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城口特产猪血粑 猪血粑配料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城口特产猪血粑 猪血粑配料表更新时间:2024-01-05 16:27:46

一. 广西 桂林 全州 血粑豆腐

血粑豆腐是全州人自古以来情有独钟一种特殊食品,从什么年代开始制作食用已无史考,听老人们说,是老0的老0传下来的,也有人讲,是全州人熏制腊肉后不久就有了。

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因为当年大旱,一个叫贱狗的佃户因欠地主的租谷,年终时带着妻儿躲债躲到大年三十日才偷偷跑回家,为了过个象样的年,他磨了一灶豆腐,并到隔壁邻居家赊了两斤肉,邻居见他穷的可怜,就把一盆刚杀的猪血送给了他。他把猪肉剁碎,准备制成肉丸子好过年(全州人过年,特别是农家过年必做肉圆子,表示过年大团圆),突然帮地主家讨债的狗腿子来收债了,贱狗一家人吓得乱成了一团,生怕猪肉被抢走,慌忙中忙把刚剁碎的猪肉倒进猪血里;狗腿子进得门来,见了一盆猪血,以为佃农杀猪过年,是有钱不还债,并逼佃农交租,佃农细说原因,并苦苦哀求,狗腿子说:“老爷给了你田种,年终赖帐不交租,真是红白不分,晓不得好丑”。贱狗说;“我是晓得好丑,分得清红白的,只因年成大旱,所以才欠了租债”,并表示来年补交。狗腿子眼球一翻,出了一道难题:“红是红,白是白,白是豆腐,红是血,要想明年有田种,你把豆腐变成血”。田是农民的0子,如果不给佃田就难搞了。贱狗急中生智,忙把一灶水豆腐倒进猪血盆里,双手在血盆里又抓又揉,把豆腐全弄碎了说:“豆腐变成血了”。狗腿子无话可讲,灰溜溜地走了。贱狗夫妇见一盆猪血里又有碎肉又有豆腐,分又分不出,一时又吃不完,就索性将其混在一起,加点盐和葱花蒜泥,揉成团,做成小圆子吃,吃不完的就放进谷筛里。为了防止其变质,就连谷筛一起吊在火坑上熏烤,日子久了,这血豆腐圆子变成腊味,非常爽口好吃,以后逐渐在民间流传,并经过千百年的摸索,工艺不断得到提高,就变成如今的血耙豆腐了。

制作方法

腊月时节,最佳的时期为杀年猪时,先磨一灶水豆腐(一灶约5斤黄豆),压干成干子豆腐后(原则上越干越好),取一大碗(约一公斤)新鲜猪血,剁3—5斤猪肉(以前胛瘦肉为最宜,瘦肥比例为5比1),加入五香粉、精盐、面粉或淀粉适量,将其混揉成团,然后揉成直径0.8—1.2公分大小的圆球体,放置谷筛或菜篮内,挂吊于通风处5—7天,然后移吊于火堂顶上接受烟火熏烤(与腊肉熏烤一样),距离火炉1.5—3米均可,熏烤30天以后,外表成黑黄色,切开里面呈肉红色即可食用。

食用方法

制好的血粑豆腐味道极佳,即有腊肉的腊香,又有豆腐的松脆,可切成厚片与腊肉同熟,也可切成薄片放入香料蒸食;还是亲友之间相互送礼的佳品。此物制腊以后便于保管,即可放于火炉上长年接受烟熏(成品以后放置要离烟火远一些),也可放于冰箱或干燥处。

流传地带

全州各乡镇,目前较流行的有文桥、大西江、东山、白宝、蕉江等偏远地带。

二. 湖北省 潜江 焌米茶、火烧粑

焌米茶、火烧粑是潜江夏天最具特色的风味主食。焌米茶的制作方法是把大米放在锅里用小火炒,一直炒到金黄色为止,然后盛起来,要吃的时候取少量用冷水煮,跟煮粥似的,只是煮焌米茶的水要多放一些,等米煮到开花了就可以吃了。焌米茶一般凉后食用。大米在炒制过程中能量被大量消耗,所以,焌米茶是一种热量极低的食品,既能消暑解渴,又不会增加身体的能量,具有非常好的减肥功效。焌米茶虽然爽口,但对于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来说,却不耐饥,因此产生了焌米茶和火烧粑搭配的吃法。火烧粑的制作方法是把面粉和好发酵,放点糖,然后将发酵好的面团揉成小碗大的坨,表面撒点芝麻,贴在锅里用桔梗作燃料烧烤,十几分钟就熟了。火烧粑外壳焦黄,内瓤雪白有弹性,和焌米茶一起食用,既能消暑又能充饥。

