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特产互换山西 互换特产山西最少多少钱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特产互换山西 互换特产山西最少多少钱更新时间:2024-05-04 07:12:19

一. 山西省 忻州 保德 葫麻

葫麻

葫麻,为保德县县的主要油料作物。其生长期短,对土地水肥条件要求低、耐旱、耐寒、省工好管理。农谚说:“立夏撒葫麻,九股八圪叉”,胡麻种在立夏,收在处署,生长期只有90天左右。种胡麻成本低,收益高,胡麻从种到收,只是在夏季拔拔草,甚至不拔,再不用其他方面的管理,省工省事,省种籽、省肥料、省地(老乡多在贫瘠土地上种植),收益却很高,老乡说:“装满油罐罐,不愁钱串串”。

胡麻的学名叫油用亚麻,世界上已有五、六千年的栽培历史。它起源于我国内蒙阴山山脉以北的地方,在那里曾经发现过野生胡麻。大约在东汉年间引进内地,故叫胡麻。过去胡麻种植很少,在外地很是珍贵,清朝官吏王授曾写下“何时馈到胡麻饭,问我神仙骨几分”的诗句。胡麻籽含有37、47的脂肪,出油率在30-36%之间。宁武所产胡麻油有很多优点,久放不沉淀,生食无杂味,炸食物烟雾少、上色快、味道清香,色泽纯黄而透明,含不饱和脂肪酸高,所以营养价值全面,还有药用价值。久食可预防高血压,血管硬化肥胖症等病,较动物脂肪或其它品种油脂要好出许多。胡麻油的碘价很高,干燥性很强,工业上广泛用于制造油漆和高级油墨,用于钞票和邮票的印制;胡麻含有亚麻胶,是良好的粘合剂,广泛地用于制革、医药和国防工业。胡麻糠老乡用于喂猪喂羊以过冬,秸秆可抽取纤维,用于纺纱织布,胡麻油还可以出口,换取高额外汇。

二. 山西省 运城 夏县 山西小酥肉

晋式第二蒸,是山西小酥肉。酥肉是山西的传统名菜,用猪肋条肉切块,经过煮、炸、蒸等多道工序烹制而成。《名食掌故》记,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封其第三子朱高燧为赵王,府内侍女知赵王有喜食烤肉习惯,就选用上好猪肉先煮再蒸后炸,配大葱、面酱佐食,深得赞赏。因加入紫苏调料,称为“紫苏肉”。后传于民间,晋中一带唤作“香酥肉”,晋南民间宴席多称“小酥肉”,制法略有变化,将五花肉切小片,拌淀粉鸡蛋糊腌制,然后用油炸至金黄色,与炒好的木耳、玉兰片混合,放入蒸锅蒸制而成。

小酥肉在运城一带民间宴席多取羊肉制作。而晋城行菜则选用肥猪膘先煮再蒸后炸,称“紫酥刀背”,是上党地方传统菜肴,而其民间多选五花肉先炸再煮后蒸,称“胡卜肉”,是逢年过节、喜庆婚筵必上的菜肴。长治一带则改良创新有酥肉芥末粉皮汤,已为当地名吃。全晋会馆改良创新有王家小酥肉酸菜鱼唇菜,据传晋商灵石王家主人王谦曾参加康熙六十一年乾清宫“千叟宴”,受御赐龙头拐杖一把和鱼唇菜一道。王谦回乡后,命家人将鱼唇配以山西小酥肉、酸菜烹制,味道极美,成为王家家宴的头菜。东南亚王氏宗亲会客人在全晋会馆品尝此菜,赞不绝口,并留诗纪念“春风走马汾水边,丰年留客作清欢。几回梦里今非梦,王氏宗亲聚太原。”

三. 山西省 晋城 泽州 馔面

在泽州县大阳镇有一种流传很久的上品面食——“馔面”,深受大家的喜爱,相传“馔面”源于周朝,原本是宫廷美食,后流传到民间,成为百姓人家办喜事,用来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一种主食。

“馔面”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配料讲究;制作好的“馔面”色泽光亮透明,风味独特,口感光滑如玉,吃一口回味无穷。

