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日照卖海苔特产的地方 日照夹心海苔批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日照卖海苔特产的地方 日照夹心海苔批发更新时间:2024-05-14 19:37:15

一. 云南省 普洱市 西盟 佤族的每押

“民以食为天。”可为食者,如稻麦菽粟、鱼肉禽蛋、蔬菜水果等等。品种之多,数不胜数,其中不少品种均可烹调成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如果在烹调时加入不同而适量的中草药,并且采取合理的制作技术,则可制成药膳。药膳的特点是药借食味,食助药力,用者既可从中摄取营养,又能得到健身祛病的益处。

佤族人食用鸡肉也有几种制作方法,如烧、炒、煮、煮烂饭等。其中,以煮鸡肉烂饭吃最为普遍,也是佤族人招待宾客的一道上等佳品。佤族的鸡肉烂饭,不同于普通的大米饭,它既可以当饭又可以当菜。在很多情况下,是作为一道菜来食用的。鸡肉烂饭比普通大米饭要软得多,而比稀粥要干一些。佤族的鸡肉烂饭,就其处理鸡肉的方式和制作程序,有两种做法:一种叫做手撕鸡肉烂饭,另一种叫做刀砍鸡肉烂饭。其中,手撕鸡肉烂饭被认为是最讲究的鸡肉烂饭,制作工序较另一种复杂.其味也更美。下面就这两种鸡肉烂饭的制作方法和佐料配制,作简单的介绍。

手撕鸡肉烂饭的制作,通常是这样的:鸡杀好了以后,不砍不剁,整个地放进锅里用清水煮。鸡煮熟后捞出来,将淘洗好的大米放进鸡汤里煮,煮一阵后,抓一把酸笋放进去再煮,一直到大米煮烂为止,比大米饭要软一些,但不能太稀。若汤太多,可将它滗掉,或者多煮一阵,把米汤浓缩,然后把锅抬下来,盖好。煮熟了的鸡,不用刀砍,而用手撕。将鸡肉从骨头上撕下来,撕得越细越好。

撕碎的鸡肉集中在一只小盆里,把备好的佐科如薄荷叶、茴香、辣蓼等切细撒在鸡肉上,再把花椒面、盐和辣椒面撒在鸡肉上,然后仔细搅拌,搅拌好了,倒进烂饭里又搅拌,搅拌越透越均匀越好,这样,手撕鸡肉烂饭就制作出来了。其中,要掌握好各种配料的数量,要恰到好处。刀砍鸡肉烂饭。刀砍鸡肉烂饭较之手撕鸡肉烂饭的制作程序要简单一些。将鸡肉砍成小块,放进锅里用清水煮。先煮一阵鸡肉,快要煮熟时下大米,鸡肉和米一块煮。大米快煮熟时,放进一点酸笋,然后再煮,一直煮到大米烂熟为止。若米汤多了,就滗掉一些,或多煮一阵子,让米汤浓缩。

最后把锅抬上来,将备好的佐料(与上一种同),花椒面和盐巴辣子等放进锅里,仔细搅拌,直到均匀。这样,刀砍鸡肉烂饭就算制作好了。凡是鸡,都可以用来制作鸡肉烂饭。但佤族人认为,1公斤左右未下过蛋的小母鸡最佳。如果作为待客,还不能用白羽毛鸡。佤族人认为,用白羽毛鸡,是对客人的不礼貌,以后客人就不喜欢来。


二. 山东省 日照 岚山区 西施舌

古越西施女,容美非凡。西施舌壳大薄脆,外形似扇,形态俊秀,斧足形扁似舌,清白如玉,被誉为西施舌。此蛤壳内软体丰满,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蛤肉含多种氨基酸,营养甚为丰富,有润肺、补阴之功效。

海产贝类,其壳呈三角形,薄而光滑,壳表生长纹细密而明显,呈黄褐色,壳顶部为淡紫色。一般体重250克左右。

西施舌肉形似小舌头,一触便缓缓竖起,片刻又复原状。西施舌之名,一说是因其肉宛若人舌,洁白柔嫩,味道鲜美,故以“西施”冠其名;也有传说是唐玄宗有次吃此贝做的汤,观之若乳汁,食之若甘醴,对其香鲜美味赞不绝口,当即赐名为“汆西施舌”。

