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红烧豆腐泡江西特产 江西豆腐泡怎么做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红烧豆腐泡江西特产 江西豆腐泡怎么做好吃更新时间:2024-05-12 13:08:02

一. 江西省 吉安 青原区 清汤泡糕

清汤泡糕:以鲜嫩精肉作馅,包以韧滑的面皮,煮为清汤;另以糯米粉、白糖、麻仁、桂花制成糕,入清汤泡成。



咸、甜、香三味兼具,清香可口,糯软不腻。

二.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红烧乳鸽

红烧乳鸽是东平近年来兴起的名吃,县城各宾馆、酒楼、饭店均有此菜。

鸽子属于鸟纲鸽形目鸠鸽科。鸽是人类最早训化的鸟类之一。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菜谱中已记有用鸽子制作的肴馔。我国相传自秦汉起就已开始养鸽,至清代已有养鸽专著《鸽经》问世。

鸽子体态丰满,肉质细嫩,纤维短,滋味浓鲜,芳香可口,是上好的烹饪原料。

红烧乳鸽的方法:取一月龄肥嫩乳鸽数只,宰杀去毛,扒去肚杂,放入酱油、大小茴香、姜末、八角等佐料配制的料汤中,浸渍约20分钟,捞出凉干。锅置旺火上,油炸乳鸽至外酥内嫩时捞出。

花生油、白糖适量,熬成红色,加酱油稍烹,放汤(水),将乳鸽放入,汤量以漫过鸽身为宜,上加葱、姜片、花椒、盐适量,15分钟左右,出锅盛盘。原汤加粉子适量、黄酒、花椒油,熬成浆状浇入盘内,即可上桌。

鸽肉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每100克鸽肉含蛋白质22.14克,脂肪1克,所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也比较均衡。中医认为,鸽肉味咸性平,具有滋肾益气、祛风解毒之功效,主治病后虚羸、消渴、久疟、肠风下血等症;另外,对头晕神疲、记忆衰退具有显著疗效。

我县金牛农场已建成规模养鸽场,年饲养肉食鸽万只,以金牛农场的养鸽场为龙头,全县农户散养的亦不少,数量约万只,为人们食用提供了丰富的鸽肉资源。

三.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永平泡核桃

永平泡核桃是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的。永平泡核桃因果大、壳薄、仁白、质优而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

永平有广阔的山地资源,有适宜核桃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全县73个村民委员会(社区)均有核桃分布,其中56个村适宜种植泡核桃。全县各乡镇均育有泡核桃苗,其中以博南镇胜泉村最多,质量最好,一般每年育近600亩。

永平县出产的核桃,有果大、皮薄、仁白、味香、出油率高、营养丰富等特点,是馈赠亲友宾朋和居家食用的传统风味食品。且可入药,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等功效。核桃树既是点缀田园,绿化环境的理想树木,又是质地坚韧、纹路美观、轻巧耐用的二等家具用材。

1980年以后,随着党的经济政策在农村的进一步落实,永平核桃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到“九五”末,全县泡核桃发展到了20万亩。“十五”期间,永平县委、政府把泡核桃作为永平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来培植,加强领导、制定措施、统一规划,择优布局,在海拔1600米—2400米的适宜区域全面种植泡核桃。

2010年,全县核桃面积已达130万亩,产量1.6万吨。产值达40068万元(据大理州林业局、大理州统计局、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大理分院联合调查表明,永平县2010年核桃产量达3.42万吨,产值达11.22亿元)。

2006年,永平县被中国优质果品基地暨果品产业先进典型评选组委会评定为“中国优质核桃基地重点县”;2009年,永平泡核桃被中国果蔬产业品牌论坛组委会评为“中国十大名优核桃”;2010年,永平县被中国果蔬产业品牌论坛组委会评为“中国核桃之乡”。