三. 湖北省 黄石 大冶 大冶印子粑

在大冶市南部,有一个地方四周环绕着数座海拔500至800米的大山,山貌如城,形成天然抱裹之势,人们叫它裹城,又因这里地处江南,气候温和,盛产桃、李、梨、桔、枣等果品,又叫“果城里”。这里的印子粑,具有千余年的历史,远近闻名。

大冶果城的印子粑,每年制作两次。一次在春节前,一次在二月花朝后。腊月二十四开始过小年,家家户户洗米出舂碓,用筛箩筛粉,用粑印做印子粑。粑分两种,一种是高梁粑,红色,代表日子越过越红火;一种是白粑,蒸熟后在粑中点红,代表丰收、喜庆和圣洁。过春节时,当地人便蒸粑、煮粑待客,或送亲友作礼品。印子粑也有绿色的,表示期望来年风调雨顺,禾苗葱壮。果城人最隆重的是第二次制作印子粑,时间是农历2月18日到3月3日。印子粑的制作特别讲究,要一白二清三酥。以籼米为主,兑进适量的糯米,用碓舂成粉,加入清甜的山泉水揉和,用粑印印成粑,放入蒸笼蒸熟。如果堆粑山,则要趁热堆,冷却后不易堆成。

粑印用木制,每个粑印有1-3个空模,形状一般只有小茶杯口大。粑印里刻有反向的如马、牛、羊、鸡、龙、犬以及鸟雀、花、草等各种动植物图案,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堆成的粑山,晶莹透亮,造型美观,堪称优秀的民间艺术品。

住在山外的亲友能得到果城里亲朋好友馈赠的印子粑,都要高兴地评论和赞美一阵子。随着改革开放,果城里旅居港、澳、台及国外的亲友回家乡过春节或碰上花朝后做印子粑,除大饱口福外,有的还要带点回去给亲人尝尝,共享乡情。

果城里的印子粑深受人们喜爱和称赞,不仅因其形状如银元,印有福禄寿喜等各种图案,而且因其粘而不腻,香而柔软,既可蒸食,又可烤食,还可和荤汤煮食。更重要的还是它有着千年的历史和传说。

大冶,是公元10世纪中期取“大兴炉冶”之意而新置的一县。传说在唐代有个叫王明畏的人,任鄂州永兴县知县时,为官清廉,惩治腐恶,关心民间疾苦,深受人民爱戴。他曾为一盲女伸张正义,触犯了富豪,得罪了上司,被削职为民,便含愤出家到尖山殿修行,后来死于岩山庙。百姓为了纪念王明畏,便修了“土主庙”和“土主坟”,立碑雕石。家家户户还将糯米、粘米混合碾粉,掺进山泉揉成团,做成印花小圆粑祭奠他。人们以自然村为单位,堆成丈余高的粑山,敲锣打鼓放鞭炮,到坟前、庙里祭奠,祭期从花朝到3月3日,历时18天左右。后来,人们把这种活动称为“菩萨会”或“土主会”,年复一年,形成了古老的-。每到2月18日,山民们就把穿着红袍的土主菩萨抬下山,绕着果城的200多个村庄巡游,直到3月3日,才把土主菩萨送上山庙,谓之土主升天。在土主游村时,各家各户把把印子粑摆在正堂门中间土主像前,尽情求拜,有盼丰收的,有盼子孙繁衍的,有盼六畜兴旺的,有盼岁岁平安的,晚上,土主菩萨游到哪村就在哪村正堂歇息,与此同时,几百个村子热闹非凡,唱戏的,说书的,玩戏法的,玩灯笼和狮子的,踩高烧的,有什么绝活的人,尽情表演献技。附近几十里的人来赶会的,走亲戚的,做生意的,人山人海。果城里的印子粑也随之闻名,长久不衰。外地人则干脆叫它“大冶印子粑”。

四. 重庆市 城口 野生岩耳

岩耳为地衣植物门植物,因其形似耳,并生长在悬崖峭壁阴湿石缝中而得名,体扁平,呈不规则圆形,上面褐色,背面被黑色绒毛。石耳含有高蛋白和多种微量元素,是营养价值较高的滋补食品,是一种稀有的名贵山珍。

