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春节余姚特产有哪些可以带走 浙江余姚特产十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春节余姚特产有哪些可以带走 浙江余姚特产十大排名更新时间:2024-01-21 11:34:09

一.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杨梅

余姚杨梅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余姚杨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余姚杨梅冠天下,浙江余姚是中央农业部命名的全国杨梅之乡,种植杨梅历史悠久,据境内河姆渡遗址考证,早在7000年前就已有杨梅原种存在,人工栽培历史亦有2000余年。现有栽培面积8.1万亩,目前常年产量1.3万吨左右,今后随着幼令树增长,产量逐年增加。杨梅已销往北京、上海、广东、东北等全国各地,部份产品已进入香港国际市场。

全市杨梅重点分布在姚江流域两岸低山缓坡地带,基本形成了以姚东三七市镇、丈亭镇、河姆渡镇、余姚镇为主的荸荠种主产区,以姚西马渚镇、牟山镇为主的粉红种(西山白杨梅)主产区的生产格局。并在生产上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栽培面积全国最大、产量位居前列,成为全国最大的孛荠种产区;第二、栽培日趋标准化,省级地方标准《余姚杨梅系列标准》已在产区推广实施:第三、果品质量好,全市主栽品种荸荠种是国内专家首推鲜食兼加工良种,质量上乘,果均重10克,色艳多汁酸甜适口,富含各类矿质和维生素,拥有“鹤顶牌”余姚杨梅等省优质农产品品牌。( 余姚)

二.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年糕

余姚年糕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年糕是余姚市三七市镇的特色产品。近年来,在“生态育糕、品牌强糕”两大战略的引领下,三七市年糕走出宁波,远销到全国各地。

为了提高年糕品质,该镇近年来陆续建设了1万余亩年糕专用稻米基地,现在这里生产的年糕不仅外观洁白如玉,而且口感韧糯滑爽。同时,该镇积极引导年糕生产企业打响品牌,提高三七市年糕的知名度。为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该镇一些年糕生产企业近年还开发出多个品种多种规格的年糕产品,如统一精制年糕厂与中华老字号———宁波缸鸭狗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出火锅年糕、切片年糕、手工年糕等10多个品种,进一步扩大了销售区域和销售量。

据统计,三七市镇现有上规模的年糕生产企业10多家,年生产能力达7000余吨,年销售收入超过2500万元。年糕已成为三七市镇农民增收致富的“金娃娃”。

三. 陕西省 咸阳 秦都区 春节食品之年糕

春节食品之年糕

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遗址中发现了稻种,这说明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汉朝人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即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

将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这一点可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得到证明。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粉用绢罗筛过后,加水、蜜和成硬一点的面团,将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用箬叶裹起蒸熟即成。这种糯米糕点颇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制成,而糯米是江南的,在北方有糯米那样粘性的谷物,古来首推黏黍(俗称小黄米)。这种黍脱壳磨粉,加水蒸熟后,又黄、又粘、而且还甜,是黄河流域人民庆丰收的美食。明崇祯年间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记载当时的北京人每于“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难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谐音而来。

年糕的种类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农家的黄米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台湾的红龟糕等。年糕有南北风味之别。

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均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汤煮诸法,味道甜咸皆有。

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

四.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蜜梨

余姚蜜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余姚蜜梨栽培历史悠久,经验丰富,1987年以来发展很快,现基本形成以姚北平原小曹娥、泗门、低塘、朗霞等乡镇为主栽区,早中晚品种熟期配套的生产格局。全市栽培面积2.5万亩,产量2.61万吨,早熟蜜梨以翠冠、脆绿为主,中熟蜜梨以清香、黄花为主,其中早熟蜜梨面积达到1.5万亩左右,成为目前浙江省最大的早熟蜜梨产地。近年来全市梨果销势看好,市场已拓展到上海、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广州等省内外城市,特别是早熟蜜梨因其果形美观,色泽佳,成熟早,质量好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套袋栽培梨果更成为市场宠儿,现行价为2.5元/公斤左右。梨果于7月20日左右开始大量上市,持续到8月底左右结束,供应期约1个半月。全市生产的鲜果具有个大、均匀、汁多、外观漂亮,含糖量高、品质好的优点。"舜水牌"、嫦娥牌"、等蜜梨品牌多次在浙江省、宁波市评比中获奖,成为省、宁波市优质农产品,其中"舜水牌"蜜梨夺得2000年浙江省精品水果展示会一等奖。全市拥有宁波市专业特色村--小曹娥镇曹一村,低塘镇果木园等一大批优质、高效梨生产基地和低塘早熟蜜梨种苗基地。( 余姚)

