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南阳特产和文化遗产 南阳有什么独一无二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南阳特产和文化遗产 南阳有什么独一无二的特产更新时间:2024-01-19 02:35:24

一. 河南省 南阳市 新野县 南阳玉器

南阳玉器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说南阳的玉雕,就不能不先提及南阳人引以自豪的“镇市之宝”,我国四大名玉之一的独山玉,独山玉因产于河南省南阳市的独山而得名,亦称为独玉。南阳盆地玉石资源丰富,质地优良,开采、雕刻、经营历史悠久,举国著称,被誉为“中国玉雕之乡”,在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南阳市卧龙区有一座山叫“独山”,是卧龙胜景之一。独山腹蕴珍奇,盛产美玉,又称卧龙独玉。 独玉是中国的四大名玉之一、独玉色泽鲜艳,硬度高,光泽好,又被国内外收藏家誉为“南阳翡翠”。

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在《南都赋》中这样形容独玉:“其宝利珍怪,金彩玉璞,随珠夜光……”北京市北海公园团城存放了一件“渎山(独山)大玉海”,系元帝忽必烈犒赏三军时盛酒器物,为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大的巨型玉雕,原料即是独玉。还有一种说法,“完璧归赵”的和氏璧就属于独玉类。史书上记载,和氏璧为白玉,而独玉有一种叫“透水白”,该品种极为珍贵。再有,历史上楚国都城位于现在南阳市淅川县,拥有和氏璧的卞和又是楚国人。当然,和氏璧为独玉的观点,因无实物只能算作推论。

南阳玉雕使用的原料大部分都是独玉,古时候只作为贡品或为达官贵人所独享。而今发展成为装饰品和生活器皿,走入寻常百姓家。南阳玉雕已形成一大行业,在卧龙区独山、镇平石佛寺,可谓“村村机器响、家家琢玉声”,一街两行作坊林立,琢玉之声不绝于耳。

玉雕品种颇为丰富,可分成人物、花鸟走兽、山水景观、亭薰、小挂(玩)件等几大类。人物造型多取材神话传说、古代戏曲故事、今人艺术形象;花鸟走兽有百鸟朝凤、喜鹊闹梅以及狮、象、虎、牛、马、猴等;山水景观大多反映峰壑瀑林、小桥流水人家等古诗意境;亭薰有玉瓶、玉环、转炉、亭炉、玉鼎;小挂(玩)件就多了,有数百种,多反映吉祥如意、保估平安的内容。雕刻技法分花活儿、素活儿两类。花活儿如花薰、转炉、飞禽、走兽、仕女人物;素活儿如戒指、手镯、耳环等。现代艺人在继承传统雕刻技法之上,融汇国画写意风格,逐步形成“花活儿以技取奇,素活儿以色显贵”的特点。

二. 云南省 大理 鹤庆县 三香茶和花酒

不论是熟悉的朋友,还是初识的陌生人,只要走进鹤庆马耳山乡的彝族村寨,都会受到热情的招待。一碗热腾腾的蜂蜜三香茶,一杯香喷喷的花酒,便是进屋的见面礼。

三香茶是将茶叶少许放进小陶罐中,在微火上烤黄,然后放进山泉水在火塘上煮沸,去渣留汁。再放进炒黄捣细的芝麻、核桃仁茸少许,熬煮片刻,适量加入蜂蜜,即成三香茶。茶汤微苦、清香和甘甜皆备。除解渴外,还提神补气,并有解暑明目、降血压和治眩晕的药效。

花酒是用青包谷饭加甜酒曲拌匀,在坛中密封“捂”成的甜米酒。饮用时,用花水兑米酒搅匀成汁而食。花水是用雪水浸泡梅花瓣而成,馥郁且富诗意,具有明目清心、美容益寿之功效。兑成米酒,就成了舒筋活络、祛风散寒、解除劳累的佳酿。

