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遵义长天农特产品有限公司 遵义黔香腊源食品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遵义长天农特产品有限公司 遵义黔香腊源食品有限公司更新时间:2024-05-10 08:13:03

一.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白果贡米

白果贡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遵义府志记载,宋元年间,唐乾符三年(876年),杨端率部在今市南10公里白锦堡建立世袭统治,杨家从此成为播州的土皇帝,世代对白果大米情有独钟。后杨氏家族内讧,杨光荣、杨文贵叔侄献地归顺北宋,将白果大米作为贡品进奉朝廷,“白果贡米”由此而美名远扬。其24代玄孙杨辉为了发展更多的白果优质大米,把白果灯笼山一带划为杨家庄园,并在其上方专门修建雷水大堰以便种植优质水稻。

白果乡的大米有“贡米”之称。解放前,白果乡大米在周边市场比同类农产品高出10%的价格。白果贡米米粒呈长椭圆型,外表晶莹饱满,呈半透明状,米色稍褐而透明,富含淀粉、硫胺、烟酸、核黄素、铁和钙等营养元素。吃起来松软有弹性,天然清香,口感绵软、粘性适中、适口性好,为米中精品。

贵州省遵义县团溪镇、三岔镇共2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遵义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白果贡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

贵州省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白果贡米》(草案)

二. 贵州省 遵义 绥阳县 油莱

油莱

油莱属十字花科芸苔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是国内主要油料作物及蜜源作物之一。茎圆柱形,多分枝。叶互生。总状花序,花淡黄色。长角果,种子球形,有黑、黄、褐或紫红等色,千粒重一般2—5克,菜籽含油量35—48%,是南方的主要食用植物油。油莱喜温暖湿润,又较耐寒,对土壤的适应性强,肥沃壤土种植最好。国内目前栽培的油莱品种有甘蓝型(胜利油、黔油9号及秦2号杂交油莱等)、白菜型(白油莱、鄱阳油菜等)和芥菜型(竹桠油菜、马尾油菜)等三类。一般秋播夏收,北方也有春播品种种植,种子可榨油,供食用和工业用,油饼可作饲料或肥料。

菜籽油为半干性油,主要为芥酸、油酸和亚油酸的甘油脂,用作食用油、润滑油等。国内油菜品种资源的脂肪酸组成特点是:除有少量的饱和月旨肪酸外,95%以上均为不饱和脂肪酸,芥酸平均含量约占脂肪酸总量的一半。油酸和亚油酸容易被人体吸收,亚麻酸易引起油脂酸败,不利于油的贮藏,芥酸含量高,最适合工业用。

菜籽油在工业上的用途较广,芥酸含量45%以上菜油能增进橡胶的稳定性,防止老化和变形,皮革工业中用其鞣制皮革,可增加皮革的柔软性和韧性;毛纺工业的漂、洗、染等的化学剂,还可作清漆、油墨、肥皂、尼龙丝等的制作原料。也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随着工业的发展,菜籽油的用途必将更加广泛和重要。

榨油后的菜籽饼,含有粗蛋白约30—40%,氨基酸含量接近大豆,含粗脂肪10%左右,氮4.6—5.5%,磷2.5%,钾1.4%,是优质的饲料和肥料,还可作为提取蛋白质的原料。由于菜子饼中有硫葡萄糖甙,易引起牲畜中毒,用作饲料必须经过加热处理或酵处理,破坏其毒性之后才能作饲料。当前主要作肥料使用。

三. 贵州省 遵义 红花岗区 米皮

米皮

采用遵义本地产桂曹米,打浆后上屉蒸熟成薄皮,食用时切成条状,并拌以独有的辣椒酱、肉哨、蒜泥水、香葱等佐料,味道香辣可口!

四. 贵州省 遵义 正安县 正安油桐

油桐之乡——正安县

正安在贵州省北端,乌江支流芙蓉江上游。该县无论栽植油桐的数量还是桐籽的产量均获得贵州省的冠军,故其享有“油桐之乡”的美名。

五. 贵州省 遵义 仁怀 小湾翠芽

仁怀市小湾翠芽产于仁怀市内海拔最高的芦竹山上。所用原料全部采摘于清明节前,并采用现代茶叶的生产加工技术精制而成,具有较好的口感和药用价值。

六. 贵州省 遵义 仁怀 贵州茅台酒

贵州茅台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茅台酒产于遵义市西面的赤水河畔茅台镇。茅台镇酿酒历史悠久,早在明代酿酒的工艺就已经初步形成;到清乾隆年间,茅台镇成为川盐入黔的重要口岸,盐运兴盛,酒的需要量激增,酿酒生产迅速发展;道光年间,茅台镇的酿酒作坊不下20余家,产量已达170吨。

茅台酒选用优质高粱为原料,小麦制曲,采用我国传统的独特工艺精心酿造,经过8次下曲、7次蒸馏、9次发酵,并经过长期窖藏而成。整个生产周期需时9个月,一般要窖藏5年后才能成为出厂的成品。茅台酒酒体丰满醇白,晶莹剔透,酱香突出,幽雅细腻,低而不淡,浓而不艳,回味悠长。启开茅台酒的瓶盖,便有一股芬香扑鼻,沁人心脾;细辨又有似豆类发醇的酱香,还略带清甜气息,咽之有如细细清风沁入心田,又似涓涓溪流注入胸襟。