五.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浙麦冬


产品名称: 浙麦冬

产品别名:姚麦冬

产品产地:宁波余姚

产品特性:养阳、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之功能。

产品简介:浙麦冬,系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又称麦门冬,应产地原属余姚,又称姚麦冬,是全国重点产地之一,浙麦冬为植物的干燥块根,短壮饱满,色泽黄亮,质量优于四川、福建所产。清朝末期,宁波药行兴盛,药商云集,争购浙麦冬,运销香港,日本乃东南亚诸国和全国各大白术,象贝在内的三大浙货之一。是一种贵重的常用中药材,为浙江中药的 “浙八味”之一,因亦称浙贝母,又因其始种于象山,因又称象贝,亦称大贝、大贝母、元宝贝、珠贝系百合科越年生草本药甲植物,初夏时植株枯萎、收获其地下鳞茎、洗净后加工晒干处理,便成药甲的贝母,

产品历史:据《象山县志》记载,象山“有种植浙贝历史,以后移栽鄞县小溪、堇江一带,有万人种贝以此为生……” 早在明朝,浙中地区就有栽种麦冬的历史,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清朝末年,宁波药行兴盛时期,姚麦冬已成为宁波“三大浙货”(白术、象贝、麦冬)之一,各地药商云集,争购姚麦冬,运销香港、日本、东南诸国。目前浙麦冬主要分布于慈溪市西部和北部平原,以及余姚市东部、北部地区。

浙麦冬呈纺缍形,似枣核,长1.5-3厘米,粗0.3-0.6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级。质柔软,断面黄白色,半透明,具木质芯。肉质具油性糖质。以肥大黄白者为佳。据《本草纲目》记载:“麦冬主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强阴益精,定肺气,安五脏,止烦热,久服轻身明目不老不饥”。

六.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番鸭

产品名称: 余姚番鸭

产品别名:瘤头鸭、呆头鸭

产品产地:宁波余姚

产品特性: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产品简介:番鸭又称瘤头鸭、呆头鸭,是一种优良的瘦肉型肉用鸭,它具有生长快、个体大、耐粗食、适应性强、肉质鲜美、瘦肉率高等特点。

产品历史:余姚,地处浙江宁绍平原中部,素有“鱼米之乡”、“文献名邦”之称。余姚市番鸭养殖己有近百年的历史,近几年,经引进优良种鸭,进行品种选育改良,使余姚番鸭品种质量更优。生产性能更高,饲养量也逐年增加, 2000年肉鸭饲养量达300多万只,生产种苗500万只,其中苗鸭和肉鸭销往市外300多万,销售地区已至国内大陆各个省市。余姚番鸭毛色分黑花和纯白二种,成年个体重公鸭5.8kg、母鸭3.2kg,母鸭170-190日龄开产, 64周龄平均产蛋120枚, 83周龄202枚。肉鸭个体重: 75日龄公鸭3.8-4.3kg, 60日龄母鸭2.0-2.5kg,屠宰率87.2%,半净膛率78.5%。

七.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海头泥螺

海头泥螺

泥螺,余姚俗称“吐铁”,是贝壳类软体动物,壳甚薄,体表有粘液,大小如螺蛳。泥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成份,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的大众化海产品。

余姚海岸线长达百余里,杭州湾沿海有大片低潮海涂,不但面积大而且土壤肥沃,海产品资源非常丰富,其中以北部临山、泗门、小曹娥镇一带所产的黄泥螺最为著名。泗门、小曹娥所产黄泥螺,头长、体黄、脂厚、味道特别鲜美,在上海颇有影响。

姚北黄泥螺,早在宋代就有采食记载。据余姚旧志记载,姚北黄泥螺,以桃花盛开时所产的质量最佳,此时泥螺刚刚长发,体内无泥,且无菌,味道也特别鲜美。中秋时节所产的“桂花泥螺”,虽然比不上农历三月时的“桃花泥螺”,但也粒大脂丰,极其鲜美。

