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旅行社20平米特产店装修图 旅行社门店装修效果图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旅行社20平米特产店装修图 旅行社门店装修效果图更新时间:2024-04-16 03:42:41

一. 贵州省 安顺 平坝区 王家院水晶葡萄

水晶葡萄系多年生藤本植物,果品成熟时呈略带黄色半透明状,果实表皮有银灰色果霜,色泽鲜亮,能散发出水晶葡萄特有的果香味,总糖含量14.7%左右,具有质地香甜、口感好,无污染的特点,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有着极大种植前景和市场开发潜力。高峰镇王家院村气候土地适合种植水晶葡萄。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抓住新农村建设,以种植水晶葡萄为突破口,采取典型示范。科技培训,举办评选水晶葡萄王“大赛”,举办水晶葡萄节等多种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全乡水晶葡萄的大发展。

二. 山西省 大同 平城区 北芪

北芪是大同雁北一带的――黄芪,它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主根深长,药用其根,多在春秋两季采挖。恒山北芪条匀顺直、色泽黄亮、纤维细、粉性大,为中国黄芪正宗。畅销于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北芪不仅具有药用功效,而且也是一种滋补保健食品。由于品质优,用途广、产量少,市场上始终供不应求。( 大同)

三. 广东省 惠州 惠东县 平海大顶苦瓜

平海大顶苦瓜,因顶大嘴尖而得名。其特点是碧绿、润泽、脊宽、肉厚、瓤少,具有清热下水之功效,是夏季消署菜肴之佳品,另外亦可作药用,食时带苦味,脆口,食后甘凉,主要出口港澳及东南亚等地区。

平海种植大顶苦瓜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平海就开始种植大顶苦瓜,是惠东县乃至惠州市最早种植大顶苦瓜的地方。在惠东县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下,平海镇对大顶苦瓜实行统一生产、统一销售和统一技术指导,实行生产基地化,在深圳、香港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内外诸多城市设置稳定联系点,实行市场国际化,扩大了大顶苦瓜的知名度。

大顶苦瓜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当地有“三筐苦瓜顶千元”之说。据统计,全镇2004年共种植大顶苦瓜8250亩,平均亩产2540公斤,总产2.1万吨,总产值7064万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30.1%。仅大顶苦瓜一项人均纯收入2036元。

四. 贵州省 安顺 平坝区 川心大蒜

川心大蒜是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马场镇川心村的。川心大蒜蒜头大且均匀,并含多种微量元素,是加工大蒜罐头制品的上好原料。

川心大蒜因主要产于马场镇川心而得名,主要分布在马场外埠林卡、平阳等8个行政村,目前种植面积达4000亩左右,年产值1000余万元。

五. 贵州省 安顺 平坝区 安顺地戏面具

地戏在安顺地区广为流传。每年春节之后,十五以前,就可见到在露天平地上,农民自编自演世代相传的地戏,称为"玩新春"。在谷子扬花季节则演出"跳米花神",预祝丰收,同时也寄托着农民逐疫、纳吉的美好愿望。 地戏种类繁多,主要有民间戏、宫庭戏、军戏、寺院戏等4种类型。 安顺地戏的情节主要来源于历史事实,他们往往只演《三国》、《隋唐演义》、《杨家将》、《封神榜》中金弋铁马的英雄人物,却不演文戏,更不演儿女情长和"造反"气氛比较强烈的节目,成为汉、苗、布依等人民喜爱的一种民间剧。该戏曾于1986年赴法国参加59届艺术节表演,深受广大观众好评。地戏面具又称"地戏脸子"这是代表角色身份的一种夸张面容的化妆手段。正戏中24个面具代表24个神;各有其名,称为"24戏神"。演员把面具顶在额头上,便于人们观赏不同人物的性格。 地戏脸子用白杨木和丁香木雕刻而成。既是地戏的精华所在和地戏的演出必不可少的道具,又是彩绘木雕的艺术中不可多得的作品。 贵州地戏脸子,源于明代。相传,第一副脸子是朱元璋下属一姓汤的指挥官在征战中从南京带来的;沿袭了唐朝时期的[假面],后来逐步演化,成为一种装扮人物形象,以及诸如马、猪、狗等动物形象的艺术方式。 贵州地戏脸子生动明快、性格突出,是根据地戏脸谱提供的线索和剧中人物形象的要求刻成的。如主帅,一般受庙堂形貌的影响,额头要求饱满,眼球要求突出,刀刻刚健,勾线夸张;而少将、女将则清秀、英俊、灵气,刀法也较为细腻、考究。地戏脸子与现时京剧的脸谱大同小异;但由于脸子代替了脸面,因而脸子较之脸谱装饰全面。如女将的耳环、帽盔,男将的胡须、头饰等,都与脸子脸面合为一体;其色彩描述正反统配、冷暖相宜、因人而异,正派人物脸子一般以红、黄、肉色为主,反派人物则以蓝、绿、黑为主。 贵州地戏脸子是一种国内罕见的木刻造型艺术,可以发展成为旅游产品和工艺品。一九八六年,当贵州地戏在法国、西班牙演出时,地戏脸子随之送展,受到法国朋友欢迎。( 安顺)

