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亳州十八里特产 一般人不知道的亳州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亳州十八里特产 一般人不知道的亳州特产更新时间:2023-12-31 20:57:51

一. 安徽省 亳州 涡阳县 涡阳黄牛

涡阳黄牛

涡阳是黄牛大县,通过品种改良,西杂、夏杂、利杂等一代商品牛数量充足,年可出栏10万头以上,可供外地客商选购。同时利用波尔山头优势改良地方品种也已在我县广泛开展,瑞已繁殖杂交一代波尔山头近千只,热忱欢迎外地客商合作开发山头生产、加工等项目。

二. 安徽省 亳州 谯城区 亳州泡桐

安徽省亳州的泡桐历史悠久,据考证,商代以前已开始种植。

亳州泡桐的特点是,打成板子光洁、轻逸、不变形、不虫蛀,属于打制家俱上好材料。泡桐树的原木性特硬,宁折而不弯,乃第一流的栋梁之材。亳州泡桐不仅为国人喜爱,在国际市场上也颇受青睐。近年来,泡桐加工的板材远销日本和东南亚。

亳州泡桐的另一大特点是生长快,栽下一棵,三五年即可成材。如今,亳州市林网180万亩,泡桐占三分之二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泡桐达五千多万棵,木材蓄积量一百多万立方。为此,亳州被国家“绿委”和林业部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单位”。

三. 安徽省 亳州 涡阳县 高公糖醋蒜

高公糖醋蒜是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高公镇的。高公糖醋蒜清洁、卫生,营养更丰富,鲜香脆嫩、酸甜适度,口味独特、回味无穷,堪称“中华美食一绝”。

“高公糖醋蒜”系列产品是老子故里----安徽涡阳著名,已有200余年的历史;该产品是由老张家独特的祖传秘方,历经数代人的不断创新与改革,采用传统科学生产工艺,精心闷制而成,彻底改变了水泡蒜腌制;其新颖独特的老张家坛闷蒜更清洁、卫生,营养更丰富,鲜香脆嫩、酸甜适度,口味独特、回味无穷,堪称“中华美食一绝”,被世人荣称为“闷蒜世家”!

“高公糖醋蒜”系列产品有贡椿、五香花生米、高公油辣椒、苔干、豆腐乳、芥菜丝、甜面酱、八宝菜等系列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高公糖醋蒜”系列已成功申报安徽名牌农产品,“张士奎”牌商标已成功申报安徽省著名商标。

2011年“张士奎牌”高公糖醋蒜、高公糖蒜、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四. 安徽省 亳州 利辛县 利辛猪鬃

猪鬃、山羊皮、兔毛为出口产品

五.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涡河银鱼与白虾

涡河银鱼与白虾

涡河小涧境内的四条支流,丁花沟、吴沟、张沟、蔡沟入涡处盛产银鱼。

银鱼古称脍残鱼、白小。杜甫“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诗句即指此鱼。银鱼头扁平,体细长,光滑透明,洁白如银,体长一至三寸,属天然鱼类。每年三四月间繁殖,在水草丛生的河口产卵,产卵后母鱼即死去,寿命一年。每条鱼能产卵几千粒,卵化后迅速生长,五月和九月两季捕捞。

银鱼肉细嫩,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每百克含蛋白质8.2克,脂肪0.3克。由于出水鲜鱼易死、易化,捕捞后多立即曝晒成银鱼干。银鱼可做炒菜、烩菜、汤菜等十几种佳肴。1990年以来,由于涡河水质污染,银鱼已绝迹。希望各级政府加大对涡河流域的治污力度,还蓝天碧水于银鱼,使这一地方,早日得以恢复。

涡河白虾,银白色,透明,略显棕色斑纹,壳簿、肉嫩,无泥沙、无水锈味,比塘虾鲜美,每百克含蛋白质21克,脂肪0.6克。大虾美名为“鹰爪虾”。可鲜食、油炸、清蒸,醋烹虾仁是独特的一道菜,虾汤则是小涧餐桌上独具风情的佳肴。虾可制成虾干、虾仁、虾酱等。涡河白虾产量高,销路好,一直闻名淮北,为宴席上的佳品。

