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潮州特产小曲 潮州小食歌谣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潮州特产小曲 潮州小食歌谣更新时间:2024-04-09 07:11:54

一.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通锦绣

通锦绣是在继承刺绣和抽纱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发展出的新品种——具有通透效果的刺绣挂屏。它以通为特点,以绣为主体,其工艺方法是采用方格纱,运用抽通工艺抽出某些经纬线,再配以染、衬、钉、锁、垫等各种绣艺,组成点、线结合的绣锦画面,密实中见通透,层次分明,主次清晰,若浮若现,加以各种花纹综合交错,穿插流畅,组成千变万化的剔透纹样,显示出其清新秀丽、精美素雅的艺术效果。

二.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磷溪杨桃

   潮安磷溪杨桃,个硕味甜价格高。潮安县磷溪镇种杨桃已有数百年历史,八年前“快刀”将田里杨桃“斩首”,高位嫁接“泰国甜杨桃”,没想到“潮泰混血儿”肥硕甜美,深受“尝新一族”的喜欢。近年来,磷溪杨桃不仅销往国内各个城市,还出口到东南亚地区。






    据当地农民介绍,磷溪镇特别是溪口片区种植杨桃很早就出名。但随着市场的开放,省外国外水果越来越多,本地产的杨桃因个体小、味中带涩而渐渐被人们冷落,名躁一时的“杨桃乡”陷入尴尬。上世纪90年代中,磷溪有人到泰国去旅游,尝到了又大又甜的“泰国杨桃”,心想,要是当地的杨桃能变成这个样子何愁无人要?于是就带了些许种苗回家,嫁接到本地杨桃树上。很快便挂满了和泰国一模一样的杨桃,又大又甜。开始上市时,因“杨”家有女初长成,认识的人不多,因此不被接受。一两年后,随着人们出国的增多和国家对外贸易的频繁,人们不但知道大杨桃是泰国名,而且在品尝泰国进口的杨桃后,发现无论肉质、果汁都难于跟磷溪嫁接的杨桃相比。于是不但引发了8年前的嫁接狂潮,而且让磷溪的“泰国杨桃”名声大振,身价倍增,批发价从以前几毛钱1公斤发展到现在的高峰期的6元以上,零售价最高峰竟然达到20元1公斤。

    如今在磷溪境内随处可以看到成片的杨桃园,一望无际。据一位姓刘的果农介绍,溪口片8个村和山内片近半的农田都种上杨桃,最多的一户超过10亩,少的也有一两亩地。此外,随着多年的摸索,已有不少果农学

三.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美术陶瓷

   素有古巷镇、以生产美术陶瓷著称,主要品种有艺术人物、兽类、变形动物、通花瓶、通花蓝、纹片瓷、瓷花、花钵、金鱼缸、圣诞瓷、烟花缸等。作品多次获得广东省“四新”产品奖和国家轻工部优秀作品等。主要有《刘海戏蟾》、《乌釉瓶》、《镂空花瓶》、《全福瓷雕人物》、《细瓷金鱼缸系列》、《细瓷蛋形大三头花钵系列》等到。产品工艺精美,为高雅的室内陈列品,畅销海内外。

四.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凤凰单丛

凤凰单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凤凰单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产于潮州市潮安县凤凰镇乌岽山。其成品条索紧结重实,茶汤金黄明澈,具有独特的天然花香,口感香醇,喉底回味甘鲜,且颇耐冲泡;饮毕闻杯,余香留底,大有“绕鼻三日不绝”之势,堪称“天、地、人”具备之佳茗。( 潮州)

属乌龙茶类。成品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汤色清澈黄亮,叶底边缘朱红,叶腹黄亮,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称。具有独特山韵品格,冲泡时茶香四溢,且耐冲泡,饮后回甘。该茶产销历史约900余年。

地域范围

凤凰单枞,属乌龙茶类。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镇乌岽(dóng)山茶区。该区濒临东海,气候温暖,雨水充足,茶树均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终年云雾弥漫,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在22℃以上,年降水量1800毫米左右,土壤肥沃深厚,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茶树的发育与形成茶多酚和芳香物质。

特定品质

植株高大,树姿开张,分枝密度中等,叶片稍上斜,叶片窄长、呈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叶色深绿,叶面微隆,叶缘波状,叶身平展,叶尖渐尖,叶质厚而稍脆;芽叶淡绿,茸毛少;一芽三叶百芽重113克;盛花期10月下旬,花而不实。 特性:芽叶生育力中等,一芽三叶期为4月中旬;产量中等,一般亩产干茶100公斤以上。特别适制高香型乌龙名茶。成茶天然姜花香气馥郁持久,滋味浓醇爽口,有明显的姜花“特韵”,回味甘滑,极耐冲泡,饮之齿颊生香,成茶到年底“返春”回香,香味更佳。多次被评为广东省名茶。抗寒、抗旱力强,扦插繁殖力中等。

