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长白山下小吴特产行 长白山小耿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长白山下小吴特产行 长白山小耿特产更新时间:2023-12-14 18:24:16

一.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钝叶瓦松

钝叶瓦松

二年生肉质草本。第一年仅生出莲座状叶,叶片矩圆形至卵形,先端钝,第二年抽出花茎,高l0一30cm。茎叶互生,接近,无柄,匙状倒卵形、矩圆状披针形或椭圆形,较莲座状叶大,长达7cm,两面有紫红色斑点。花序总状,圆柱形,长5-20cm花紧密,花瓣5,白色或淡绿色,干后淡黄色,雄蕊10,花药黄色,心皮5,忏羹果卵形

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内蒙古,蒙古、苏联

(远东、东西伯利亚)、朝鲜,日本也有。

二.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林蛙

中国林蛙肉质细嫩,易为人体消化吸收,适合各种年龄的人,特别食体弱多病者及老人食用,具有很高的食补价值。经烹调能释放出大量的肌溶蛋白及氨基酸等含氮浸出物,因而味道香浓。中国林蛙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明、清两代已成为贡品,被列为宫廷“八珍”(参、翅、骨、肚、蒿、掌、蟆、筋),“四大山珍”(熊掌、哈什蟆、飞龙、猴头)和“东北新三宝”(哈什蟆、红景天、不老草)之列。中国林蛙是长白山脉野生人参的活人参。

林蛙油的食用方法 林蛙油是指摘取雌性林蛙的输卵管,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先进技术进行加工而成的。林蛙油因其形状似脂肪而得名,其主要成分为游离氨基酸和微量的动物激素。

《中国药典》记载:哈蟆油为中国林蛙成熟雌性的胎盘干燥后可入药。呈脂肪样光泽,棕褐色不规则块状体,略腥。

林蛙油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占总量的56.3%,纯蛋白质含量为40.7%,另外,还含有蛙醇、多糖类、磷脂、维生素、脂肪酸、氨基酸、微量元素及多种激素等。

林蛙油还含有17雌二醇、17-羟甾醇脱氢酶、胆固醇、维生素A及少量胡萝卜素等,其所含有的微量元素有铁、钾、钠、镁、锌锰、硒等。它体内所含的人体必需氨基酸是生长30年野山参的3倍,经济价值是东北红参的13倍。

林蛙干油必须经凉开水或温水浸泡膨胀松软之后才能食用。浸泡时间需8-12小时,上等的林蛙油浸泡后体积为干油的10-15倍,颜色雪白,膨大,松软而有弹性。传统林蛙油的食用方法有生服法和熟服法。

生服法:林蛙油泡好之后不经蒸煮而生食。其优点,林蛙油的某些成分,如激素、维生素等,不会因高温而破坏,可较好地保存林蛙油的完整营养价值。熟服法:将浸泡好的林蛙油经过蒸煮,熟化后再食用,多采用此种方法服用。将泡开的林蛙油装在碗里,可加几枚枣或几滴酒除去腥味。一般还加入冰糖调剂,也可以不加糖单独服用。

林蛙油食疗方法有:

(1)治疗肺痨咳血:林蛙油5克,白木耳2克,白糖适量,加水浸泡蒸服,日服2次。

(2)治疗神经衰弱:林蛙油5克,白糖适量,加水浸泡蒸服,日服2次。

(3)治疗病后体虚或消耗性疾病:林蛙油6克,白糖适量,加水蒸服,每天早晨空腹服用。

(4)治疗老年慢性气管炎:林蛙油10克,加水蒸服,日服一次,10-15天一个疗程。

(5)林蛙大补素片:处方为林蛙油、红参等,将林蛙油加工后粉碎,与红参粉混合,加入辅料,按常规制片,片重0.5克。具有补肾益精、润肺养阴、益血生精、大补元气、安神等作用。

(6)虫草林蛙胶囊:处方为林蛙油、冬虫夏草等,将林蛙油和冬虫夏草粉碎后制成胶囊。具有补肾益精、润肺养阴功能,经常吸烟者长期服用效果极佳。

三.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长白山细辛

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的泛称。

多年生草本,有细长芳香的根状茎,先端生叶一二片。花单生叶腋,贴近地面,常紫色,钟形。我国约有35种,习知的如细辛、北细辛等。全草入药,性温,味辛,功能温经散寒、化饮、祛风止痛,主治风寒头痛、痰饮咳喘、风湿痹痛、牙痛、鼻渊等症。

其它名称小辛,细草,少辛,独叶草,金盆草,山人参

细辛又名细参、烟袋锅花。属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因其根细、味辛,故得名。

吉林东部长白山区、半山区各县有出产。全省年产15万斤左右。细辛全草含挥发油2.65%。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甲基丁香酚、黄樟脑油、优香芹酮、冰片等。