六. 安徽省 亳州 涡阳县 皖麦38

皖麦38

皖麦38是安徽省涡阳县农科所历经十年艰辛培育的

优质、高产、稳产、多抗

小麦新品种,于

1999年5月26日

顺利通过

国家审定

,填补了安徽省半冬性小麦无国审优质小麦无国审二项空白,正式宣告了国内育种界高产与优质不能并举时代的结束,从而铸就了全省乃至全国小麦育种史上一座辉煌的里程碑。这是涡阳的骄傲、安徽的骄傲,更是国人的骄傲。

一.突破性的优质小麦新品种“皖麦38”

1997年“皖麦38”荣获阜阳市科技进步

一等奖

;1998年安徽省将其列为“九五”期间主打品种,并要求粮食部门加价收购“皖麦38”;1999年“皖麦38”的选育研究被列为“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重中之重项目,获国家“九五”第二批主要农作物后补助品种,通过国家审定,现已在我省推广

100万亩

“皖麦38”具有

五大先进性。

丰产性

94-97年在省、地小麦区试中连年夺魁,较对照矮早851增产

8%

,较周九增产

4.2%.95-97年在国家黄淮麦区区试中,两次位居

第二

,均亩产

454.3-505.1公斤

,最高亩产达

614.7公斤

.98年在国家小麦生产试验中居

第一

,较对照增产

15.22%.96-97年大面积示范中,一般亩产400-500公斤,最高突破600公斤。1999年大面积推广长势喜人,一般亩产

450公斤

,高产突破

600公斤.

优质性

该产品经农业部谷物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和南京经济学院检验,主要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进口优质麦,评价值为

63和72

,超过

国家一级

面包麦

55的标准

,并且面包评分为86.6,超过

世界名牌

香港金像粉

74.8

的评分.该产品经安徽东方面粉厂、芜湖面粉厂和广东东莞面粉厂化验后,认为可取代进口加拿大优质硬红帽。并鉴定协议,加价大量收购“皖麦38

”商品粮。

稳产性

96-97

年国家、省区试稳产分析中,稳定性参数分别为

b=0.58568

b=0.83278,

表明该品种具有超平均稳定性。

多抗性

该品种抗寒性强,抗倒、耐渍、搞病性突出,对白粉病中到高抗,中抗叶锈、赤霉,中感纹枯、条锈(慢锈型),较抗穗发芽,综合抗性优良。

99

年在淮北麦区遇到罕见的干旱、暧冬、倒春寒、病虫草害等多种自然灾害条件下,表现出突出的抗灾能力。

突破性

突破性地解决了高产与优质的矛盾高产与优质并重是世界小麦育种上的难题,小麦产量与品种呈显著相关。目前,生产中应用的优质小麦品种产量水平亩产350公斤左右,较主推品种产量低,而“皖麦38”产量水平亩产400-500公斤,高产可达600公斤,较主推品种增产

5-10%.

适宜早播,淮北地区小麦持续高产、稳产的关键是充分利用9月底的温、光、自然降水等条件,种好早茬麦。而“皖麦38”是一个半冬性仿冬类型的品种,可提前到9月25日播种,是解决早茬比较理想的品种。

二、皖麦38品种简介

产量表现:94-97年三年在省、地区试中连年夺魁,在国家黄淮区试中表现突出;98大灾之年,在国家生产试验中,较对照增产15.22%,增产显著,顺利通过国家试验;99年,顺利通过国家审定。在试验、示范及推广中,一般亩产400-500公斤,高产栽培可突破600公斤。

特征特性:半冬性偏冬,抗寒性强,幼苗匍匐,叶色深,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型紧凑,叶片上冲,蜡粉重,长相表秀,株高80-85厘米,穗纺锤型、白颖、白粒、角质透明,容重781-814克/升,其品质经检验,评价值63-72,砚评分86.6,超过国家一级优质砚小麦标准,可取代进口面包小麦.

