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新疆特产纳仁木头盘 新疆干果木盘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新疆特产纳仁木头盘 新疆干果木盘更新时间:2024-04-16 05:59:06

一. 新疆 克拉玛依 独山子区 新疆牛肉丸子汤

丸子汤:牛肉丸子汤是新疆美食中回民独有的一道美味小吃。丸子要用嫩牛肉做好油炸后,放入炖好的骨头汤内,与粉块、粉条、豆腐、蘑菇、菠菜等辅料制作而成。配以回族特色香软的油塔子和小菜,是新疆人非常喜爱的一道美食

二. 贵州省 六盘水 盘州市 火腿油辣椒

火腿油辣椒

贵州“凉都.孟记”火腿油辣椒采用民间工艺精心炒制,是贵州盘县独有的特色调味品,具有鲜活透亮、香辣可口的特点。令人一望生津,实为佐餐调味的上好佳品。

盘县位于贵州西南,自然条件优越造就了勤劳而又勇敢的盘县人,“经商者十有八九”(盘县县志记载),许多年轻人甚至还未成年,就要开始做外出工作,到外面的世界打拼。儿子远行,母亲就会亲手做一罐老火腿,当年的新辣椒熬制的火腿油辣椒,让儿子带在生边,这美味的油辣椒携带方便,不易变质;既能佐餐,还省费用,更代表母亲深深的牵挂。

无论在外面的世界风光发达还是艰难求生,看到这罐油辣椒,就会想起自己的家乡与父母,就会想起家乡的爱人。这香喷喷的油辣椒,代表着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奋斗与对家乡深深的眷恋。

盘县年轻的女孩子们在娘家时就要学会做一手地道的火腿油辣椒,那代表着能干,会操持家务。直到现在,盘县人还是家家会做火腿油辣椒,人人爱吃火腿油辣椒。

三. 贵州省 六盘水 盘州市 妥乐白果

妥乐白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妥乐白果

妥乐是明代征南调北时期南京人迁入形成的古村,有3条保存完好的600年以上历史的古石板路和数十幢百年古民居,有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的古银杏树1450株,千年以上的古银杏树115株,是世界上已知古银杏生长密度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千年银杏树是妥乐村人对长寿和家族人丁兴旺的美好愿望。银杏树的果实是珍贵的药物和不可多得的保健佐食佳品。也因此,妥乐村民对银杏果有煮、炒、烤、等多种吃法。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石桥镇、乐民镇、水塘镇、板桥镇、两河街道、保田镇、响水镇等7个乡(镇、街道)现辖行政区域。

《盘县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划定妥乐白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盘府函〔2015〕127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妥乐白果》(草案)

摄影张娴

四. 新疆 博尔塔拉 博乐 新疆枸杞

产地:博尔塔拉

枸杞子,别名很多:河南称杞子,红耳坠;山西称地骨子.枸茄茄;江苏南通称枸杞头;天津称血杞子。属植物茄科落叶灌木,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两种。习惯上认为,产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宁.中卫.宁武者品质最好。

新疆枸杞也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两种。野生枸杞粒小.肉少.色差,目前收购.出口的全为人工栽培的产品。南疆.北疆都有栽培,以博尔塔拉自治州所产为最多,质量也比较好。

博尔塔拉枸杞,以粒大.肉厚.籽少.色红.柔润等优点,颇受国外客户欢迎。枸杞有滋肾水.益精气.润肺.清肝热.明目之功效。主治虚损痨伤.咳嗽.目赤生翳.肝虚下泪.经络虚痛。 枸杞以每年夏至前后,果实成熟时采收的质量最好。秋季则于处署至白露间采收为宜。过早过迟,均引响枸杞质量。

五. 贵州省 六盘水 盘州市 盘州头花蓼

盘州头花蓼

头花蓼是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匍匐,丛生,基部木质化,节部生根,节间比叶片短,多分枝,疏生腺毛或近无毛,一年生枝近直立,具纵棱,疏生腺毛。

叶卵形或椭圆形,长1.5-3厘米,宽1-2.5厘米,顶端尖,基部楔形,全缘,边缘具腺毛,两面疏生腺毛,上面有时具黑褐色新月形斑点;叶柄长2-3毫米,基部有时具叶耳;托叶鞘筒状,膜质,长5-8毫米,松散,具腺毛,顶端截形,有缘毛。

花序头状,直径6-10毫米,单生或成对,顶生;花序梗具腺毛;苞片长卵形,膜质;花梗极短;花被5深裂,淡红色,花被片椭圆形,长2-3毫米;雄蕊8,比花被短;花柱3,中下部合生,与花被近等长;柱头头状。