制作“馔面”最重要的一步是和面,面粉选高筋粉最好。先将碱面、食盐和水按一定的比例勾兑,把面粉倒入水中,加入适量的豆面,用手将面打均匀。

制作“馔面”第二步是压面。将打好的面放在案板上,用一根长2.5米的钢管,有节奏的弹压,这样弹压出来的面更劲道。

面团在木棍下,被压成平整的一层,但这时候的平整显然是相对的,上面明显有不均匀的面粉颗粒和气泡,好像一层棉被,把面叠起来,再压平,直到面团被压到光滑如丝绸般程度,才能算压好了。压好的面切成大小均匀的面块,再揉成面饼,上油,上好油的面饼在阳光的照射下成金黄色,把上好油的面饼放在面盆里,一个挨一个贴着边,放好一层再放一层,最后黄灿灿的面饼在面盆里摆出了花瓣一样的形状,密封好放着发酵。

制作“馔面”第三步是擀面。擀面的时候手法要到位,面要多换位置,这样擀出的面饼才薄厚均匀,擀好的面对着阳光看是透明的,且没有破损,这才称为上品。

制作“馔面”第四步是切面。切面靠的是功夫,将擀好的面皮,叠成长条,就开始切了,这样的面需要切280刀,切出面条如韭菜叶宽,每根长度都在80厘米以上。切好的面条放在专用的食盒内捂严实,不能透风。

浇馔面的菜是花菜,花菜是用豆角、蒜苔、海带、油豆腐、胡萝卜等材料切丝过水后,调制而成,鸡蛋饼是用来招待素食的客人。

把准备好的面条下到沸腾的水里,煮熟的面条在凉水中过两遍,捞出来放在碗里,面在碗里要搁浅一点,浇上用鸡肉、胡椒等调料熬制的高汤,再浇上花菜,一碗地道的“馔面”就可以享用了。

四. 山西省 运城 平陆 连壳

属落叶灌木,中条山区多野生,亦可人工栽植。枝条延长略呈蔓形。早春开花,花冠深黄色,干燥果实呈卵圆形,两端尖,多数纵裂为两瓣,长约五、六公分,粗约二、三公分。秋季采摘晒干入药。味苦,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排脓之功效。

五. 山西省 大同 灵丘 灵丘荞麦

灵丘荞麦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荞麦食味清香,是很受欢迎的食品。荞麦食品是直接利用荞米和荞麦面粉加工的。荞米常用来做荞米饭、荞米粥和荞麦片。荞麦粉与其它面粉一样,可制成面条、烙饼、面包、糕点、荞酥、凉粉、血粑和灌肠等民间风味食品。

荞麦籽粒、皮壳、秸秆和青贮都可喂养畜禽,而广泛用作牲畜饲料的是碎粒、米糠和皮壳。荞麦碎粒是珍贵饲料,富含脂肪、蛋白质、铁、磷、钙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其营养价值为玉米的70%。有资料报导,用荞麦粒喂家禽可提高产蛋率,也能加快雏鸡的生长速度;喂奶牛可提高奶的品质;喂猪能增加固态脂肪,提高肉的品质。荞麦比其它饲料作物生育期短,既可在无霜期短的地区直播,也可在无霜期长的地区复播,能在短时期内提供大量优质青饲料。

地域范围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以及灵丘荞麦特定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经灵丘县农业局研究决定,并广泛征求有关方面意见,拟划定灵丘荞麦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北部山区及部分丘陵地区,包括:白崖台乡、东河南镇、赵北乡、史庄乡、武灵镇、石家田乡、柳科乡、落水河乡等八乡镇,涉及188个行政村,总生产面积2000公顷。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13°51ˊ-114°33ˊ、北纬39°33ˊ-39°38ˊ之间。境内海拔最高点2083米,最低点938米。东与河北省涞源、蔚县接壤,西面是本省的繁峙县、浑源县,北与广灵相连。总生产面积3万亩,年生产总量450万公斤。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由于自然条件和气候因子存在很大差异,土壤分布比较复杂,大体可分为以下4个土类:褐土地处褐土向栗钙土过度的交接地带。褐土广泛分布于唐河二级阶地、黄土丘陵区和土石山区。其特点是,除石质山区为沙页岩、花岗片麻岩、石灰岩风化而形成以外,一般都是在富含碳酸盐的第四纪黄土及黄土沉积物上发育而成,疏松多孔,结合力差,易被冲刷,且又处在褐土向栗钙土过度地带,成土作用时断时续,发育不完整,剖面的形态特征不典型。大部分剖面下部钙积现象较明显,有假菌丝的钙积层,粘化现象