四. 陕西省 渭南 华州区 井家羊肉泡

井家羊肉泡是陕西特色小吃之一,是将新鲜羊肉切成块,加入葱、姜、桂皮等调料放入锅中煮至肉烂,再将白面饼撕成黄豆大小与羊肉、汤汁一起食用。本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适合各类人群食用。

华县井家羊肉泡,坐落于310国道,华县铁一局驾校西隔壁,本店以诚信为原则,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创新,不断进取,在从未做过宣传,却得到大家的认可。应了那句古话,酒香不怕巷子深。这是我从小听到最多的话。在这里我就不啰嗦了,下面我就介绍一下井家泡馍的几个方面。

羊肉泡馍是陕西的风味美馔,它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因它暖胃耐饥,素为西安和西北地区各族人民所喜爱,外宾来陕也争先品尝,以饱口福。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用以招待国际友人,也深受好评。羊肉泡馍已成为陕西名食的“总代表”。

羊肉泡馍,最早为西周礼馔,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牛羊肉泡馍是在古代牛羊羹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古代许多文献,如《礼记》以及先秦诸子,都曾提及牛羊肉羹。最初多用于祭祀及宫廷御筵。西周时曾将牛羊肉羹列为国王、诸侯的礼馔。《战国策》记载中山国君,由于一杯羊羹而激怒了司马子期,怒而走楚,说楚王伐中山,招致-的命运。据《宋书》记载:南北朝时,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献出羊羹,味美,武帝竟封俘虏修之为太官史,后又高升为尚书光禄大夫。到了隋朝,出现了“细供没忽羊羹”(谢讽《食经》)。此当为最初牛羊肉羹和面食混作的烹调形式。据文献记载,唐代宫廷御膳和市肆都擅长制羹汤。“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羊羹者,羊肉烹制的羹汤,即当今牛羊肉泡馍的雏形。经过唐、五代、宋、元等朝,各族人民陆续迁入内地,“渐变旧俗”。加上西安地处西北要冲,接近牧区,是羊交易的好市场。西安现在的西羊市、东羊市等古老历史街巷名称,就是当时的羊市。这些都为羊肉泡馍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陕西羊肉泡馍的出名,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未得志时,生活贫困,浪落长安(今西安市)街头。一天,身上只剩下两块干馍,因丈干硬无法下咽。恰好,路边有一羊肉铺正在煮羊肉,他便去恳求给一碗羊肉汤,以便把馍泡软再吃。店主见他可怜,让他把馍掰碎,浇给了一勺滚烫的羊肉汤泡了泡。赵匡胤接过泡好的馍,大口吃了起来,吃得他全身发热,头上冒汗,饥寒全消。十年后,也就是公元960年,赵匡胤当了北宋的开国皇帝,称为太祖。一次出巡长安,路经当年那家羊肉铺,香气四溢,不禁想起十年前吃羊肉汤泡馍的情景,便令停车,命店主做一碗羊肉汤泡馍。店主一下慌了手脚,店内不卖馍,用什么泡呢忙叫妻子马上烙几个饼。待饼烙好,店主一看是死(未发酵)面的,又不太熟,害怕皇帝吃了生病,便只好把馍掰得碎碎的,浇上羊肉汤又煮了煮,放上几大片羊肉,精心配好调料,然后端给皇上。赵匡胤吃后大加赞赏,随即命随从赐银百两。这事不胫而走,传遍长安。于是来店吃羊肉汤泡馍的人越来越多,形成长安的独特风味食品。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有“陇馔有熊腊,秦烹惟羊羹”的赞美诗句。及至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陕西专营牛羊肉泡馍,食客盈门,生意兴隆,誉满古城。清末庚子之役,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逃居陕西,曾慕名来此品尝,倍加赞扬。当时在华协助邮政工作的英籍侨民也常来进餐。有很多小馆子,在陕西民间很有名。例如华县井家羊肉泡,回民街的老米家等等。

