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常州市土特产腊鹅价格 江苏正宗腊鹅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常州市土特产腊鹅价格 江苏正宗腊鹅更新时间:2024-01-25 23:45:53

一. 江苏省 常州市 钟楼区 常州梳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梳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始于南北朝时代,据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明末清初,高档梳篦曾进贡宫廷,作为御用品,故享有“宫梳名篦”之称。梳篦,是我国现代八大发饰之一。其制作繁复纯属手工,一般从取材至成品,篦为72道工序,木梳为28道工序。操作时选材严、做工精、品种多,采用雕、描、刻、烫、镶嵌等传统技法,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篦选用山坡北面4年半左右生长的竹材,又称“阴山竹”为原料,不得有拖伤擦皮,就地加工。取竹材皮肉之间的薄层(即篾青)做篦齿,篦梁采用毛竹与黄牛腿骨,篦档需要采用水牛肋骨,用生漆贴合,其牢度可靠,下水不脱;最后经打磨、挫草皮等工序,使齿密光滑,具有去污纯发之效。木梳则是选用质地坚韧的枣木,缕纹细密,刨削光滑的黄杨、石楠、枣树等天然材料制作,常用木梳理发,能令头发光洁去污能力强,刺激头发神经加快血液循环,有舒适感

梳篦总称曰“栉”,是我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谚云:“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常州梳篦始自晋代(公元265-420年),迄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昔为宫廷御用珍品,故有“宫梳名篦”之誉,是传统手工艺品,亦为“延陵”。

常州梳篦形成于魏晋时期,迄今有1500多年历史。《常州赋》有“削竹成篦,朝京门内比户皆为”的记述,“文亨穿月,篦梁灯火”是清代常州西郊八景之一,历史上常州梳篦生产盛况由此可见。因为清代苏州织造局每年都要来常定制一批高级梳篦,向朝廷进贡,所以常州梳篦又有“宫梳名篦”之美称,李莲英为西太后梳头用的常州产象牙梳至今留存在北京故宫。常州梳篦声名之盛,在于选材严格,工艺独特,制作精良。清末民初,随着生漆胶合技术的发明和产品出口,其知名度更是远播海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和平博览会上获银奖,1926年在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

解放后,常州梳篦生产走上了集体化和半机械化的道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雕、描、刻、烫”技艺的同时,揉合日用品、工艺品、装饰品种种特点,不断推陈出新,使梳篦成为富有民族传统风格和艺术魅力的日用工艺品。其中有融艺术欣赏保健功能于一体的“长寿梳”,有“四大美女”、“红楼十二钗”等造型欣赏梳,有蝴蝶、龙凤、脸谱、民族娃等旅游纪念梳,以及如琮似玉玲珑剔透的各式篦箕,真是百梳相映成趣,千篦独具匠心,令人爱不释手。美国电影《星辰女娇娃》中,女主人公以常州梳蓖作胸饰,印尼总统苏加诺访华回国也将两张常州篦箕作纪念品带走。海内外传播媒体赞不绝口,各界旅游人士更是倍加青睐。

近百年来,常州梳篦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展览,荣获金、银质奖十余枚。如1915年巴拿马国际和平展览会银质奖、1926年美国费城博览会金质奖、1981年国家银质奖、1991年第二界北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2000年中国旅游商品博览会特别推荐旅游商品等。目前,常州梳篦年产量达到650万张,占全国总产量的3/4,其中70%出口,远销美、英、法、日、澳、德等27个国家和地区。

二. 江苏省 常州市 新北区 常州银丝面

常州银丝面是常州特色品种,有30多年历史。配料讲究,操作工序严格,具有面细如丝,色白似银,柔软滑爽,富有韧性,下锅不糊等特点,为《中国小吃谱》收辑品种之一。

原料配方:

上白粉5公斤、鸡蛋清750克食、碱40克、干米粉500克(约耗75克)、青蒜末75克、白胡椒粉75克、味精50克、鸡清汤(咸味)7.5公斤、熟猪油375克。

制作方法:

1、将面粉放入面缸,中间扒窝,把食碱用清水500克溶化后倒入,再加入鸡蛋清拌和,揉搓成雪花状面絮,15分钟后,再反复搋揉均匀,然后上面机轧制(双层2次,单层3次),在单层滚卷面皮时撒干米粉(防粘)。再后用细口面刀,(33厘米有30个齿口)滚轧成50厘米长的银丝生面条。

2、将味精、熟猪油、青蒜末平均分放于50只碗中,铁锅置旺火上,锅内放清水15公斤烧沸,生面条分2次煮熟,每只碗内放入沸鸡清汤(150克),然后将面条均匀地捞入碗里,撒上胡椒粉即成。

产品特点:鸡汤清香,面条柔软光滑,如再加盖虾仁、肉丝,黄瓜丝则口味更佳。

三. 江苏省 常州市 武进 太湖银鱼炒蛋

“冰尽溪浪绿,银鱼上急湍;鲜浮白玉盘,未须探内穴。”这是明朝诗人王叔承对银鱼的一首赞咏诗。

    银鱼与鲚鱼、白虾并称“太湖三宝”,它历来是席上珍馐。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太湖就盛产银鱼。清康熙年间,银鱼与白虾、梅鲚并列为贡品。近百年来,无锡和苏州地区烹制的“银鱼炒蛋”、“银鱼九子”、“太湖银鱼”等菜肴,一直受到中外顾客的欢迎。下面介绍“银鱼炒蛋”的制法。

    原料:银鱼100克,鸡蛋3个,笋丝、韭芽、酱油各25克,水发木耳、绍酒各10克,精盐2克,猪油、白汤各100克,白糖、味精各少许。

    做法:一、将银鱼摘去头尾,用清水洗净沥水。鸡蛋磕入碗中,加盐1克调散。笋丝入开水锅中焯一下捞出。木耳清水洗净,用开水泡发沥干。

    二、炒锅上火,用油滑锅,放猪油25克烧热,下银鱼先煸炒几下,倒入蛋液中搅和。炒锅内再加猪油60克烧沸,倒入银鱼和蛋液,待蛋液涨发、一面煎黄后,端起炒锅翻身,再煎另一面。煎熟后,用铁勺将蛋块拉成4大块,加入绍酒、酱油、精盐、白糖、味精、白汤,倒入笋丝、木耳,加盖用小火焖烧二三分钟,再旺火收计,放入韭菜,再加猪油15克,出锅装盘即成。

    特点: 色泽金黄,肥鲜香嫩。

    掌握关键:银鱼肉质细嫩,烹制时必须注意火候。第一次入锅只需略炒一下立即取出,倒入蛋液中拌匀,再入热油锅煎制,以保持其质嫩味美。

四. 江苏省 常州市 溧阳 周城火锅

又名周城羊肉火锅,是周城人的传统菜肴,以山羊肉为主,辅以考究的 配料,烧制而成,香,味俱佳的一道特色菜,为让更多的人品偿,周城人便将其精心制作成真空包装,销往上海等大中城市,受到人们的青睐
( 溧阳)

五. 江苏省 常州市 天宁 常州芝麻糖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芝麻糖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常州芝麻糖是常州地区历史悠久且负有盛名的传统土品,属南式麻糖系列,始于唐朝,盛于宋朝。据常州市志记载:“早在汉代,常州已经有用饴糖熬制成固体糖祭灶的习俗。唐代,根据需要,在饴糖中加入植物果仁来制作麻团糖等品种,以后逐步形成具有常州特色的南式麻糖系列。”及至北宋末年,康王赵构 “泥马渡江”南下,举兵抗金,来到常州,夜宿南郊。当地百姓为支持军队抗金,就把地方风味食品“麻团糖”拿出来慰劳士兵。后为便于携带,百姓们把麻团糖做成形状象小炮仗那样的糖,中间塞入甜馅,外面滚满芝麻。康王赵构吃了随从送来的芝麻糖,高兴地称赞说:“好吃,常州芝麻糖实在好吃!”士兵们吃了芝麻糖,士气大振,屡打胜仗,从此,常州芝麻糖名声远扬。

