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平江特产团子菜 正宗平江特产下饭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平江特产团子菜 正宗平江特产下饭菜更新时间:2024-04-10 17:30:15

一. 宁夏 银川 贺兰县 螺丝菜

螺丝菜又称甘露、宝塔菜,学名草石蚕,当地老百姓称它为地溜子,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茎洁白如玉,形如蚕蛹,呈螺旋状塔形,肉质脆嫩,十分可口,是驰名中外的“八宝菜”、“什锦菜”之一。

螺丝菜营养丰富,有特殊的香味,质柔软,味淡薄,熟食棉软,腌制加工后质地脆嫩,颜色洁净,形状美观,是佐餐之佳品。螺丝菜除可熟食、腌渍加工外,还可入药,可治疗多种疾病,同时也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同时它还可作为工业提取水苏糖新型原料,产量高,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记者从贺兰县农牧局获悉,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贺兰县螺丝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并以“金贵螺丝菜”为名向工商部门注册了新鲜蔬菜、腌制蔬菜类商标,为贺兰县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奠定了基础。

    据介绍,螺丝菜在贺兰县已有近30年的种植历史,可与春小麦、冬小麦套种,果实色白、质脆、味甘甜,已形成规模化种植,产区主要集中在贺兰县无公害产区的金贵镇、习岗镇、洪广镇等17个村,亩产量可达1500公斤,远销陕西、四川、甘肃等地,每亩毛收入约4500元,是贺兰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点发展产业。

二.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马蜂菜

马苋菜,学名“马齿苋”,我县民间俗称“马蜂菜”,因其生命力极强,又有“长寿菜”之称。

马齿苋科,一年生肉质草本,通常匍匐,无毛,茎常带紫色。叶对生,倒卵状楔形。夏季开花,花小型,黄色。果圆锥形、盖裂。生于田野。

中医学上以全草入药,性寒,味酸,功能清热,解毒,消肿,主治痢疾,疮疡等症,马齿苋中主要成份为大量的去甲基肾上腺素和多量的钾盐(-、氯化钾、硫酸钾),还含有二羟基苯乙胺蛋白质、脂肪、糖类、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等,是最理想的清热解毒食品,食之可补身壮体。

马齿苋食用春夏皆可,以春天如巴掌大小为最好。马齿苋可凉拌,其茎叶在沸水中焯透,再放入凉水中浸泡,去汁黏液,捞出洗淋水,倒入蒜泥,精盐,香油、味精拌匀,是味美的凉菜。可与肉同炒,加辣椒少许,食之香味浓郁开胃。也可沸水焯后晒成干菜,冬天备用。

三. 江苏省 苏州市 昆山 正仪青团子

青团子是糯米粉掺入青菜汁揉成的,白糖豆沙猪油馅,从色彩到口感都有着春天的气味。苏州一年四季各个时令都有各种名堂的糕团,直到今天依然如故。                 

一月元宵,二月二撑腰糕,三月青团子,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炒肉馅团子,六月二十四谢灶团,七月豇豆糕,八月糍团,九月初九重阳糕,十月萝卜团,十一月冬至团,十二月桂花猪油糖年糕。                  

这口诀是当年从外婆嘴里听来的,只因当年就是这样一一吃过来的,所以至今不忘。苏州的绿水沃土,孕育出了极富江南特色的稻作文化,糯笃笃的吴侬软语,又化出了香甜软糯的苏州糕团。