瘦果长卵形,具3棱,长1.5-2毫米,黑褐色,密生小点,微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6-9月,果期8-10月。

该种全草入药,治尿道感染、肾盂肾炎。

贵州省盘县新民镇、响水镇、大山镇、竹海镇、英武镇、双凤镇、羊场乡、淤泥乡、鸡场坪镇、乌蒙镇、柏果镇、盘关镇、石桥镇、胜境街道办、两河街道办15个乡(镇、街道)现辖行政区域

六. 山东省 济南 济阳县 清油盘丝饼

清油盘丝饼之所以叫“清油”,是相对荤油而言,用花生油来煎烙的。“盘丝”才是此饼的造型特色。它是以抻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精细面食品。制作时把面抻至极细,细如银丝,达千余根,再盘成圆饼形,放油中半煎半烙使之变熟。然后,提起中间把饼拉散,散放盘中,撒上青红丝、白糖即成。盘丝饼外焦里嫩,金丝均匀,味甜爽口,是宴席上的佳品点心。 特点:外焦里嫩、金丝均匀,味甜爽口。( 济南)

七. 新疆 和田 和田市 新疆地毯

新疆是世界地毯的发祥地,新疆地毯素以历史悠久、技艺高超而驰名于世,是新疆传统的民族工艺美术品,是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和田是新疆地毯的故乡,新疆地毯亦称东方地毯,无论式样、图案和色彩均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向以原料上乘、质地细密、绒头密集、毯面薄平、工艺考究,图案别致,织工精良,配色美观,经久耐用,图案繁谨而著称。新疆地毯品种繁多,花色斑驳烂漫,主要有艾的亚鲁式、伊朗式、恰奇玛式、阿拉尔式等,大都花纹对称、整齐,线条粗犷,对比色彩强烈。就用途而分,有铺毯、挂毯、座垫毯、拜垫毯,褥毯等。新疆地毯还是精美的艺术品,为不少艺术收藏家们所收藏。至今英国伦敦的维多利亚与阿拉伯特博物馆、美国华盛顿纺织品博物馆、德国法兰克福手工艺博物馆,都收藏着新疆羊毛地毯或丝毯,作为珍品供人欣赏。

新疆地毯或悬挂于厅堂之壁,或展铺于室内走廊,毯面光泽平滑,毯板挺实柔和,美观大方,色调鲜丽,是理想的家庭、宾馆陈设的高级用品。新疆地毯质地精良,除了采用手工打结、编织,图面织工精致细密(先后经过十数道复杂的工序)之外,还得力于用来织毯的羊毛质地优良。新疆地毯原料采用著名的半粗毛与和田羊羊毛。这种羊毛粗而不粘,坚韧而富于弹性,具有耐拉、耐压、光泽好、强度大的优点。

工艺:

系采用羊毛为原料,羊为当地的优良异质半粗毛羊品种,毛质纤维粗,宜织造,光泽如丝,染色鲜艳,色彩固着力强,长久不变,羊毛强力大,富有弹性,将羊毛捻成毛纱,以"Z"向加捻(即反手),再染色,然后根据需要将毛纱合股,分别用做经线,地纬、绒纬(俗称绒头);最后织毯时将一组经线与上下交织成平纹式的基础组织,再将经过染色的绒头按一定程序栓结于基础组织的经线上,以此显示出地毯的不同色彩与图案、纹样。在图案设计上,吸收东西方文化艺术与宗教艺术精华,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图案端庄典雅,有强烈的装饰性。( 乌鲁木齐)

八. 新疆 巴音郭楞 新疆辣椒

新疆适宜色素辣椒种植,全疆加工辣椒面积65万亩,主要分布在巴州焉耆县、和静县、博湖县、和硕县及伊犁州察布查尔县等地。新疆加工辣椒红色素含量平均达到15.6-16.5毫克/克,是生产辣椒粉、辣椒干的优质加工原料。主栽品种有美国“铁板椒”、“牛角椒”、“美国红”、“金塔”、“益都红”等。主产区巴州年种植28万亩,总产64.2万吨。

九. 新疆 喀什 巴楚 新疆盆盆肉

“清汤一盆肉,余味三年香”,说的就是我们新疆的盆盆肉。它汤鲜、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新疆人一年四季常吃的美食。

