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乐山市的十大特产 乐山十大特产排名送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乐山市的十大特产 乐山十大特产排名送人更新时间:2024-05-18 08:11:35

一. 四川省 乐山市 市中区 嘉州荔枝

嘉州荔枝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嘉州荔枝是四川乐山市中区的。嘉州荔枝主要分布在市中区悦来、棉竹等乡镇。由于独特的自然气候和环境因素,其品质上乘,尤以市中区悦来乡“官荔枝”最为突出,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是乐山荔枝栽培的代表,产品具有肉质爽脆、口感滑嫩、清香、核小等特点。

嘉州荔枝是嘉州名果之首,早在唐代,才女薛涛就有《忆荔枝》诗首加称赞:“传闻象郡隔南荒,绛实丰肌不可忘。近有青衣连楚水,素浆还得类琼浆。”其后有嘉州剌使薛能作《荔枝》诗附和:“果如松子色如樱,未识蹉跎欲半生。岁杪监州曾见树,时新入座久闻名。”当时荔枝常见于城内,古城会江门也有荔枝树,所以有楼因之名“荔枝楼”,一时为唐代嘉州名楼之冠。

宋代,嘉州荔枝名声日著。《方舆胜览》载:“土产:荔枝和橘柚。”列之为土之首。苏东坡兄弟均有吟咏,苏辙《奉同子瞻荔枝叹一首》诗云:“蜀中荔枝出嘉州,余波及眉半有不。”认为嘉州是四川荔枝的主产地。同时,荔枝又因是名在宋代又成了嘉州百姓的负担。如《舆地纪胜》载犍为县令吴中复诗道:“莫爱荔枝红,岁作嘉州孽。”注云:“吴中复知犍为县令,作诗三章以闵嘉州民而荔枝居其首。”当时,嘉州荔枝遍布城内城郊,而凌云山、城内老霄顶山麓最盛。陆游有文载:“一见荔枝熟时,凌云山、安乐园皆盛处。”安乐园就在老霄顶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也载:“尤多荔枝,以九顶寺殿前 核者为最,每岁,宪司专之。”所谓“宪司”即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司,天圣年间移治嘉州。宪司兼管农桑,凌云山荔枝便为其专营。

明代,嘉州荔枝成为蜀王贡品。王士桢《汉嘉竹枝词》诗云:“侧生一树会江门,水递年年进大藩。”便指嘉州荔枝每年通过岷江船运往成都以供蜀王。当时嘉州荔枝有“绿扶苞”、“并头欢”等名品。《嘉定府志》载:“又有一种开并蒂花,结并头果,一囊双核,名并头欢,乃川中绝品也。”是为书证。悦来乡荔枝湾在当时为荔枝主要产地,专供蜀王,荔枝也因之俗称“官荔枝”。《四川通志·舆地志》载:“荔枝,嘉定今生两株,旧属蜀藩。”正指此。清代,陶澍到荔枝湾考察,后在《蜀游日记》载:“有荔树大数抱,旁枝拱矗,皆数百年物。其叶有青绿碧白,每开花结果则东南西北四年而一周,亦一异也。”《嘉定府志》爱乡及物,特写道:“空江古岸,殆亦灵光岿然,为此邦硕果矣。” 名气一大,在民间便产生了杨贵妃所食荔枝来于荔枝湾的传说,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一说法最早产生于宋代,宋人宋景文《益部方物略记》:“荔枝出嘉、戎等州,此去长安差近,疑即为妃所取。”认为贵妃所食的荔枝来自嘉州,但并不全信。到后人眼中,就全以为真。如清人刘署《荔枝湾》诗道:“何事湾名尚荔枝,红尘一骑恨交驰。自从进御华清后,冷落江边人未知。”

民国时,凌云山上荔枝犹存,东坡楼下栖鸾、朝霞、兑悦三峰间小湾因之称“荔枝湾”。郭沫若“海棠香国荔枝湾,苏子当年寓此间”诗句中的荔枝湾就指此地。当时乌尤山上也有荔枝,马浮有《荔枝楼示来学诸子》诗道:“明窗好与安排定,要与南人识荔枝。”树旁有楼,也名荔枝楼,即寺之前殿。

