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廊坊特产美食送人 廊坊特产礼品送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廊坊特产美食送人 廊坊特产礼品送人更新时间:2023-11-20 10:05:27

一. 河北省 廊坊 安次 安次甜瓜

安次甜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安次区厚皮甜瓜栽培始于1987年,至今已有20多年的种植历史,目前面积已达3万亩,年产甜瓜9万吨,产值可达1.8亿元,成为我国北方厚皮甜瓜主产区之一。安次区于1996年注册了“金都”蜜瓜品牌,至今已有15年之久。该区于1997年被中国研究会命名为“蜜瓜之乡”, “金都”蜜瓜品牌于1997年被评为河北省名牌产品,并在97北京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名牌产品,1999年又被列为河北省22种名牌农产品之一,并在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得铜牌。近年来,在2006--2009年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上均被评为名优农产品。

“安次甜瓜”基地位于安次区杨税务乡,辖辛其营、北茨平、孟村、西太平庄、柴家务、南固城、东固城、西固城、大北市、小北市、安乐、前南庄、后南庄、小茨乡、小麻村和大垡等16个村街,地域范围为东径116°40′65.01〃~116°36′14.88〃,北纬39°23′17.07〃~39°29′37.05〃之间,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京津都市圈中心地带,廊坊市区腹地,东临天津郊区、南临霸州市、西临永清县、北临北京郊区。地域保护范围面积2000公顷,生产面积333公顷,年产甜瓜15000吨。

“安次甜瓜”品种以天蜜脆梨为主,风味独特,是我国唯一脆梨风味的甜瓜品种,其白如玉、甜如蜜、脆如梨。其外观形状为椭圆形,果皮较厚,果皮纯白色,光滑靓丽,晶莹剔透,单果重1.0~1.5千克;瓜肉白色,质地细密,脆爽似梨、甜美多汁、香甜可口。耐储运性极强,自然条件下可贮藏30天。其内在品质优良,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营养物质。经检测,总糖含量达7.6%,明显高于普通甜瓜,纤维素含量0.22%,明显低于普通甜瓜,因此形成脆爽、甜美的独特品质。

安次甜瓜

地域范围

安次甜瓜基地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辖杨税务乡辛其营、北茨平、孟村、西太平庄、柴家务、南固城、东固城、西固城、大北市、小北市、安乐、前南庄、后南庄、小茨乡、小麻村和大垡等16个村街,地域范围为东径116°40′65.01″~116°36′14.88″,北纬39°23′17.07″~39°29′37.05″之间,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京津都市圈中心地带,廊坊市区腹地,东临天津郊区、南临霸州市、西临永清县、北临北京郊区。地域保护范围面积2000公顷,生产面积333公顷,年产甜瓜1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安次甜瓜风味独特,是我国唯一脆梨风味的甜瓜品种,其白如玉、甜如蜜、脆如梨。安次甜瓜形状为椭圆形,果皮较厚,果皮纯白色,光滑靓丽,晶莹剔透,单果重1.0~1.5千克;瓜肉呈白色,质地细密,脆爽似梨、甜美多汁、香甜可口。耐储运性极强,自然条件下可贮藏0天。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总糖含量达7.6%,明显高于普通甜瓜,纤维素含量0.22%,明显低于普通甜瓜。

二. 河北省 廊坊 香河县 手风琴

手风琴

香河天音乐器有限公司,是“爱迪牌”手风琴的专业生产企业。建于1975年,现有职工180人。生产的手风琴80%出口。公司技术力量雄厚,产品质量可靠。有8贝司至120贝司20多个规格、30多种花色的键盘式手风琴。最新研制的25贝司至120贝司系列自由低音手风琴,自由低音手风琴已获国家专利。爱迪产品不仅畅销于国内,并销往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广大手风琴爱好者的喜爱。“爱迪牌”手风琴,品质优良、技术先进、售后服务周到。

三. 河北省 廊坊 永清县 永清胡萝卜

永清胡萝卜是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的。永清胡萝卜甘甜多汁,生吃口感甜,脆,熟食香甜。永清县大辛阁乡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胡萝卜之乡”。

永清县有夏茬胡萝卜近3万亩,总产量大概上亿斤,为京南最大胡萝卜种植县,种植区域遍及管家务、北辛溜、曹家务、养马庄、大辛阁、永清镇等多个乡镇,从事胡萝卜种植、运销、加工人员数万。