不明显。其面积为336.99万亩,占总面积的89.73%,是主要的农业土壤。棕土分布于太白山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顶缓坡平台之上。形成的气候条件是季风区山地高寒湿润气候。形成的生物条件是,在远古为森林,后由草本植物所替代,植被由黄花,竹节草、莎草及台辞等组成。枯枝落叶和植物残体分解缓慢而大量积累,周而复始,长期停留在生物循环中,这层疏松的有机物,截拦和积蓄了大量的降雨,使土壤常年保持相当的水分,盐基大部分被淋洗下去,土壤呈微酸性-中性反应,土体大部有铁、锤等胶体的淀积。其面积为1.57万亩,占总面积的0.38%,是放牧的理想场所。山地草甸土分布于东北部的甸子山、凤凰尖一带的山顶平台及缓坡处,是在高寒湿润和亚高山草甸植被的生物气候条件下,依附优越的地形环境形成的。其特点是,剖面疏松匀,为壤质。表层有呈灰褐色的腐殖质层,最表层为海绵状,有真菌丝存在。土壤中吸收性复合体缺乏盐基,呈微酸性-中性反应。其面积为3745亩,占总面积的0.09%,是季节性放牧的优良牧地。草甸土分布于唐河两岸以及南山河谷阶地上。这类土潮湿,地下水位高,生长喜湿的草本群落和灌木水柏枝等。面积为10.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5%。PH值在8.0-8.5之间,呈弱碱性。土壤有机质平均1.0g/kg,土壤全氮平均0.5g/kg,有效磷平均12mg/kg,速效钾平均为110mg/kg,土壤较为贫瘠。地形地貌:中部太白为巍山突兀而起,唐河横贯县境东西。两岸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盆地,四周群山环抱,峰峦重叠。赵北河、梭沟河、泽水河、塌涧河、大东河横穿北部地区汇交于唐河,形成了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黄土丘陵景观。东南部山大沟深,峰峦起伏,悬崖峭壁,保护范围内中部平川区,面积189.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北部丘陵区,面积754.8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7.6%,北部土石山区,面积435.2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6%。共有大小山峰230余座,沟壑2000多条。

(2)水文情况:全县河流多属山溪性河流,坡陡,流急,洪水暴涨暴落。可分为2系10河,均属海河流域。

唐河水系。主干河唐河发源于浑源县抢风岭,从蔡家峪村入境,流经东河南、武灵、落水河、红石楞4个乡(镇),横贯全县,县域内长52公里,东至下北泉村,在河北省涞源县汇入大清河。在县境内主要有赵北河(长38公里)、华

山河(长25公里)、塌涧河(长21公里)、大东河(长33公里)、招柏河(长22公里)、上寨河(长15公里)等六条支流汇入唐河,其次由梭沟河、泽水河汇入。唐河为最大河流,年径流量2.7亿立方米。

三楼河水系。三楼河发源于太白山脚下的东岗村,流经原银厂、白崖台、三楼3个乡,县境内长54.6公里,南出花塔村入河北省阜平县沙河。汇入三楼河的还有独峪河(长34公里)。下关河虽不汇入三楼河,但也流入河北省阜平县沙河,与三楼河同属一系。下关河发源于上寨镇的青庄,流经下关全乡,县内长40公里。三楼河水系多属常流河,年径流量为0.9亿立方米。

两水系,受季节性降水影响,流量变幅较大。春季干旱,河水大减,有时甚至断流,汛期多降暴雨,山洪迅猛,水带泥沙,可引洪灌溉。

全县有115公里长的沟道1074条,其中611公里长的有103条,12公里以上的有9条。这些沟道大部分属季节性水道,一般只在暴雨后流洪水,且水势汹涌咆哮,较难利用。

唐河两岸的平川区及黄土丘陵区,地下水较为丰富,储量1.1亿立方米,埋藏深度在120-200米之间。土石山区地下水较多,多聚集在河道内,一般埋藏深度2565米。石山区地下水大部分蓄积在河道内,埋藏深度达120米。

(3)气候情况:灵丘县地处暖温带向中温带过渡的中间地带。在西北寒流与东南季风的交互作用下,加之境内地形复杂,各区域间相对温差较大,形成了特有的气候特色,四季分明,冬长夏短,季风强盛,雨热同期。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短暂,冬季漫长少雪。温度:全年平均气温7℃。夏季凉爽,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为21.8℃,适宜作物生长发育。高温危害较少,高于35℃的温度二、三年出现一天。冬季寒冷,不利于种植越冬作物。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10.1℃,年较差为31.9℃。无霜期:大多数农作物在日平均气温10℃以上才能活跃生长,数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持续期称为作物生长活跃期。全县无霜期累年平均为150天左右,平川区无霜期为150天,北山区无霜期为110天(柳科乡)-120天(赵北乡);南山区无霜期为160天(红石塄),我县作物生长活跃期一般始于4月27日,终于10月2日。稳定通过10℃的积温为2887.3℃。累年各月平均,日较差最大的为5月份16.1℃,

