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特产三七产地直发自产自销 野生三七鲜品有药商收购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特产三七产地直发自产自销 野生三七鲜品有药商收购吗更新时间:2023-12-26 02:25:24

一. 湖南省 湘西州 龙山 白三七

又名竹根三七、竹节人参,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色,茎单一,茎高40至60厘米,花梗高于叶柄数倍。果实球形,熟时鲜红色。根如铜钱斜叠成瓣,一年一叠,瓣 后有一胆。药用根与胆,性平,味苫甘,为因内热症引起虚弱的滋补良药,药用及经济价 值与人参齐多。喜生高山阴湿处,我县大安生有少许。( 龙山)

二. 贵州省 毕节 织金县 织金发粑

织金发粑是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的特色美食。织金发粑闻名遐迩,产于织金县县城“九对头”(地名);糯米精制,发酵而成,蒸熟即可享用;白如云朵,软如海棉,入口甘甜清香,回味无穷。

织金发粑做工较为讲究,首先要选择精白的糯米除去沙石等杂质,并用龙潭泉的水反复冲洗干净,再放在清水中浸泡3至6个小时。待米粒泡胀后,滤水把湿米磨成米浆。接下来,要将米浆过滤除去颗粒物,加上白糖,发酵,搅匀后倒入特制的蒸笼内,待蒸锅里的水烧开后将蒸笼放入,盖上锅盖,旺火蒸40分钟左右,就可取出切成小块便可食用。发粑哪里都有,但是,织金发粑因其独具一格的口感而出名。不知是甘甜的龙潭泉水的作用?还是发粑里融入了织金人的聪慧和细腻的原由,味道就是比其它地方的好。

想吃最正宗的织金发粑,您可一定得来“马家发粑店”尝尝这声名遐迩的老字号制做的发粑。听说他家的发粑还上过央视,可见名气不小。“马家发粑店”始创的来历与年代我不是太清楚,但听当地人说大概有些年头了。马家发粑店在一个小巷里,不当街的门脸看似不起眼,在这里,你绝对听不到吆喝叫卖声。马家发粑只卖早上。糕香不怕巷子深,不少外地人为了解馋,特地赶早驱车几十公里来买第一笼发粑。天刚微亮,只见老板端起一笼刚蒸好的热气腾腾的发粑出笼的那一时间,整个房间里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发粑香,好远都闻得到。扣在面板上的发粑膨松饱满,富有弹性,它看着虽是其貌不扬,味道却是极佳,并且吃食后口中不留残渣,惟余清风过后的美好回忆。光阴荏苒、物转星移,“马家发粑店”传了一代又一代,始终不变的是马家发粑那独特的选料和纯手工制作的工艺。

三. 云南省 文山州 富宁县 云南三七

三七,亦称“田三七”、“参三七”、“山漆”,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横卧纺锤 形肉质根,主根粗壮,长约二至五厘米,直径约一至三厘米,有枝根,表面棕黄色或暗褐色。茎直立,单生,不分枝。掌状复叶,轮生茎顶,小叶通常五至七片,边缘有 细密锯齿。初夏开淡黄绿色小花,伞形花序单个顶生,花瓣长圆状、卵形、先端尖。 果实扁球形,熟时红色。

我国古代许多名医的著作中,称三七是“止血之神药,加入补血补气药中更神”。 我国古代军营里常有一些为主帅所重用的将士因为违反了军令,不得不忍受军棍责 打。之后,军医用三七粉为他敷伤,疼痛很快就制止,青肿也可消除。在作战中,为军器所伤的将士,也用三七医治。三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军队治疗金创的要药。


中医学上以根、花入药。根块含有三七皂苷甲、三七皂苷乙,以及生物碱、黄酮苷等化学成分。根块性温、味甘、微苦,有行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能;花性凉、味甘,有清热、平肝、降压的功能。块根主治衄血、吐血、咯血、便血、功能性子宫出 血。

四. 云南省 昭通 昭阳区 土三七

三七别名:土三七、旱三七、血山草、六月淋、蝎子草。

干燥全草,茎呈青绿色,易折断,中间空心,叶皱缩,上、下面均灰绿色,但大多已脱落。气无,味微涩。亦有带根者。以色绿、身干、无杂质者为佳。根茎较短,略呈块状。根数条,粗细不等,表面灰棕色,质硬,断面暗棕色或类灰白色。支根圆柱形或略带圆锥形。不易干燥,干后质较疏松,暗褐色,表面不平坦,呈剥裂状。茎圆柱形,长30~50cm,表面暗棕色或紫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皱缩,常脱落,互生或近对生,展平后呈倒披针形,灰绿色或棕褐色。聚伞花序顶生,花黄色。气微,味微涩。

