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怎么和别人要特产 特产怎么拿给同事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怎么和别人要特产 特产怎么拿给同事好更新时间:2023-12-20 06:37:29

一. 贵州省 黔南州 都匀 水族饮食和鱼

水族饮食和鱼

都匀的水族同胞不仅在迎宾、宴请时离不开鱼,因为鱼在他们心中是幸福、吉祥的象征,而且在日常饮食中也非常喜欢食鱼。有客自远方来,主人必定要杀鱼款待,表示宾主有鱼水之情,意深情长。

为了领略一下都匀水族人民平时的饮食习俗,我请你和我一起到我的水族朋友老潘家作客。

老潘家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寨子里,我们进了寨门,绕过寨脚的一口鱼塘,然后沿着一条小路走上去就到了。

老潘家住的是一栋三层的古老干拦式楼房。听见屋外有狗叫声,老潘知道有客人来,便赶快迎出来,把我们接进了二楼堂屋左边的火塘间坐下来。已经是深秋了,天气有点凉意了,我们坐在火塘边,边烤火,边交谈,甚是情意浓浓。到了吃中饭的时候了,好客的女主人便在火塘里放上一个铁三脚架,上面放上一口盛装着油酸汤的大铁锅,摆上一块木条,搁上一只蘸水碗,那葱绿盐白辣椒红,让人口涎欲滴,然后端上一盆剖好、洗净的鲤鱼块,一块一块地往酸汤里梭去。

我们一边喝着老潘自酿的甜酒,一边等着汤开。水族同胞历来有“菜不论数,以酒为大”和“劝酒为礼”的习俗。我们喝着酒,不一会汤开鱼熟了,老潘给我们每人碗里敬上一只鱼头,这是主人对客人表示的敬意。

这时女主人又端来了新鲜的白菜、自制的豆腐。她一边往锅里放一边说:“不成敬意,天凉了吃火锅就图个热火,吃个新鲜。”女主人的一句话道出了吃水族汤鱼的妙处。那鱼肉真是白嫩味鲜,十分可口,酸中带辣,回味长久,吃得浑身发热,鼻尖冒汗。正当我们吃得落胃,谈得高兴时,老潘突然离席而去,大家有点茫然。不一会老潘手抓着一条约二斤重的鲤鱼进来,然后将鱼甩在木地板上。鱼在地上又蹦又跳,大家一起呼喊着“秀!秀!”使气氛达到了热潮。然后老潘把鲤鱼当着大家的面刮鳞、去鳃、剖肚、洗净、切实,放进了锅里,大家又掀起了又一轮喝酒吃鱼的热潮。这叫“席间进活鱼”,是水族人民欢迎尊贵客人的隆重仪式。因此水族的村寨里都有鱼塘,长年养有鱼,可以随取随吃。

我们边吃边摆,说起了水族人民平时吃鱼的烹调方法来。老潘说,吃火锅酸汤是常用一种方法。此外,还有油炸鱼,就是将面粉与水、盐、香料拌成糊,将它糊在鱼块上,用油炸成金黄、脆香,然后作为下酒的菜肴,其味香脆可口。如果在河里捕捞到一些小鱼,可以将它们剖好、洗净、晒干或烤干备用。有客人来了,就将干鱼在油里炸脆,然后炒上青辣椒、毛辣果(西红柿),也是下酒的好菜,脆辣可口。还可以将鱼制腌鱼,都匀水族制腌鱼的方法和制腌肉不同,只是将鱼烤干一点,不刮鳞不剖肚把它装进陶坛里,配上酸糟辣、熟碎米、密封好,食用时从坛内取出蒸熟,拌上香料、盐巴,鱼肉醇香酥嫩,十分可口。水族人民喜欢食鱼,这和他们的先民来自华南江河湖海边上,一日三餐有鱼虾有关,也许鱼在他们心中是幸福、吉祥的象征有关。所以水族群众有下河捕鱼、摸鱼的爱好

,每个寨子里都有公共的或私人的鱼塘。平时他们在生产中也常常找机会抓鱼。例如男人在犁田、耕田时,往往腰上都拴着一个竹编的腰篓,碰到被翻犁出来的泥鳅、黄鳝,就顺手抓起放进腰篓。在水稻中耕除草时,见到有小鱼虾也会捞起来回家晒干或烤干,以备作下酒吃饭的菜肴。

