洲最大的国营黑蜂养蜂基地。唐布拉地处古丝绸之路北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草原文化。这里森林茂密,草原辽阔,奇特的河谷气候及优良的土壤条件孕育了大片茂密的森林及天然草场,野生植物种类极为丰富,山花面积达40万公顷。唐布拉养蜂场成为伊犁黑蜂的主要繁殖场,唐布拉种蜂场被列为国家伊犁黑蜂自然保护区。唐布拉被列为伊犁黑蜂繁殖种蜂场,唐布拉黑蜂蜂蜜,口感香甜,营业丰富,驰名全疆,畅销全国。

地域范围

唐布拉黑蜂蜂蜜农产品地理标志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尼勒克县县城东部55公里唐布拉大草原,东与乔尔玛交界,南至喀什河,西至乌拉斯台乡的巴音郭楞村,北与精河县毗邻,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唐布拉黑蜂保护区内的蜂繁殖场和乌拉斯台乡共2个乡(场)10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83°13′—84°36′,北纬 43°80′—43°65′,海拔在1482—2688米之间,保护区面积33333公顷,年产蜂蜜2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唐布拉黑蜂蜂蜜主要为唐布拉天然有机蜜源。唐布拉黑蜂蜂蜜浅琥珀色,粘稠液体,无杂质、无气泡,具有特殊的中药材香气,味道浓厚香醇,口感绵润,手感细腻如绸。 (2)内在品质指标:果糖葡萄糖(g/100 g)≥65,蔗糖(g/100 g)≤2%,水分≤25%。 (3)安全要求:符合GB/T19630.1-2005《有机食品 蜂产品》进行生产;按照GB/T19630.2-2005的标准进行加工,按照GB/19630.3-2005的标准进行包装盒销售;按照GB/19630.4-2005标准进行管理。

五. 新疆 伊犁 新源县 新源县大豆油

新源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天山北麓,伊犁河谷东端,巩乃斯河河谷地带。东起艾肯达坂,南与巩留县、和静县为邻,东北与尼勒克县、沙湾县、和静县为界。新源县雨水充沛、水源丰富、冬暖夏凉、植物茂盛,在植物生长期间,最长日照可达16小时以上。绿色无污染的原生态肥沃土地,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无污染、无公害自然环境。

产品特性:大豆富含植物蛋白、异黄酮、低聚糖、皂苷、磷脂、核酸等,在百种天然食品中名列榜首。经常食用可以增强体质和机体的抗病能力,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理想营养食品。大豆油原料选用新源县非转基因、绿色有机大豆,最大限度保留大豆中的亚硫酸、维生素E等多种营养素,清透明亮品质纯正,营养丰富,消化吸收率高达98%。还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特有的豆类磷脂有利益于神经、血管及大脑发育成长。

六. 新疆 伊犁 特克斯县 伊犁马

伊犁马体格高大,成年公马平均体高154厘米,平均体长162厘米,体重400公斤以上,体形结构匀称,力速兼备,耐粗饲,抗病能力强,是国产马中的优良品种。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伊犁马在全国各种赛马运动会中获奖,并创造了多项全国记录。昭苏马场和伊犁州种马场是主要繁育基地,所产杂交公马大部分销往广州、上海、北京等地的赛马场或马术俱乐部。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的昭苏、特克斯、尼勒克、新源及巩留等县,全疆存栏12万匹。

七. 新疆 伊犁 霍城县 阿力玛里树上干杏

阿力玛里树上干杏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新疆兵团农四师六十一团地处新疆伊犁地区西北部,紧邻霍尔果斯口岸,元朝时期盛极一时的“中亚乐园”——“阿力玛里”古城就坐落在这里。六十一团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树上干杏、红富士苹果、油桃、葡萄为主的特色果品,现有果园4万亩,年产各类鲜果3万多吨,干果1000吨,出口各类果品1.4万吨。全力打造“天伊”果品品牌,逐步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建园、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

天伊牌树上干杏是六十一团特有的果品资源,鲜杏色泽鲜艳,风味甘甜。干果果肉绵甜可口,果核壳极薄,轻磕即破,果仁香甜。树上干杏营养物质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钙、微生素、胡萝卜等营养成分,脂肪、蛋白质、可溶性总糖、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含量高,具有防癌抗癌作用,深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

阿力玛里树上干杏产区位于新疆伊犁地区霍城县(阿力玛里)小麻扎镇,地处波罗科努山山脚下的冲积扇平原地段,东经80°10′28″—80°39′03″,北纬40°11′51″—40°50′10″。西以霍尔果斯河为界,与哈萨克斯坦隔河相望;东与霍城县伊车嘎善乡接壤;南与莫乎尔牧场相连,直通312国道;北抵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西南与六十二团为邻。团场距伊宁市83公里,距清水河经济开发区15公里,距国家一级口岸—霍尔果斯口岸14公里,而且属于规划中的霍尔果斯经济自由贸易区内,对出口中亚各国具有明显的优势。交通便捷。产区属于逆温带大陆性干旱半荒漠气候,冬暖夏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各种果树的生长。阿力玛里树上干杏地域保护范围为六十一团16个农、林连队。