三七为景天科、景天属多年生草本,高30~80cm。茎直立,不分枝,单生或数茎丛生。单叶互生,叶片质厚,倒披针形,长5~8cm,宽1~2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几无柄。聚伞花序呈伞房状,顶生;萼片,绿色,线状披针形,不等长,长3~5mm,顶端钝;花瓣,黄色,椭圆状披针形,长6~10mm;雄蕊,较花瓣短;心皮,卵状矩圆形,基部合生,腹面有囊状突起。蓇葖果,成熟时向外平展,呈星芒状排列。花期6~8月。果期7~9月。

五.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镇远 传统中药材三七

镇远60年代人工栽培成功,现有基地20余亩。一般为亩产商品三七110.3公斤,亩产值达1.1万元,创利2250元,经济益显著,开发前景良好。( 镇远县)

六. 四川省 成都市 邛崃市 发饽饽

发饽饽

发饽饽以大米为主,辅以少部分糯米,淘净后冷水浸泡发涨后磨成浓稠的米浆,通过发酵,蒸制而成。

七. 云南省 文山州 文山市 文山三七

文山三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文山三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七素来就是云南省出产的传统名贵中药材,它降血脂血糖疗效十分显著,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县是三七的原产地,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种植历史。文山县已经被中国之乡评定为“中国三七之乡”。

文山历史悠久,古老而神奇,从亚热带到温带的特殊气温使她孕育了众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这里居住着汉、壮、苗、彝、瑶等十多个民族。喜居山头的苗族祖先擅长狩猎。狩猎时偶尔会造成外伤出血,他们就把一种野草嚼烂敷于外伤出血处,伤口就如同上过漆的物品一样1住不再流血,苗族的祖先便将这种野草叫作“山漆”。这种神奇的草药在民间代代相传,因为“山漆”与“三七”同音,在流传中便将“山漆”记作了“三七”。文山盛产三七,是三七的原产地,在产量和质量上均居全国之首,历来有“三七之乡”的美誉。

三七是云南省文山地区的优势生物资源,在文山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境内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交通、通讯条件。文山是文明遐迩的云南名贵中药材---三七的原产地,三七,又名人参三七。三七是云南出产的传统名贵药材,被历代名医和名著所称颂。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三七”有着这样的描述“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并誉之为“金不换”。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有:“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现代医学药理实验发现,三七中所含的三七总皂苷(PNS)具有凝血和抗凝血功能,能降血脂、降血压,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肌和脑损伤、降低心肌耗氧量、抗血栓、抗休克有显著效果。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山到的三七生产种植得到了健康、稳步发展,加工业发展迅速。到1999年底,全县的三七占地面积已达3万亩以上,产量100.6万公斤,占整个文山地区的80%左右,是全国总量的75%。全县三七种植已呈规模化、区域化发展趋势。文山县被中国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三七之乡”的称号。

三七别名:开化三七、人参三七、田七、金不换、盘龙七。

产地: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等省,但以云南文山州和广西靖西县、那坡县所产的三七质量较好,为地道药材。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 F.H.Chen的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60cm。根茎短,茎直立,光滑无毛。掌状复叶,具长柄,3~4片轮生于茎顶;小叶3~7,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边缘有细锯齿。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从茎顶中央抽出,长20~30cm。花小,黄绿色;花萼5裂;花瓣、雄蕊皆为5。核果浆果状,近肾形,熟时红色。种子1~3,扁球形。花期6~8月,果期8~10月。入药以身干,个大,体重,质坚,表皮光滑,断面灰绿色或灰黑色者为佳。 生于山坡丛林下。现多栽培于海拔800~1000m的山脚斜坡或土丘缓坡上。云南三七采制:种后第3年冬季及夏末初秋采挖。去须根,曝晒至半干,用于搓揉,再曝晒,重复数次,置麻袋中加蜡打光。

性状:根圆锥形、纺锤形或不规则块状,长1.5~5cm,直径1.2~2cm。表面灰黄色或棕黑色,具蜡样光泽,有不规则细纹及少数横长皮孔;上部有数瘤状隆起的支根断痕,顶端残留根茎基。质坚实,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横切面灰白色或黄棕色,皮部有棕色小点(树脂道),味苦、微甜。

化学成分:含皂甙,主要为人参皂甙Rb1、Rg1 、Rg2和少量人参皂甙Ra、Rb2、Rb和Re。此外,尚含黄酮甙、淀粉、蛋白质、油脂等。

性味:性温,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化瘀止血 活血定痛)

八. 云南省 文山州 砚山县 砚山三七

砚山三七是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的。砚山县是三七的原产地和主产区,1995年,砚山县被“全国百名之乡”评比委员会评为“中国三七之乡”。

砚山山清水秀、风光无限、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最能体现云南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