最小的为8月份11.4℃,全年为14.3℃。白天温度高,光照充足,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用,夜间温度底,减少了作物呼吸消耗,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

中部平川区历年平均降水量为460毫米,北山区410毫米。年降水量变差大,灵丘最多降水年是1956年的658毫米,最少降水年是1984年228毫米,最多年与最少年相差430毫米,相当于年平均降水量。风向风速:因受季风和地形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风向的日变化较明显,受同一性质气团控制时夜间或白天也有转风现象,年平均风速2.2米/秒,最大风速为21米/秒,次大风速为18米/秒、16米/秒。一般年份,4月份风速最大,8月份风速最小。风力一般为4-5级,冬、春两季风力较大,8级以上大风日数年平均为16.2天,最多年29天,最少年2天。大风多出现于4月、5月,占年均大风日数的44%;8月、9月大风天气最少,只占0.38%.夏季伴随雷阵雨天气也会出现7-8级或8级以上大风,对农作物危害很大.

(4)人文历史情况:据《汉书》记载:“……后诸郡多种。滑细如粉,亚于麦面,风俗所尚,供为常食。……,然中土南方农家亦种,但晚收。……实农家居冬之口馔也。”这意味着我国在十三世纪以前,荞麦在北方和南方都有种植。并且成了某些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不仅在北方荞麦已经“供为常食”,而且在南方也成了“农家居冬之馔”。根据以上资料,可以初步确定,我国荞麦栽培的开始时期不迟于西汉,即公元前一世纪前后。经过西汉、魏、晋、南北朝的逐步发展,南北方都有荞麦栽培,但在北方种植为主,并在北方一些地区成为主食。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荞麦耐旱耐瘠,适应性强,地力消耗大。应选择中等肥力以上种植。但不宜连作,忌碱性较重的土壤,以土质疏松、透气性好的沙壤土为宜,最好选择在豆类、马铃薯和中耕作物之后。要求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选择适宜本地的气候条件、适应性广、优质、丰产、抗病、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黑丰一号作主干品种,筛选去杂去劣,后晒种1-2天,提高发芽率。

(3)生产过程管理:精细整地:荞麦幼苗顶土能力差,根系发育弱,对整地的要求较高,应尽可能抓好耕作整地这一环节。播种:时间6月15日-7月5日(夏至前后);方法,机播或犁开沟、手撒籽;深度,1.5-2寸;亩留苗2-2.5万株,播种量每亩5-6斤。增施肥料:荞麦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每亩施入草木灰100-200斤,磷酸二铵10斤,并加入适量优质有机肥作种肥,能显著提高产量。开花至结实期,亩用0.5千克尿素、2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60千克喷施1-2次。盛花期人工辅助授粉,注意防治病虫害。适时中耕:苗期结合定苗浅锄一次,现蕾期中耕一次。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

(4)产品收获:荞麦最适宜的收获期一般以植株全株子实有2/3变黑,1/3处在乳熟期时,为最佳收获期,应及时收割堆放,促使其后熟。为减少落粒损失。收获应在清晨至上午11时之前进行,种子水份含量14%以下时及时入库。

(5)生产记录要求:应详细记录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荞麦,变称鞑靼荞麦(F.tataricum),属蓼科荞麦属,是三种荞麦(甜荞、荞麦、有翅荞麦)的一种,茎直立,茎杆高大,棱角明显,少分枝,质软。叶阔戟形,子叶小,绿色到深绿色,翰叶较圆。总状花序,不集生,有疏花,花小,多黄绿色,无香味,自花授粉。瘦果较小,呈三棱短圆形,棱角钝而作波状,表面粗糙,呈色灰褐色。

荞麦子实由果皮、种皮、胚乳和胚四部分组成。果皮厚占全粒重的25-30%;种皮很薄,紧附胚乳,呈黄绿色;胚很发达,占比重很大,被胚乳紧密包围,位于子粒中央,薄大而扭曲,黄断面略呈S型。荞麦立秋前播种,其粉所制食品颜色发绿,原产于印度,我国有野生和栽培两种。灵丘荞麦千粒重在19.5克,容重在712-720g/Kg左右。