七. 贵州省 遵义 正安县 正安油茶

油茶

正安油茶,据传在清末民初,人们为了戒除鸦片,逐以浓茶苦水解除毒瘾,饮之虽有戒烟之效,但常饮会捞肠刮肚,使人不适。有人就在茶水里放人油盐等佐料,味道自然鲜美得多,久而久之,遂演变成今日的正安油茶。

正安油茶,以炒青茶为原料,制作时先用动物油或植物油将茶叶炒黄,再加适量水烹煮,煮至茶叶伸展开后,以瓢(最好用木瓢)搅压揉挤,将茶叶捣烂如泥,即为茶羹。伴食时,取茶羹少许,烹沸加盐、油渣、香葱、椒面、芝麻一类佐料,即可食饮。过年、过节或生日以及贵客登门时,主人还拌人鸡蛋、炒豆、板栗、核桃、花生米等,其味更香醇。有些食品内拌人适量茶羹,味道格外鲜美,常见的有油茶面、油茶粉、油茶汤元、油茶稀饭等等。

正安新州、杨兴、安场、碧丰、庙塘等地群众,都有饭后或傍晚饮食油茶的习惯,每日两三次,每次一大碗。油茶能充饥解渴,提神醒脑,帮助消化,增进食欲,尤其是在劳作大汗之后或疲乏困倦之时,吃上一碗,会使人疲劳顿消,精神倍增,迅速恢复精力和体力。因此,正安群众呼之为“干劲汤”。在正安县城以及安场、新州、庙塘等集镇,当地群众、外地商客均可在小吃摊点品尝到正安油茶的独特风味。

八.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龙爪肉丝

龙爪菜,即蕨菜,盛产于贵州各地。蕨菜又分为甜蕨与苦蕨;甜蕨较小,质味最佳;苦蕨较大,有苦味,次之。龙爪菜不宜在新鲜时食用,因其涩,不爽口。宜将用开水水过,再用冷水漂白晒干,即便贮存,其味亦佳。龙爪肉丝是黔菜特有的一种地方传统名菜,历时甚久。先将龙爪菜破成丝,切成二寸长,为主料。猪瘦肉洗净同样切成二寸长,稍粗于火柴梗的丝,肉丝放入盘中,加少许盐,水灾粉码和,将炒锅烧热放少许猪油将肉丝炒散,倒入漏勺滤油,锅内留油约五钱,再将贵阳花溪干辣椒加工成的糍粑辣椒少许,放入锅内炼制,再加上本地生产的豆鼓粑少许烩炒,再下肉丝与龙爪菜,兑上酱油、滋汁、香葱,一并炒转起锅即可。此菜有龙爪菜的脆香,色泽红亮,肉丝鲜嫩微带辣味,香气扑鼻,十分可口。是贵州人民最喜爱吃的地方菜肴之一。( 遵义)

九.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遵义朝天椒

遵义朝天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贵州省遵义县的南白镇、龙坑镇、三岔镇、苟江镇、三合镇、乌江镇、虾子镇、三渡镇、新舟镇、永乐镇、龙坪镇、喇叭镇、团溪镇、铁厂镇、西坪镇、尚嵇镇、茂栗镇、新民镇、鸭溪镇、石板镇、乐山镇、枫香镇、泮水镇、马蹄镇、沙湾镇、松林镇、毛石镇、山盆镇、芝麻镇、平正仡佬族乡、洪关苗族乡

特定品质

遵义朝天椒又名遵义小辣椒、虾子朝天小辣椒(因虾子辣椒市场而得名)。成熟后色泽鲜艳、油润红亮、果型美观、肉厚质细、辣素适中、风味浓香;因品种而异,呈圆锥形、长指形、樱桃形或子弹头形,单生或簇生,果实朝天。遵义小辣椒营养丰富,鲜椒中每克维生素C的含量高达198毫克,在我国众多的辣椒品种中居前列。胡萝卜素的含量仅次于胡萝卜。其药用价值据姚可成《食物草本》记载,具有“消宿食、解结气、开胃口、辟邪恶、杀腥气诸毒”的功能。现代医学亦证明,辣椒所含的辣椒素确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兴奋神经、增温御寒、促进血液循环和杀虫败毒作用。

