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特产官网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特产官网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特产更新时间:2024-05-20 03:40:36

一. 山东省 德州 乐陵 红枣莲子羹

选用金丝小枣和微山湖莲子为主要原料,辅以银耳、芝麻、花生、精米等数十种天然原料精制而成,含有人体所需的十八种氨基酸和Va、Vc、Vd等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极高
( 乐陵)

二. 山东省 德州 乐陵 枣泥包子

枣泥包子

先把枣煮熟后去掉枣核,再放入锅中焖煮至烂,搅成泥,倒入炒勺内,加入白糖,炒至糖熔化,再加入香油拌匀,倒出晾凉后即成枣泥馅。用枣泥馅做成包子,蒸熟即可食用。其特点:松软宜口,味美香甜,和胃健脾。

三. 山东省 德州 乐陵 奎台小米窝头

窝头色泽鲜黄、口味香甜,小有名气,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如今的奎台窝头,制作出十几种菜系,代表作有虾酱窝头、园菜窝头等,并被山东美食协会授以“山东名小吃”称号。

信息来源:乐陵市党史史志办公室

四. 山东省 德州 临邑县 田口羊肉

田口羊肉产于临邑兴隆镇,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田口羊肉选用纯正当地农家饲养羔羊,阿訇亲自宰杀,采用祖传配料,陈年循环老汤,用柴火慢炖三个小时,阴凉处晾三个小时左右,浇上自制的调料,口味好、爽口。

信息来源:临邑县史志办

五. 山东省 德州 平原县 仙丹

“仙丹”牌烤蛋经过多年研究,全套引进韩国设备,选用新鲜鸭蛋、鸡蛋,采用特殊工艺在国内独家生产的国家级专利食品。



烤蛋是经过特殊工艺,特定温度段烤制,不但保持鲜蛋原有的营养成分,而且大大降低蛋黄中胆固醇含量,使蛋内呈浅咖啡色半透明状,其营养成分可全部被人体吸收,特别是钙质被人体吸收量最为突出,最适合高血脂、高脂肪及糖尿病人等人群食用。本产品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提供质量保证。



烤蛋口感筋道,风格独特,口味醇香,食用方便,即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于烹调,还可块冷拼,特别与方便面共食,味感尤佳。该产品优于淹制品,耐储存,携带方便,是外出旅游、野外作业、高原哨所、体育团队不可缺少的常备食品,是节假日馈赠新友和老年人的最好礼品。

六. 湖北省 十堰市 郧阳区 郧县网油砂

郧县网油砂为郧县的一道高贵名菜,据说其始于北宋时的汴京,是当时皇亲国戚盛宴上的佳品。



网油砂的用料和做法非常考究,它的里馅选用上好的红豇豆,经大米煮、小火煨,剥壳去水用其泥。做一次用一年,不变色,不走味,一年四季清香四溢。它的肤面是洁白、无破绽的猪网油皮,将里馅卷成条状,再涂以鲜鸡蛋清加黄粉,经麻油温炸,刀切成形,白糖撒面,再辅以青红丝点缀,摆在盘里,像是一朵朵盛开的雪莲,又似雪地上的点点梅花。



网油砂外层香脆,中层柔软,吃到嘴里馅味醇甜。

七. 山东省 德州 齐河 姜堂牛尾

牛尾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成分,营养价值极高,宜炖食,美味又滋养,富含胶质、风味十足。姜堂牛尾采用独特配方,配以二十余种名贵佐料精心焖制,既有牛肉补中益气之功,又有牛髓填精补髓之效,具有补气、养血、强筋骨的功效。2012年荣获山东名厨会所首届厨艺交流大会三等奖。

美食类型:鲁菜

美食推荐:齐鲁大街姜堂牛尾门店

价格:30-50元/份

八. 山东省 德州 禹城 房寺烧饼

房寺烧饼有油酥烧饼和鼓囊子烧饼两种:其中油酥烧饼是以面粉、植物油、动物油、五香面、精盐、芝麻为主要原料,用特制的三合土泥糊制的炉子烤制而成的。其色香诱人、外酥里嫩,咬上一口,芝麻、酥沫会散落一片,五香气味四溢,使人回味无穷。具有焦酥、焦黄、五香味、芝麻香等色香形味俱全的特点,即易储藏,又便携带,经济又实惠,是非常受大家喜爱的小食品。

其制作方法也非常讲究,从制作到成熟出炉要十数道工序才能制成。烧饼用面在第一天发好之后兑多少干面合成也是有数量的,和面用水也非常有讲究,太热太凉都不行,面的软硬也要有标准,软了烧饼做不成型,硬了烧饼不好吃。其配料也须严格精细。烧饼的大小要一致、厚薄要均匀,在擀好饼皮后要包在里面的是一个用五香面、精盐、酥油面制成的“瓤”,最后包好合成,用轴子擀好。进炉前再刷以动物油,蘸上芝麻等放到高温度的特制烤炉里,用木炭火烤到一定火候出炉而成。