这一顿“饭”吃得真是“鱼饱酒足”,而且还增加了水族人民饮食中有关鱼的许多知识。

二. 福建省 南平 武夷山 笋和笋干

武夷山是“闽笋”的主要产地。仅笋干一项,每年收成就达几十万斤,若逢“大年”可达上百万斤

笋是竹的幼芽。据资料记载,武夷山竹的种类有48种,因此,笋的种类也很多,主要有毛竹笋,花壳笋、黄竹笋、苦竹笋、石竹笋、麻竹笋、鞭笋等等。这些笋中最著名的是毛竹冬笋。唐朝诗人李商隐有“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杜甫又有“远传冬笋味,更觉彩衣春”的诗句,可见那时冬笋就已闻名了

武夷山的冬笋,尤以产在东路上梅的金竹、首阳一带的为最佳,故又称东(与冬同音)笋。这里产的“黄泥冠”、“白肉笋”,品质最好,风味最佳,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等无机质,营养价值很高。被视为“八闽山珍”中的精品

武夷山的苦竹笋风味也很殊异。它是山民的一种好菜馔,苦后有甘,多用来和酸腌菜共煮,最宜下饭。宋朝诗人黄庭坚曾有“南园苦笋味胜肉”的诗句,武夷山的苦笋就是这一种

此外,武夷山的方竹笋、紫竹笋、肿节笋和矮竹笋也很有名,为珍贵稀有之笋

武夷山制作的笋干,技艺特殊,味道淳厚,土色土香,深受人们的喜爱。类别分榨、晒、薰三大类。工艺需要经过煮、切、压、榨、晒、薰、烘、焙等十多道工序

武夷山笋干按产地和制法分东路笋和西路笋。东路笋指上梅一带,用炭火烘烤制成;西路笋指洋庄一带,靠阳光晒干制成,东路笋香脆、味美,西路笋洁、美、色好。按颜色武夷山笋干又分为白笋干和黑笋干两大类。黑笋干好吃。白笋干充实,一公斤白笋干经过浸泡可变成七、八公斤。据《崇安县新志》记载,上梅白水地区制作的“玉兰片”是笋干中的珍品,长10公分左右,用冬笋“黄泥冠”、“白肉笋”加工而成,色泽金黄,透明如玉。白笋干中的“黄尖”、“秀尖”也很出名。黑笋干中的咸笋也是武夷山人津津乐道的佳肴之一,制作工艺特殊,咸辣适宜,只要是吃过它的人,一提起它就会平添无限食欲,是一种典型的地方风味

笋和笋干是武夷山主要外销物资。随着罐头食品工业的发展,以冬笋为主料或配料的罐头,也就成为武夷山市出口外销的重要商品。如“清水冬笋”、“冬笋香菇”等罐头,备受海外市场欢迎。近年又出现了袋装笋,把笋干切成薄片分装成小包,携带方便,吃时便利

( 武夷山)

三. 福建省 厦门 湖里区 厦门黄则和花生汤

黄则和花生汤店系以厦门饮食服务公司小点名师黄则和命名。此店始创于1951年,至今已有48年历史,不仅在厦门家喻户晓,而且享誉海内外。黄则和花生汤取料精细,泡发考究,烧煮时间及火候恰到好处。其中成品具有花生片完整无缺、清香酥烂、入口即化、汤甜而不腻的特色,曾获1986年福建省小点比赛“金奖”殊荣。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解放初期和近期先后两次到过厦门,都特地光临品尝花生汤,对黄则和花生汤的美味大加赞赏,给予高度的评价

( 厦门)

花生汤是福建 沿海地区风味独特的 甜汤佳点,清甜爽口,滋补润肺。厦门方言有一句:“顶开花,下结子,大人小孩爱吃甲要死。”它谜一般地揭出花生为人人所喜爱。闽南籍作家许地山的《落花生》, 自然、风趣的笔触抒写了花生的多种烹调和吃法。

花生汤润肺生津,比之药膳也有食疗之效,价格便宜,家家吃得起,老少都能吃。

厦门的花生汤最著名的是位于 中山路头的 黄则和花生汤店,距今已有五十多年历史。黄则和的花生汤,不仅本地有声誉,在外来旅客、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中,也早已闻名。且味道美味而久久难以忘怀。