常州芝麻糖选用纯白芝麻、绵白糖、麦芽糖、面粉、桂花、橘皮等原料精制而成。常州芝麻糖具有糖体粗细均匀,长短划一,芝麻沾满不露皮,两端封口不露馅,色泽光亮,口味甜香松脆等特点。

常州芝麻糖制作技艺、工艺精细而讲究,要经过备料、浸泡、发芽、洗米、蒸米、搅拌、发酵、过滤、熬煮、冷却、拉白、成型等10余道工序。主要制作过程有七大部分:其一, 大麦芽的制备:经筛选过的大麦,倒入缸内,在常温水中浸泡4-6小时,捞在竹筛内,放在比较温暖的屋内萌芽。每天用30℃的水洗一次 ,经过3-4天后大麦开始发芽,发芽后,用麻袋盖好,每天浇凉水一次,待麦芽长到三厘米时,即可使用。其二,蒸米:将大米浸泡3小时后,冲洗干净,然后把米蒸熟。加麦芽搅和:将大麦发芽后清洗干净,放入蒸热的米饭中搅拌均匀。其三,发酵:将搅拌好的米麦混合物放入缸中发酵8小时之久。其四,过滤:发酵毕后,冲入开水,大约半小时后使糖份完全溶解在水中,再将糖水经滤网倒入熬煮锅内。其五,熬煮:再将相等量的白砂糖,同麦芽糖浆一起加入熬煮锅内继续熬煮,使其水分充分挥发,加热至150℃左右。其六,冷却:将熬煮后的糖浆冷却至80℃。其七,拉白、成型:将冷却后的糖块放入拉白架上进行拉白。其后将拉白后的糖块剥皮,包入馅,馅由金橘饼、糖面粉、芝麻、花生等制成,包好后用手工搓捏成条形,再用刀切割成型,最后拌上芝麻即可。

1984年,常州前进冷饮糖果厂生产的常州芝麻糖被评为江苏省优质产品。2006年,常州西林康王食品厂生产的康王牌芝麻糖,被评为江苏省优质产品,至今一直畅销国内外。常州芝麻糖香脆、低糖、口味无穷,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日常生活,都是馈赠亲友、款待宾客的理想食品,深受大众的喜爱。

六. 江苏省 常州市 溧阳 砂锅鱼头

是以天目湖里的活鲢鱼,去鳞去鳃,除去内脏,洗净剁下鱼头,注入天目湖水,辅以适量佐料在文火上煨煮数小时而成。其汤洁白如乳,鲜美绝佳,其肉白里透红,细嫩无比,可谓鲜而不腥,肥而不腻,被众多中外美食家誉为“天下第一名菜”
( 溧阳)

七. 江苏省 常州市 金坛 金坛刻纸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坛刻纸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刻纸是流传于金坛地区的一种颇有地方特色的传统美术品种,生成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明清时期,当地百姓为驱鬼祛邪、祈福迎祥,即有在逢年过节,家家户户贴挂门笺、喜笺、花笺及喜娃、寿星、钟馗等图案和花鸟虫鱼窗花之习俗。清末,一批老艺人且将灯笼、龙灯等手工制作技艺与刀剪各式镂刻图案技法结合起来,并逐渐在金坛乡村流行,代代相传。

金坛刻纸的工艺主要由手工绘画和镂空刻制组成。无论幅面大小,手工绘画和镂空刻制都按照剪纸艺术的规律和要求去做,这样,即使金坛刻纸具有清晰完整的构图和造型,又保持其整体线条间的互相连接。因为刀刻时稍有不慎就会使整幅(叠)作品前功尽弃。如借用微雕技艺刻制的作品《争艳》中的孔雀尾翎刀刻1万2千多根线条,如此纤细线条,刀刻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又如《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物披风细刻2万多刀,艺术效果极为逼真,生动展现了人物披风的丝绸质感美和飘拂的动态美。