文化典故

凤凰单枞,其名甚大,属条形乌龙茶。产于广东潮安凤凰山区,历史久远,种植水仙茶树种、制茶均已有900余年,宋《潮州府志》载:"凤山名茶待韶茶,亦名贡茶"。现尚存300-400年老树龄茶树3000余株,性状奇特。其中几株单枞老树,尤为年久。最大者名“大叶香”,树高5.4米,树冠直径7.3米,5个分枝,平均枝粗34厘米,据测定树龄在600年余远。凤凰山区濒临东海,茶区在海拔1400多米的乌岽山麓,最高达达1498米。属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17℃,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2℃,霜期较短,年降雨量1900毫米。土壤多为乌沙壤或黄壤,土层浑厚,富含有机质,pH值4.5-6。茶区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自然环境有利于茶树的发育及形成茶多酚和芳香物质。凤凰山地茶农,巨富选种、种植经验。用于制作凤凰单枞茶,是从凤凰水仙群体中选出的优异单株,古时一株取一名,分株单采单制,皆品质优良,但名目杂繁。1950年就统一命名为"凤凰单枞"(史亦有此名)。

凤凰单丛(枞)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凤凰镇、铁铺镇、文祠镇、磷溪镇、官塘镇、登塘镇、赤凤镇、归湖镇、古巷镇、凤塘镇、万峰林场;饶平县浮滨镇、钱东镇、樟溪镇、浮山镇、汤溪镇、三饶镇、联饶镇、新圩镇、新丰镇、饶洋镇、上饶镇、建饶镇、高堂镇、新塘镇、东山镇;湘桥区的意溪镇、桥东街道茶区;枫溪区的云步草岚武、槐山岗茶等30个镇、茶区现辖行政区域。

五.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肉松老婆饼

潮州老婆饼”形状小巧,口感细腻,犹如小女人一般细致周到。

诱人的金黄色外皮,里头一层层的油酥薄如棉纸,酥香馅滑,每尝一口都得到蜜糖般的香甜滋味!相传在广州,有一间创办于清朝末年的老字号茶楼,以各式点心及饼食驰名;某日,茶楼里一位来自潮州的点心师傅,带了店里各式各样的招牌茶点回家给老婆吃,想不到他老婆吃了之后,不但没称赞店里的点心好吃,甚至还嫌弃地说:“茶楼的点心竟是如此平淡无奇,没一样比得上我娘家的点心冬瓜角!”这位师傅听了之后心里自然不服气,就叫他老婆作出“冬瓜角”给他尝尝!老婆就用冬瓜蓉、糖、面粉,作出了焦黄别致的“冬瓜角”;这位潮州师傅一吃,风味果然清甜可口,不禁称赞起老婆娘家的点心!隔日,这位潮州师傅就将“冬瓜角”带回茶楼请大家品尝,结果茶楼老板吃完后更是赞不绝口,问起这是谁哪一间茶楼作的点心?师傅们说:“是潮州老婆作的!”于是老板就随口说这是“潮州老婆饼”,并且请这位潮州师傅将之改良后在茶楼贩卖,结果大受好评!“老婆饼”因而得名。

六.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渔村水果

渔村水果生产享有盛名,素有“水果专业镇”之称。杨梅是渔村的特色区域性产业,其种植面积达8000亩,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渔村杨梅主要有大粒乌梅、酥核梅,白杨梅等品种,具有果实大、肉质红厚、核酥、酸甜适中、等特点,富含葡萄糖、维生素C,还含可溶性固形物,具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的功效。产品远销潮汕周边地区及北京等地。

信息来源:饶平县人民政府网

七.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水粿

   潮汕小吃,也叫粿仔。做法是先将米研磨,再将米浆倒入摆好的小碗杯里,然後再放到锅炉上猛火蒸熟,熟之后待冷却,取出蒸熟的米浆就会呈碗状。
再蒸热,一个一个摆好放在盘子里,然后放上菜脯粒,浇上甜酱,就可以吃啦。

八.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潮州韭菜粿

    韭菜粿是潮州的一种特色小食,美食。其风味独特,味道香美,叫人吃后口齿留香,难于忘怀。

    韭菜粿的制作方法比较讲究,分为粿皮制作、馅料配制及蒸熟粿品等三道主要工序。

    皮的制作有两种:一种是选用上等的白米碾成粉,再与水一起调和,或者是用粿条渗米粉,用力搅拌,揉搓,使米粉与水或粿条与米粉渗透均匀,便可作成雪白的粿皮料;另一种是用煮沸的开水同淀粉一起调和,反复搅拌,用力揉搓,使淀粉与开水渗透均衡,便可做成晶莹透亮的粿皮料。这两种粿皮料渗入的水或开水均要恰到好处,达到既不沾手又不松散,揉搓时有弹力的手感,方能做成皮薄馅厚的,蒸熟又不破裂的韭菜粿。

