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州农村菜特产 广州特色菜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州农村菜特产 广州特色菜土特产更新时间:2024-05-18 07:51:50

一.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黄塘头菜

正果镇黄塘头菜已有百年的历史,黄塘头菜属“江南头菜”的名贵品种,黄塘村位于东江支流增江河畔,土质疏松肥沃,水源丰富,光照充足,环境洁净清新,头菜种植均施农家基肥,因而个体适中、饱满结实、肉质鲜嫩,采用传统方式制作后,色泽金黄、香气浓郁、爽甜可口、风味独特,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食,深受珠三角和港澳台胞的赞誉、喜爱。

二. 海南省 琼海 看菜竹笠

“看菜村”乃塔洋镇一村庄,编织竹笠为该村村民的传统手工艺。海南气温高、紫外线照射强,取自天然材料、既遮阳又挡雨的竹笠,是终年室外劳作的农民必备的日用品,而“看菜竹笠”以工艺精细、竹笠耐戴而闻名。

三. 山东省 淄博 淄川区 菜煎饼

煎饼过去为淄博南部淄川、博山等地人民的主食,菜煎饼是传统 吃法之一,堪为当地风味一绝。制作方法是先将豆腐、韭菜、粉条切碎,加虾皮、调味品,用花生油炒熟,拌匀成馅,然后将摊好的煎饼摊上馅,再折叠成 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在鏊子上煎烙至熟呈深黄色,即可食用。有《煎饼赋 》赞之曰:“三五重叠,炙烤成焦,味松酥而爽口,香四散而远飘”。1978年以后博山城区有几家早点铺经营菜煎饼,许多人慕名前来品尝。

四. 宁夏 银川 贺兰县 贺兰螺丝菜

贺兰螺丝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螺丝菜为唇形科草石蚕的块茎,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肉质脆嫩,可制蜜饯、酱渍、腌渍品,十分可口。食用时,以凉拌为主,还可加工成咸菜、罐头、甜果等,是驰名中外的“八宝菜”、“什锦菜”之一。扬州罐藏螺丝菜是酱菜之上品。

螺丝菜是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匍匐枝,成熟时顶端膨大成螺旋状的肉质块茎,茎直立,高30~120厘米,方形,叶对生,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两面被贴生短硬毛。夏季开花,花唇形,浅紫色,轮伞花序;花冠长约1.2厘米,筒内有毛环,上唇直立,下唇三裂,中裂片近圆形。小坚果卵圆形,具小瘤。喜生温湿地或近水处。

我国各地都有野生或栽培,京西稀有,接壤京西的河北等地居多。

地域范围

贺兰县位于中国黄土高原西北内陆,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在银川平原青铜峡引黄灌溉区中部,地理坐标在东经105°53′-106°36′,北纬38°26′-38°48′之间,东临黄河,西倚贺兰山,和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以贺兰山主峰分界;南与宁夏首府银川市郊区为邻,北与平罗县接壤。县城距银川市10公里。土地总面积约为1208平方公里。生产地域范围主要集中在贺兰县金贵镇银河村、保南村、金贵村、银光村、汉佐村、联星村、潘昶村、雄英村、潘西村、红星村,习岗镇的红旗村和黎民村,洪广镇的高融和金沙村,总生产面积2000公顷,总产量2.3万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贺兰县土壤分布种类较多,主要有淡灰钙土、浅色草甸土、灌淤土、盐土、湖土、白僵土、风沙土、堆垫土等8个土类,15个亚类。土壤pH值在8.0-8.5之间。土壤肥力状况中等,有机质含量13.6-17.6g/kg之间。贺兰县地势趋向的基本特点为西南高东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呈扭曲面倾斜,整个地域主要由西部山地和东部平原组成。

(2)水文情况:贺兰县地处银川平原中部,黄河入境而过,沟渠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对干旱的西北高原上这块绿洲来说,比较丰富的水资源

