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收到朋友特产高情商发朋友圈句子 晒特产的朋友圈句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收到朋友特产高情商发朋友圈句子 晒特产的朋友圈句子更新时间:2024-05-18 13:26:20

一. 河北省 廊坊 大城县 澳力发糕点

廊坊澳力发公司位于大城县城东6公里的八方食品工业园区。始建于1979年10月,占地4万平方米,是一个拥有固定资产6000万元,员工700余人,14条先进自动化生产线的我国北方规模较大的食品集团生产企业。

廊坊澳力发公司包括澳力发糖饼公司、大发食品厂、瑞丰食品厂、美萨加士达公司。生产的酥性饼干、韧性饼干、彭化食品、糕点及饮料系列产品,具有选料上承、配方科学、作工精细、色鲜味美、造形新颖、营养丰富的特点,销往北京、天津、上海等各大城市,远销俄罗斯、韩国等国家。

二. 广东省 梅州 大埔县 大埔高陂瓷

大埔高陂瓷:产地高陂镇。有青瓷、薄胎瓷、釉下青花、釉下五彩等。著名产品为豆青竹节茶具、豆青竹节笔筒及豆青竹节杯,釉色别为深浅,颇为素雅。薄胎瓷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被称为白玉瓷,精巧玲珑,秀丽典雅。釉下青花瓷瓶及釉下五彩瓷瓶,色彩斑斓,精巧细腻,绿如翡翠,白胜羊脂。该瓷创始于宋,已历经700余年。

大埔是“陶瓷之乡”,而高陂则是大埔县最早的陶瓷产地,又是周边乡镇的陶瓷集散地,故有“瓷都”、“白玉城”之称。

高陂的陶瓷生产早在宋朝末年就兴起,并一直持续发展,同时还辐射影响了高陂周围的光德、平原、银江、洲瑞等地的陶瓷生产。改革开放以来,高陂陶瓷业更添生机,在制作、煅烧、上彩等方面采用了先进的新工艺和高科技手段,产品的质量、数量、工艺水平进一步提高,影响更大,销售更广,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高陂的陶瓷久享盛名,饮誉中外,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访华时,特派英国记者来大埔购买赤山瓷厂生产的45头“柳亭牌”青花餐具和“帆船牌”青花茶具作为访华纪念品和礼品。高陂的陶瓷还被选为国礼瓷和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务院办公厅用瓷。大埔的薄胎瓷是广东省独特名瓷,被誉为“广东瓷器之花”。目前主要生产日用瓷、工艺陈设瓷、建筑瓷、工业卫生瓷、陶器等6大门类产品。陶瓷产品以出口为主,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9个省市。高陂镇共有陶瓷企业512间,年产量248万件,产值1.2亿元。陶瓷经济收入占全镇工农业总收入56.8%。因高陂是大埔瓷业中心镇,华侨瓷厂、赤山瓷厂、大埔瓷厂等10多间国有瓷厂均设在这里。

三. 陕西省 西安 高陵区 荞面饸饹

荞面饸饹是北方面食三绝之一,与兰州拉面、山西刀削面齐名。饸饹,因多用荞麦面制成,比较固定的叫法是荞面饸饹。饸饹,古称“河漏”。饸饹主料除荞麦面粉外,还有食用碱和食盐。

饸饹,古代称之为"河漏"。元代农学家王祯《农书,荞麦》:"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壳,磨而成面或作汤饼。"韩城的羊肉餄餎不是作为汤饼(古时称汤面为汤饼),而是用一种特制的箔餄餎床子,将荞面压成细而长的圆状条面,捞入碗中,再泼入多味调料的羊肉汤,故称羊肉餄餎。如凉吃,放少许凉粉,再加入油辣、蒜泥、芥茉等调味,成为凉粉餄餎,食时不仅带有特异的香味,且对身体大有补益。李时珍《本草纲目》载:"乔麦最降气宽肠,故能炼肠胃滓滞,而治浊滞、泄痢、腹痛、上气之疾。"因荞麦性寒,故韩城俗话说:"荞面凉冶沿,离不开三样好调和,油泼辣子、蒜、芥茉。"荞面热缩铝,原汤加调料,羊肉臊子辛辣椒。"