大辛阁乡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农业部定点市场,永清县产的大部分胡萝卜、白萝卜都通过此市场销往全国各地,市场建有胡萝卜大型冷库近百座,在销售旺季,每天到冷库装运胡萝卜的大型货车60多辆,最多时能达到几百辆,日外销胡萝卜上千吨。客商主要来自广东、上海、辽宁、黑龙江、浙江、江苏等地,有的胡萝卜供出口,有的进入大型批发市场,有的进入超市零售,还有的被大型蔬菜企业收储。目前,永清县的胡萝卜种植、初加工、冷藏和仓储等产业链已比较完备。

四. 河北省 廊坊 三河 三河豆皮

三河豆皮

三河豆皮(三河豆腐丝)2006-12-05

10:30原料配方:大米2千克糯米750克绿豆1千克猪肉400克叉烧肉75克生猪口舌100克生猪心头100克生猪肚子100克鸡蛋5只虾仁100克水发玉兰片100克水发冬茹50克硝水5克水粉50克粗盐35克葱花50克黄酒15克酱油50克猪油200克味精少许。

制作方法:

1.制馅:

(1)将猪肉切成块:将猪口舌、猪心头、猪肚子一起放入锅内,一次加足清水(约0.5千克)和盐、酱油、硝水

、黄酒、味精用大火烧熟,捞出晾干(卤汁保留)。再把它们同叉烧、冬菇、玉兰片都分别切成小丁。然后将锅放火上,下猪油烧热,先倒入玉兰片丁炒数分钟,倒入上面保留的煮肉卤汁和冬菇丁继续烧十几分钟后,将切好的各种小丁全部入锅,用大火烧至全熟,卤汁极少时,起锅即成肉馅。

(2)将虾仁洗净晾干(冬季须先加盐少许抓匀;夏季须加盐和水豆粉、鸡蛋清各少许抓匀),下热猪油锅用大火爆炒一下,即成虾仁馅。

(3)将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七八个小时,沥干蒸熟,即下热油锅,加盐、温水炒到散而不粘并有咸味时,即起锅加盖保温,即成糯米馅。

2.制豆皮:按二与四之比,先将绿豆1千克磨碎,用水浸泡四五小时,去皮洗净;将大米2千克淘净,也用水浸泡六七小时。接下去将磨碎的绿豆与大米混和磨成稀浆。然后将锅放大火上,先倒入适量的油把锅刷光,再用勺舀一满勺磨成的稀浆倒入锅心,半将稀浆淌开,同时用蚌壳耥平,再洒上打散的蛋液。盖上锅盖,压低火力烧约1分钟后,揭盖,用铲刀将豆皮铲起翻个身,即成豆皮。

3.成型:在豆皮上均匀地撒上适量盐和全部糯米馅、肉馅、虾仁馅及葱花后。将豆皮的周围边沿叠上米,包成方形,浇上少许猪油,同时将火开大,并将锅中的豆皮切成小块,一块块翻个身,浇上一些猪油后起锅即成。

产品特点:色艳皮薄,松嫩爽口,馅心鲜香,油而不腻。

五. 河北省 廊坊 大城县 绿芦笋

大尚屯镇面积113.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58762人,耕地10.8万亩,下辖小埠村等55个行政村。是大城县人口最多、村子最多的乡镇。大尚屯镇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区域经济特色突出。培育壮大了立镇的“瓜菜、林果、畜牧”三大特色产业。

大尚屯镇积极加强绿芦笋管理技术指导。目前,该县芦笋除了销往北京、天津,还销往上海、山东。小阜村积极开展新品种繁育,为加大绿芦笋种植推广奠定了基础。

六. 河北省 廊坊 固安 油酥饽饽

油酥饽饽

油酥饽饽我国北方人习惯把许多面制食品统称为

“饽饽”。制作方法分为蒸、烙、烤、煮几种。固安一带制作各类饽饽历史悠久。据说康熙、乾隆及后世帝王每年来避暑山庄,几乎都要吃饽饽。近年来,方便食品越来越收人们喜爱,市区内各饭店大都兼营饽饽。最受欢迎的饽饽是油酥饽饽,其特点是酥脆、松软、层多。

七. 河北省 廊坊 大厂 京东肉饼

京东肉饼

京东肉饼以牛羊肉为馅,每个大则约500克,小的也足有300克。京东肉饼为北京以东夏垫镇(属今大厂回族自治县)杨景禄(别名-七)所创制。据传1770年乾隆皇帝路过此地,曾品尝过这种肉饼,对其色香味赞不绝口。从此京东肉饼生意大振,至今仍为很多人喜爱。