据了解,嘉州荔枝主要分布在市中区悦来、棉竹等乡镇。由于独特的自然气候和环境因素,其品质上乘,尤以市中区悦来乡“官荔枝”最为突出,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是乐山荔枝栽培的代表,产品具有肉质爽脆、口感滑嫩、清香、核小等特点。近年来,市中区为保护嘉州荔枝品种资源,划定特定保护区域12万亩,同时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龙头带动作用,按照“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上接市场,下联农户,带动基地,形成品牌效应,全面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成功打造了“乐山市南亚热带作物荔枝示范基地”。目前,该基地核心区示范面积3000余亩,辐射带动面积10000多亩,年产量达到5000吨。如今,嘉州荔枝经过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改造,更加注重无公害和绿色食品品牌,已成为目前我市唯一的南亚热带作物标志性。

2014年,乐山市市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申报的“嘉州荔枝”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嘉州荔枝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乐山市市中区悦来乡、关庙乡、牟子镇、棉竹镇、杨湾乡、苏稽镇、剑峰乡、童家镇、通江办事处等9个乡(镇、办事处),95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3°36′-103°58′,北纬29°33′-29°45′。保护面积8000公顷,年产量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品质:嘉州荔枝果实中等大小、心形,果肩平;龟裂片明显,峰突起;果皮薄、鲜红色;果肉蜡白,肉质厚、脆嫩,有透明感;味浓甜,有微香,果汁中等;果核中等大小,长椭圆形。 (2)内在品质指标:嘉州荔枝可溶性固形物≥17%,总糖≥14.5%,维生素C≥30mg/100g。 (3)质量安全要求:嘉州荔枝执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标准要求。

二. 四川省 乐山市 井研 川蜡

由于四川省是白蜡的主要产区,用户习惯将白蜡称为“川蜡”。乐山峨眉又是川蜡的主产地,产年量达 10 万吨。白蜡又因是我国传统的土品,国际上称之为“中国蜡”。此外,还有的称为木蜡(《新本草纲目》),树蜡(《中国药学大辞典》),蜡膏(《四川中药志》)

白蜡的性质

1 、白蜡的化学成分:

白蜡是一种高分子结构的化学物质,主要为 26 酸(C 26 H 52 O 2 )、 28 酸(C 28 H 56 O 2 )及 30 酸(C 28 H 56 O 2 )及 30 酸(C 30 H 52 O 2 )与 26 醇(C 26 H 54 O)、 28 醇(C 28 H 58 O)及 30 醇(C 30 H 62 O)构成的脂类及微量的硬脂酸与软脂酸所成之脂。其结构式为: C 25 H 51 -C=C-O-C 26 H 58

2 、理化性质

白蜡质地坚硬、洁白,理化性能稳定,熔点较石蜡、蜂蜡等蜡类高,约为 80 ℃~ 83 ℃,凝结力强,不溶于水,溶于乙醇、苯、异丙醚、甲苯、二甲苯、醚等有机溶剂中。故具有防潮、防锈、防腐、着光和密封等作用。

白蜡的用途

白蜡的用途十分广泛,过去主要是用来浇制蜡烛照明,药用,制作丸药外壳等,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已成为军工、轻工、化工、医药等几十项产品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和配料,又是外销物品。白蜡的主要用途如下:

1、工业用途。

白蜡在工业上如飞机制造、机械制造和精密仪器生产中是铸造模型的最好材料,质轻、光洁、不变形、成型精度高,特别是飞机零件的铸造,加入白蜡可避免气泡产生,是各种精密仪器、电子工业上的电容器等的防潮剂,有较好的防腐和绝缘性能。是金属制品和国防器材的防潮剂、防锈剂和润滑剂。在造纸工业中是一些产品的着光剂和填充剂,配用白蜡后可使纸面光洁,纤维致密,经久耐用。如复写纸、蜡纸、有光纸、糖果纸、画报纸和高级纲版纸等都需要填充白蜡起光。在轻化工业中制造蜡布、蜡线、蜡绳、汽车蜡、地板蜡等时,加入白蜡以增加光亮度。白蜡是高级家具、用具、电玉粉等的抛光剂,涂上白蜡后能增加美观,经久光度不衰。此外,白蜡还是纺织工业的皮革工业的良好着光剂,它能增加光泽和韧性,牢固,美观,提高产品质量。