西施舌为稀有海珍品,古籍多有记载。《本草纲目拾遗》称“介属之美,无过西施舌”。郝懿行《记海错》亦赞西施舌“味美在肉,……啖之柔脆,以是为珍”。西施舌肉不仅色白质细、鲜嫩可口,而且有开胃、养心、息风、凉肝、明目、益精、润脏等功能,属“补阴要药”,对“消渴症”(糖尿病)有治疗作用。

西施舌的采捕方法较为独特,据载:西施舌仲冬始有,过正月半即无,故采捕季节主要在冬季大干潮。取者先以石碌碡碾沙岸,使沙土平实,少俟视沙际,见有0出泡沫,即知有此物,然后掘取之。至今胶州湾及日照沿海群众仍沿用此法。

西施舌在日照、胶南、即墨、崂山、文登、莱州沿海滩涂均有分布,尤以胶南、日照两县市为多。全省资源量约20吨,年采捕约5~10吨,属珍稀产品。

1977年日照市水产研究所开始进行西施舌人工育苗研究,1978年研究成功;现已开始生产性人工养殖。

三. 山东省 日照 岚山区 岚山煎饼

煎饼为日照民间主要食品,以小麦面粉、红薯面粉、小米面、玉米面为主原料,绞成浓糊状,上热并滩烙而成,饼薄如纸,色调微黄,质细香甜,柔软可口。以小麦为原料制作的煎饼,配以鲜嫩豆腐和辣椒,更是美味可口,台湾的《山东文献》记载:黄鲫子鱼卷煎饼,为日照食品之一绝,久食不厌,食用方便,便于保存。

四. 山东省 日照 岚山区 岚山对虾

对虾是岚山著名海珍产品之一,它体长侧扁,晶莹光亮,肉质肥厚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虾肉含蛋白质20.6克,脂肪0.7克,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系高蛋白营养水产品,为高级宴席上不可缺少的佳品。鲜食可烹调红焖大虾、煎明虾、溜虾段、琵琶大虾、炒虾仁等。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无头对虾、虾仁和钳籽米等,均为海味上品。

五. 山东省 日照 莒县 菊花心萝卜

【菊花心萝卜】 莒县菊花心萝卜,因内瓤鲜红如菊花而得名。是菜农在长期的种植中培育出的

一种属水果性的小萝卜,被当地人风趣地称做“心里美”。主要品种有“莒县红皮”、“菊花心”。

菊花心萝卜的种植方法同青萝卜一样,只是株距小些,一般株重250克左右,只及青萝卜的1/4

~1/5。刚收起的菊花心萝卜吃起来又辣又硬,口感较差,需一定时间的入土培藏方可生食。菊花心

萝卜同青萝卜相比,有明显的水果特点:含糖量高、肉质细腻、甘甜可口;汁水多,滑嫩清脆、生津

解渴;颜色美,外皮或红或绿,内瓤鲜红,最宜生吃或凉拌。莒县一带,每到冬春时节,主人喜欢用

萝卜、香茶来招待客人。萝卜就茶,确实别有一番风味。

1987年,全县产萝卜10多万公斤,销往各地。

六. 浙江省 杭州 富阳 精美的竹编工艺

精美的竹编工艺,富阳的竹制工艺品,式样美观,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的入口处,有一座双面竹贴屏风——竹石图,修篁扶疏,奇石点缀,工艺精巧,目睹者无不拍手叫绝。( 富阳)

七. 山东省 日照 东港区 日照蓝莓

日照蓝莓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日照市东港区陈疃镇申报的“日照蓝莓”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近年来,东港区陈疃镇突出培植蓝莓种植业特色亮点,建立起了以土地流转规范化、企业发展规模化、基地生产标准化“三位一体”的蓝莓发展机制,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品牌化、生态化”发展。目前,全镇有机蓝莓种植达到9600亩,荣获“山东省名优特经济林蓝莓之乡”称号。

强化基地建设,扩大种植规模。陈疃镇重点规划5平方公里的蓝莓重点发展区,分期分批建设集科研育苗、精深加工、生态旅游、休闲采摘于一体的蓝莓产业化发展基地,已发展形成石旺沟、下蔡庄、西尚沟等10大蓝莓生产基地,全镇有13个村、4000多户从事蓝莓生产经营。