四. 湖北省 荆门 钟祥 钟祥蟠龙菜

蟠龙菜是湖北省钟祥市特有的名菜佳肴,俗称剁菜、卷切,是我国明朝时的宫廷“皇菜”,如今已是列入《中国菜谱》的名肴之一。

蟠龙菜造型美观,味道鲜美,油而不腻,营养丰富,“以吃肉不见肉而著称”。食用蟠龙菜一年四季皆宜,但以秋冬时节最好,因为秋冬季是人们进补的好时机。

钟祥蟠龙菜背后更有一段历史。相传1521(明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无子继位,由其堂弟,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兴王朱厚熜进京继承皇位。相传在朱厚熜(cōng)出发之前,郢中名厨采用瘦猪肉和鲜鱼剁肉馅,拌入肥肉丝条,加上上等淀粉、鸡蛋清、葱姜末、食盐等拌成馅料裹熟鸡蛋皮之内做成长约30公分、口径约5公分的扁卷筒形,置于蒸笼内蒸熟,然后将其切成薄片,摆成龙形于盘中间回茏蒸热,就成了色、味、香、形俱佳的上等菜肴,所以称为蟠龙菜。朱厚熜吃了赞不绝口,列蟠龙菜为御菜。

五. 甘肃省 陇南 文县 灰灰菜

灰灰菜

灰灰菜,方言又称灰条,一年生草本植物,以采集嫩茎叶,沸水滚煮1-3分钟捞出漂洗后凉拌。采用脱水处理方式加工后销售,每吨市价可达1-3万元。

六. 湖南省 岳阳市 平江 平江酱干

平江酱干起源于湘鄂赣边塞重镇长寿街,又名长寿酱干,系清咸丰年间百岁老人何维丰(1847—1947)首创。采用长寿街传统卤制与烘烤食品工艺相结合手法,烧制出具有方寸大小、铜钱厚薄、乌黑油亮、芳香四溢的豆腐干,取名“多珍酱干”。每十片用棉线一匝,谓之一筒。味道醇美,耐嚼爽口,到民国年间,长寿酱干已是香遍湘鄂赣边区,成了平江的一大。

平江酱干起源于湘鄂赣边塞重镇长寿街,故又名长寿酱干。
这长寿街是以长寿老人多而得名的。传说年寿最高的是一百八十岁。长寿街名字的来历是个带有神奇色彩的传说,但这里历来出长寿老人,到如今依然是不争的事实。
据科学研究,爱吃豆腐对人的健康极为有利。长寿街的人寿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的人特别喜爱吃豆腐。有人开玩笑说,出酱干和出将军,是长寿街以及平江县近代对中国的两大贡献。平江县共出将军五十多位,在长寿街就有十位。
长寿街的豆腐自古就很有名气,特别嫩。
酱干则是清咸丰年间百岁老人何维丰(1847—1947)的首创。他在长寿街上开有一家酒店。当时下酒的冷碟佐菜无非是花生米和猪头肉之类。何维丰老人想,我们长寿街人喜爱吃豆腐,要是豆腐能作冷碟下酒该多好啊!他决心自己来闯一闯。经过多次试验,老人采用长寿街传统的卤制与烘烤食品工艺,将特制的豆腐干先用鸡汤、茴香、桂皮等卤制,再用木炭火慢慢地烘烤,让其入味,终于生产出了方寸大小、铜钱厚薄、乌黑油亮、芳香四溢的豆腐干,取名“多珍酱干”;每十片用棉线一匝,谓之一筒。由于味道醇美,耐嚼爽口,酒客们在店里喝完酒总是还要带几筒酱干回去。这样一来,酱干生意竟比酒生意还好。何维丰老先生干脆打起招牌开办酱干作坊。
到民国年间,长寿酱干已是香遍湘鄂赣边区,成了平江的一大。建国以后公私合营,长寿供销社聘请何维丰老人的儿媳为技术员,逐步扩大了酱干的生产量。

平江酱干现状

酱干是豆腐制品,极易生霉变质,寒冬腊月也只能存放三五天,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它的销售市场,只能养在深闺,走不出山门。改革开放后,采用现代保鲜技术生产酱干,并配上真空包装。平江酱干从此走出山门,畅销各地,饮誉海内外。就连远在京城的老将军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尝到这家乡的风味了。
如今,无论来自天南海北的人,凡是到过平江的,没有不尝尝平江酱干的;凡是尝过平江酱干的,没有一个不是赞不绝口的。当然不只是待客佐酒,平日无事无味时拈一片放在嘴里嚼嚼,味道好得很呢。平江酱干耐人嚼,嚼的不仅仅是鲜、嫩、咸、辣、甜的五香味,嚼的还是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当然,对平江人来说,更是多了一份浓浓酽酽的乡情。