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朝军队与借来的“大食”军队从凉鄯而收两京,一道平息了“安史之乱”。在唐王朝天子的恩准下,部分“大食”士兵被获准驻兵长安。“大食”兵行军打仗时常携带一种叫“饦尔木”的类似“馕”的食品,行军打仗旷日持久,士兵携带的“饦尔木”常变干变硬难以下咽,他们就拌以羊肉和羊肉汤食用,这就是“泡馍”的雏形。随着“大食”兵和当地人的交往日甚,“饦尔木”的制作方法也从军营传播到市井,久之就形成了今天西安穆斯林群众的主食之一“饦饦馍”。一千多年来,经过西安坊上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泡馍”已在色、香、味、形等各方面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成为一道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都喜食不厌的绝佳美食。“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一碗羊肉泡喜气洋洋”,是对陕西人的生动写照。泡馍以烹调方法分为干泡(无汤)、口汤(食后余一口汤)、水围城(汤较多)和单走儿(吃馍喝汤)四种。餐前先将“馍”掰成黄豆般碎块,交厨师烹煮。食时选定方位,讲究蚕食,切忌搅动,以保持鲜味和原气。其间可加辣子酱,以刺激食欲,食香菜以保持口气清新。为避免泡馍中的牛羊肉脂肪腻口,可佐以糖蒜,以利再战。餐后饮一碗精制的高汤,更觉浓香溢口,神清气爽。

牛羊肉泡馍的特点是料重味重,肉烂汤浓,香气诱人,食后余味无穷,又有暖胃之功能。

事实上,羊肉泡馍广受大家欢迎。它和陕西的许多特色小吃一样,价格公道,是一种全民食品。

羊肉泡馍是陕西的风味美馆,尤以西安的最享盛名。它料重味醇,肉料汤浓,镆筋光滑,香气四溢,食后余味无穹,又有暖胃功能。

羊肉泡馍古称“羊羹”,宋代苏轼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其特点是料重味醇,汤鲜味浓,馍筋爽滑,香气四溢,诱人食欲,是一味难得的高级滋补佳品哦。

羊肉泡馍的烹饪技术要求很严,煮肉的工艺也特别讲究。与肉合烹的「托托馍」酥脆甘香,入汤不散,馍讲究越小越好,这是为了便于五味入馍。然后再由烹饪师烹调。煮馍讲究以馍定汤,调料恰当,武火急煮,适时装碗,以达到原汤入馍,馍香扑鼻的要求。

羊肉泡馍是陕西最有特色最有影响的食品。古称"羊羹",宋代苏轼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羊肉泡馍的烹饪技术要求很严,煮肉的工艺也特别讲究。其制作方法是:先将优质的羊肉洗切干净,煮时加葱、姜、花椒、八角、茴香、桂皮等佐料煮烂,汤汁备用。馍,是一种白面烤饼,吃时将其绞碎成黄豆般大小放入碗内,然后交厨师在碗里放一定量的熟肉、原汤,并配以丛末、白菜丝、料酒、粉丝、盐、味精等调料,单勺制作而成。羊肉泡馍的吃法也很独特,有羊肉烩汤,即顾客自吃自泡:也有干泡的,即将汤汁完全渗入馍内。吃完馍、肉,碗里的汤也被喝完了。还有一种吃法叫"水围城",即宽汤大煮,把煮熟的馍、肉放在碗中心,四周围以汤汁。这样清汤味鲜,肉烂且香,馍韧入味。如果再佐以辣酱、糖蒜,别有一番风味。是一种难得的高级滋补佳品。华县的羊肉泡馍馆很多,其中老字号有"井家羊肉泡"较有名气。

五. 江西省 宜春 靖安县 靖安红烧肉

靖安红烧肉和别的地方不同。农村办酒席都是用大铁锅自家养的过年猪(自己养的自己吃,不会喂养饲料)味道绝对鲜美。。。

六. 湖南省 长沙市 开福区 汤泡菊花鱼

主料:

净桂鱼肉400克。嫩风尾菌250克,黄色鱼茸50克,熟瘦火腿15克,香菜100克。料酒10克,精盐5克,味精l克,胡椒粉1克,葱lO克,姜10克,干淀粉60克,鸡清汤700克,鸡油10克