八. 河北省 廊坊 三河 三河豆片儿

"三河豆片儿"始创于宋,盛名于清。相传清康熙年间,廉吏彭鹏任三河知县六年,对"三河豆片儿"情有独钟,每饭必食,尤喜三河城南中门庄人称"豆片儿张"做的豆片儿,并亲赴其家中私访,见张老汉老两口无儿无女,起早贪晚,推磨破豆做浆,甚是辛苦,便将惩治一买面0商罚得的50两白银送给"豆片儿张"买一毛驴拉磨,二老感激涕零,民众更是传为佳话。

彭鹏不仅自己喜食"三河豆片儿",还把"三河豆片儿"作为贡品呈送给康熙皇帝,康熙尝后大悦,又赏给后宫和王公大臣品尝,一时,"三河豆片儿"名声大噪,销路日盛,不仅三河做豆片儿的越来越多,而且还蔓延到京东各县。

豆片儿,其他地方亦有所产,但俱是未加调料煮熟的生片儿,有的虽制成卷或切成丝,外形很美,但却淡而无味。"三河豆片儿"则不然,是将出模的豆片(称水片)晾晒后(称干片)加上十几种调料和盐、碱蒸煮入味而成,其片薄厚均匀,色泽油黄,味道香醇,咸淡可口,肉头筋道,胜似熟驴肉。"三河豆片儿"可直接食用(豆片卷大葱),亦可做佐餐菜肴,可凉拌,可热炒。将豆片切成丝,分别与葱丝、黄瓜丝、菜心、香菜等配成各式凉菜;与尖椒、白菜、黄瓜等爆炒成各式热菜;还可做蒸肉、炖肉、熬肉、扣肉等肉食菜肴的辅菜或垫底菜。总之,"三河豆片儿"做主菜时其味独树一帜,做辅菜时不夺其主与主味相谐。因此,三河有句民谚说得好:大豆浑身都是宝,豆片怎吃怎么好!近几年在三河市一些饭店竟办起了以"三河豆片儿"为主菜的"豆片宴".这一方面反映出人们对"三河豆片儿"的喜爱,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三河豆片儿"的食用方法的多样性。

做法

1、选豆:这是保证出片率和豆片质量的关键。因此要选用新收获的豆子,并挑拣出其中的坏豆、臭豆、瘪豆,筛簸出灰尘和杂质。

2、破豆:用旱磨将选好的黄豆磨破,除去皮、面,放在水中浸泡,以泡透发膀没有生心为宜。

3、磨豆:将泡好的豆豉放入水磨中,兑水磨成豆沫。同时烧锅开水淘出待用。

4、煮浆:在锅上架上细罗,为防罗纱下沉,用秫秸帘在罗底托住,将磨好的豆沫倒入罗中,兑开水用木杵搅和下压,挤出豆浆入锅,然后加水(浆水约为1:3)煮沸。

5、点卤:将煮沸的豆浆淘入缸中,待取出两张豆皮、浆温降至70度左右时,徐徐点入卤水,边点边看边用木棍轻搅,待浆凝成稀粥状即将缸口盖严,使其继续凝成豆腐脑状。

6、泼片:将豆片模子放在木盘上,里边铺好豆包布,再将缸中的豆腐脑用竹扫帚苗搅散,用瓢将其泼入豆片模子中,泼一层用豆包布盖一层。泼完后上边也压上木盖,用木杠坠石加压,挤出豆腐脑中的水份。

7、晾片:揭开层层豆包布,起出挤压成形、薄厚均匀、白生生的豆片,搭在院中栓好的细绳上晾晒,待九成干后摘下摞好,用塑料布包好使其回性变柔。

8、叠片:将晾好闷柔的豆片像叠被子一样,两边内折,将其叠成近似长方体的豆片卷。

9、煮片:在锅中放入清水,加入茴香、大料、丁香、桂皮、肉蔻、白芷、砂仁、草寇及盐碱等佐料,将水烧开,把叠好的豆片码入锅中,再加火至开,此时豆片上浮,用铲子将其按下,15分钟后再加火烧开,片又上浮,再按再加火,如此反复两三次,使豆片彻底浸透入味后停火。