是其一大特点。

黄河从贺兰县东南方的金贵镇入境,由南向北,至东北方的通义乡出境。境内全长21.25公里,河宽约1200-1600米,水深一般2-6米,最深达成2米,年均径流量为286.5亿立方米,平均洪峰流量为3505立方米/秒。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平均含沙量为6.54公斤/立方米,最大矿化度每升含762.5毫克。

(3)气候情况:贺兰县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主导风向冬季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全年日照时数3039.6小时,年平均气温10.5度,平均无霜期172天,年平均﹥10℃积温3298.1℃,年均降雨量203mm,平均蒸发量1583.3mm,年太阳辐射总量146千卡/厘米2。全县森林覆盖总面积为19.87万亩,覆盖率为10.5%。由于具体地形条件影响,气候属于唐惠汉平原温带气候区,其主要特点是:春迟秋早,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热量丰富、蒸发强烈,气候干燥,晴天多,雨雪少。年温差大,气温年较差平均为32.4℃;昼夜温差大,气温日较差平均为13.4℃,最大达到29.9℃。

(4)人文历史情况:贺兰螺丝菜种植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有将尽30年的种植历史,加之气候适宜,可以与春小麦和冬小麦套种,果实色白,质脆,味甘甜,主要供作加工腌制酱菜,亩产量可达1500斤,亩毛收入3000元,是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主打产业。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贺兰县金贵镇银河村、保南村、金贵村、银光村、汉佐村、联星村、潘昶村、雄英村、潘西村、红星村,习岗镇的红旗村和黎民村,洪广镇的高融和金沙村,总生产面积2000公顷。产地环境质量必须符合NY5010的规定。

(2)品种选择:主要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贺兰县地方品种。种子质量符合NB640102031-2005。

(3)生产过程管理:贺兰螺丝菜生产过程必须执行无公害蔬菜操作技术规程。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一般在9月底、10月上旬地上部遇霜枯死后随时采收,全部人工采挖。要求统一分级,清除杂质和损毁严重的,破碎率小于3%,杂质小于1%。

(5)生产记录要求:贺兰螺丝菜的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贺兰螺丝菜形如薄荷,茎四棱,株高60厘米左右。果实为小坚果,含种子一粒,无胚乳,黑色,卵圆形或长卵圆形,每500克约有250个。

(2)内在品质指标:贺兰螺丝菜食用部分是地下块茎,肉质脆嫩,无纤维,盐渍酱制,风味良好,为酱菜中的珍品。每100g块茎中含蛋白质5.5g、碳水化合物20.3g、脂肪0.3g,还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和胆碱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3)安全要求:贺兰螺丝菜生产中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进行生产。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包装:贺兰螺丝菜原料分级包装,依据品质和外观分成三级,一级长度4厘米以上,二级3-4厘米,三级3厘米以下。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贺兰螺丝菜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3)贮藏、运输:执行准则《无公害食品贮藏运输准则》(118NY5316-2006)。

五.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雪里蕻菜

雪里蕻是一种矮小叶细,形似小荠菜的稀有蔬菜。雪里蕻一年三熟,适宜于潮砂泥土。雪里蕻生长期较长,夏至种植,处暑才能收获,且产量不高,亩产仅有150斤,故上市量并不多,只在太平镇的教场下、石俚坝、富村湾有种植。雪里蕻经腌制后用以拌菜,爽滑适口,味香而清,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对消除疲劳,防治心血管病、胃病、视力衰退等病症均具有一定的辅助疗效。据民国县志记载,始兴雪里蕻古时属菜之珍品,曾作为贡品送上宫廷供皇帝享用。

六. 宁夏 石嘴山 惠农区 苦苦菜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据说当年王宝钏为了活命曾在寒窑吃了18年苦苦菜。旧社会农民每年春天青黄不接之时,要靠苦苦菜充饥。苦苦菜,带苦尝,虽逆口,胜空肠。当年红军长征途中,曾以苦苦菜充饥,渡过了一个个难关,江西苏区有歌谣唱:苦苦菜,花儿黄,又当野菜又当粮,红军吃了上战场,英勇杀敌打胜仗。苦苦菜被誉为“红军菜”、“长征菜”。