较之于外域的传统剪纸,金坛刻纸具有作品幅式灵活、刻制手法多样、表现细腻丰富和构图精细繁茂等艺术特点。在形式上,金坛刻纸既采用民间剪纸的斗方、团花、中堂、四条屏等,同时又吸纳现代审美形式,在具体手法上,一般传统剪纸大都采用单色,而金坛刻纸常采用填彩、点彩、衬彩等综合手法,表现细腻、丰富而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金坛刻纸艺人善于学习和借鉴众家艺术手法之长,并将其自然地运用到创作之中,如作品《村童》中的大树刻制很有江南剪纸细腻的特点,而刻画儿童则汲取了北方民间剪纸粗犷的长处,此作品融粗犷于细腻之中,对比强烈,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情趣;《四合院》和《捕鱼图》则采用大俯视的方法,构图明快,为传统剪刻纸所少见;《采菱图》和《渔乡风情》组画运用版画方式刻制,刀法简练有力,黑白分明,-出现代审美取向和品味。

剪刻纸的基础材料是纸张,传统剪法纸张大都是单一的,而金坛刻纸常参用漆纸、宣纸、碳化纸、植绒纸等,特别是吹塑纸的运用,刻出的效果颇好。如《假日荷塘》用漆纸刻制,优点是挺拔、牢固,适合填彩;《窗台四君子》采用宣纸、土纸和衬纸制作,作品具有人文气息;《水仙》、《牵牛》、《月季》、《荷花》等用的是吹塑纸,镂空填彩,具有光泽和立体感,装饰性很强。纸材运用的创新,使刻纸技法也随之出新。如用叠层法刻成的《归》,用镂空法刻成的《水仙》,用填彩、点彩法刻制成的《江南抗日之春》,都是纸材创新的结果。

经历代传承和发展,金坛刻纸已积累了600多个品种,其作品数以万计。在国内外展览、比赛中入选、获奖和在多种报刊上公开发表以及被国内外美术馆收藏的刻纸作品逾千件。金坛刻纸艺人多次应邀赴国外和港澳台进行现场表演,并被当地新闻媒体宣传介绍,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93年12月,金坛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刻纸之乡”。-化部批准,2008年9月,“第五届(中国·金坛)国际剪纸艺术展”在金坛举办,艺术展征集和展出海内外的剪刻作品1500多件,来自美国、德国、荷兰、瑞士、韩国、日本、墨西哥等国及港澳台地区的300多名剪刻纸艺术家和专家学者以及数十家新闻媒体汇聚“江东福地”研讨、交流,使金坛刻纸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海内外媒体纷纷关注金坛刻纸,盛赞“千姿百态人堪颂,皆是金坛神手来”。无疑,金坛刻纸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增进海内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出了特殊的价值和作用。

八. 江苏省 常州市 溧阳 溧阳毛笋

溧阳有着丰富的毛竹资源,是江苏省的竹材生产基地,尤以南山林风为最,因而南山毛竹闻名遐迩。南山毛笋具有笋壳薄、色泽白亮、肉头厚、节间短、鲜嫩可口的特色。民间传说,唐代诗人李白为避安史之乱,途经溧阳时,厨师就以南山冬笋烹制成“如意笋”来招待,他吃过之后赞不绝口。据县志记载,清康熙年间,丞相史奕述懒江(今溧阳)名中著“春有芹菜、冬笋、韭菜芽”。可见,溧阳南山毛笋早在古代就闻名大江南北
( 溧阳)

九. 江苏省 常州市 金坛 红香芋

红香芋,俗称“芋头”“芋艿”,学名 Colocasia esculenta ,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高温湿润。常作一年生栽培,肉穗花序,单性花,黄绿色,地下生有肉质的球茎,因其营养丰富,可供食用,亦可药用。我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种植芋头的历史悠久,尤其是建昌镇种植的芋头(因其微露红皮,口味香甜,而称为“红香芋”)品质最佳,该镇今年种植红香芋面积 1500 亩,预计产量达 225 万 公斤。建昌“红香芋”是具有传统特色的农产品,红香芋富含钙、铁、粗蛋白、全磷、淀粉、粗纤维等十多种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营养元素;同时含有的天门冬氨酸、苏氨酸等 18 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深受消费者青睐。红香芋可以加工成罐头、芋粉、速冻保鲜系列保健食品等( 金坛)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