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泸州特产雨伞 泸州有什么特产可以邮寄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泸州特产雨伞 泸州有什么特产可以邮寄的更新时间:2024-01-15 00:30:38

一. 四川省 泸州 合江县 先市酱油

先市酱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该产品是泸洲传统的名品之一。已有70多年生产历史。该产品以黄豆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工艺酿造。具有色泽棕虹、味醇柔和、清香回甜、盐度适当,无苦、酸、涩等异味,锅煎不糊,久放无沉淀,不生花、不变质等特点。

二. 四川省 泸州 江阳区 泸州伦敦糕

据传,伦教糕为英国传教士传教泸州时创制而得名,后经“毛派”弟子传承至今,主要原料为大米粉。伦敦糕具有嫩、香、甜、糍且爽口的特点,是宴请宾客的一道名小吃。

三. 四川省 泸州 合江县 白果烧鸡

【配料】

净仔母鸡1250克,白果250克,清汤750克,猪化油500克,鸡化油20克,姜、大蒜白、料酒各50克,胡椒粉、胡萝卜各2克,盐5克,味精1克,湿淀粉25克

【制作方法】

将白果去壳、心芽,猪油烧至六成热,放白果炸至进皮时捞起。胡萝卜切成小梅花状,焯熟;净鸡放入沸水煮熟后捞起,置清水中漂洗干净;清汤加姜、葱、料酒、胡椒粉和鸡,烧沸换微火,鸡烧至八成熟时加白果和精盐,白果烧烂时将鸡盛入盘中,将白果围于鸡的周围;锅内汤汁置旺火上,捞去姜、葱,勾入湿淀粉,汤变浓时放味精、鸡油和匀起锅,浇到鸡身上,胡萝卜置鸡周围即可。

【营养成分】

胆 固 醇: 180毫克 碳水化合物: 35克蛋 白 质: 14克 脂 肪: 135克 热 量:1546大卡

【风味特点】

四川名菜。以仔鸡、白果为主料,经蒸、煮、勾芡制成。此菜原为四川青城山道家菜,道家菜素以养生为本,仔鸡、白果均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尤其白果含磷量很高,有润肺、益气的功效。

四. 四川省 泸州 龙马潭 泸州红伞

提起泸州红伞,很多40岁以上的泸州人都会有一种特殊的荣誉感和怀旧心情,在建国前和七十年代以前,泸州红伞就是中外驰名的名牌产品,它的产地就在泸州现在的江阳区分水镇上。

在民国初年,泸州──红纸伞是有名的产品,远销国外及南洋各地,人们都称赞泸州红伞工艺精湛,技术考究,制作精美。

泸州红伞的主要原料竹子,其选竹主要是泸州纳溪一带山区,在分水岭场有一家姓刘名荣盛的专制纸伞,其祖孙三代男女老幼都能制伞。同时分水岭从事手工业的杨丙生,于民国初期迁到大旺场,专做伞胚为主,伞胚、伞骨、伞把,都以楠竹为原料。每把伞36根伞骨,长一尺四寸,中间独立一根伞把。做伞胚的工序是八道工序:齐头、刮青、划扦、上削刀、上槽、检墨、钻眼、穿纤。

制红伞的原料除楠竹外,还要用纸,且多为皮纸,用油有柿油、桐油、晃油,还有用漆,装配组合后,用纸糊满,再用油晃好,晒干,收拢折成图形,然后在伞面涂以红漆,再烘干,才不漏雨,所以人们称呼为大红伞。除分水镇最有名气的刘荣盛和大旺场的杨丙生外,该地居民中有上百的人都从事伞胚的生产,最高年产五十万把。抗美援朝时期,泸州军分区曾下达三十万把红伞的任务支援前线,在大旺场杨丙生的带动下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后勤部曾发给奖金二百万元(当时一万元相当于人民币一元)。

但是随着各种工艺布伞的畅销,纸伞行业逐渐衰落,到现在很难看到红伞了,至此,泸州红伞这一已成为历史产品了。

五. 四川省 泸州市 纳溪区 乐道子鸡

乐道子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乐道子鸡是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的。“乐道子”林下土鸡品牌形象逐渐深入人心,得到省内外消费者的认可。乐道子鸡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纳溪区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现有竹林面积65.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1.2%,是全国13个杂竹大县(区)、四川省现代林业产业10强县(区)。近年来,纳溪区利用得天独厚的林地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乐道子”林下土鸡特色产业。

纳溪区于2011年成功创建乐道子林下土鸡省级养殖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规范名称,现已将林下土鸡更名为林下鸡),通过两年的建设,以标准化为引导,规范产业健康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全区乐道子林下鸡年出栏数由900万只增加到1272万只,养殖面积由3万亩增加到4.5万亩,养殖范围扩大到全区14个镇(街道),产业链条初步形成,年产值由6亿增长到10亿。