八. 新疆 伊犁 巩留县 巩留核桃

巩留核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巩留县野核桃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绿色保健食品,仁脆香甘,具有健脑、润肌、黑发、补气、养血、温肺、润肠功能,尤其对促进婴儿的大脑、肝脏、心脏、肾功能发育和女性美容具有独特的作用,这在《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中可找到佐证,因而,巩留的野核桃被誉为“天山玲珑果、人间长寿果”,这也是游客的纷至沓来原由……。

伊犁旅游之乡巩留县野核桃沟因生长大片世界罕见并是我国惟一的野生核桃而得名,野核桃沟位于伊什格力克山北坡巩留核桃林场南,距县城直线约15公里,保护区面积约1180公顷,是自治区级自然资源重点保护区。野核桃树属第三纪

孑遗物种,是现今核桃的始祖,是天山腹地的瑰宝,是伊犁绿洲的翡翠。野生核桃林被植物学界称为核桃“活化石”,物种资源的天然基因库,野生植物博物馆,维吾尔语称“江嘎德撒依”。成片的野生核桃林在沟内呈孤岛状分布,生长大小核桃树7000余株,沟内溪水叮咚,浓阴蔽日,凉爽宜人,不少野核桃树躯干苍劲,状若虬龙,最大的一棵“核桃王”据说已有3000年树龄, 树冠遮天蔽日,身姿婆娑,虬枝苍劲,仿佛诉说着野核桃林的千年沧桑。沟内除了野生核桃外有350余种高等植物,100种陆栖脊物,50余种昆虫,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达10余种,其独特的景观,堪称世界罕见、亚洲唯一,2008年野核桃沟荣膺国家4-景区。

巩留核桃

地域范围

巩留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伊犁河上段,特克斯河下游流域。巩留核桃生产区域地处在天山之脉位于巩留县东南部海拔770m -2000m之间,地势东高西低,属高低山地貌类型。巩留核桃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1乡1场共7个行政村3个农牧队(东买里乡的乌图布拉克村、公尚村、莫因古则村、红光村、奥依塔木村、东买里村、坎尔森布拉克村;羊场的农一队、农二队、牧业队),地理坐标位于巩留县东南部东经82°35′—82°50′、北纬43°14′—43°38′之间;东接新源县,西连伊宁县,南连特克斯县和昭苏县,北与新源县毗邻,保护面积2667公顷,年总产量达到18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坚果中等大,呈圆形或长圆形,果基圆,果顶渐尖,似桃形,平均单果重11克,最大14克,三径平均3.7cm;壳面光滑美观,壳厚一般在0.8mm —1.09 mm之间;缝合线较松,平或微凸起,内褶壁膜质,易取整仁,出仁率55%-75%;仁色浅,风味香、品质上等。 (2)内在品质:巩留核桃蛋白质15~20克,脂肪60~70克,碳水化合物8-12%,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有较强的保健作用,其中亚油酸含量可达48%-52%,含有人体必需的钙、锰、锌、钾、铁等多种微量元素、矿物质和18种氨基酸,营养丰富。 (3)安全要求: ①核桃产品质量按NY/5307-2005无公害食品落叶果树坚果生产规定执行。 ②核桃的生长环境按NY/5013-2006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规定执行。 (4)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要求,还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核桃的销售包装应符合国家规定,所以包装材料均应清洁、卫生、干燥、无毒、无异味,符合食品卫生要求;所有包装应牢固,耐运输。 (5)储存:成品仓库必须清洁、干燥、通风,无鼠虫害。成品不得与有毒有害、腐烂变质、潮湿的物品同仓库存放。成品运输、贮藏过程符合国家农产品运输、贮藏的相关规定。

九. 新疆 巴音郭楞 博湖县 新疆拌面

拌面,新疆民间俗称拉条子,维吾尔语叫“兰格曼”,是新疆各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美食。其起源有众种 版本,一说来源于山西,是由当年山西骆驼客带到新疆的;一说是维吾尔族同胞发明的;一说是由回族同胞发明的。我们不必过分探究其来源,也不必拘泥于哪种叫法。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展,通过各民族相互接纳、相互学习和相互间的交融,拌面其实早已深深扎根于新疆这片沃土,成为了在国内名气很大的一种新疆特色美食。

