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罗田县土特产腊肉 罗田农家烟熏正宗土猪腊肉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罗田县土特产腊肉 罗田农家烟熏正宗土猪腊肉更新时间:2024-01-10 03:02:19

一. 重庆市 武隆 土家老腊肉

武隆老腊肉作为武隆当的土!乡亲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

二. 重庆市 綦江 沈师傅腊肉

沈师傅腊肉是把新鲜土猪肉腌制一定时间后,挂在自家土灶上,再用柏树枝烟熏,在灶上熏一段时间后便收藏起来进行风干,阴干持续时间一年以上。吃起来口感醇香,腊味十足、味道特别。

三. 河北省 唐山市 玉田县 玉田大葱

玉田大葱中心产地大安镇、彩亭桥一带。其葱棵大、味美,最大棵重0.5公斤许。年植万余亩,亩产在2500公斤左右。多销京、津、唐及东北各地。

四. 四川省 德阳 绵竹 四川腊肉

特点:腊肉色泽金黄、瘦肉酱红。咸度适中,腊香浓而无烟味。制法:(1)将盐炒热、晾凉,加硝和香料拌匀,擦抹在肉上,放一缸内,把剩下的盐和香料,均匀撒在上面,腌制2--3天后翻缸,翻后再腌2--3天出缸,洗净晾干。(2)将腌好的肉放入“烘房”内(房内温度保持在113℃左右),烘1--1天半左右,待皮干硬即成。( 德阳)

五. 湖北省 黄冈市 罗田 罗田大别山吊锅

罗田大别山吊锅是山里人长期生活在高山密林,交通不便,物质匮乏的特殊年代遗留下来的独特餐饮方式。在漫长的冬季,山民们一边在火塘边取暖,一边在桁条上悬一个可以上下升降自如的木质滑杆,下吊一铁锅,吃饭时,将烧熟的主打菜鸡、羊、牛、狗、野猪肉,再加上垫锅菜将军菜、金针菜、野竹笋、薇菜、珍珠菜等分别倒进锅内,旁边再配上橡豆腐、红豆腐、泡菜等。家人或来客围坐火塘四周,烤火、吃菜、叙话,喝酒,左手拿碗,右手拿筷子和酒杯甚至还有旱烟袋。在罗田吃吊锅已是四季皆宜,各具特色,别有滋味在心头。2013年9月2日,罗田吊锅被评选为罗田县“十大名吃”之一.

制作方法:将切片的白萝卜略炒倒入吊锅垫底,依次加入水、海带、炸豆腐、平菇、粉丝、猪血、糍粑芋头元子,然后把腊肉、土鸡蹄花、腊鱼、肉糕煮熟后以五角形切摆成形,意蕴五谷丰登,加入调味的高汤即可。

信息来源:湖北日报

六. 江西省 赣州 全南县 罗田荸荠

南迳罗田土壤环境独特,有悠久的荸荠栽培历史,罗田荸荠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有清热泻火的良好功效,既可清热生津,又可补充营养,还有美容养颜的效果,最宜用于发烧病人.它具有凉血解毒、利尿通便、化湿祛痰、消食除胀等功效。

七. 湖南省 岳阳市 湘阴 腊鱼、腊肉

湘阴县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家常菜除四季蔬菜外,爱腌腊鱼、腊肉,他们都是用传统的方法来腌制,制出来的腊味经久存放,美味可口。来到湘阴县,不可不偿的也是这些腊鱼跟腊肉。

八. 陕西省 汉中 留坝县 金丝腊肉

留坝地处高寒山区,山民们在冬季有宰杀年猪熏制腊肉的习俗,这种久远的习俗随着人们代代的传承,如今已形成了赋予地方特色的美食。深冬时节,人们选用生长周期一年以上的土猪,宰杀后,用精盐并佐以七八味上好的调料经过两周以上的腌制,在用柏树枝、松枝等熏制两月就成了地方特色的腊肉,食用时肉质深红,口感腊香,气味悠远。

九. 湖北省 十堰市 竹山 柳林腊肉

在竹山县柳林乡,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制腊肉的习俗。柳林腊肉的制作方法其实很简单:将新鲜的猪肉用盐腌制4至5天后,就开始熏烤。据说有经验的柳林人,会选用松枝、桂枝、香椿枝等来熏肉。熏肉的火候是很有讲究的,火不能过大,更不能间断。待肉块的颜色变成黄里透红,就将其悬挂起来。

腊肉有很多种烹饪方法,炒、焖、蒸、炸、炖均可。其中,属腊猪蹄炖汤最令人难忘。用腊猪蹄炖汤,首先须用火将腊猪蹄烧好。烧制的火候及时间要不长不短,恰到好处。将肉剁成块后,放入冷水中,用大火烧开,撇去浮沫,再改用小火。柳林本地常用的佐料一般是葱、姜、蒜、辣椒、花椒、桂皮、八角等。炖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去搅动。当肉熟至八成,加上柳林的笋子干儿、洋芋、香菇等配料,待洋芋一熟,这道靓汤就可上桌了。扑鼻的香味把“馋虫”都勾出来了,喝一口汤,醇厚绵长;夹一块儿肉,肥的不腻,瘦的贼香。若再来上一碗“面面儿干饭”,更令人叫绝。

美食小贴士:

柳林腊肉食用方法:开袋后把肉放在温水中浸泡15分钟以上,用温水淘洗两次下锅,用小火炖两小时即熟,再放入备好的配菜煮15分钟即可食用。建议少放笋干(笋干汤不好调味)多放香菇、洋芋干、洋芋粉条、胡萝卜、藕等常用的配料。也可煮熟后炒腊肉块、清蒸、红烧等。腊肉开袋或破袋后应放入冰箱贮藏。紧缩好的袋装肉在20°以下通风干燥处保存最佳。

十. 河北省 唐山市 玉田县 玉田泥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玉田泥塑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玉田县位于河北省东部,地处燕山余脉南麓,环抱在京、津、唐中心地带,以“古人种玉”的传说而得名。

玉田泥塑从清光绪年间形成算起,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孕育、形成、兴盛、抢救、复苏以及开发等几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玉田民间泥塑正处于繁衍流传的成熟、兴盛期,集市上泥塑摊点长达一华里,形成了泥人一条街,来往于京、津、东北等地的商贩争相购买。

玉田泥塑1986年进入抢救、复苏以来,有了所创新和发展。1993年12月,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玉田县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泥塑)”。

玉田泥塑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从音响上分,有口吹类;从韵致上分,有手动类;从品种上分,有神话故事、飞禽动物、古装戏剧、现实生活等四大品种。在上述品种中,口吹类占350多种,手动类占80多种。

玉田民间泥塑,在长期流传中,形成了以玉田县城东南的戴家屯刘凯(1870-1961年)为源,即而传承给其子刘俊祥(1909-1973年),其孙刘广田(1947年-)以及西高丘村的吴玉成(1934年-)等的传承体系。

玉田民间泥塑,在京东一带占有着重要地位,是专家、学者所公认的,其学术价值在河北泥塑中首屈一指,发掘、抢救和保护玉田泥塑将会丰富和完善中国民间泥塑史。其实用价值,对促进玉田经济繁荣,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将产生积极作用。

玉田泥塑作品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1987年2月,吴玉成和刘广田在河北电视台现场表演,1990年,刘广田的作品在中国工艺美术馆展出,受到专家肯定。刘广田的代表作《小狮子戏绣球》和吴玉成的代表作《骑毛驴走娘家》分别入选文化部举办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很多泥塑爱好者前往观摩学习。玉田泥塑誉满京城。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