荞麦麦营养成份与其他的主要粮食相比,其蛋白质、脂肪都高于小麦粉和大米。维生素B2高于大米、玉米粉2-10倍,芦丁和叶绿素是禾谷类粮食

所没有的,至于无机盐、微量元素等,也都不同程度不同高于其他粮食。特别是氨基酸、苦味素和赖氨酸、色氨酸、精氨酸都高于小麦粉和大米、玉米和黄豆。

(1)优质蛋白质:荞麦粉的蛋白质既有水溶性蛋白,又有盐溶性球蛋白,这两种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50%以上,这与一般谷类粮食的蛋白质组成不大相同,相反却接近于豆类。人体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荞麦中却非常齐备。此外,荞麦蛋白质的18种氨基酸还含有成年人和儿童必需的组氨酸和精氨酸。荞麦中必需氨基酸的配比适当,与鸡蛋(最接近人体需要的平衡的必需氨基酸)相比最接近,其他小麦粉、玉米粉、黄豆粉等都不及荞麦粉。另外,国家宵作物品种资源数据库的数据表明态度:荞麦中的除8种氨基酸外,有解除疲劳作用的天冬氨酸含量也比较高。

(2)易消化吸收的糖:荞麦胚乳中大部分为淀粉(糖),形成多角形的单粒体,定数同大米淀粉相似,但是与其他谷类粮食淀粉相比,荞麦粉最易为人本消化。

(3)丰富的硒元素:硒是人体内必需的极其重要的微量元素,有“生命”的厅效元素之称,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唯一认定的抗癌、防癌物质。已知人体内40多种疾病与饮食中缺乏硒元素有关。山西荞麦中硒元素含量之高比较罕见。如果中国荞麦种植资源中包括山西部分山西荞麦麦硒含量为中国荞麦麦5倍;如不包括山西部分,则山西荞麦硒含量为中国荞麦麦9倍。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山西荞麦的富硒特性更显突出。

(4)独特的维生素:荞麦维生素有独特之处,荞麦粉维生素E中r_生育酚含量最多,说明它抗氧化能力强,不但对不妊症有疗效,对防止老年细胞再生有效果,还能保持增强运动的持续性,对动肪硬化、心脏病、高血压、肝脏病、糖尿病等几乎所有的成年病有预防和治疗效果,对过氧化脂质引起的疾病有一定期疗效。VE在人体中具有防氧化、抗衰老作用,对所有中老年疾病有防治作用,尤以冠心病防治效果显著。VPP是维持脑神经细胞正常功能、开发语言能力的重要物质,是制造神经末梢和传递神经冲动化学物质的主要原料。荞麦还富有其他谷类所不具有的叶绿素和芦丁。芦丁(VP)是黄

酮类物质之一,是一种多元酚衍生物,基本结构是2-1色原酮,芦丁是桷皮素-3-0-芸香糖苷,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有止咳、平喘、祛痰、扩长冠状血管和降低血管脆性的作用,可用于防治高血夺及脑溢血的辅助治疗药物。用于治疗毛细血管脆弱引起每天食用2两疗效粉就相当于食用100-150片20毫克量的芦丁片。

(5)品类齐全的微量元素:荞麦麦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十分丰富,其中钾、镁、铜的含量最高,比小麦粉、大米高2-4倍,镁的含量最高,比小麦粉高4倍,比大米高3倍多。荞麦中的多种微量元素可以起到保肝、增强肾功能、造血功能及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达到强体健脑、美容、提高智力、保持心血管的正常运行,降低胆固醇的效果。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农牧渔业部确定灵丘县为“国家优质荞麦生产基地”。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本地还盛产莜麦、豌豆、黄芪、小米、绿豆、胡麻等杂粮,灵丘县已经成为优质杂粮生产基地。

灵丘县荞麦加工企业依靠本地小杂粮资源优势,采用民间加工配方,结合现代化加工工艺,开发出以荞麦为主的小杂粮系列产品,产品主要有荞麦精粉、荞麦营养面、荞麦银耳面、荞麦降糖茶、荞麦即食糊、无糖荞麦露、荞麦米茶等多个产品,利用荞麦加工出的附产品(糠皮)又开发出了荞麦枕、荞麦座垫、荞麦褥等,产品销往北京、杭州、太原、大同、朔州等大中城市,并远销海外,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荞麦属于加工原料,一般不进行较为规范的包装、标识。贮藏条件:阴凉、通风、干燥处。运输:密封、无污染运输。

