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镇江特产文案 描写镇江特产的优美句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镇江特产文案 描写镇江特产的优美句子更新时间:2024-01-16 04:20:22

一. 江苏省 镇江市 扬中市 扬中刀鱼

扬中刀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扬中刀鱼是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的。刀鱼鳞片小,可食,刺多细软,肉味鲜美,是长江三鲜之一。烹制方法:清蒸、煎、红烧均可。

吃刀鱼最好的时节是清明前,刀鱼多刺,但在清明节前,刀鱼鱼刺绵软,几乎可以同鱼肉一起下肚。一过清明,鱼刺会变硬,肉质也会变粗。

刀鱼种类

湖刀,也叫小毛刀,薄而小,鱼身厚度小,尾巴发黄,鱼皮无光泽。

江刀,长度在40厘米左右,鱼身厚度大,最厚可达1厘米,尾巴发黑,肉质细腻。

湖刀的售价是江刀售价的1/3。

二. 江苏省 镇江市 京口区 清炖蟹肉狮子头

清炖蟹肉狮子头又称斩肉,为镇扬传统名菜。此菜主料为蟹肉和猪肉,斩切作成肉丸,因烹调时不用酱油着色,故称清炖,又因造型大而圆,夸张比喻为狮子头。此菜以刀工火工见长,宜用砂锅炖制。


三. 江苏省 镇江市 京口区 白汁鮰鱼

鮰鱼肥嫩香鲜且无刺,白汁鮰鱼,烹时不加酱油,配以春笋,用旺火烧沸,移文火焖煮,汤汁浓厚,色白如奶,肉肥嫩,味鲜美,尤以三四月间的鮰鱼最为肥美。

四. 江苏省 镇江市 扬中市 秧草包子

扬中市锦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秧草(草头、金花菜)种植、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多年来,公司根植中国河豚岛、中国江鲜菜之乡——扬中,专业致力于“天然、有机、营养、美味”的秧草系列产品开发与销售,产品包括锦润秧草包子、秧草水饺、翡翠秧草烧卖、秧草春卷、秧草汤圆、速冻秧草蔬菜、脱水秧草、锦润咸秧草等。

秧草,因富含植物蛋白和维生素B2,是扬中人昔日的“救命草”;因能越冬生长,无病虫害,故为天然的绿色食品;因味道鲜美无比,故与长江三鲜— “河豚、刀鱼、鲥鱼”齐名。富含维生素B2的秧草有利尿消肿,降低心血管病的奇特功效。秧草含有的植物皂素,能和人体的胆固醇结合,降低胆固醇含量,有利于冠心病的防治,可谓天工造化、国之瑞草。

2009年,公司与扬州大学合作成功开发未加任何防腐剂和食品添加剂的天然美味产品—锦润咸秧草,产品已作为扬中城市名片,多次被选为大型会议、大型企业的指定礼品。2010年,公司再度与扬州大学、1上海世博会包子供应企业—扬州包子公司强强携手合作,共同研制开发锦润秧草包子,通过对秧草采收后的技术处理,保证了秧草深加工产品原有的营养价值和色、香、味,开创了秧草保鲜技术的先河,成为国内首家开发秧草包子的企业。锦润秧草包子已作为中国高端绿色食品远销德国、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同时与国际知名连锁超市建立合作关系。

公司在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的同时,更强调产品的质量安全意识,通过了国家食品安全QS认证、ISO22000国际食品质量安全体系HACCP认证、国家有机农产品认证。建立了三级质量保障体系(即种植、深加工、冷链)。

锦润秧草系列礼品,以最高端的技术、最优质的服务,努力缔造扬中礼品品牌。

五. 江苏省 镇江市 润州区 蟹黄汤包

镇江蟹黄汤包,俗称蟹包,以皮薄、汤多、馅饱、味鲜而成为镇江的传统名点。相传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不但在沪宁线上素负盛名,而且驰名中外。清嘉庆年间林兰痴诗句“到口难吞味易尝,团团一个最包藏”,写出了蟹黄汤包内藏热汤,“到口难吞”的特点。这种汤包以蟹油、猪肉为主要原料,经过精心加工制成的。它具有体积小外型美,放在笼里像座钟,夹在筷子上像灯笼,皮薄。汤多。馅足。味鲜等特点。食时佐以镇江香醋与姜丝,不但口味更美,且能去寒解腻。