三七,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名贵药食同源植物之一,始载于李时珍《本草纲目》,并一直被奉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而应用至今,故有“金不换”之誉。据现代研究,发现三七中含有20多种皂忒活性物质,17种氨基酸,11种微量元素以及高达8.56%粗蛋白,丰富的维生素、多糖等,这其中包括活性硒等多种具有抗癌活性物质。被医学专家赞誉为“人参之王”。还有“北参南七”之说。享誉海内外的云南白药的重要成分就是三七。其独具补益强身、止血活血、散淤消肿等功效,对抑制癌细胞,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降血脂血糖等有特效。

砚山这片神奇的土地是三七的原产地和主产区,具有最适宜三七生长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砚山三七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世界第一”的名贵中药材,种植历史已有500多年,从本世纪50年代起就设专人研究三七,60年代即是全国唯一的三七生产基地县,县内还有省州三七药材场,三七研究所试验基地,并建立了三七生产技术指导机构,创办了全国唯一的三七技术学校。1994年,砚山县将三七列为县的支柱产业,积极进行外引内联、挖潜改造的探索,加大三七产业的开发力度,成立了砚山县三七管理局,组建了以云南金不换集团有限公司和砚山县金凤凰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的三七产业开发企业,建成了占地36000平方米的三七交易市场,吸引了各地客商。研究开发出40多种集医疗和保健为一体的三七系列产品。其中部分产品荣获国际贸易博览会金奖、银奖和云南省“受消费者信赖产品”称号,三七原料及加工产品在全国各地有售,并远销港、澳、台地区,出口东南亚、日本和欧美等国家。1995年,砚山县被“全国百名之乡”评比委员会评为“中国三七之乡”。

2012年,全县三七在地面积共30425.3亩,比上年增1.96倍,预计实现三七种植业产值14.92亿元,比上年增长3倍以上。

九. 陕西省 西安 鄠邑区 油发笋丝

油发笋丝是西安优质酱菜。产品条丝均匀,棕红透亮,酱味芳香,油而不腻,甜咸适宜,具有香、甜、脆、嫩四大特点,直接食用,不必加工,佐餐就食,诱人入口。

原料配方:青笋,植物油、味精、大料、甜面酱

制作方法:

1.挑选八成熟的新鲜青笋,削皮后立即下缸腌制,以保持青笋的鲜嫩酥脆。

2.用于酱制青笋的面酱,要求颜色深棕红秀亮,质稠甜度大,糖度在25度以上,盐度控制在8度左右,以保证青笋色泽鲜亮,酱香味足,咸淡适口。

3.切丝操作精细,条丝粗细均匀,发油时每批不超过20公斤,以保持均匀,保证油发笋丝香甜脆嫩的特有风味。

质量标准:由于酱制是用高质量天然晒酱,因而油发笋丝蛋量指标超过部颁标准。

水分63.12%食盐11.87%总酸0.74%还原糖15.5%氨基酸态氮0.28%.

十. 四川省 乐山市 峨眉山 峨三七

峨三七系狭叶假人参、羽叶三七、大叶三七的统称,属五加科的多年生草本。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行医中发现三七,首载入〈本草纲目〉,说三七"止血、散血、定痛"。峨三七同样有止血、散瘀、消肿、定痛的功效。性温、味甘、微苦。主渗吐血、咳血、衄(音"女",鼻孔出血)血、便血、血痢、崩漏、症瘕、产后血晕以及跌打瘀血、伤外出血、前肿疼等症,告别是对跌打损伤的疗效更高。峨三七以狭叶假人参分布广,常生长在海拔1700-2700米的九老洞至七里坡一带的灌丛中或竹林下。由于它同人参都是五加科植物,也有类似人世间胡的补盆,因而得名。又别称"竹根七"、"柳叶三七"。高约1米,根状茎细长,中间有结节,呈衡疏的串珠形状,或结节密生,好像一根根竹鞭。叶为掌状复叶,3至5片轮生于茎顶;小叶5至7片,长披针形,先端渐尖。初夏开花,小花多数淡黄绿色,伞形花序单生。羽叶三七的不同特点是:小叶为长椭圆形,二回羽状深裂,花叶假人参相信,但叶片为椭圆状卵或倒卵形。它们的疗效相同,分布在初殿、九老洞、弓背山、七里坡等地。药品以椭圆状,粉质多、质地重、皮光滑为上品;以长条形、纤维多、质地轻、皮起皱为次品。峨三七很奇特,根状茎每年有一次苗,长一节,留下一个小眼;有多少眼,即有多长年龄;眼越多功能,疗效越好。如遇石块等阻隔,根茎则盘曲生长,特称为"盘龙七",品质最佳,但极难采得。峨三七一般分为竹根七、芋儿七、扭子七三种。竹根七是指竹鞭状的根茎部分。鱼儿七是指根茎尾部的肉质块根,因形似芋头故名。扭子七则是指呈串珠状的根茎,故又名"珠子参",峨眉山颁较稀少。盘龙七,极珍贵。( 峨眉山)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