文化典故

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亚热带地区,又名番椒、海椒、辣子、辣茄等,属茄科辣椒属,约在明代末年经欧洲、菲律宾传入中国沿海,清朝初期开始在我县种植,现已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据道光《遵义府志》记载,“番椒,丛生......郡人通呼海椒,亦称辣角,园蔬要品,每味不离。盐酒渍之人,可食终岁。其形状有数种,长细角似者,名牛角海椒;细如小笔头、丛结、尖仰者,名纂(音转)椒,二种尤辣。一种扁园形,色或红或黄,味不甚辣,名柿椒”。这段记载首先说明清代道光年间遵义人民已经离不开辣椒了,其次说明当时种植的辣椒类型有多种。经过长期自然淘汰和人为选择,文中“纂椒”发展为“遵义小辣椒”,后因果实朝天,人们普称“遵义朝天椒”。然而在清朝和民国时期,广大椒农种植遵义小辣椒(朝天椒)主要以自食为主,很少作为商品销售。进行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并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出口斯里兰卡、新加坡、日本等国。1957年,遵义县成为全省年产辣椒上万担的唯一县份,建立了出口小辣椒(朝天椒)的生产基地。从70年代中期开始,全县大抓多种经营,供销社积极帮助产区农民选育良种、推广先进的栽培技术。遵义朝天椒成为了遵义县大宗农副产品中的拳头产品之一,一般年产量在200万公斤以上。与此同时遵义朝天椒在邻省久负盛名,为四川、湖南人民所喜爱,畅销四川、湖南、江西、广西、陕西等省。1983年至1988年,供销社平均每年朝天椒收购量达135万公斤以上,1978年、1988年分别达到198万公斤和189万公斤,成为全县仅次于油菜、烤烟的主要经济作物产品。特别是1998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决定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将辣椒产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点产业加以扶持和发展,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辣椒产业办公室)常抓不懈。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辣椒产业化格局已经形成。

十.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虾子辣椒

虾子辣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虾子辣椒”,也称“虾子小辣椒”、“遵义辣椒”,是指产于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的

.辣椒,因主产区位于该县虾子镇及周边乡镇而得名。遵义市是全国闻名的辣椒主产区,所产辣椒个小、色红、味辣、香浓,是中国传统出口辣椒的主要品种。以虾子及其周边乡镇为代表的遵义辣椒在中国各大小城市的农产品市场及东南亚、日本等各国和地区都有销售,深受人们喜爱。. 其品种之一“虾子朝天小辣椒”集贵州各地辣椒优点于一体,广集黔北土壤、水质、日照之精华,以个匀、饱满、肉厚、油润鲜红、味道香辣等特点而蜚声海内外。于1999年被评为“贵州省名优辣椒”,2001年又获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

种植历史

遵义县虾子小辣椒已有500多年的种植历史。相传十五世纪中叶的大量移民,勤劳的农民带来了辣椒种籽,凭借充足的日照、适宜的温差和优良的水质、土壤,经过世代的精心培植,辣椒在这里扎下根,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明末清初,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对辣椒的种植开始从自给转向商品化生产。到清末,辣椒有了较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据《遵义府志》载,“遵义辣椒品质产量均较他处为优”。进行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7年,遵义县成为贵州省年产辣椒上万担的唯一县份,建立了出口小辣椒的生产基地。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该县大抓多种经营,积极帮助产区农民选育良种,推广先进栽培技术,成为中国传统的出口免检农副产品之一。.

产业发展

为进一步加快辣椒产业发展,1999年成立贵州省遵义县虾子朝天辣椒 .有限公司,公司下属企业有遵义县虾子辣椒专业批发市场和遵义县辣椒食品厂、遵义康绿辣椒有限公司、遵义县贵山红辣椒系列食品厂、贵州磊鑫辣椒食品厂等4家以辣椒原料为主的食品加工企业。辣椒专业批发市场1992年建成投入使用,1999年改址新建,一期工程占地24000平米,建筑面积21000平米,总投资1470万元。市场基础设施齐全,功能完备,2002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到2004年市场干辣椒交易量突破5500万公斤,交易额近4亿元,主要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及美国、俄罗斯、墨西哥、日本、东南亚各国以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2003年通过土地置换政策吸引外资2270万元的辣椒专业批发市场二期工程已经建成。虾子辣椒专业批发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辣椒专业批发市场之一,2002年被中国农业部授牌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定点市场”,2003年5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来镇考察辣椒产业时盛赞“小辣椒,大产业”,2005年8月,被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授予“中国辣椒之都”称号。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虾子辣椒在全国的品牌形象。为全面提高辣椒附加值,实现辣椒规范化种植,规模化经营。2004年,该镇又建成一个占地近500亩的辣椒食品深加工“辣椒食品工业园区”。. 虾子辣椒专业批发市场2000年被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定点市场”,2001年被国家农业部等八部委命名为“争创全国三绿工程示范单位”,2006年被中国农业部乡镇企业局评定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百强示范企业”和被中国国家商务部核定为“双百市场工程”项目建设单位,2007年被中国国家商务部、人事部表彰为先进集体。.

原产地保护

2009年,经国家质检局审核,决定对“虾子辣椒”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虾子辣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贵州省遵义县南白镇、龙坑镇、三岔镇、苟江镇、三合镇、乌江镇、虾子镇、三渡镇、新舟镇、永乐镇、龙坪镇、喇叭镇、团溪镇、铁厂镇、西坪镇、尚嵇镇、茅栗镇、新民镇、鸭溪镇、石板镇、乐山镇、枫香镇、泮水镇、马蹄镇、沙湾镇、松林镇、毛石镇、山盆镇、芝麻镇、平正仡佬族乡、洪关苗族乡等31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