花生汤用料简单,煮法却甚考究。 花生仁用沸水冲烫去膜,加水、加少许纯碱,用旺火煮至花生仁熟后,改用微火煮烂。其特点:花生仁酥烂不碎,入口即化,汤色乳白,甘甜爽口。

花生汤的做法

主料:新鲜的 花生仁300克, 白糖200克, 清水1500克, 橙膏30克。

做法

1、先将 花生仁盛入锅内,另用一个锅煲开水。当水滚开时,把开水趁热冲入放有花生仁的锅内,用锅盖盖密浸约15分钟。然后倒入竹筛内,用手捏擦,使花生仁膜脱出,边捏擦边边漂水,漂至全部的花生仁膜脱干净为止,待用。

2、把已脱过膜的花生仁放进锅内,加入 清水1000克(可加少许纯碱),先用旺火煮滚,然后改用慢火熬煲。熬至约1小时后,再加入清水500克,再煲滚后,改用慢火再熬,熬至花生仁用手指压下去成为粉烂时,把 白糖和 橙膏放入搅拌均匀(在熬煲的整个过程大约要2小时30分钟)。上席时把甜花生汤盛入汤碗,趁热上,即成。

花生汤的特点: 花生仁酥烂不碎,入口即化,汤色乳白,甘甜爽口。

四. 湖北省 孝感市 应城市 干浆粑和汽水粑

干浆粑和汽水粑也是生受人们赞许的早点。做干浆粑较有名气的要属刘金宝,他的蒸锅比别人大,用手在浆盆里一把把抓起米浆往锅里搭,一锅搭四层,米浆不跌不流,呈滴水型,搭完后盖上锅盖,凭听锅里的水响,指挥作火人如何烧柴。上大汽后,停火焖一下,然后用锅铲铲起,粑子底黄肉白,焦香甘甜。

五. 甘肃省 天水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张家川羊羔肉和清真碎面

张家川羊羔肉和清真碎面

张家川羊羔肉主产于关山林区,肉嫩味纯,色泽鲜艳,尤以小尾寒羊为最。以羊肉为主要原料的手抓羊肉、清炖羊肉、羊肉泡馍是陇上美味。清真碎面的做法与其它面条的做法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把面擀开后,不立即切,要晾成柔干再切成菱形。面要擀得又薄又匀,切得又细又匀,切成的菱形小片长约

1厘米左右,形如雀舌,码在盘中。也有人不称碎面,而形象地称为“雀(天水人读雀为qiao)舌头”。

清真碎面的臊子非常讲究,先把炒好的半生羊肉丁放进饭水中,用文火慢煮,等煮出香味来,再配入切成丁、粒与细条形的海带、榨菜、鸡蛋饼和虾皮等,烩煮成香味浓郁的臊子。食时,在煮好的碎面上浇淋上臊子,放上一撮香莱,调上醋、盐、油泼辣子,味精等,香气透鼻,令人食欲大增。吃清真碎面时,因面切得非常碎细小,配菜也随其形以细为佳,故多不用筷子,而用汤匙。

六. 云南省 昆明 呈贡区 蜡染和扎染

蜡染和扎染都是在云南若干种民族中流行的传统印染方式,两者的原理相似,工艺上略有区别。用蜡染和扎染工艺制成的壁挂、其他工艺品,极富民族特色,一直深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游客如果要买,可到工艺美术店和各大商场去,此外翠湖南路有若干店铺专营这类商品。 木雕工艺品:用比较珍贵的木料雕制成的各种动物、人像其他工艺品,古朴而别致,也是深受游客喜爱的东西。有兴趣的话,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购一点带回去,作为室内装饰品,它们的特色应该是很足的,较为集中的木雕工艺品销售点一是花鸟市场,二是翠湖南路的众多工艺品店。 锡器:云南个旧誉称锡都,用锡精制成的各种工艺品也是很不错的,特别是锡制的酒具、茶具,以及锡画等,外观精美,明亮如镜,集实用与装饰为一身。在市内各大商场和工艺美术店均有卖。 云南白药:疗效神奇的云南白药是国内外均颇富盛名的伤圣药,亦是名牌产品,曾多次获得国家金奖,客人到云南一趟不妨带一点回去。市内各药店载均可买到。v( 昆明)