六. 贵州省 安顺 平坝区 平坝灰鹅

平坝灰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平坝灰鹅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地域范围

产于贵州省平坝县,毗邻的清镇、安顺、长顺和贵阳花溪也有分布

特定品质

平坝灰鹅体型紧凑。头清秀。颈长,呈弓形。眼睑淡黄。喙和额瘤黑色,额顶有一宽窄不等的灰白色毛圈。颈背毛色灰褐。全身羽毛呈不同程度的灰色,腹羽两端灰白,中段银灰。背羽、尾羽和主翼羽、副翼羽灰色,边缘色浅,形似镶边。公鹅体长,喙长且宽,颈粗壮,胸宽大,胫粗长。母鹅清秀,体长而深,骨盆稍宽大。胫、蹼橘红色。

文化典故

平坝灰鹅于明朝洪武年间引入饲养,当时称为雁鹅,县志里作为六畜之一。经过500多年繁衍进化,形成了现在这个品种。1981年该县做调查报告,定名为平坝灰鹅,平坝县地势平坦,水田大坝多,河流多,平坝灰鹅一直是全省产量最多的地方。

地域范围

平坝灰鹅地域保护范围为:白云镇、羊昌乡、夏云镇、安平办、鼓楼办、十字乡、齐伯乡、乐平镇、天龙镇9个乡(镇、街道办),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4′06″至106°59′24″,北纬26°15′18″至26°37′45″,总面积999平方公里。平坝灰鹅养殖规模为4.5万羽,产量225吨。

七. 贵州省 安顺 平坝区 平坝牛干巴

平坝牛干巴是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的。平坝牛品种纯,全为天然放牧,所制成的牛干巴,营养丰富,既可作为宴席上的上佳荣肴,又可作为休闲小吃。

牛干巴是回族人于每年秋冬时节选取肥壮肉牛的后腿等部位的优质牛肉,辅以适量食盐、花椒等调料,采用搓揉、腌渍、晾晒、风干、煎炸等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一种牛肉食品。汉族人每年冬季宰杀肥猪,供过年食用,号称“年猪”。回族人因伊斯兰教规禁食猪肉,故只宰杀牛、羊等作为肉食来源。回族人于冬季宰杀肉牛之后,为保留方便,便将部分牛肉加盐,搓揉、风干,以供陆续食用,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牛干巴的腌制传统。

平坝牛干巴,为中华食品一绝,老少咸宜。鲜牛肉制成牛干巴后,可保存一年时间。2008年润丰餐馆以牛干巴为原料制作的名菜“金牌牛干巴”,被贵州省烹饪饭店行业协会认定为“贵州省名菜”。

八. 贵州省 安顺 平坝区 油炸粑稀饭

油炸粑稀饭

油炸粑稀饭:先将米面搅熟成糊状盛入碗中,再从滚油中将炸得黄脆的糯料豆沙粑捞起放进去,然后舀上一勺黔中“引子”,浇上一瓢滚油便可,油而不腻,内酥外软,十分可口。

九. 山西省 大同 平城区 荞面

荞面是一种适宜在高寒气候生长的植物,只有在大同地区有种植。荞麦经过加工制成荞麦面,可以加工成面条,压饸饹,捍圪坨,碗坨等,可以热吃,也可以凉吃。因其是无糖食品,因而也是糖尿病患者的美味佳肴。( 大同)

十. 浙江省 杭州 余杭 临平甘蔗

种植历史已逾千年,南宋时就列为贡品。临平甘蔗品种有紫皮和青皮两种,以紫皮为主,一般在清明前后种植立冬收获。

我国是甘蔗甘原产地之一,历史非常悠久。在没有文字记载之前,我国南方地区已有野生的甘蔗林。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采蔗茎“咋啮其汁”。到了唐朝,吃甘蔗已是很普遍了。

甘蔗鲜嫩质脆、味甜汁多、营养丰富,与一般水果比较,尤为经济实惠。值得称赞的是,其糖份(含量为17~18%)主要由蔗糖、果糖、葡萄糖三种组成,极易为人体所吸收。

甘蔗也是有名的中药和工业原料。在医学上,蔗汁是解渴、生津、润燥、滋养之佳品,能助脾中和,治噎止呕,利二便,解酒毒。在工业上,蔗渣可用来制纸、纤维板、酒精、味精、酵母。木醇糖、增塑剂、树脂等。

临平甘蔗,始植于唐。盛于南宋,并列为贡品。它以富合蔗糖、肉质脆嫩、鲜甜汁多而著名。主要品种是紫皮和青皮两种,以紫皮为主,一般在清明前后种植立冬收获。

临平甘蔗主要产区在临平周围乡村。民间常以甘蔗、孛荠同煎服,有清火止咳之功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