该镇先后引进了青岛沃林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日照大森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日照博康蓝莓研发中心、日照美露农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总计投入2亿元左右建设了有机蓝莓基地,推行“标准化”统一管理,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打造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其中,由青岛沃林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建立的西尚沟蓝莓基地(年助农增收200万元),是日照市第一个蓝莓种植基地,生产的蓝莓鲜果业已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认证、日本JAS有机食品认证、欧盟GAP有机食品认证,现生产基地6个。

出台扶持政策,推动产业发展。陈疃镇对发展蓝莓200—500亩和500亩以上的村分别奖励2万元、5万元,村干部补贴上浮10%;投资300余万元为蓝莓企业修路、打井、修塘坝,为产业开发、企业培植奠定基础。

陈疃镇还成立专业合作社,壮大产业规模。成立蓝莓专业合作社,加强生产指导、信贷扶持、市场营销;建设蓝莓科研所,加强技术指导和推广应用,实现全镇蓝莓种植技术共享;依托种植基地和龙头企业营销网络,扩大市场占有率,形成产销两旺良好势头。

八. 宁夏 固原 泾源县 永宁的桃子

桃属于蔷薇科、桃属植物。我国桃子品种极为丰富,据统计全世界约1000个品种以上,我国有800个品种,用于生产栽培的有30个左右。桃果汁多味美,芳香诱人,色泽艳丽,营养丰富。每100克果肉含糖7--15克,有机酸0.2--0.9克,蛋白质0.--0.8克,脂肪0.1--0.5克,含维生素C3--5毫克,维生素B1 0.01--0.02毫克,维生素B2 0.2毫克,类胡萝卜素1180毫克。



桃树为中型乔木,树体不大,栽培管理容易,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无论南方、北方、山地、平原均可选择适宜的砧木、品种进行栽培。供观赏用的各种花色类型花桃、垂枝桃以及适应盆栽的寿星桃都为绿化城市,美化人民生活起了重要作用。 桃原产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桃子的口感良好,通体能散发出一股能够令人心情愉悦的香味儿,所含营养物质也相对丰富,吃了对身体有补益延年的作用。



桃子的枝、叶、果桃还具有药用价值。唐代药物学家孙思邈称其为“肺之果”,还说“肺病宜食之”。按,中医称肺为“娇脏”,喜湿润,恶干燥。桃子富含胶质物,这类物质到大肠中能吸收大量的水分,能达到预防便秘的效果。桃子的营养还善走皮表,《大明本草》中说,将桃晒成干(桃脯),经常服用,能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只是桃干的含糖量过高,用开水与少量绿茶或花草茶冲服就好得多,还能提高风味。



值得注意的是,鲜桃下树后极其不耐储存,应趁鲜食用。食用前还要将桃毛洗净,以免刺入皮肤,引起皮疹;或吸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咽喉刺痒等症状。

九. 山东省 日照 东港区 日照虾皮

日照虾皮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自两城镇的虾皮和西施舌,生长海域在黄海入海口的白马河口与两城河之间的海州湾,东濒鱼虾肥美的黄家塘湾,水质清新,浅海底质平坦,面积广袤,沙质海底,宽广深厚,是“国家级西施舌种质资源保护区”、“省级日本冠鞭蟹种质资源保护区”,南邻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水质资源及海水水质超过国家一类标准,环境优良、饵料丰富,是虾、蟹、贝类等繁衍生息的绝佳场所。

这里的虾皮个头极小,是普通虾皮的1/3大,却饱满均匀,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尤其是钙含量突出,有“钙库”之称。“踩高跷推小虾”是近海渔民特有的捕虾方式。西施舌个体较大,壳薄且光滑,斧足形扁似舌,洁白如玉,肉质白嫩肥厚,脆滑鲜美,味香爽口。西施舌蛋白质中含有18种编码氨基酸,其中含人体所需的全部8种必需氨基酸,西施舌还具有清热、利湿、滋阴、化痰、利尿等功能,辅助治疗糖尿病效果显著,是食、药兼备的贝类珍品。