平江酱干历史补遗

平江的豆制品生产历史悠久,风味独特,久负盛名。自古以来,平江人就一直把大豆作为主要的农作物,县境内献钟、加义出土的豆类碳化物证明平江种植大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乾隆乙亥年(公元1755年)《平江县志》对大豆种植有详细的记载。
“多珍酱干”后改名“五香酱干”,是平江的著名。由于它酱香浓郁,回味无穷,所以在历朝历代都是贡品。

平江酱干营养

平江酱干不仅好吃,而且营养价值高。

七. 湖北省 仙桃 仙桃米团子

米团子简称团子,是湖北省仙桃市的乡土食品,顾名思义,也是在团圆的时候吃的一种当地特有的美食。团子源于沔阳三蒸,流行于江汉,现在在有仙桃人聚居的地方一般都有销售。

湖北沔阳(今仙桃市)民间有"年小月半大"之说,把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看作是比春节还要重要的节日。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一年辛苦劳作即将开始的最后一次大团圆,所以格外珍视。但这一天,当地不是象其他许多地方那样,吃元宵过节,而是吃一种名叫"团子"的风味小吃。这种风俗由来已久。

传说,元朝末年沔阳渔民陈友谅揭竿起义,夫人潘氏曾以"沔阳三蒸" (蒸粉蒸肉、蒸珍珠丸子、蒸茼蒿)犒赏士兵传于后世。“沔阳三蒸”源于何时尚无定论,但与沔阳是水乡泽国有关。据记载,当时沔阳是:“一年雨水鱼当粮,螺虾蚌蛤填肚肠。”平民百姓吃不起粒粒如珠玑的大米,只有用少许杂粮磨粉,拌合鱼虾,野菜、藕块投箪而蒸,以此充饥。久而久之,便发展成了驰名湖北的传统名菜。“三蒸”之一的蒸菜,以粉蒸筒蒿为上品。

在民间有一个传说,说“沔阳三蒸”起源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他主管后勤的妻子潘氏(一说为罗氏)非常体察军情(起义军常行军打仗吃夹生饭、盐水菜,多有患消化道病症者),在起义军攻陷沔阳县城后,为犒劳兵士,她亲自下厨,别出心裁,将肉、鱼、藕分别拌上大米粉,配上佐料,装碗上甑,猛火蒸熟。蒸出的肉、鱼、藕味美质融,兵士啧啧称赞。起义军吃上这样好的饭菜后,士气大振,经常常打胜仗,柴桑一战,大挫元军,促成了陈友谅在九江称王之举。

还有的传说讲,清乾隆游江南,品尝到了民间三蒸,蒸莱便进入御膳坊,既而诞生了珍珠丸、珍白九等名贵蒸菜,这是“三蒸”的大发展。

清代、民国,武汉三镇不少餐馆挂“沔阳三蒸馆”招牌。后来,“三蒸”发展到了北京。北京虎跑坊有餐馆悬牌“湖北三蒸馆”。据符号老人讲,一日,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在护卫簇拥下,途经虎跑坊,见“湖北三蒸馆”,不知何谓“三蒸,便进馆品尝,大饱口福后题联:一尝有味三拍手十里闻香九回头。