2 、医药用途。

白蜡在中西药品生产中作为抛光剂,用作药丸剂的外壳,使其能长期保存,不发霉、不变质、不失效。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记载:白蜡辛温无毒,可生肌止血,定痛补虚,续筋接骨,入丸服用可杀 虫,以白蜡频涂可治头上秃疮。有的古书上刊载白蜡虫可通经活络,益血补中,能医治一些内科、外科方面的疾病。如治疗血尿、毒疮久溃不敛。

三. 四川省 乐山市 五通桥 西坝米酒

西坝米酒始于东汉时期,以西坝境内出土的东汉崖墓文物中的酿酒器皿和乐俑得以印证。其酿制 方法一直流传于民间。到了宋代,曾经和赵匡胤比剑论道于华山的陈老祖,隐居西坝圆通寺 。他收集民间配方进行工艺改进、提升,产出道家米酒,使西坝酒作坊品质大大增加,产品 远销沿江各地,有绵延数公里的古陶窑遗址为证。

后仅秘传于陈氏家族之中,其酒质纯净, 米香浓郁,口感极好,少饮有温胃养颜、滋阴壮阳之功效。

四. 海南省 三亚 三亚的传统面点

把香喷喷的面包和水油酥皮叠在一起捏成罗旋形,中间包入糖椰丝和炒芝麻仁作成的馅料,这就是三亚椰丝糕。椰丝糕外观是黄白相间的罗旋形,吃起来椰味浓郁、松脆爽口。( 三亚)

五. 四川省 乐山市 金口河 金口河老鹰茶

金口河老鹰茶是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的。在海拔1200米至1800米的石娃山、帽壳山、大瓦山一带的悬崖峭壁上,生长着一种乔木茶树,据说只有老鹰才可以飞临到这些茶树上,大概这就是老鹰茶的来历。

金口河大瓦山上种植制作老鹰茶的历史悠久,过去就有“好看不如素打扮,好吃不过茶泡饭”之说,所谓的茶泡饭,指的就是用老鹰茶泡饭吃。那时,人们生活并不富裕,有了可口的老鹰茶泡饭吃,也算不错了,许多老百姓家泡的老鹰茶主要还是为了解渴。前些年通过检测发现,老鹰茶除了生津润肺之外,对心脑血管病也有保健作用。老鹰茶的市场价格逐年攀升,从5年前的每公斤30元涨到了现在的50多元,极品老鹰茶已卖到了每公斤600多元。由于过度采摘,老鹰茶一度出现衰败景象,这让年仅40来岁的青年农民黎峰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过7年多的摸索,他成功开辟出一条树上剥皮压苗、人工栽种老鹰茶树的新路子。2007年,他建立的帽壳山老鹰茶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18户,种植老鹰茶300多亩,几年下来初见成效,种植老鹰茶的农户亩收入近万元。

在黎峰杜的带动下,永和镇已发展老鹰茶种植2000多亩,年产量约3000多公斤,销售收入300多万元,山区群众增收之路越走越好。

六. 四川省 乐山市 夹江 夹江甜皮鸭

夹江甜皮鸭是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的特色美食。夹江甜皮鸭又称“卤鸭子”,沿用的是清朝御膳工艺。由民间发掘、改进,其卤水别具特色,具有色泽棕红、皮酥略甜、肉质细嫩、香气宜人的特点。

夹江甜皮鸭是上世纪90年代卤鸭子的基础上改进的,沿用的是清朝御膳工艺,选用上等原料并配以20多种中草药,运用卤、炸、烤等传统工艺精心烹制而成。选用4到6个月的仔土鸭,宰杀洗净后放到卤水里卤制。此时火不能大,连卤带闷制熟后,再用钢针在鸭身上戳数下,以去掉鸭身上的部分脂肪,随后逐只刷一层麦芽糖,挂起来晾至表面水分干。然后将晾挂好的卤鸭下油锅,炸至色泽红润、外皮酥脆时,捞起再刷一层麦芽糖,就算是制作完成了。制作中两次刷糖,第一次为了在油炸时自然上色,第二次是为在卤香味中添一股甜味。这样制作的甜皮鸭具有色泽红亮、皮脆肉嫩、骨头香酥、回味悠长的特点。而众多的夹江甜皮鸭中,又以县城东门“木城李鸭子”最为地道。

夹江甜皮鸭的做法:

制作正宗的“甜皮鸭”,必须选用农家喂养的土鸭子(麻鸭)为原料,亦可用仔鹅代替。

原料:土鸭子1只(约 1500克),生姜、大葱、精盐、饴糖、冰糖、料酒、花椒、八角、桂皮、小茴、丁香、草果、砂仁、草蔻、甘草、鲜汤、熟菜油各适量

制法:

1.鸭子宰杀后去净毛,在尾部横割开6厘米长的口子,剔出内脏,洗净后用花椒、精盐、料酒抹遍鸭身内外,将鸭子放入盆中,腌渍5-6小时。

2.炒锅上火,放入熟菜油烧热,将冰糖砸碎放人锅中,炒至冰糖完全熔化且呈棕红色时,立即掺入适量开水搅匀,即制成糖色汁。所有的香料用洁净纱布包成香料包。

3.煮锅内掺入鲜汤,放入精盐、料酒、糖色汁、生姜(拍破)、大葱(挽结)和香料包,用大火烧开,转用小火熬1个多小时,即成卤汁。将腌渍好的鸭子放入,煮卤至熟。

4.将卤熟的鸭子捞起控干水分,放入热油锅中,炸至皮酥且呈棕红色时捞出,刷上饴糖即成。

操作要领:

1.卤汁中糖色不能放得过多,以卤汁呈浅红色为宜。

2.卤水中香料不能放得过多,否则会感到“闷人”。

3.如饴糖浓度过大,可用适量清水稀释后再使用(稀释时须上火熬过)。如没有饴糖,可用白糖加水熬化后代替。

七. 四川省 乐山市 马边 臼捣仔鸡凉辣汤

臼捣仔鸡凉辣汤

将宰割好的仔鸡放进火塘烧熟,洗净后剔出骨头(或连骨)放入石臼舂捣,直至舂烂捣融。个别地方用刀剁碎不用杵臼。仔鸡肉臼捣好后,根据仔鸡大小,将一定数量的红辣椒或烧熟的青辣椒、花椒、木姜子和大蒜放入石臼舂细,并加上盐末兑上适量的冷开水或无污染的高山泉水,搅拌均匀即成。

臼捣仔鸡凉辣汤是凉山彝区的特色食品,深受彝民喜爱,常作待客佳品。

八. 四川省 乐山市 井研 泡苦瓜烧鱼

泡苦瓜烧鱼

原料:净草鱼肉350克泡苦瓜150克泡辣椒30克泡姜25克蒜米20克葱花25克精盐、胡椒粉、料酒、味精、鲜汤、水淀粉、香油、精炼油各适量。

制作方法:

1、净草鱼肉切片,用精盐、胡椒粉、料酒、水淀粉抓匀上浆;泡苦瓜切条;泡辣椒、泡姜、均剁细。

2、炒锅置上火,放入精炼油烧热,下入泡辣椒、泡姜、蒜米和泡苦瓜炒香出色,掺入鲜汤,烧沸后撇净浮沫,调入精盐、胡椒粉、料酒,随后下入鱼片氽熟,调入味精,最后淋少许香油,撒入葱花,起锅装入窝盘内即成。

特点:味道醇厚、风味独特。

九. 四川省 乐山 井研 乐山甜皮鸭

乐山甜皮鸭,是四川省乐山市的著名,具有色泽红亮、入口咸甜、皮酥略甜、肉质细嫩、回味悠长的特点,既可作筵席冷菜,又可入家常便餐或冷吃熟食,深受各地食客们的喜爱。

在乐山,人们把甜皮鸭称为“卤鸭子”。同时,甜皮鸭又称“贡鸭”,它沿用的是清朝御膳工艺,由民间发掘、改进研制而成。乐山甜皮鸭的卤水别具特色,卤出来的鸭子色泽红亮、入口咸甜、回味悠长、深受成都市民和县内外市民的喜爱,乐山人自创的“钟鸭子”、“潘鸭子”、“王福华甜皮鸭”等甜皮鸭声名鹊起,卤品供不应求。7xB