“盆盆肉”这个词出现于晚清,不过,那不是我们新疆现在的盆盆肉,而是晚清成都皇城坝回民创作的“盆盆肉”,又称“牛肉肺片”,这道菜在1959年已绝迹。

新疆的“盆盆肉”和成都的“盆盆肉”完全是两码事,现在新疆市场上的盆盆肉,是1994年前后从吐鲁番传到乌鲁木齐的。

那时在乌鲁木齐面粉厂一带有三四家挂着“火州盆盆肉”、“火焰山盆盆肉”、“吐鲁番盆盆肉”和“伊斯兰盆盆肉”牌子的小饭店,它是我们新疆回族“清炖羊肉”和“粉块”两种菜的烹饪技术及原料的合成。因为用大盆子装,就被形象地称为“盆盆肉”了。

现在的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可以经常“下馆子”,这也无形中成就了新疆的许多家庭美食走向市场,并形成品牌连锁经营,如今新疆盆盆肉在内地的一些城市也有卖的。

把盆盆肉加工深化,并把它发扬光大的是一位叫古博尔的回族青年,他的盆盆肉现在已经是“中华名小吃”了。

盆盆肉选料考究,里面有8-10个月大、体重10-15公斤的羊羔肉,还有胡萝卜、枸杞、生姜、橙皮等。

寒冷的冬天,吃上一碗冒着热气、鲜美喷香的盆盆肉,不仅有驱寒、暖胃、强身健体的滋补作用,更是一种绝妙的享受!

十. 青海省 海东 互助土族自治县 土族盘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海东地区互助土族自治县

特点:绣品多以花鸟虫鱼为内容,表达美好愿望与寄托,色彩鲜艳,绣法多样,做工精细,且耐保存。

种类:以刺绣方法区分为盘绣(针法细腻,讲究布料与丝线的颜色搭配)、拉绣(针法较疏密,有浅浮雕效果)、堆绣(针法细,耗时费力)等。

代表作品:五辫梅花、富贵不断头、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等

相关故事:盘绣是青海土族所独有的传统刺绣,土族少女一般从小就跟随母亲或长辈学习刺绣,在待字闺中的两年间,就要独立完成各种绣品,作为自己的嫁妆。出嫁前,她们要拿出待嫁前所绣的衣服、佩饰、鞋袜等绣品,展示女儿家的心灵手巧,并要将部分绣品赠送给婆家的亲戚或朋友。而婚后有了儿女,她们又会像当初自己的母亲那样,将这种刺绣技艺悉心传授给女儿,代代相传下去。

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这里地处祁连山东南麓,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错衔接地带。土族独具特色的刺绣艺术盘绣就产生在这一地区。

土族盘绣艺术主要流传在甘肃互助县东沟、东山、五十、松多、丹麻等乡镇。在青海省都兰县发掘的土族先祖吐谷浑墓葬中,就出土有类似盘绣的绣品,由此可知,4世纪左右盘绣工艺已经出现。盘绣用料考究,加工精细,以黑色纯棉布做底料,再选面料贴上。盘绣是丝线绣,有红、黄、绿、蓝、桂红、紫、白等七色绣线,绣时一般七色俱全,配色协调,鲜艳夺目。盘绣的针法十分独特,操针时同时配两根色彩相同的线,一作盘线,一作缝线。盘绣不用棚架,直接用双手操作,绣者左手拿布料,右手拿针,作盘线的那根线挂在右胸,作缝线的那根线穿在针眼上。上针盘,下针缝,一针二线,虽费工费料,但成品厚实华丽,经久耐用。盘绣的图案构思巧妙,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包括0(土语称为“扩日洛”)、太极图、五瓣梅、神仙魁子、云纹、菱形、雀儿头、富贵不断头、人物、佛像等几十种样式。一千多年来,盘绣以母女相传为主,亦在姊妹、妯娌、婆媳间传承。现代主要传承人有麻宝青、牛玛索等。

有着千年历史的土族盘绣一直传承至今,其文化与艺术的价值不可低估。土族盘绣色彩缤纷,图案逼真,在形、色、质、意等方面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态度和价值判断,为民族学、美学等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材料。

1949年以后,特别是近二十几年来,虽然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人员对土族盘绣做了一些发掘、抢救、保护工作,但这一古老的民族技艺至今仍面临着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目前老一辈的盘绣能手大多年事已高,还有不少人已经谢世,一些绝技得不到传承就已悄然消亡,而年轻妇女多热衷于较简单的刺绣技术,如剁绣、机扎等,这些状况造成盘绣艺术后继乏人,濒临灭绝,急需调动各方面力量加以抢救、保护。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