六. 江苏省 镇江市 扬中市 潮洋湖无花果

潮洋湖无花果是公司2011年引进栽培原产法国的无花果优质品种,平均单果重40~60g。该品种成熟时果皮绿黄色,果肉淡粉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6%以上,风味香甜,品质上等,不仅可供采摘鲜食,加工适性也很广,适宜制果脯、蜜饯、罐头、果酱、饮料。果实发育天数约70天,供应期约60天, 8月中旬至10月中旬采收上市。

单位名称:江苏朝阳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姚松廷联系电话:13805290500

七. 江苏省 镇江 京口区 镇江肴肉

“镇江肴肉”又名“水晶肴肉”,亦叫“水晶肴蹄”,是驰名中外的镇江名菜。

相传三百多年前,镇江酒海街有一家夫妻酒店。一天店主买回四只猪蹄,准备过几天再食用,因天然怕变质,便用盐腌制。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妻子会误把为父亲做鞭炮所买的一包硝当作了精盐。直到第二天妻子找硝准备做鞭炮时才发觉,连忙揭开腌缸一看,只见蹄子不但肉质未变,反而肉板结实,色泽红润,蹄皮呈白色。为了去除硝的味道,他一连用清水浸泡了多次,再经开水锅中焯水,用清水漂洗。接着入锅加葱姜、花椒、桂皮、茴香、清水焖煮。店主夫妇本想用高温煮熟解其毒味,没想到一个多钟头后锅中却散发出一股极为诱人的香味。“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恰巧路过此地,也被香味吸引止步。于是他变成一个白发老人来到小酒店门口敲门。店门一开,香味立刻飘到街上。众人前来询问,店主妻子一边捞出猪蹄,一边实话对大家说:“这蹄膀错放了硝,不能吃。”但那位白发老人把四只猪蹄全部买下,并当即在店里吃了起来。由于滋味极佳,越吃越香,结果一连吃了三只半才罢休。等这老头一走,人们才知道他是张果老。店主和在场的人把剩下的半只蹄膀一尝,都觉得滋味异常鲜美。此后,该店就用此法制做“硝肉”,不久就远近闻名。后来店主考虑到“硝肉”二字不雅,方才改为“肴肉”。从此,“肴肉”一直名扬中外。

镇江肴肉,原称“硝肉”。传说,古时镇江酒海街酒店的小二,误把硝当盐腌猪蹄膀,烧煮后,肉红皮白,光滑晶莹,卤冻透明,犹如水晶,香味浓郁,食味醇厚。后来,人们嫌“硝肉”一名不雅,改为“水晶肴肉”,流传至今,成为镇江的传统名产。

三百多年来,镇江水晶肴肉一直盛名不衰,驰誉南北,并有新的发展。如按照肴蹄的不同部位,可切成多种肴蹄块:前蹄上的部分老爪肉,切成片形,状如眼镜,其筋纤柔软,味美鲜香,叫“眼镜肴”;前蹄旁边的肉,弯如玉带形,叫“玉带钩肴”;前蹄上的老爪肉,肥瘦兼有,清香柔嫩,叫“三角棱肴”;后蹄上的一块连同一根细骨的净瘦肉,叫做“添灯棒肴”,其肉质嫩香酥,最为食精肉者喜爱。

肴肉虽是凉菜,但非同于一般熏腊之类。它精肉绯红,虽凉但酥嫩易化,食不塞牙;肥肉去脂,食之不腻;胶冻透明晶亮,柔韧不拗口,不肥不腻。此菜爽口开胃,色雅味佳,颇振食欲。若配上姜丝,略加香醋,更有一番滋味。喝早茶若配以镇江肴肉,茶香肉美,在久饫甘肥之后,得此茹之,舌感为之一振,另历一番佳境,更令人感到口福不浅。

八. 江苏省 镇江市 润州区 绒花制品

绒花,通常是以蚕丝加工成熟丝,然后经染色、下条、打尖、传粘等工艺,制成各种产品。镇江制作绒花已有几百年历史,其造型生动美观,风格幽默独特,质地柔软,色彩优雅,既是珍贵的艺术佳品,又是颇具特色的旅游纪念物。

九. 江苏省 镇江市 扬中市 东乡长鱼汤

制作过程:汆鱼、划丝、煮汤、炸丝、提浮、合汤、烩丝、配汤

划丝的过程非常好看:用剪刀把黄鳝裁剪成丝壮,很可惜的是受刑之前黄鳝已经被煮死了

合汤:水温需在75-80度左右才可将事先搅匀的鸭蛋滴入汤中,使蛋花成蝇脚丝状浮云般向四周分散游去,“云花”呈桃花片或麦芒形的皆为次汤,如成块状则是废品了

这汤长江边上应该都有,没比对过,不赘述春夏季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