苦苦菜遍布全国,医学上叫它败酱草,宁夏人叫它“苦苦菜”,陕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时珍称它为“天香草”。中国著名美食家聂凤乔先生1958年在宁夏发现了开黄花的苦苦菜,名曰“甜苦菜”,其叶片大,茎秆脆,苦中带甜。与常见的开蓝色花朵的苦苦菜相比,有很多优点。

苦苦菜,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本草纲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宁夏人喜欢把苦菜烫熟,冷淘凉拌,调以盐、醋、辣油或蒜泥,清凉辣香,吃馒头、米饭,使人食欲大增。也有用黄米汤将苦苦菜腌成黄色,吃起来酸中带甜,脆嫩爽口。有的人还将苦苦菜用开水烫熟,挤出苦汁,用以做汤、做馅、热炒、煮面,各具风味。

信息来源:美食杰

七. 广东省 惠州 惠阳区 梅菜扣肉

梅菜是惠州传统,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被传为“正气”菜,而久负盛名,据说它与盐焗鸡、酿豆腐同时被称为“惠州三件宝”。“梅菜扣肉”据传还有一段美好的传说,北宋年间,苏东坡居惠州时,专门选派两位名厨远道至杭州西湖学厨世,两位厨师学成返惠后,苏东坡又叫他们仿杭州西湖的“东坡扣肉”,用梅菜制成“梅菜扣肉”,果然美味可口,爽口而不腻人,深受广大惠州市民的欢迎,一时,成为惠州宴席上的美味菜肴。“梅菜扣肉”精选横沥土桥梅菜芯,在清水中浸泡至爽口、淡口,把梅菜切成若干段备用,选五花肉,将五花肉皮刮干净,上汤锅煮透捞出,趁热在皮上上一层老抽,皮向下,入烧热的花生油锅里炸,炸上色捞出,放净水盆内泡软,然后切成三至四毫米厚的大肉片,洗干净锅注入花生油,下葱、姜、蒜、八角未炒出味后,放了五花肉炒片刻,然后再下汤、白酒、盐、生抽、白糖,待汤开后,挪到小火上去,一直焖烂为止。然后把烧好的五花肉拿出来,遂件将内(有皮的在底)平整地放了碗里,上面铺上一层梅菜段,再倒入原汤,上笼蒸透。走菜时滗出原汤,把肉反转扣在盘中,原汤尝好味烧开,用水淀粉勾芡,浇在肉上即可。这道菜的特点是:肉烂味香,吃起来咸中略带甜味,肥而不腻。( 惠州)

八.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潮汕橄榄菜

潮汕橄榄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橄榄菜是一种闻名遐迩的潮汕杂咸小菜,不仅海内外的潮汕人喜欢,很多外地人吃后也都赞不绝口。不但如此,乌橄榄菜还与菜脯和咸菜一样也是一种重要的潮菜原料,用它来炒饭或蒸肉,能产生一种难以形容的油香美味。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青绿色的嫩橄榄,与咸菜叶一起熬制之后,会变成黑亮如墨的乌橄榄菜呢?而且这样一种风味独特的黑色食品,又是在怎样的情形下被创造发明出来的呢?

有这样一个创制乌橄榄菜的民间传说:每年夏天,肆虐的台风刮过之后,橄榄林子里总会落下一地的橄榄花。橄榄花就是尚未成熟的青橄榄,这时距离秋冬的采摘期尚远,橄榄果个小色青肉嫩核稚,吃起来粘稠味涩。有一位巧媳妇,舍不得让橄榄花在地里烂掉,就拾了一篮回家熬煮。因为旧时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咸菜瓮,瓮头(上面)总堆放着一些咸菜尾(叶),巧媳妇便将这些咸菜下脚料也取出来洗净切碎,放进生铁鼎(锅)里与橄榄花同煮。她的本意,只是将废物利用起来,留着以后慢慢食用。不想奇迹真的出现了,乌橄榄菜就此诞生了!