油酥烧饼的制作工艺精细,烤制时的火候控制也非常重要。烤炉、炭火的要求也是严格的,炉子要用制特的三合土糊成内胆,不能有开裂和异味,炭火须用木炭(现在已改用真正无烟无味的阳泉炭块)。烧饼烤过了发硬,不好吃;烤欠了不熟、不能吃;这些都能影响到买卖的好坏,所以烤制出好的油酥烧饼是杨氏油酥烧饼流传到今的成功所在。

现已是房寺的油酥烧饼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成为禹城市的一大名吃,在周边县市和城镇只要提到房寺,就能想到油酥烧饼是房寺做的。随着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市场的开放,房寺的油酥烧饼得到了快速发展,禹城市的房寺油酥烧饼遍布大街小巷,各乡镇的集贸市场也都抢占了这一商机,摆摊设铺挂起了房寺油酥烧饼。人们在继承制作的同时又有大的改进和创新,像什么豆沙馅烧饼、五仁酥香烧饼、果酱烧饼等等,都各具特色、各有风味,在互相竞争的同时又相互得到了促进,使这一技艺得到了传承和技术创新。

而房寺的另一种鼓囊子烧饼:皮薄、中间空、两面有芝麻、有口劲,吃时可在边沿处用划开或掰开,饼内中空,在空心处可以加上酱牛肉、酱驴肉、熟猪下货等肉食,不仅可以变换所加肉的品种,而且也能调节所加肉的多少。其打烧饼采用传统工艺:炭炉上围一圈灰土沿,朝外开口,放一个反扣的鏊子。制作烧饼是用发好的面,兑好碱揉匀揉透,搓成胳膊粗细的圆条,将圆面条檊成长方型面饼,在面饼上涂抹上油酥卷起,撮成二两左右的面团,将面团压成包子皮大小,取一小块面,沾豆油、五香盐粉、包入面皮中压成烧饼状,放在鏊子上烙硬一面,反过来烙硬另一面,取下放入鏊子下面炉口周围,几经翻转烤熟烤透,出炉后就可以卖了。但因生产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家庭式作坊生产,因而名气不如油酥烧饼大。

信息来源:禹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九. 山东省 德州 夏津 益和成糕点

益和成糕点始创于清光绪年间,由夏津双庙村糕点名师李森先创制。为提高质量,其曾辗转于京、津、济等地向糕点名师学艺。因而所制糕点在继承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又兼具京、津、济之特点。为取“和顺增益”、“和气生财”之意,故名“益和成”。

清光绪间,夏津知县王曾俊,对益和成糕点大加推重。卸任时,曾带回故乡祥符(今开封县),并送呈河南巡抚裕宽品尝,颇得誉扬。后来王曾俊曾邀李森先赴祥符传艺达半年之久,因而至今开封糕点中的个别品种仍和益和成糕点风味相类。

1985年以来,益和成糕点第四代嫡派传人李吉厚在对传统工艺进一步发掘提高的基础上,又结合技术开拓创新,使益和成糕点形成了造型美观、色泽鲜艳、香甜不腻、脆嫩可口、贮存耐久(经夏亦可贮存半年)的独特风格,因而成为当地人馈赠亲友、节日、喜庆的必备食品。现年产量可达8000公斤,除在本地销售外,还远销河北、河南、山西、等省及平原、高唐、临清等县市。

益和成糕点以其独特品位赢得了广大顾客青睐,台湾省澎湖县马公市文康街的董仁贵先生来信赞道“品质优美,货真价实”。山东莘县樱桃园工商所退休干部陈百斗同志也来信赞道:“有新味,是名副其实的传统产品”。山西太原市老干部戴成珂曾写诗赞道:“入口咀来似醍醐,味道适口不厌足,日来常佐香茗饮,颐年堪绘耄耋图”。

十. 山东省 德州 齐河 齐河锅饼

相传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圆形,直径45厘米左右,厚约2厘米,个重约3公斤,割块分卖。锅饼制作工艺,县境南北略有不同。县境南部制作时,每个锅饼用干面粉2.5公斤左右,加清水0.5公斤左右及少许发酵面(俗称老面)和面,经在压杠石上反复杠压合匀,在案板上揉成圆球状,覆盖略醒,然后用手先压后搓成厚薄适中的圆饼,印上“菊花”或“万寿”类图案,正面朝上,用双手托入热度适中的锅饼鏊子里,略作旋转,以防粘沾,盖上锅盖;旺火匀烧10分钟,掀盖旋转,待底层结馇,即可翻过来,于表面均匀抹水、撒少许芝麻,盖锅,改细火,烧约15分钟,掀盖翻转,慢火匀烤,约5分钟,烤得香熟起锅,晾透即成;卖时正面图案朝外,外表精美细致,颜色淡黄,入口甜香,独具地方特色。县境北部烙制锅饼,或一次和几个锅饼的面,然后切出3公斤面,反复杠压均匀,揉搓成圆饼,用手勒边,然后两手提起,正面朝下,放入锅内,其后的制作工艺与南部同。齐河县锅饼圆厚甘美,内瓤分层,香韧耐嚼,且耐贮存。县城杨家锅饼为佳。锅饼的另一种吃法,锅饼炖笨鸡,将笨鸡炖熟后再放入锅饼稍炖成为又一名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