饸饹多用荞麦面制成,荞麦在所有谷类中被称为最有营养的食物,富含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 P、维生素 B1、 B2、芦丁、镁、总黄酮等。而且荞麦中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比较固定的叫法是荞面饸饹网上还流传着乔面禾洛乔面活络荞面合络。

特点:条细筋韧、挑起来不断条、清香利口。

主要原料:新鲜荞麦。

简要介绍:荞面饸饹已有600—700年的历史,“荞面黑是黑,筋韧爽口能待客”,这 是人们对荞面的赞美。制作时选用新鲜荞麦现磨现做,其特点是条细筋韧,挑起来 不断条,清香利口。冬可热吃,夏可凉吃,有健胃消暑的功效。( 西安)

四. 湖北省 襄阳市 宜城 高老三瓜籽

湖北襄樊高老三瓜籽厂主要经营产品有“高老三”五香西瓜籽,系列产品有:原味葵花籽、五香葵花籽、原味花生、五香花生等。高老三瓜籽历史悠久,选料考究,继承了古城人民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流程,加之高老三精心研制出独特的配方、精制而成。其特点干湿适中,色美味纯,溢香满口,余味无穷,是馈赠亲友、亲朋小聚、谈婚论嫁、茶话会、团拜会、庆祝会、洽谈会等喜庆佳宴的理想佳品。据传:三国时期,诸葛亮 足智多谋,与常吃瓜籽有关?! 产品介绍:“高老三瓜籽”选用中国 内蒙古大草原上无污染的纯天然西瓜籽、葵花籽等,而且瓜籽仁性味甘平,具有清肺润肠和顺气之功效;能化痰止咳,开胃生津,降火利尿,润肠通便,实乃药之上品。

五.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高老妈子面

牛肉凉面为回民所创制,所以大家叫这种面为“高老妈子面”,其子高登发继承母业,阆中的牛肉凉面便留传下来。民国时期,唐联三在郎家拐街开馆子卖这种牛肉凉面,大家就叫“唐凉面”。


其作法是,先将镁牛肉切成小块作成热馅汤;然后将细面条作成的凉面盛入碗内,加入调料,特别是干辣椒面,再烧上牛肉馅汤拌匀食之。其特点是凉面不凉,热馅不烫,麻辣清香之味悠久绵长。当时连英国传教士回国时,也带上这种牛肉凉面为旅途食品。抗日战争时期,美驻蓉空军常来阆中,他们慕名来买唐凉面,装入饭盒再飞回成都,据说馅子还未凉,他们吃了赞不绝口。

六. 江西省 宜春 上高县 上高蜜桔

上高蜜桔品质优、色泽艳、汁多无渣、风味浓甜、香气醇厚、营养丰富,果汁含柠檬酸、多种维生素、糖份、氨基酸和磷、铁、钙等元素,桔核理气散结等功能。

全县蜜桔面积10万亩、产量达8000万斤,上市从9月下旬开始至第二年的4月。

七. 福建省 福州 福清 福清高山羊

原产地在高山地区的“六十”(东瀚、陈庄、蓬峰、大丘等村)、“六一”(沙埔、锦城、江夏等村)一带,故称为高山羊。高山羊具有早熟、适应性强、屠宰出肉率高等到特点,而且肉质鲜美、膻味轻,故有“羊肉之冠”的美称

( 福清)

高山山羊,是福建地方山羊品种之一,原产于高山、沙埔、东瀚沿海一带,属原始喜马拉雅山长江流域迁徙至高山境内的一种独特的山羊品种。福清高山镇因是高山山羊集散地而得名,高山山羊常年食用百样草,其肉质鲜嫩、无膻味,味美,是福建省闻名的优良品种,已列入国家地方优良品种志。

为了保护和发展“高山山羊”这一名片,近年来,福清市将“高山山羊”选育优化列入星火计划“一县一业一科技示范”项目,由原来的家庭副业调整为农业主导产业,加快推进“高山山羊”产业化发展。目前,全市已建立1个“高山山羊”良种繁育基地和1个农业综合开发基地、5个“高山山羊”养殖场、1家山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62户,形成“会员+基地+场”的“高山山羊”生产新模式,辐射带动了福清市乃至省内外的山羊养殖产业。

2011年,福清“高山山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注册核准,成为了福清第一件全国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了福清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零的突破。