制作方法:

1.葱和姜捣烂用料酒和水取汁。火腿切成末。凤尾菌剔去根部洗净,下入沸水锅内永过待用。香菜洗净留叶。

2.佳鱼肉切成10厘米长的段,片成4厘米宽的薄片,3厘米宽处切成丝,l厘米连着,成为梳子形状,用葱姜酒汁和精盐掩好后,两面沾上干淀粉,由一端滚成卷,用手捏住连着的鱼肉,摇摆一下使鱼丝散开,放在抹油有柄的漏板上,中心放点黄色鱼茸,按点火腿末,形似盛开的菊花。

3.锅内放入鸡汤、凤尾菌、精盐、味精烧沸,调好味,撇去泡沫,加入香菜叶、胡椒粉装入场碗内。另用锅放入沸水,将漏板上的菊花鱼下入沸水粥氽熟,取出放入汤碗内,淋鸡油即成。

七. 重庆市 铜梁 辣椒泡鱼

过年时,鱼也是桌上不可少的一道菜肴。四川、重庆人喜辣,而且总觉得要辣才显得日子红红火火。辣椒泡鱼就是将干辣椒节、姜片、蒜片、红枣枸杞,以及各式各样的大料、小茴、白蔻等调味品制成卤汁,然后将鱼片放入卤汁中烹制。味道香辣爽口,回味略甜。与此类似的菜式还有水煮鱼、红烧鱼、邮亭鲫鱼等等。

八. 云南省 保山 昌宁 昌宁泡核桃

昌宁不仅是茶叶种植的人间天堂,而且还是泡核桃生长的理想王国,泡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可上溯到元末明初。全县13个乡镇都适宜种植泡核桃,境内泡核桃种植的活化石——仙岳核桃王,据林业部门的科技人员测算,树龄在700年以上,这三棵古朴苍老的核桃树,每棵每年还能结果2000个以上,它们是昌宁细香核桃最古老的代表。昌宁细香核桃下树早、皮薄、色泽鲜亮、肉质饱满而深受消费者欢迎。

1991年,昌宁细香核桃被国家外经贸部评为“全国出口创汇优质产品”;1998年,国家林业部将昌宁列为全国经济林名特优商品林基地县;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评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核桃之乡”。2005年昌宁泡核桃种植面积已达40.18万亩,居云南省第三位;产量达5108吨,居全省第二位,产品远销广东、江苏、浙江、上海、香港等国内市场和马来西亚、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产值达7000多万元。泡核桃产业已成为昌宁最具发展优势的新兴产业。

九. 云南省 曲靖 马龙区 彝家泡缸酒

彝家泡缸酒是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的。彝家泡缸酒纯属于天然绿色食品,不含甲醛,酒汁黄亮,入口醇和,甜绵微带酸。同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

泡缸酒是滇东南彝族民间的传统佳酿,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泡缸酒就已经成为彝族人民祭祀、祈神、庆贺、宴请的常备佳品。流传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彝族是一个崇尚太阳、崇尚火的民族。从古至今,“火龙太子”是彝族人民心中的神。“火把节”便是人们祭神祈福的隆重仪式,至今已成为彝族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节日里开怀畅饮,泡缸酒把彝族汉子那热情豪爽、自信、执着的气概尽显于大碗地豪饮中。青年男女在月光下把美好的生活用“跳月舞”“佐脚舞”尽情地展现。今天,我们将泡缸酒开发为一个产品,奉献给广大消费者,相信它会成为大家眼中的一个新亮点。

“恒咕”牌泡缸酒酿制独特。它通过精选优质糯米为原料,加入纯植物配制的酒曲发酵后,用严冬时节的深山寒泉水泡制好,装入土缸内,长期窖于地下而形成。常饮之,具有开胃醒脾,美容养颜的功效。其酒度低,口感好,所以老少皆宜。实为滇东南彝族历代酒文化的结晶。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