六. 山西省 临汾 汾西县 山西熏醋

产于山西临汾。以优质高梁为原料,大曲和快曲作糖化酵剂,酒精和醋酸采用固体发酵,制得的醋坯置入瓷缸内,加盖。外部用火熏制5-6天,再经陈酿勾兑而成。色泽红棕发亮,浓度适当,醋香浓郁,酯香纯正,绵酸爽口,并含有多种有机酸、氨基酸、还原糖、醇类、酯类等。

七. 山西省 临汾 霍州 烧饼

将优质面粉、油面配以小茴香,在特制炉内烧烤精细加工而成。( 霍州)
土家烧饼秘方  

原料配料:15种,盐、糖、榨菜、生姜、大蒜、鸡精、烧烤料、孜然粉、十三香、五香粉、香甜泡打粉、普通豆瓣酱和红油等十几种调料。  

制作工艺:要用老面,在一般天气下,水∶老面∶新面粉的配比为5∶1∶8;天气热的时候比例则调整为5∶1∶9;天气冷时,比例则为5∶1∶7.5。烘烤时,温度也是秘方中详细强调的重点,做好的饼首先放入不锈钢托盘,托盘上先涂一下油,烤箱温度设置300度左右,烘烤大约4分钟,到表面有点发黄即可。但秘方中所提到的在制作中使用的调料只有香甜打泡粉、红油、豆瓣酱以及葱花和芝麻。在肉馅的制作上,肥肉和瘦肉的比例应该是5∶2,制作烧饼的面团重量为175克,内馅10-15克,外馅15-20克。

八. 山西省 运城 盐湖 相枣

相枣:产于运城北相镇,以其色浓、味甜、皮薄、肉厚、个大、核小著名。生食甜脆爽口。《汉书》中即有“汉文帝召群臣曰,枣味美者莫若安邑御枣”之语,安邑即今运城市。2000年前即已驰名京师。

九. 山西省 阳泉 盂县 莜麦棒子

禾谷类作物。学名裸燕麦。根据播种期早晚分为夏征麦和秋蔽麦。莜麦籽粒瘦长,有腹沟,表面生有茸毛,尤以顶部显著。形状为筒形或纺锤形,莜麦是营养丰富的粮食作物,在禾谷类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且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组成也较平衡。由于莜麦营养丰富,耐饥抗寒,在自治区西部被誉为一宝。征麦含糖分少;蛋白多,是糖尿病患者较好的食品。又因脂肪中含有较多的亚油酸,是老年人常用的疗效食品。加上盂县的水土的优势,唯一可以将莜麦面做成莜麦棒子,制成后炒,蒸,煮,拌都是风味绝佳的上等佳肴。

十. 山西省 太原 清徐县 山西老陈醋

山西老陈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山西老陈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老陈醋产于清徐县,至今有几千年的醋历史文化。老陈醋色泽为红棕色,味道以“绵、酸、甜、香”为主,为我国四大名醋之首。

产于山西清徐。“东湖”牌老陈醋,始创于明未清初,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系山西老陈醋之正宗。“东湖”牌老陈醋,以其精湛酿造技艺和色、香、味俱佳的优良口质,驰名中外,居中国名醋之首。

特点:色泽棕红,醋香浓郁,酸味柔和适口,滋味回甜醇厚,可冷调熟烹。主要成份是醋酸,并含多种有机酸、氨基酸等。具有增加食欲、助长消化、解腥去腻、分解脂肪、防病强身之功效是保健和调味之佳品。

据传,周代时,在山西就开始了酷的生产,而老陈醋,在春秋战国时代,古晋阳就有一些作坊开始酿造。第一个正式推出“山西老陈醋”名牌的,是制作人王来福。清朝顺治年间王来福来到清源(今清徐县),利用当地原料充足、水质优良的条件开办醋坊,改陈年白醋为熏醋。实际上,老陈醋的酿造要比王来福早得多。

山西醋品种繁多,老陈醋为其代表性的名产。其它还有陈醋、普醋、双醋、特醋、名特醋、味醇等许多品种。如从生产酷的原料区分,则有高梁醋、玉米醋、小米酷、柿子醋、果醋、酒糟醋、粉渣醋、红薯醋等多种。

老陈醋,具有一般醋的酸醇、味烈、味长等特点,同时,还具有香、绵、不沉淀的特点。另外,老陈酸储存时间越长越香酸可口,耐人品味。而且,过夏不霉、过冬不冻,颜色深橙,为山西醋中独具一格、质地优良的佳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