泥螺的吃法各异,各有特色。一般煮熟下饭当然非常合适,但当地人更喜欢用酒渍腌食。其具体的制作方法是:挑选个大且鲜活的黄泥螺,筛去泥螺表层的粘液,洗净,去掉水份,放入容器内,加盐、黄酒若干,然后将容器口封住,腌制一星期左右。到时取出,异香扑鼻。

由于泥螺体表粘液及内脏中含有一种毒素,个别对此种毒素过敏的人吃了泥螺(特别是腌泥螺)后可能会产生面部浮肿、足趾僵硬的症状,因此需加倍小心。另外,泥螺养份丰富,一旦沾染病菌就容易大量繁殖,吃了此种不洁泥螺容易引起腹泻,亦需慎之。吃泥螺时最好加米醋等调料,既可杀菌,又能增加美味。

八.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九.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咸蛋

余姚咸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余姚咸蛋

浙江省余姚市泗门镇、牟山镇、梁弄镇、河姆渡镇、鹿亭乡、黄家埠镇、小曹娥镇、三七市镇、陆埠镇、大岚镇、临山镇、丈亭镇、大隐镇、马渚镇1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余姚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申报“余姚咸蛋”和“余姚皮蛋”原产地地理标志的批复》,余政发﹝2011﹞104号

宁波金銮禽蛋食品有限公司《余姚咸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宁金办﹝2012﹞05号

余姚咸蛋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及辅料要求。

1.鸭蛋:

(1)品种:带圈白翼梢羽的本地麻鸭。

(2)饲养要求:

①饲养环境:饲养场地位于余姚境内湖区,每100只鸭设置鸭滩和水围面积均不小于50㎡。水围水深大于1m。

②饲养管理:饲料由本地产酒糟、贝壳粉、玉米粉、面粉、鱼粉等自配料混合而成,日粮中不得添加任何人工色素。

③鸭子的饲养环境、饲养过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兽药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3)原料蛋要求:不超过7天的本地产新鲜鸭蛋。蛋壳清洁、打开后蛋黄凸起,有韧性、蛋白澄清透明、无杂质、无异味、蛋内无血块及其他异物组织。

2.辅料:

(1)加工用水:应选自余姚四明山区水源,水质应符合国家关于生活饮用水的标准规定。

(2)黄泥:应选自浙东四明山区的山黄泥,泥土无异味、无污染、无杂质、黏性好,干燥。

(3)食用盐:应符合国家关于食盐的标准规定。

二、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选蛋→配料→腌制→清洗→称重分级→真空包装→高温杀菌→冷却。

2.关键工艺:

(1)选蛋:通过旋转轻照、灯光1,剔除无毛孔、通透性差、沙壳蛋等不合格蛋。

(2)配料:

①腌制液制备:将食用盐和水按照一定配方混合搅拌均匀后,至浓度为28%至32%的盐水作为腌制液备用。

②料泥制备:将配制好的腌制液与山黄泥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制成料泥。

(3)腌制:

①盐水腌制:将挑选完后的新鲜鸭蛋逐层放入腌制液中腌制,当温度≥28℃时,腌制时间为25至30天;当温度20℃至28℃时,腌制时间为35至40天;当温度10℃至20℃时,腌制时间为60至70天;当温度≤10℃时,腌制时间为80天以上。

②料泥腌制:将新鲜鸭蛋均匀粘满料泥,表面撒一层草木灰或稻壳等进行腌制,腌制过程时间约同盐水腌制。

(4)清洗:清洁蛋壳表面,晾干。

(5)高温杀菌:咸蛋真空包装后进行高温灭菌,灭菌中心温度120℃至126℃,时间20至30分钟。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形态:剥壳后蛋白完整、不粘壳,蛋白无“蜂窝状”现象,蛋黄较结实,蛋黄与蛋白间具有一层灰黑色膜。

(2)色泽:蛋白清白,蛋黄红润或黄润。

(3)香气滋味:有余姚咸蛋特有的香气,咸淡适中,香味浓郁,蛋黄松沙可口,蛋白细腻、无异味。

2.理化指标:食盐(以氯化钠计)2%至6%;水分60%至68%;脂肪≥12%;挥发性盐基氮≤10mg/100g,铁≥3?g/100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