七. 山西省 大同 左云县 拌汤和糊糊

拌汤和糊糊:拌汤和糊糊皆是只用面、不下米而做成的稀饭。将面搅拌成块状碎块拨入水锅中熬成者皆名曰"拌汤"。"拌汤"中最佳者为"白面鸡蛋拦汤"。它是将白面加少量的水,细心搅拌成虚面均匀的"扑穗儿",徐徐洒入已开的水锅中,稠稀要适当;熬至将熟时,加入适量的咸盐,再将已打均匀的一、两个鸡蛋糊糊,细细流入锅中,皆成漂亮的"蛋穗儿"漂于汤面上;最后炝入素油、葱、椒等搅匀食之。味道清香,柔软滚烫,是病人或缺乳婴儿的食品,其他面拌汤做法皆同,只是不打鸡蛋,而可切入少量的山药条儿。"糊糊"是将干面直接涮入水锅中而熬成的稀食的总称。其中有:"莜面糊糊、面茶、谷面糊糊、糜子面糊糊、糠糊糊、菜糊糊"等。"莜面糊糊"是不产小米的山区居民常食之稀饭,里面放上一些山药条子,加上盐,熬至烂熟。喝之香咸"热乐"颇有味道。"谷面糊糊"、"糜子面糊糊"则是放少许碱而熬成。"面茶"则是将莜面炒至金黄色,成为"茶面",用"茶面"涮成的糊糊,叫做"面茶",调盐喝之。因其颇有"油茶"的味道,故起名曰:"面茶",以有别于"油茶"。它是普通人家冬季调剂的生活,代替油茶的饮用物。而"油茶"则是用羊或牛油加白面炒成之"油茶砣子",食用时,用刀削下适量,放入锅内熬成。它是中等以上的殷实和富裕人家当家人冬季乐意食用的补品。 

八.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刺绣和挑花

毕节市苗族刺绣和挑花多以大自然为背景,结合生产实际,绣出风格优雅、充满民族气息的花纹图案。苗族妇女随手绣来,花样百出,有平绣、盘绣、结绣、绉绣、牵线绣、布贴绣等多种绣法,图案美观大方,耐人寻味,凝聚着苗族妇女的才能和智慧,堪与其他绣种争芳斗妍。挑花历史悠久,除苗族以外,其他民族也非常喜爱。挑花多以几何化的形体挑绣,讲究反挑正看,平滑细腻,朴素自然,无论在色彩、构图等方面都极富审美情趣,用挑花绣制而成的裙子、披肩、围腰、帽子、背包等生活饰品在民族传统工艺品中独具特色,深受游人青睐。

九. 海南省 琼中 蜡染和针绣

蜡染和针绣是苗族古老悠久的民间传统工艺,也是苗族同胞们最喜爱的装饰品。为制作蜡染,妇女们从山上采回特定植物,捣烂后配上其他颜料,经过发酵后制成色素染料,借助简陋的工具,经过反复几次的漂染和晾干,再用白蜡点缀,便可以将用土纺机织成的土布蜡染布成不同颜色的布料。海南省苗族妇女还在蜡染过的布料和蜡染布所裁制成的衣裙、头巾、腰布等服饰品上以变形夸张的手法,用鲜明的色彩线条进行针绣。针绣细致精巧,图案美观大方,题材多样,反映当地自然风光、飞禽走兽和奇花异木。

十. 云南省 怒江 福贡县 漆树和生漆

漆树,属落叶乔木,叶子互生,羽状复叶,小叶为卵形或椭圆形,圆锥花序,花朵小,常呈黄绿色,果实扁圆。生漆,又名土漆、国漆,是从漆树体流出的分泌物,初呈乳白色,与空气接触后,呈暗褐色,渐渐由稀变稠。生漆是我国著名的土品。据载,漆树栽培和生漆使用的历史,已长达四千多年。目前,仍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物资,生漆深受国外友人的欢迎。有关文献记载,世界年产生漆约4000多吨,其中我国的生漆占70%。望着峡谷那一山山、一箐箐的漆树,怎能不使人豪情满怀
( 怒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