明初沔阳三蒸成为沔阳腊月三十团年时必备的主菜。后来有人把拌"三蒸"后剩下的米粉搓成圆团,内填菜馅,蒸熟后吃,特别有风味。这种制作方法,逐渐流传开来。人们取其团圆之意,把它叫做"团子",作为每年正月十五的团圆饭。现在,在的做法讲究起来。其主料米粉比蒸菜用的要粗,先在锅内炒至半熟,再用适量的开水调匀。每斤米粉可做团子几个到十个。馅子不可单限于菜类,尚有豆馅、糖馅,更多的是用腊肉丁、烘豆腐干丁、粉条配以芹菜之类的香料作馅。

制着团子工艺繁杂,手工精细。先把上好的米磨成细粉,改革开放前家家户户是用推磨磨出来的,如今是拿到街上出钱请人用机器磨出来的,拿回来后用木篜桶蒸到半熟兑水揉成芡子,不干不稀,然后把馅炒成半熟,就开始包馅。将一个个白白的米粉团捏成舂米用的石头窝窝形状,然后把馅装在窝窝里包好捏成苹果大小的圆球球,取团团圆圆之意,大小以个人喜好而定,捏的太薄会破,露馅流油难看,太厚难熟也难咬。捏好后再上木篜蒸,当篜桶或者篜格子出大气,闻到香味时就可以了。如果自家做好了别家没做的话就要一碗碗的端出去给别人分享。从蒸米碎米到炒馅包馅蒸熟不下十来道程序。刚蒸熟的团子散发出清新的米香,咬开后团子馅浓香扑鼻,香漂四溢,口味适宜,老人小孩都喜欢。

团子的做法也无甚秘处:将早谷米淘洗后,用铁锅煮到半熟,取出放筲箕冷却。用石磨将米碾碎。兑热水将碎米和到有一定粘性,用手捏成那种舂米用的石窝状。把炒好的馅料放进去,再搓成苹果大小的砣砣。放木甑里蒸,飘出香味便熟了。

馅料有很多,肉、豆干子、榨菜、大蒜、姜、香葱,也有酢椒、藕、梅干菜、辣椒……把它们剁成细丁细粒,调味后放锅里炒,冷却后开始包团子。大小以个人喜好而定,捏的太薄会破,露馅流油难看;太厚难熟也难咬,更没有那种连皮带馅一起吃进去的快感。

刚出甑的团子散发出清新的米香,特别是腊肉、腊干子豆腐做馅的团子,咬开后浓香扑鼻,四处飘散,直令人垂涎欲滴。

八. 陕西省 宝鸡 凤县 凤县窝窝菜

凤县窝窝菜

这种菜是怎么做的呢?方法很简单:冬日里,把整朵白菜或包包菜淘洗干净,并在开水锅里翻两过后,捞出;在干净缸里撒一层凤县特有的大红袍花椒,然后摆放一层白菜或包包菜,然后再撒上一层花椒和生姜片,依次摆放,再倒入少许生凉水,漫过缸内的菜,最后把一块大石压在缸内,防止白菜或包包菜漂起。隔约两三天翻搅一次,菜味变酸后,方可食用。但须注意:切忌混入带油腻的餐具,如铁勺、筷子等,以免变质。

九.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畲族菜干

正果镇畲族村是广州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由于该地山高林密,气候温润,土地肥沃,生长一种甘甜可口,风味独特的白菜。畲族同胞采用传统工艺将其特制作成菜干,以备喜庆节日,招待贵宾时炖汤之用。该菜具有清凉解热、清心润肺、消暑解渴的功效,配以各种肉类炖汤,滋润可口、香气浓郁、美味溥甜,是宴客送礼之佳品。

十. 湖南省 岳阳市 平江 南江黄鳝面

凡是吃过南江桥的黄鳝面的人,都惊讶这种吃法真够味。南江黄鳝面的大体做法是,把干净的小黄鳝,趁活拍打,使骨粉碎,再剁成肉末,制成汤羹,佐以芹菜、姜、葱、椒、小茴香等多种香料。然后把煮熟的面条掺和一起,既可作菜肴又可作主食。吃起来鲜美异常,风味独特。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