十.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摩梭人的猪膘肉

摩梭人的猪膘肉

猪膘肉是泸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佳肴,它特殊的味道和制作方法同泸沽湖一样令人感到神秘而玄妙。

冬天的泸沽湖非常美丽,尽管在这个时候湖畔已非常寒冷了,但是如果你在冬月初一前后进入泸沽湖,走在村村寨寨里,你就会感到一种温暖。不仅由于人摩梭好的热情让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给人一种暖意,还因为这个时候那里房顶上楼上都堆满了包谷,到处是黄橙橙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村那寨都响起了宰杀年猪的声音,走进村子里你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制作猪膘肉,这里的大人小孩子都充满了喜悦,人们那被包谷和猪膘肉映红了的脸上总是那么的灿烂,一座座木楞子房构成的一个个村落是边泸沽湖一幅幅丰收的美丽图画。

在沪沽湖畔的草海边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家摩梭人有两兄弟,父母把老大分了出去,老大分到一头猪和一条狗,分家后老大很勤劳,家里搞得像模像样,猪也喂得又大又肥,冬大的时候他先把菩萨敬了,就开始杀猪。他先把猪肚割开,把肠和内脏拉出,把里面的瘦肉和骨也剔除。然后缝上猪肚晾干后搁在神柜上。猪的大肠装上燕麦,小肠装荞麦,肚肠心肝肺都挂在家里,没油的时候,他就从膘猪的肚里取了猪油来用;没肉的时候就从猪膘身上割一块来吃。到了年三十的时候就开猪膘肉,初二猪头项圈敬菩萨,取项身肉一圈孝敬父母,过年的时候就要吃几天的猪膘肉。

摩梭人制作猪膘肉非常讲究,他们一般选在冬月初一杀猪,如果十月二十九属狗三十属猪,那么就改在十月二十九杀猪,如果初一属鼠、猪、羊、猴、狗、鸡,也是不能杀的,就要改期进行。所以人摩梭在冬天做猪膘肉,定要选择一个吉日。这个时候村子里到处都闻杀猪声,到处都可见制作膘肉,场面很是壮观。

猪膘肉的制作过程分为宰杀、剔骨肉、抹调料、缝制、压扁、晾晒、放置等几个步骤。当地人将猪宰杀后将猪肚剖开,将内脏取出,然后就将猪背朝下肚朝上铺着,用刀将骨和瘦肉从猪体内剔出,这一道工序比较复杂,几乎将瘦肉和骨剔干净,但是只有猪头不经过这道工序,猪头保存完整,在猪头上抹盐并加上调味品,这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抹盐时要均匀,一般配料要用盐、花椒、大蒜、生姜,有时还加上酥油和蜂蜜。调料涂抹均匀后就是缝制,即将剔好,抹好调料的猪膘肉用大铁针和麻绳将其缝合,缝的部位主要在猪肚、猪脚,缝的针眼约寸长,缝时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力气,所以一般都是由男子来完成的。缝好以后就进入下一道工序凉晒,将猪膘肉放置在太阳下晒上几天或是阴干,将猪肉的水分凉干,至此猪膘肉基本做成,将它搬进屋里,搁在家里的神柜或灶台上,一个挨着一个,或叠放堆码。

猪膘肉是人摩梭贮藏的肉食品,平时想吃的时候就割下一块,如果家里有客人,也要用这猪膘肉招待客人。猪膘肉的吃法非常多,或煮、可炒、可蒸,膘肉看似肥腻,吃起来却很爽口,味醇香,口感很好。除了日常食用外,猪膘肉常用于祭祀,也用于置办宴席。猪膘肉是摩梭人家庭富裕的象征,如果哪家的神柜上放满了整条整条的猪膘,那这个家庭在当地一定是很富有了。

猪膘肉放置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一年两年或三年,长的甚至放置八九年,不少猪膘肉都在经历了无数个春秋以后仍保存完好,不坏。到边泸沽湖的人摩梭家作客,经常会用搁置已久的猪膘肉待客,这些猪膘肉经过了好几个年头,表面上布满烟尘,呈深褐色,有一种苍桑感。但烹制好后味道很好,无异味,也不会闹肚子,很神奇。这大概取决于当地的地理位置,高原湖泊周围,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加上制作的工序讲究,所以猪膘肉能保存很长时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