2014年,泸州市纳溪区乐道子林下鸡养殖协会申报的“乐道子鸡”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乐道子鸡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整个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棉花坡镇、大渡口镇、丰乐镇、白节镇、龙车镇、天仙镇、渠坝镇、护国镇、上马镇、合面镇、打古镇和安富街道、永宁街道共12个镇2个街道,全区176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9′~105°37′,北纬28°02′14″~28°26′53″,保护面积为1150.6平方公里,生产规模为1500万羽,年产量为30000吨。产区地处长江上游,四川盆地南缘。泸州机场,321国道、蓉厦高速、宜泸渝高速纵贯全境,交通便利。产区河流众多,水网密布,含国家4A级风景区天仙硐。

六. 四川省 泸州 龙马潭 罗汉蛋

罗汉蛋为罗汉镇特色农产品,因其蛋鸡是生态化养殖,以虫子为主要食物来源,又名“虫子蛋”。其营养价值较高,深受消费者喜爱。

联系人:罗先生

联系电话:13778440096

联系地址:罗汉镇上庄村

七. 四川省 泸州市 江阳区 泸州老窑

泸州老窑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早在1792年,四川泸州特曲就受到清代诗人张船山称赞。后来又陆续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得奖。解放后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名酒。被誉为我国浓香型酒的代表产品。泸州老窑特曲的“老窑”二字,是因为它的成名与用陈年老窑发酵有关。泸州现有老窑,至少有三百年以上的窑龄。

中国名酒,窖龄已有四百余年,荣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国际名酒金奖。具有醇香浓郁、饮后留香、清冽干爽、回味悠长的浓香型酒的特色,享有“拔塞千家醉,开瓶十里香”的美誉。

八. 四川省 泸州 江阳区 邓氏米花糖

邓氏米花糖是四川省泸州市著名特色小吃,“老店”位于泸州珠子街口,现有两家分店在滨江路。米花糖主要是用糯米和白糖制作而成,邓氏米花糖历史悠久,香甜可口,米花清香浓烈,是老少皆宜的泸州特色小吃。

九. 四川省 泸州 江阳区 客来敬茶

王褒《僮约》中的“烹荼尽具”便是规定在家中来客之后烹茶敬客。

南朝宋人何法盛《晋中兴书》记:“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常欲诣纳,……安既至,所设唯荼、果而已。”陆纳以茶和水果待客。

南朝宋人刘义庆《世语新说·纰漏》记:“任育长年少时,甚有令名。……坐席竟,下饮,便问人云:‘此为荼,为茗?’”客人入坐完毕,便开始上茶。同书还记:“晋司徒长史王濛好饮荼,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王濛“人至辄命饮之”,这是他好客的表现。

弘君举《食檄》:“寒温既毕,应下霜华之茗,三爵而终。”客来到来,见面寒暄之后,先请饮三杯茶。

客来敬茶不仅是世俗的礼仪,昙济和尚也是以茶待客,道俗相同。客来敬茶在两晋南北朝时成为中华民族普遍的礼俗。

十. 四川省 泸州 古蔺县 古蔺马羊

古蔺马羊被毛主要有两种颜色,一种为麻灰色,即每根毛纤维上段为黑色,下段为灰色,形成灰底显黑麻;另一种为褐黄色,即每根娇纵上段为黑色,下段为褐色,群众称为茶褐羊。一般腹部毛色较体躯毛色浅,母羊被毛较短,公羊被毛较长,在颈部、肩部、腹侧和四肢下端多为黑灰色的长毛。公、母羊大多数无角,形似马头。公羊外貌雄壮,体态矫健;母羊外形清秀,性情温驯。头部中等大,额微突,鼻梁平直,两耳向侧前方伸直,面部两侧各有一条白色毛带,俗称狸面。公、母羊均有胡须,颈下有肉铃的约占1/5;胸部深宽, 前胸发育良好,背部平直,腹大而不下垂,尻部略斜,四肢较高,骨骼粗壮,姿式端正;体型近似砖块形。

马羊体格高大,周岁公羊平均体高52.2厘米,母羊平均53.2厘米,成年公羊体高平均67.0厘米,母羊平均58厘米。周岁公、母羊体高分别相当于成年公、母羊体高的77.9%和91.5%。公羔初生体重平均2.3±0.05公斤,母羔平均2.1±0.05公斤。公羔双月断奶重平均8.6±0.12公斤,母羔平均8.4±0.02公斤。周岁公羊平均体重25.3±1.52公斤,母羊平均27.0±.59公斤。成年公羊平均体重39.8±2.48公斤,母羊平均36.5±0.56 公斤。在周岁以内体重增长比较迅速,哺乳期间平均日增重,公羔为105克,母羔为 98克,从断奶到周岁平均日增重,公羔为55.6克,母羔为63.3克,周岁公、母羊体重分别相当于成年公、母羊体重的63.5%和73.9%。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