10、出锅:将煮熟的豆片从锅中取出,置于斜放的盖帘上,淋去汤水,一卷卷黄乎乎、油汪汪、香喷喷、筋道可口的"三河豆片儿"就算做成了。

简述

"三河豆片儿"从创始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这一所以能够传至今日而不衰,除了其物美价廉、方便食用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外,其投资不大、用人不多、工艺简单、有多重效益,适合农家经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据了解,仅豆片一项即可使大豆增值1至1.5倍;此外其豆渣是上好的饲料,可以喂牛、喂猪、搞养殖业,这又使大豆增值不少;再有牲畜粪便还可以改良土壤,不仅能使农作物增产,还使"绿色食品"便成现实,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由于加工豆片有以上优势,所以近些年来,三河市农村家庭豆片作坊发展很快,几乎遍布全市各村,以加工"三河豆片儿"为主业的豆片专业村已不下十几个。皇庄镇桥河村。毛坟村,就有90来户建起了豆片作坊,每天加工大豆10000多斤,全年耗豆量近300多万斤,仅此一项可为全村增收300多万元。还带动了全村养殖业的发展,这无疑又是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总之,三河豆片加工业促进了农村家庭副业、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同时留住了农村劳动力,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好路子。

九. 河北省 廊坊 文安 文安小磨香油

文安小磨香油是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的。文安小磨香油历史悠久,原料精良,工艺考究,色泽澄亮,纯净浓香。它既是烹饪的上等用油,又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在周边各市县乃至京、津诸地,均享有盛名。

小磨香油的原料是芝麻。芝麻既称这种植物,又称这种植物的种子。芝麻富含油脂,故称“脂麻”;芝麻原产自非洲,相传汉代张骞在西域得其种,故称“胡麻”。晋石勒时讳“胡”字,改为芝麻。芝麻榨油技术是芝麻传入中国后开始的。

文安的小磨香油当然也和芝麻的种植有直接关系。不过,文安种植芝麻的历史,明代以前没有记载,至明末创修《文安县志》才有记载。文安人对芝麻情有独钟,“要发家,芝麻瓜”的民谣流传已久。民国9年(公元1920年),城内辟有芝麻交易场所——芝麻行。《河北通志稿》记载文安造油业作坊的户数:民国21年(公元1932年)50家、22年48家、23年51家。在这些户数中,估计小磨香油至少占一半。

据小磨香油世家在世人薪火相传的回忆,文安最早的(是回忆中最早的,实际不一定是最早的)香油坊是县城东关外姓马的大户人家开的。清光绪年间,吉村农民张树春在这家当长工,经常到香油坊打杂、帮忙,慢慢学会了小磨香油的技术。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张树春回到老家,自己开了一家香油坊。后来,他儿子张恩荣又接着干。到第三代张学增,社会1,香油坊时开时关。人民公社化后,生产队办副业,张学增又为生产队开香油坊。第四代张法明、张法信、张法光也各自在生产队开办香油坊。直到张永强、张永良、张同喜,共计五代世家。第五代遇上改革开放时期,香油坊又重新由个人开办,张永强、张永良两家迁移到县城蔬菜市场西侧,张同喜仍留在本村。吉村另一家香油坊是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村民王汝从开办的。第二代王树德经历了自家开办和生产队办两个阶段。第三代王鸿起仍在生产队干,直到1981年又自家开办。第四代王国祥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工艺不断改进,规模不断扩大。1995年建立了廊坊利珠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厂址迁至黄甫农场食品工业园内,改作坊为工厂,成为这一行业的佼佼者。王家务村香油坊开办时间也较早,据张树芝老人回忆,第一家香油坊是民国13年(公元1924年)张万香开办的。其子张洪皂继承父业,到人民公社化后,张洪皂又为生产队开香油房。在生产队里,他带出了一批小磨香油的技术人员。至今,该村仍有5家香油坊。此外,东关、冯郭、郭辛庄、留郡、大叩皂、阜安、边王赵、马庄等村庄的香油坊开办时间也较早,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纵观文安小磨香油的发展历史,清代及其以前没有文字记载,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约有20余家,人民公社化期间,生产队共办香油坊100余家,这些香油房规模都很小,一般每家每天仅磨芝麻50斤,甚至有的两天磨50斤芝麻。香油坊由个人开办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你方唱罢我登场”,香油坊时增时减。进入21世纪,香油坊基本上趋于稳定,大约80余家,其中城内(防洪堤内)8家,城外70余家,分布在县域各地。这些香油坊的数量比生产队时虽然减少了,但每家的规模都扩大了。至2005年,每家香油坊都实现了机械化,生产能力大大增强,廊坊利珠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发展最快,已成为拥有一整套生产流水线的现代工业。