五. 广东省 清远 连山县 猪血糯米灌肠

壮话叫“巫帮”。用糯米、花生、五花肉丁、猪血、绿豆及各种香料等混合,灌到洗净的猪大肠内,两端拴紧,用小针在肠上扎数个气孔,再蒸熟,就制作成了猪血糯米灌肠,切片食用色美味佳,风味独特,嫩滑可口,芳香宜人,是待客的佳肴,深连山同胞的喜爱。

六. 四川省 宜宾 屏山县 叶儿粑

叶儿粑又叫艾馍,原是川西农家清明节的传统食品。1940年,新都天斋小食店将艾馍精心改制,更名为叶儿粑。制作叶儿粑选料考究,工艺精细,具有色绿形美、细软爽口的特点,为四川名小吃之一。用糯米粉面包麻茸甜馅心或鲜肉咸馅心,外裹鲜橘子叶,置旺火蒸。特色是清香滋润,醇甜爽口,荷香味浓,菜分两味,咸鲜味美。

主料:糯米粉、碎米芽菜肉馅。

作法:

1、将糯米粉用温水拌和成面团。

2、将碎米芽菜肉馅包入面团中呈鹅蛋状。

3、入笼蒸透即可。

七. 贵州省 铜仁 碧江区 铜仁油炸粑

油炸粑是铜仁地区传统早点。又叫“马泡”。因其制作简单,携带方便,价格便宜,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原料是大米、糯米、黄豆。比例是3 :4 :3,制作过程是:先将三种原料分别浸泡半天,再和在一起磨成稠浆,然后将菜油烧开,舀一小勺浆放在特制的盒子里,放进油锅里,炸至焦黄后控干油即可食用。有人还喜欢在浆里放点葱丝、蒜苗丝和糟辣椒,味道也很可口。

八. 贵州省 贵阳 云岩区 糕粑稀饭

荸荠粉沸水冲熟,放入米粉蒸成的小糕粑,撒食糖、果脯、果料、玫瑰、芝麻而食。香甜滑爽,甜而不腻,有开胃消食化气之功效。已有百余年制作历史。

九. 贵州省 毕节 大方县 大方豆豉粑

大方豆豉粑是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的。大方豆豉粑具有健脾开胃,助消化,促进食欲的功效,是烹调调料之一,在贵州省内外颇有名气。

豆豉粑是豆豉的衍生品,豆豉一年四季均可制作,但一般以在冬季其香味、质量最佳,其他季节由于气温高,豆豉发酵酵快,味差并稍带苦味。豆豉制作应选择粒大饱满、无虫蛀、无霉烂变质的大豆,用清泉水浸泡24小时后用大火蒸制20小时之后选择竹筐类易散发热量的容器,铺垫豆豉叶,让其自然发酵,成熟后将豆粒放入石碓中加入一定量食盐捣细,再发酵1个月左右。待天气晴朗时,将发酵好的豆豉取出捏成长方形的小块并抹光滑,放置在太阳下晒,随时用少量菜油抹面,并用木板轻轻将每面拍紧再晒,使之紧实不开裂。当水分降到20一定程度即可包装贮藏在通风干燥地方。 即成为豆豉粑。

十. 重庆市 城口 城口板栗

城口板栗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城口板栗是重庆城口的。

重庆城口县地处亚热带山地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冬长夏短,很适合板栗的生长,加之野生板栗资源极为丰富,且加之多年来对野板栗林的改造,采取截干后以优良品种进行换冠,加强精细管理和病虫综合防治等技术措施,优质板栗不断扩大,单产逐年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板栗生产由自然优势向商品优势的转变和发展。目前,全县有优质板栗林(结果)面积为12万亩,计1500万株,年产量在120万公斤以上,同时随着全县生态工程的全面启动,将进一步加快对野板栗林的改造,优质板栗产量也将大幅度提高。

全县现已引进优良板栗品种十三个,主要有九家种、铁粒头、短扎、焦扎、青扎、处置红、它栗、尖顶油栗、浅刺大板栗、石丰、大红袍、红毛早、江氏栗等。主要分布在全县十三个乡镇,其余乡镇也有零星分布。

城口板栗

城口县林学会

13356641

新鲜栗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