待到客人离家时,主人还要送客人一竹筒三香茶兑花酒的“龙虎斗”饮料,供客人路上饮用。喝一口,生津提神,止渴解乏,无论走多长的路,也不会感到劳累。

三. 河南省 南阳市 淅川县 南阳独玉

南阳市区北8公里的独山,盛产美玉,产量居我国四大名玉之冠。南阳独山玉的生产,历史悠久。1959年在独山附近发掘出土的商代和战国时期用独山玉制成的玉铲和玉凿,证明远在4000年以前,南阳人祖先就已经在这里用玉石制作生产工具了。
南阳独山玉花色品种繁多,有赤、橙、黄、绿、青、兰、紫等30多种色彩类型,色泽鲜艳,硬度高,光泽好,质地细腻,透明度高,是雕琢玉器的上好原料,可同翡翠媲美,德人曾称其为“南阳翡翠”。南阳玉雕就是以独山所产美玉为主要原料,同时采用卧龙区的紫晶、淅川县的虎眼石、辽宁的岫玉、和田的白玉等国内外的著名玉石作原料。玉雕产品的品种,可分为人物、花鸟、走兽等4大类、120余种。经过玉雕艺人和科技工作者挖掘、整理传统技艺,吸取外地经验,南阳玉雕的工艺不断改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以技巧的灵活及色泽显贵著称于世。南阳玉雕制作的《卧龙出山》,利用独玉色彩丰富、鲜素一体的特点,严谨布局,巧用俏色,雕刻精细,气势雄伟,它重3.8吨,长2.5米,高1.6米,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巨型玉雕,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用精选的独山玉制作的五环炉、花薰,吸收了古代青铜器和其它工艺品的特色,创造了多层转球花薰黄,造型古朴端庄,技艺巧夺天工,在法国举办的国际工艺品展览会上,赢得了广泛的好评。

四. 山东省 菏泽 郓城县 麦饭陶水浒文化好汉杯

《麦饭陶水浒文化好汉杯》是依据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英雄人物谱而创作,每个杯子上刻有一位水浒好汉人物图像。由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山东省民间手工艺制作大师、山东省杰出青年陶瓷艺术家、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获得者好强使用自主研发的陶瓷新材料烧制,山东至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山东郓城龙巧手工艺专业合作社)出品。麦饭石是一种宝贵的中药材,医药界早在唐朝就开始应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其“气味甘温无毒,主治一切痈疽发背无不验”。经测试分析,麦饭石在水中可溶出人体所必需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多达50多种。在麦饭陶艺创作中,将传统工艺美术与生活保健功能合二为一,推出麦饭石焙烧保健茶壶(杯)等,均是麦饭石原矿经粉碎,锤炼、醒泥、手工艺制作、焙烧等工序成型,用1100度左右的高温焙烧而成。已经国家轻工业陶瓷/耐火材料质量监督检测站科学检验,符合国家GB/T4734-1996标准,并出具检验报告。它对水中的铅、镉、汞、砷、六价铬等重金属有较高吸附去除作用。吸附水中的污染所致对人体有害成分和多种细菌群,把水变成洁净的活性矿物水,同时能溶出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创作的《麦饭陶仿古壶》在国家文物局为批准主办单位的第三届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上被评为“中华民族艺术珍品”,由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永久收藏。《麦饭陶茶具系列》荣获山东省旅游局主办的第八届山东省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银奖, 并荣获’2010中国平安文化旅游创意暨泰安(泰山)旅游商品全国大赛银奖。被评为“2010山东省旅游商品十佳品牌”。 菏泽市旅游局郓城县旅游局 山东至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山东郓城龙巧手工艺专业合作社)

五. 河南省 南阳市 宛城区 南阳蒸菜

【南阳名吃】南阳蒸菜:

南阳蒸菜种类繁多,操作方便、色香味形俱佳、鲜嫩可口、 营养价值高,在河南省堪称一绝。许多远道而至的中外宾客到 了南阳,不吃到蒸菜,不算品尝到南阳地方风味名菜。

南阳蒸菜分野生类、蔬菜类和植物类三种,有30多个品种。 野生类如:野苋菜、刺儿菜、荠荠菜、猫妮菜、桐蒿菜、面条 菜、马齿苋、山野菜、珍珠花、茴茴菜、扫帚苗等;蔬菜类有: 芹菜叶、蒜苗菜、四季豆、豆角、西柿花、水芹菜、红萝卜叶 等;植物类有:榆树钱、柳尖、杨槐花、榆树叶、红薯叶、豌 豆秧、柳须根等。

六. 河北省 承德 隆化民俗文化 一百家子拨御面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百家子拨御面技艺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隆化县城北三十公里处有座古镇---张三营镇,清代,因这里只有百十户村民而被称为“一百家子”。张三营镇群山环抱,景色秀丽,以盛产“一百家子白荞面”而驰名中外,白荞面可制作多种别具风味的食品,其中属“拨面”最为上乘。据考证,乾隆二十七年重阳节(1763年),乾隆皇帝赴木兰围场狩猎驻跸张三营行宫,在品尝当地拨面师姜家兄弟的拨面后,龙心大悦,喻赞此面“洁白如玉,赛雪欺霜”,并御封为“一百家子拨御面”。

三百多年来,拨御面虽经十几代人的传承,但至今仍保持原始的风味和独特的技艺。拨御面的制作方法十分考究,和面时,用滚开水烫四分之一(冬天烫三分之一),然后用手蘸冷水按挤,将面揉成一团。醒十分钟以上,再把面放在拨板上,用擀面杖将面擀成八寸到一尺宽,不超过一厘米厚的长方形面饼,然后双手平持特制拨刀,利用手腕、手臂、手指的巧妙配合,按照快、准、匀、细的要求,拨成三棱型的面条,再按照客人的不同喜好和要求制卤调味。

拨御面风味独特,工序传统,拨技精湛,工艺考究,高级拨面师可将面拨到“细如针,白如雪”的程度,堪称中国民间手工技艺一绝。拨御面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大量蛋白质,且含糖量极低,长期食用有助于医治噎食、风眼、化积、止汗、糖尿病、高血压、小肠疝气等多种疾病,对心脑血管硬化患者恢复健康具有意想不到的食疗保健价值。

目前,人们不愿意再学习这项工序复杂、经济效益不高的传统手工工艺,就连它的发祥地张三营镇也少有人问津,在世的拨面老艺人也廖廖无几,使得它面临失传的境地。

七. 福建省 厦门 湖里区 厦门黄则和花生汤

黄则和花生汤店系以厦门饮食服务公司小点名师黄则和命名。此店始创于1951年,至今已有48年历史,不仅在厦门家喻户晓,而且享誉海内外。黄则和花生汤取料精细,泡发考究,烧煮时间及火候恰到好处。其中成品具有花生片完整无缺、清香酥烂、入口即化、汤甜而不腻的特色,曾获1986年福建省小点比赛“金奖”殊荣。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解放初期和近期先后两次到过厦门,都特地光临品尝花生汤,对黄则和花生汤的美味大加赞赏,给予高度的评价

( 厦门)

花生汤是福建 沿海地区风味独特的 甜汤佳点,清甜爽口,滋补润肺。厦门方言有一句:“顶开花,下结子,大人小孩爱吃甲要死。”它谜一般地揭出花生为人人所喜爱。闽南籍作家许地山的《落花生》, 自然、风趣的笔触抒写了花生的多种烹调和吃法。

花生汤润肺生津,比之药膳也有食疗之效,价格便宜,家家吃得起,老少都能吃。

厦门的花生汤最著名的是位于 中山路头的 黄则和花生汤店,距今已有五十多年历史。黄则和的花生汤,不仅本地有声誉,在外来旅客、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中,也早已闻名。且味道美味而久久难以忘怀。

花生汤用料简单,煮法却甚考究。 花生仁用沸水冲烫去膜,加水、加少许纯碱,用旺火煮至花生仁熟后,改用微火煮烂。其特点:花生仁酥烂不碎,入口即化,汤色乳白,甘甜爽口。