    馅料的配制,顾名思义,是以韭菜为重要原料。先将韭菜的枯黄叶子的茎衣剥去,洗净,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颗粒。再陪上虾仁(即去壳的虾肉)粒、香菇粒、猪的瘦肉丁等,一起放人铁鼎里,用食用油或猪油炒至半生半熟(一般是五六成熟为好)后,加入适量的精盐、味精和少量的辣椒酱等佐料搅拌均匀。这样,馅料便配制成了,可用来包做韭菜粿了。

    包制韭菜粿的方法,比包制其他粿品简单些,主要将制作好的粿皮料搓捏为柔块,做成薄饼型,圆而均匀的粿皮,包以用韭菜为主配制成的馅料;再将圆形的粿皮对折成一半圆形,并在半圆形的边缘上,抹上一成薄薄的水,用手指将半圆形的边缘上捏紧:使两层粿批粘贴牢固,边,便做成了如饺子状般的韭菜粿。在包制时应该注意的是。包入的馅料不可过多,又不要太少,应恰倒好处,使粿品即回饱满,又不至于破裂。包制好的韭菜粿,要放入蒸笼中蒸熟。蒸食熟的韭菜粿色泽十分诱人。用米粉做粿皮的,雪白而透出点青绿;用淀粉做粿皮的,则晶亮透绿。暂且不说口感如何之美,仅见起色泽就叫人食欲大振起来。

    蒸熟的韭菜粿香味浓馥,让人忍不住垂涎,恨不得马上吃上几个。请别急着吃,蒸熟的韭菜粿要趁其热气腾腾,刷撒谎能够或喷上一层香喷喷的芝麻油,特别是用米粉做成粿皮的,吃起来会更加香甜润滑;吃时还可选择严格平底铁鼎,放如油(最好是猪油),置于火炉上,待油升高后,将蒸熟的韭菜粿放在鼎上煎烙,烙好了一面,在翻过来,烙另一面,这样,吃起来口感更佳,特别是用淀粉做成粿皮的,会感到香而爽口,回味无穷。

九.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鼠曲粿

民俗食品。流行于潮安县、湘桥区、澄海市、饶平县一带。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至翌年元宵,家家户户都制鼠曲粿。

鼠曲草,又名鼠耳草,中药称白头翁,野生植物,长于冬季农田及荒埔中,芯末开白色小花,花蕾及枝叶有棉絮状的白色纤维。从田间采集后,选摘芯叶入锅熬煮,沥去涩水之后,放入石臼舂烂。再以糯米粉掺和揉制成团块,作为粿皮。再将团块分成小块,捏成圆饼,中包粿馅,馅有咸、甜、双烹数种。甜馅有红豆或绿豆加糖制成豆沙;咸馅有糯米饭加香菇、肉丁、虾米、花生仁、香料等;双烹则一半是甜的一半是咸的。包制粿馅之后入木模压印,垫在蕉叶上入蒸笼蒸熟。

吃时可再蒸热或在锅中用油煎,入口软香甜润。因白头翁可治肠胃病,故鼠曲粿属药膳类的食品。

十.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潮州黄皮子

黄皮果,又名“黄皮”,“黄枇”,“黄弹子”,“王坛子”。果色泽金黄、光洁耀目,根据性味,可分甜、酸两个系统,有些品种甜酸适口、汁液丰富而具香味,是色、香、味俱佳的水果,可与荔枝并称。叶、根皮及果核均供药用。民间谚语云:“饥食荔枝,饱食黄皮”,说明黄皮可帮助消化。

"黄皮果的植株外观及果实大小、颜色等,都和龙眼十分相似,然而花朵构造却与龙眼大不相同,因为它是橘子、柚子的表亲,和龙眼一点血缘关系也没有。它是芸香科常绿性的小乔木或大灌木,羽状复叶,春季开白色的圆锥花序,花朵数量庞大,但形体微小香气并不明显。

【性味】甘酸而温、微苦、辛。含丰富的维生素C、糖、有机酸及果胶;果皮和叶含挥发油,叶又含酚类、黄酮甙和氨基酸;树皮含小檗碱、黄柏碱、掌叶防己碱等多种生物碱、甾醇、黏液质、酚类成分。果有消食化痰、理气功效,用于食积不化、胸膈满痛、痰饮咳喘等症,并可解郁热,理疝痛,叶性味辛凉,有疏风解表,除痰行气功效,用于防治流行迷人冒、温病身热、咳嗽哮喘、水胀腹痛、疟疾、小便不利、热毒疥癞等症;根可治气痛及疝痛。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