说到新疆出名的特色拌面,最出名的当属奇台、托克逊、伊犁拌面。细心的朋友可以在街头发现,拌面馆大部分都是回族同胞开的,也有个别是维吾尔、哈萨克同胞开的,回族同胞在做拌面上肯下功夫、贡献最大,可以说是把这种普通的菜肴做到了极致,赋予了它丰富多样的内容,其配菜几乎涵盖了所有市场能见到的蔬菜:白菜、韭菜、辣椒、茄子、豆角、蘑菇、芹菜、蒜苔……并佐以牛、羊肉配炒。近年来,更有厨师推陈出新,又推出了阿魏菇、恰马菇、大盘*、豆腐等拌面系列…… 拌面看着简单好做,但要真正制作出一盘让人口齿生香的拌面,其工艺并不比制作一道上等菜品差到那去,从选面、和面、醒面、揉面、拉面、下面,到选肉、选菜、切肉切菜、拌肉腌肉、配菜配料都有一套严格的工序,面下出来要精细均匀、圆润滑爽,菜炒出要色香味俱佳,诱人食欲。特别是每个拌面馆必有的招牌菜---过油肉拌面, 则更需要厨师具有高超的功夫,炒出的过油肉应是肉片色泽金红鲜亮、浓汁透明、不走油、不散汤、入口嫩滑、香味浓郁。 点拌面时,根据个人喜好,点完配菜后,还要向店家专门交待是要冷水“激”过的过水面,还是要直接装盘的“然窝子”。拌面做好后,一般是炒菜和面分别装在盘或碗内上桌,而新疆的爷们一般喜欢将炒菜直接扣在面上,用筷子把面与菜搅拌均匀(知道为什么叫“拌”面了吧),谓之菜面合一;有的还要滴上少许醋、剥上几瓣生大蒜配着吃,谓之消毒杀菌;有的不唱馆子里的免费茶,而喜欢要一碗煮面的面汤,谓之原汤化原食。 外地游客或者女同胞们,不知是顾及形象还是什么,多是将配菜倒入面盘内一角,小范围的边拌边吃;或者不把配菜倒在面里,就是那么夹一口菜吃一口面,这就不是真正意义的吃拌面,而是米饭菜的吃法了。 以前,在馆子吃拌面面不够了可以免费加白皮面,近年由于随着物价的上涨,许多拌面馆也改了规矩,对贵些的拌面加面时不加钱,对点其它便宜种类拌面或两个人吃一份的要加收面钱了。从科学道理来看,拌面属菜面合一性食品,以面为主、以菜为辅、且菜可荤可素,口味也可随顾客口味而定,但每道菜品中永远少不了的是红辣子、青辣子、西红柿、皮牙子(洋葱),我想这是因为除了它们本身具备的营养成分外,主要在功能是调色、调味。所以说来拌面感觉还是较适合北方、特别是西北人民的饮食习惯。 在新疆,拌面是各族人民非常喜爱的日常吃食,无论是自己家中做饭、街上就餐乃至设宴招待疆外来宾,都能见到拌面的身影。怪不得有笑话说,咱们新疆人出差回疆下飞机、火车,要紧的第一件事儿不是先回家,而是先找个正宗的拌面馆美美的吃顿拌面……

做法

制作食材

主料:北方白面,羊肉,皮芽子(洋葱),西红柿,时令蔬菜(一般是青辣椒还有豆角)

配料:葱,姜,蒜,盐,味精,色拉油,孜然,一盆凉水

制作流程

1.首先是和面,和面的水最好是加了盐的水,这样面要好吃点,而且吃起来很精,有筋道。做拉条子的面不能太硬,不然拉不开。而且合好的面上要抹一些油,然后盖上湿布醒一会。

2.开始炒菜拉,羊肉买回来切厚片,然后用盐和料酒喂着,备用。 时令蔬菜切丁,西红柿切开,皮牙子半个切丝,孜然备用。

锅里放油,烧至八成热,先把羊肉片下去划一下,然后捞出来。

将油再烧一下,下切好的西红柿翻炒,让油爆起来,放些料酒,皮牙子,放孜然,时令蔬菜。炒几下,放盐、味精调味。如果你觉得汤不够,可以加点水。倒入过了油的羊肉片。如果水多了可以考虑放些水淀粉。

3.开始拉面,将拉好的面条过水煮熟,然后捞到准备好的那盆凉水中过一下,装盘,往煮好的过了水的面上倒入做好的炒菜,OK,准备开饭吧!

制作关键

1.和面时盐要适量,盐少了容易断,多了拉不开;

2.面不能硬也不能太软;

3.面和好后要在表面摸上清油,盖上湿布或盖子至少放半小时以上,2-3小时更佳;

4.拌面菜一定要以青椒炒肉或芹菜炒肉或菠菜炒肉等,否则就不好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