花生汤的做法

主料:新鲜的 花生仁300克, 白糖200克, 清水1500克, 橙膏30克。

做法

1、先将 花生仁盛入锅内,另用一个锅煲开水。当水滚开时,把开水趁热冲入放有花生仁的锅内,用锅盖盖密浸约15分钟。然后倒入竹筛内,用手捏擦,使花生仁膜脱出,边捏擦边边漂水,漂至全部的花生仁膜脱干净为止,待用。

2、把已脱过膜的花生仁放进锅内,加入 清水1000克(可加少许纯碱),先用旺火煮滚,然后改用慢火熬煲。熬至约1小时后,再加入清水500克,再煲滚后,改用慢火再熬,熬至花生仁用手指压下去成为粉烂时,把 白糖和 橙膏放入搅拌均匀(在熬煲的整个过程大约要2小时30分钟)。上席时把甜花生汤盛入汤碗,趁热上,即成。

花生汤的特点: 花生仁酥烂不碎,入口即化,汤色乳白,甘甜爽口。

八. 江苏省 盐城市 大丰区 南阳辣根

南阳辣根是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市南阳镇的。南阳镇通过脱水加工生产的辣根产品外销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辣根学名山榆菜,十字花科植物,原产东南亚一带。辣根肉质含有独特的鲜辣味。我国中医以根入药,有利尿、兴奋神经、增进食欲、抗癌和预防感冒之功效。

南阳镇辣根种植农户1500多户,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已发展辣根脱水加工生产线4条,年生产量达1400万公斤,直接创收2000多万元。脱水加工生产的辣根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九. 四川省 雅安市 宝兴县 锅圈馍馍和烘洋芋

锅圈馍馍和烘洋芋是硗碛人日常饮食的主、副食品。锅圈馍馍又称大罗面馍馍,以优质面粉为原料。锅圈馍馍状如牛舌且有一层焦黄色的锅巴,食之既有馒头松软可口的特点,又具煎饼酥脆清香的风味。硗碛出产的洋芋,由于沙粗、含水份少,适口性好,深受当地人青睐。锅圈馍馍用上等面粉加水调和发酵,添加适量碱面,揉活面团,做成半斤左右的“牛舌头”,沿铁锅上部放置,然后把洗净的洋芋放入锅内,撒上少许食盐,掺入适量清水,将锅盖封严,用猛火加温蒸煮,待蒸气透出馒头香味时,改用微火烘一些时间,待锅内水干,洋芋熟透,馍馍锅巴增厚呈焦黄色才出锅,装盘上桌。这一烹饪方法当地人称之“一锅熟”。

十. 河南省 南阳 桐柏 桐柏玉叶茶

桐柏玉叶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桐柏玉叶是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的。桐柏玉叶茶外形扁平光滑,芽毫隐藏,色泽绿翠油润,汤色杏绿清澈,滋味鲜、醇厚、香高持久,叶底嫩绿明亮。

桐柏玉叶是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的之一,茶叶的一种。桐柏玉叶茶产于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缭绕,茶园群山环抱、温差大、树木和野花常年多见,小气候特别的老茶区——桐柏山主峰太白顶东侧的金台观、水帘洞、桃花洞一带,是桐柏茶种场研制的新名茶。

桐柏山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桐柏山茶特有的品质和风味,唐朝时已是闻名茶业,宋朝时即为全国十三大茶场之一,现为河南省产茶重点县、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全县有优质生态茶园5万亩,年产干茶1000余吨。

桐柏玉叶外形扁平光滑,芽毫隐藏,色泽绿翠油润,汤色杏绿清澈,滋味鲜、醇厚、香高持久,叶底嫩绿明亮。肯有防感冒,助消化,补肝肾,益精血,聪耳目,抗衰老,防辐射,生津止渴等作用,深受国内外饮茶者的好评,有不亚于“西湖龙井”之美称。

桐柏玉叶1986年被评为河南省优质茶,1997年被评为河南省获奖名茶。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