八. 陕西省 西安 高陵区 贵妃饼

贵妃饼形如圆月,色泽乳白、皮薄馅足、酥脆松软、咸中带甜、油而不腻,是始于唐代的传统名食。原是骊宫御厨专为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制作的,很受杨贵妃的喜爱,后传天民间,人们称其为“贵妃饼”。

九. 陕西省 西安 高陵区 高陵冬枣

高陵县鲜食枣产业最早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1992年前后,从山西运城、永济等地引入梨枣试种、推广,并在梨枣栽培的带动下,先后引进了其它品种栽培,从而使鲜食枣面积不断扩大,品种也不断丰富。目前,全县栽植鲜食枣面积已达3万余亩,品种有梨枣、大雪枣、冬枣、霜红枣、七月鲜、泾渭鲜枣等十多个品种。8月中旬七月鲜泾渭鲜枣即可成熟,其后梨枣、冬枣、霜红枣先后成熟,而雪枣成熟期已到十一月中旬,鲜食枣供应期从8月中旬一直持续到十一月下旬。高陵县以其优越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生产的鲜食枣味美、果大、含糖量高、果面光洁,梨枣、冬枣、霜红枣等引进品种,无论含糖量、Vc含量、单果重,产量均明显超过原产地,成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优质果品。高陵县鲜食枣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和耕作习惯的矮化密植生产技术,总结出了一整套栽植、修剪、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的技术经验,严格地以无公害食品的要求管理,一方面提高了单位产量和品质,同时也更适应了市场对果品安全的要求。高陵县鲜食枣产业在面积、管理技术不断提高的同时,科研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继成功引进推广梨枣、冬枣之后,泾渭枣树研究所的泾渭鲜枣和泾渭大雪枣两个品种相继推出,并深受市场欢迎,泾渭鲜枣设施栽培提早成熟和一季两熟技术已初步试验成功,正在总结完善阶断,高陵县林果发展有限公司二00三年十一月,用“秦宝”冬枣接穗搭载火箭遨游太空,开创了我国枣树育种的先河。目前已经育出了我国第一批“太空枣”。高陵县目前,年产鲜食枣2.4万吨,市场遍布全国十九个省市,逐渐创出了“高陵梨枣”品牌。

信息来源:西安农业信息网

十. 大埔高陂瓷

大埔高陂瓷:产地高陂镇。有青瓷、薄胎瓷、釉下青花、釉下五彩等。著名产品为豆青竹节茶具、豆青竹节笔筒及豆青竹节杯,釉色别为深浅,颇为素雅。薄胎瓷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被称为白玉瓷,精巧玲珑,秀丽典雅。釉下青花瓷瓶及釉下五彩瓷瓶,色彩斑斓,精巧细腻,绿如翡翠,白胜羊脂。该瓷创始于宋,已历经700余年。

大埔是“陶瓷之乡”,而高陂则是大埔县最早的陶瓷产地,又是周边乡镇的陶瓷集散地,故有“瓷都”、“白玉城”之称。

高陂的陶瓷生产早在宋朝末年就兴起,并一直持续发展,同时还辐射影响了高陂周围的光德、平原、银江、洲瑞等地的陶瓷生产。改革开放以来,高陂陶瓷业更添生机,在制作、煅烧、上彩等方面采用了先进的新工艺和高科技手段,产品的质量、数量、工艺水平进一步提高,影响更大,销售更广,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高陂的陶瓷久享盛名,饮誉中外,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访华时,特派英国记者来大埔购买赤山瓷厂生产的45头“柳亭牌”青花餐具和“帆船牌”青花茶具作为访华纪念品和礼品。高陂的陶瓷还被选为国礼瓷和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务院办公厅用瓷。大埔的薄胎瓷是广东省独特名瓷,被誉为“广东瓷器之花”。目前主要生产日用瓷、工艺陈设瓷、建筑瓷、工业卫生瓷、陶器等6大门类产品。陶瓷产品以出口为主,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9个省市。高陂镇共有陶瓷企业512间,年产量248万件,产值1.2亿元。陶瓷经济收入占全镇工农业总收入56.8%。因高陂是大埔瓷业中心镇,华侨瓷厂、赤山瓷厂、大埔瓷厂等10多间国有瓷厂均设在这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