四.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长白虎眼万年青

长白虎眼万年青是吉林白山长白县的。

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现辖行政区域

五.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高山乌头

高山乌头

多年生草木,高23-40厘米。茎单一或分枝,稍具细棱,无毛。茎生叶数枚,茎下部叶具长柄,长达8厘米,基部稍加宽,茎上部叶柄渐短,叶片五角伏圆形或近圆形,径4-7厘米,3-5全裂至基部,中裂片菱形,长3-5厘米,宽2-3.5厘米,羽伏0,侧裂片2深裂,内侧裂片与中裂片近等形,外侧裂片较小,歪菱形,最终裂片线伏披针形,宽1.5-2.5毫米,全缘,先端尖,叶两面无毛。花单生或数朵花集生于茎顶形成聚伞伏总状花序;花梗通常长3-5厘米,稀更长,无毛,基部或中下部具2枚苞片,苞片披针形,长4-6毫米,宽约1.5毫米;花紫色,盔瓣高帽状,高1.6-2.7厘米,中部宽1-1.3厘米,嘴向前伸长成鸭嘴状,嘴面宽达2厘米,外面无毛,侧瓣斜卵形,长1.2-1.6厘米,宽1-1.5厘米,外面无毛,里面疏被长毛,下瓣不等形,长圆形或狭卵形,长1.2-1.5厘米,宽2-6毫米;蜜叶瓣片宽约3毫米,唇稍向上弯曲,微2裂;雄蕊多数,花丝基部加宽,无毛,通常无齿牙;心皮通常3枚,稀3-4枚,无毛。蓇葖果长1.5-2.5厘米,宽4-5毫米;种子长圆形,长2.5-3毫米,具膜质的鳞片状翅。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于高山冻原或火山灰陡坡上。分布于中国(东北),朝鲜(北部)。

六.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长白山松蘑

松蘑又名松丁蘑,属伞菌科食用菌之一,松蘑主要供食用,还可入药,有强身、止痛、益肠胃,理气化痰等功能。吉林长白山是松蘑的重要产地。

七. 吉林省 延边 延吉 长白山人参

长白山人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长白山人参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人参又名棒槌,因其根似人形,故名人参。吉林人参,产于长白山区,以其品质地道、上 乘、产量大,被誉为中国人参的正宗,与“貂皮”、“鹿茸角”一起被称为“东北三 宝”。发祥于长白山的满族称其为“奥尔厚达”,意为“百草之王”,足见人们对人参的厚爱。走进长白山林区,会听到许多关于人参的美妙、神奇的传说,为人参更增添了神秘色彩。人参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肥大,呈圆柱状或纺锤形,常分枝,须根上长有多数疣状物。茎单一直立,掌状复叶生于茎端,根据生长年限不同,叶数有所不同。初生叶为三对复叶,称“三花子”;第二年变为由五小叶组成的掌状复叶,俗称“巴掌”; 第三年生为二枚掌状复叶,通称“二甲子”;以后随年龄增加叶数随之增加,三叶者称“灯台子”,四叶者为“四匹子”,五叶、六叶者分别为“五匹叶”、“六匹叶”,以后年限再增加,叶数也不再增多。人参生三年开始开花,伞形花序顶生,小花淡黄绿色,花期6-7月,7-9月果实成熟,浆果鲜红色,俗称“亮红顶”。

乾隆皇帝在《咏人参》中盛赞人参是“一穗垂如天竺丹”,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植株的优美形态。野生人参,一般生长在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下,对自然环境的选择比较严格,多生长于腐殖质深厚,排水良好,郁闭度适宜的疏松的砂质土壤中。人参根入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为补药之道,在中药史上享有极高地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其为“神草”。( 延吉)

八.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高山石竹

高山石竹

形态特征:石竹科石竹属,矮生多年生草本,高5~10cm。叶绿色、具光泽、钝头;基生叶线状披针形,基部狭、有细齿牙;茎生叶2~5对。花单生,径5~6cm,粉红色,喉部紫色具白色斑及环纹,无香气;花期7~9月。

生长习性:宿根石竹类喜凉爽及稍湿润的环境,土壤以沙质土为好,忌排水不良。春播或秋播于露地,寒冷地区可于春秋播于冷床或温床,幼苗通常经过二次移植后定植。分株繁殖多在4月进行。

园林用途:石竹可用于花坛、花境栽培,也可做切花低矮型及簇生性种又是布置岩石园及镶边用的适官材料。

九. 吉林省 吉林市 桦甸 长白山野生榛蘑

长白山野生榛蘑

榛蘑是白蘑科食用真菌。野生榛蘑是中国黑龙江特有的山珍之一,是极少数不能人工培育的实用菌之一。榛蘑味

维生素,经常食用可加强肌体免疫力,益智开心,益气不饥,延年轻身等作用。

榛蘑呈伞形,淡土黄色,老后棕褐色。盖顶中部有平伏或直立的小鳞片,老熟后近光滑,盖的边缘有放射状排列的条纹。撕开菌盖可见蘑肉白色

。菌柄细长,圆柱形,基部稍粗,柄多弯,高5~13厘米,有纵条纹,内部松软至空心。

榛蘑7~8月生长在针阔叶树的干基部、代根、倒木及埋在土中的枝条上。一般多生在浅山区的榛柴岗上,故而得名"榛蘑"。

榛蘑不仅食用,还可药用。榛蘑可用来栽培名贵药材──天麻,即在人工栽培天麻中利用其共生关系

,提高天麻的产量和质量。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