十. 河北省 廊坊 香河县 香河肉饼

香河肉饼是河北省香河县。印象中北京开始有卖是90年亚运会时四环路上“肉饼大王”。店内有侯宝林?题词。这饼比大号披萨还大,很薄.有数层,馅多是猪肉大葱。据说作饼时面,肉比例1比1,肥瘦肉比例1比1。

香河肉饼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前身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突厥饼。因突厥游牧民族牛羊肉充足而面食少。在招待客人时特做成薄皮儿的肉馅饼以示热情。后来,这种做饼的方法传到古代少数民族的回鹘及回回地区。明朝初期,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批回族人迁入京东地区。

移民香河的回族中,有哈姓一家,开了个饭店,名为“哈家店”。也把做肉饼的手艺带到了这里,经过上 香河肉饼

百年的研习操作,创造出风味独特,别具一格的香河肉饼。香河肉饼传遍京津是在乾隆年间。此时的“哈家店”老板,不但把肉饼的形状味道研制到最佳状态,而且把制作的手艺上升到“艺术”的水平。据说乾隆皇帝带着刘罗锅儿到香河一带微服私访,曾光临过“哈家店”。临走还赋诗一首:香河有奇饼,老妪技艺新,此店一餐毕,忘却天下珍。从此,香河肉饼载誉全国,名扬天下。

特点介绍

四十多年前,香河县城里北街有一号“哈家老店”,肉饼是本店供应旅客的拿手饭食。颇有名气的“京东 香河肉饼

肉饼”,其实就是这儿的肉饼。这店里的肉饼,三个摞在一起也不过半寸厚。个一般大,一般圆,直径在一尺半开外。象是一个模子搞出来的,擀完以后又薄又软又大,能擀面杖把饼耍得团团转,面皮上也不出一点褶。在铛里烙出均匀一色焦黄嘎渣儿。火候一到,饼就鼓成球样,这证明面皮薄如纸,但没有漏馅漏气的地方。起鼓后,用长毛刷在饼的两面刷油,面皮被油混得半透明,几乎看得见馅。如有的地或有一面刷油后透明程度不太好,这说明两面的面皮不一般厚。熟后面皮酥脆,里边是嫩生生香喷喷的一层肉馅。这种没熟时候是面皮起连接作用,熟后是肉馅始连一一起,成为一个大圆熟肉片。所以偌大个的饼,虽酥不碎。和这种面时,面里要“加酥”。不然的话,饼上刷油再多也不酥脆。加酥到什么程度,那就看手艺高低了;剁肉的方法有讲究,用的是羊肉,偶尔也用牛肉,肉剁得合适之后,把翻过来用刀背砸,把肉砸成肉泥,加入适量水搅成粥状、撬里只放葱姜和调味品,没有菜。烙时的标准是一斤水面要搁半斤肉馅。香油拌馅。豆油刷皮。吃肉饼要就着醋、蒜。不但好吃还不腻人。主副食全有了,很省事也很实惠。

风味特色

这种饼好吃,是因面少,肉多。一张大饼是用一斤面、二斤肉、一斤大葱烙成的,直径二尺左右。无论从 香河肉饼

和面到制馅都极为讲究。面,要和得不冷不热不软不硬,揉起来光滑柔软,擀起来得心应手,皮儿薄如纸且有弹性。那肉馅,或是牛肉或是羊肉,经过刀口剁、刀背砸,形成肉泥,放入葱姜蒜香精等多种拌馅调料,然后用香油搅拌。所以香河肉饼是完整绵密的三大层———两层纸样的薄皮儿夹着一层整体饼状的肉馅,丝絮般均匀,无一断缺处。就见厨师在平锅里一转一翻,面皮儿焦黄,渐成圆球。偌大的肉饼无一漏馅漏气之处。然后刷上油,那纸样的面皮儿被油浸成半透明状,几见肉馅,出锅后,就成了颜色焦黄、外酥里嫩、油而不腻、香醇可口的香河肉饼。

其他信息

现在,香河肉饼的种类逐渐增多。汉族人多用猪肉作馅,再将少量韭菜、茴香等味浓的菜馅搅入其中,风 香河肉饼

味别具特色。

如今,香河二百余家大小饭店,店店有“香河肉饼”,可是,那种隔杖烙饼的技艺却很难见到了。为了把肉饼技艺流传下去,香河成立了几家“香河肉饼培训学校”并已注册商标,成为香河的专利,一些非正宗的店家就只能以“京东肉饼”或是别的什么牌子来行销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