从技术的层面看,发明乌橄榄菜的关键环节是熬煎橄榄树脂。但此项技术的发明及应用,潮汕人的先民南越人至迟在唐代就已经掌握了。这是因为橄榄本来就是一种原产于南越的果树,南越人除了嗜食橄榄果之外,还熟悉橄榄树的种植技术并能够综合利用橄榄树的各种价值。

对此唐朝人刘恂在《岭表录异》中是这样记载的:“橄榄树枝皆高耸,其子深秋方熟,南人重之,生咀嚼之,味虽苦涩而芳香胜于含鸡香也。有野生者,子繁树峻,不可梯缘,但刻其根下方寸许,纳盐于其中,一夕,子皆自落。树枝节上生脂膏如桃胶,南人采之,和其皮叶煎之,调如黑饧,谓之橄榄糖。用泥船隙,干后牢于胶漆,著水益坚耳。”这里提到,橄榄树的枝节皮叶会分泌一种乳脂,经过熬煎之后,就变成黑色的饧状物,所以称之为橄榄糖。

橄榄树脂并不仅仅作为船舶的粘合剂,品质好的还能成为香料或药材。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就提到一种“橄榄香”,说其由“橄榄木节结成,状如黑胶饴,独有清烈出尘之意,品在黄连、枫香之上”。

潮汕人从南越人身上传承过来的橄榄文化,首先表现在对橄榄果的嗜好上。嚼橄榄犹如喝功夫茶,个中滋味非此道中人是很难理解的。地方志书在记载橄榄时最重视的就是品质,比如嘉庆《澄海县志》说橄榄:“实尖而小者为美,圆而大者稍逊之。”光绪《海阳县志》则说:“其种有青有黄。青者味涩,唯黄而尖有三棱者佳。”这里提到的三棱橄榄,原产地在潮阳金玉的芦塘乡。2005年有一株树龄五百年的橄榄树王,挂果158公斤,拍卖得到52.7万元,创下了惊人的交易记录。

其次是表现在对橄榄树的综合利用上。橄榄树挺拔高耸,木质轻疏松软,故张岱《夜航船》说:“此木可作舟楫,所经皆浮起。”按古人造船的最大特点是不用铁钉,有了橄榄树,造船所需的木材和粘合剂就都能够解决,航海就变成了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我们说,不但潮汕人的乌橄榄菜可能与橄榄糖有关,就连航海等生活方式都可能与橄榄糖有关。这也许能够回答为什么古代的潮州海商会那么出名,古航道:“万里石塘”为什么由潮州起始,经南海诸岛而到达异国他乡。

九. 广东省 广州 天河区 乡土木桶菜

“乡间小路”这间在天河北路上的小店,在菜式上总是搞搞新意思。木桶是乡下挑水用的“家伙”,摆上餐厅也别有风味。一个木桶往餐桌上一立,格外“拉风”,不明其因的食客,瞪大双眼往笔者这桌凑过来,嘴角挂着丝丝笑容,拉上几个同桌一起打量起来(此菜今日才推出市面)。同桌进食的朋友,顾不上礼节,筷子七上八下的只往木桶里掏菜。

十. 江西省 宜春 靖安县 大碗菜

靖安,朴实的农家人喜欢用大碗装菜,他们用最简单的调味料做出了各种各样风味独特的大碗菜,香味十足,吃起来非常过瘾。最受欢迎的有大碗花菜、大碗香干、大碗长豆角、大碗莲藕等。因为农家乐的推广,农家菜也渐渐走上大家的餐桌了。正宗与否我不敢保证,但是按照自家人的喜好来做,每次留下的空碗就是对我们靖安美食最好的肯定哈!五花肉鲜香,莲藕脆嫩,非常可口的下饭菜,值得试试哦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