该口种中抗白粉、叶锈、赤霉病、中感条锈(慢锈型)、纹枯病。闭颖授粉,避散黑穗病,抗小麦吸浆虫。抗蚜性能明显,抗倒耐渍,较抗穗发芽。产量三要素协调,亩穗数40-45万,每穗35粒上下,千粒重40克左右。播期弹性大,适宜早播,耐迟播。全生育期225天左右,中熟。

适宜地区:适宜皖北、苏北等早中茬高肥田块种植。

七. 安徽省 亳州 利辛县 利辛烧巴子

利辛烧巴子是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的特色小吃。其中江集烧巴子比较有名。

利辛县于1964年建县,位于安徽省北部,建县始归属阜阳地区管辖,2000年5月划归亳州市管辖。利辛县位于淮河以北,当地属于面食为主区域。烧巴子是当地一种面做的饼类小吃,与外间烧饼相似但又有不同。烧巴子制作时以水和面无需加入油脂,湿法成形后洒上当地产的白芝麻贴在炉膛内壁,一般使用炭炉,后期有使用煤炉代替者但略失风味。制作者也有在成品表面撒以葱花或者刷上麦芽糖液,各具不同风味。

随着利辛县经济地位与知名度的提升,烧巴子已成为当地名小吃,成为旅游者和商务人士以及外乡人士前来探亲访友者必尝的著名特色美食。

八. 安徽省 亳州 利辛县 利辛贡馍

用上好的麦面粉,采用民间发酵工艺,配以辅料和面,将发酵后的面团反复揉搓,直至面团呈油亮色,然后制成形状各异的面馍,贴在铁锅壁上,内放少许水(水不浸馍),用文火烧,至馍熟且发出清香时出锅。馍正面油亮,背面金黄,既香且甜,脆软可口。此馍因名清时代多次进贡而得名。

九. 安徽省 阜阳 颍上 八里河牌大米

八里河牌大米产于淮沙河辖长底湖洼地,土质肥沃。八里河是全球生态环保500佳,国家4A级风景区,八里河水灌溉着数万亩良田,是国家科研机构优质水稻试验基地.

由于八里河土质好,水好多年来政府注重引导农民科学种田,达到了国家级无公害标准,八里河牌大米独特圆润,色泽光亮,甜润清香,投放市场后,受到消费者广泛好评,2002年11月26号荣获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3年通过农业部质监委的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WCA—04一00783#。参加安徽省第四届、第五届名优农产品绿色食品(上海)展销。

“八里河”牌大米视质量如生命,视消费者为上帝。为确保质量,我们制定了整套完善的《企业质量手册》,以定单农业、科学管理控制在农田,从稻谷生产开始进行质量控制,严格执行无公害稻米加工工艺,确保所产大米品质纯正,符合国家CBl354—1986标准,并通过国家质检总局颁布食品生产许可证号QS341201020622网上查询,八里河牌大米有西光、协优、粳米投放市场供不应求,以小包装5公斤、10公斤、15公斤、25公斤为主.

法人代表:马广阔13909673916

销售热线:0558—4584715、138658603ll

十. 安徽省 亳州 涡阳县 义门苔干

据传说,300年前创制于一个叫“张绣楼”的村庄,所以,起初得名“绣楼苔干”。又因义门 集称“庙集”,故又叫“庙集苔干”。苔干制成后一般打包运往各地销售,开包以后,清香扑鼻,因此被湖广和香港客商称之为“香菜”。这种苔干风味独特,人们视为珍品。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已作为“贡菜”进奉皇帝。

苔干是用涡阳县义门集一带的秋苔菜茎去皮晾晒而成,具有清香嫩脆的特点。

苔干收获后应立即切晒,切晒是苔干生产的关键,要经过除叶、削皮、切片、晾晒等工序。切时要求:刀刀笔直,苔片厚薄、长短一致,根部一端仍相连,便于搭晒。苔片大部分水分蒸发,萎蔫后就可以扎把上市出售。先取出适量苔干,放入温水内浸泡两小时,尔后切成二指长的片,拌入虾米、姜丝、辣椒和食盐为咸拌;加入白糖为甜拌。尤其是在数九寒天,餐桌上出现一道碧绿香脆的凉菜??苔干,顿时会使人感到春意盎然。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