乐山甜皮鸭的选料:7xB

制作正宗的乐山甜皮鸭,必须选用农家喂养的土鸭子(麻鸭)为原料,亦可用仔鹅代替。并且是用滚油一勺勺的淋熟,不是炸熟的,这一点被外地人篡改至极。7xB

乐山甜皮鸭的配方:7xB

土鸭子1只(约 1500克),生姜、大葱、精盐、饴糖、冰糖(蜂蜜)、料酒、花椒、八角、桂皮、小茴、丁香、草果、砂仁、草蔻、甘草、鲜汤、熟菜油各适量。7xB

乐山甜皮鸭的制法:7xB

1、鸭子宰杀后去净毛,在尾部横割开6厘米长的口子,剔出内脏,洗净后用花椒、精盐、料酒抹遍鸭身内外,将鸭子放入盆中,腌渍5-6小时。7xB

2、炒锅上火,放入熟菜油烧热,将冰糖砸碎放入锅中,炒至冰糖完全熔化且呈棕红色时,立即掺入适量开水搅匀,即制成糖色汁。所有的香料用洁净纱布包成香料包。 (此处还应加入蜂蜜调制,后来为了方便只用冰糖)7xB

3、煮锅内掺入鲜汤,放入精盐、料酒、糖色汁、生姜(拍破)、大葱(挽结)和香料包,用大火烧开,转用小火熬1个多小时,即成卤汁。将腌渍好的鸭子放入,煮卤至熟。7xB

4、将卤熟的鸭子捞起控干水分,用滚油一勺勺的淋熟至皮酥且呈棕红色时捞出,刷上饴糖即成。7xB

操作要领:卤汁中糖色不能放得过多,以卤汁呈浅红色为宜;卤水中香料不能放得过多,否则会感到“闷人”;如饴糖浓度过大,可用适量清水稀释后再使用(稀释时须上火熬过)。如没有饴糖,可用白糖加水熬化后代替。7xB

十. 四川省 乐山市 犍为 犍为麻柳姜

犍为麻柳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乐山犍为种姜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乐山犍为白姜品质独特,个大饱满、淀粉足、纤维少、辣味浓,所制干姜品质优良。作药性稳。自古即是药用干姜地道产区。《本草经集注》载;“蜀汉姜旧美,荆州有好姜,而并不能作干者”,唐《新修本草》载;“干姜……生犍为川谷……九月采",清《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干姜,指出:出川中,屈曲如枯枝,味最辣"。解放前日本、德国就在犍为设庄收购干姜,解放后先后出口欧、亚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解放初期,前苏联在与我国的贸易交往中,指名要犍为麻柳场(现新民镇)的干姜。

犍为白姜,俗称“麻柳”姜,其生产基地始建于犍为县榨鼓乡麻柳村,因地名而得名,其产品的注册商标为“麻柳”。犍为县种植生姜历史悠久,据《本草纲目》载:“生姜、干姜生犍为川谷及荆州、扬州。九月采之,处处有之”。犍为白姜属药食兼用的四川省地方优良品种,并列入四川省中药材GAP示范基地。

协会经多年生产实践探索总结,形成了《犍为白(干)姜丰产栽培技术规范》、《蜂窝式栽培软化姜丰产技术规范》。运用该技术种植的菜姜柳条细长、分枝多、形似“手指”(一般茎粗1.5厘米以上,长15—20厘米),其茎表皮洁白,茎尖紫红、纤维少,口感脆嫩,可食率高,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其商标“麻柳”连续两次获得“乐山市知名商标”,产品先后获得省和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四川·中国西部农业博览会“名优农产品”、四川省农产品知名品牌、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称号。

犍为县榨鼓乡生姜协会成立于1998年,经过近十余年的发展,会员人数已有3350户,带动农户数达8500户,今年预计实现产值7930万元。协会于2003年荣获“四川省百强农技协称号”,2004年被评为“乐山市30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004年开展的“蜂窝式软化姜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乐山市人民0“乐山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其注册品牌“麻柳姜”2002年被评为四川·中国西部农业博览会“名优农产品”,2005年获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双认证”,2006年获得“乐山市知名商标”称号,2007年获四川省农产品知名品牌、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2009年获四川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百强协会,2010年获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犍为麻柳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辖区内的榨鼓乡、铁炉乡、九井乡、新民镇、孝姑镇、龙孔镇、大兴乡等7个乡镇,共90个行政村。犍为县与乐山市沐川县接壤,与自贡市、宜宾市相邻。犍为麻柳姜主产区位于县境东南部,幅员面积450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3°59′-104°07′,北纬29°03′-29°11′。犍为麻柳姜保护面积3500公顷,年产鲜姜11万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