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西双版纳小玉米云南特产新鲜 云南西双版纳香糯小玉米 小拇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西双版纳小玉米云南特产新鲜 云南西双版纳香糯小玉米 小拇指更新时间:2024-04-03 19:23:57

一. 云南省 临沧 镇康县 小黄糯玉米砂

小黄糯玉米砂

二.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骨头糁

此菜麻辣鲜香,酒香甜润,是布朗族开春后的美味肉食。常于冬末腌制,可贮藏2-3个月不变味,喷香扑鼻。与内地制地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用瓜叶包裹,入罐发酵而成

三.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蜂蛹酱

以蜜蜂蛹或野蜂蛹为主要原料。调制时,将蜂蛹挤捏取汁后,再把蜂蛹剁细,加上糊辣椒末、野花椒粉和香蓼草等佐料与蜂蛹汁掺合,加食盐拌匀即供食用。蜂肾脏酱,味鲜而甜,民间多用生食蔬菜蘸食。( 西双版纳)

四.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版纳地毯

云南省版纳地毯,是我国纯羊毛手工纺织地毯中具有独特地方民族风格的一种。版纳地毯选用优质羊毛作原料,精心编织成的,图案设计独具匠心,融合各民族传统的装饰艺术,加以创新,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装饰美感和艺术享受,并且编织工艺精良,产品质地紧密,富于弹性,经久耐用,成为受人欢迎的实用工艺佳品,陈设装饰于客厅、卧室,富丽堂皇,满室生辉。

五.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竹筒饭

云南的西双版纳是一个遥远而又美丽的地方,在这里生存的傣族人世世代代与竹有缘,人们种竹吃笋,又用竹子建房盖屋,还用竹子做成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如:竹桌、竹凳、竹汤匙、竹盆等,甚至做成竹锅烧茶煮饭。到了云南的西双版纳,就不能不尝尝那里傣家人特有的竹筒饭。

只需将新鲜竹节砍下,将优质糯米装入竹节,加水浸泡若干小时,用芭蕉叶或干净的甘蔗叶塞住筒口,放在火塘内用文火烧烤或置于烤炉上烘烤把水煮干,将竹筒放在平整的木板或地板上轻敲数遍,剥去竹筒的薄皮,便获得一条圆柱形的米饭。融糯米香、青竹香于一体,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风味食品。

竹筒饭是用新鲜的竹筒装上大米及调味料烤熟的饭食。多用于山区野外制作或在家里用木炭烤制。竹筒饭风味独特,源远流长,青翠的竹节里,米饭酱黄,香气飘飘,口感柔韧,味道极佳。

六. 云南省 西双版纳 茶花鸡

【品种类型及原产地】

主产于云南省德红、西双版纳、红河、文山四个自治州和临沧、思茅两地区。

1主要特性特征体型矮小,羽毛紧凑,体躯匀称,近似船形,性情活泼,机灵,好斗,能飞善跑。胸肌发达,胸部宽平。头小而清秀,多为平头,少数凤头。多为单冠,少数豆冠。喙黑色,少数黑中带黄色。虹彩黄色居多,也有褐色和灰色。耳叶、肉髯红色。皮肤白色者多,少数浅黄色。胫、趾黑色,少数黑中带黄色。公鸡羽毛除翼羽、主尾羽、镰羽为黑色或黑色镶边外,其余全身红色,颈羽、鞍羽具有鲜艳光泽,尾羽发达。母鸡除翼羽、尾羽多数是黑色外,全身呈麻褐色。

2保种方式云南省西双版纳建立茶花鸡保种场承担保种任务,并建立保种区,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江苏)于1998年引种进行异地保护。

【生产性能】

1成年体重与产肉性能公鸡平均1190克,母鸡平均1000克。180日龄半净膛屠宰率:公鸡为75.6%,母鸡为75.6%;全净膛屠宰率:公鸡为70.4%,母鸡为70.1%。

2繁殖性能茶花鸡开产日龄140~160天,年产蛋数70~130个,平均开产蛋重26.5克,平均蛋重37~41克,种蛋受精率84%~88%,受精蛋孵化率84%~92%,就巢性强,每次就巢20天左右,就巢率60%。

【开发利用情况】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的食品安全与营养保健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市场对质量高、无污染的绿色有机安全农产品的需求量将大幅度上升,为茶花鸡生产提供了大的市场空间。目前已创办的大青树牧业科技拓展有限公司,注册了茶花鸡商标,取得了“云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书”和“无公害农产品证书”。现代肉鸡业中不断加强对胸肌和腿肌的选择,以提高肉鸡的产肉性能,茶花鸡胸肌发达,在地方品种中名列前茅,可以进行适当的杂交利用,提高其他地方鸡种或引进鸡种的产肉性能。茶花鸡是提高和改善地方鸡种胸肌率宝贵的遗传资源。

信息来源: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

七.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酸笋煮鱼

酸笋煮鱼(鸡)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的一道名菜。酸笋是用夏季出土的嫩竹笋去壳后切成丝,再加入盐巴、辣子等腌成酸味备用。傣族人先将酸笋在油锅上微炒片刻,放入适量的水做汤,水开后再加入洗净切成块状的鱼(鸡)肉,煮熟即可食用。这道菜酸香可口,十分开胃。

八.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竹筒香茶

竹筒香茶是傣族人民别具风味的一种茶饮,也是比较讲究的一种待客茶。制法有两种,一种是采摘细嫩的一芽二、三叶,经铁锅杀青,揉捻,然后装入特制的嫩甜竹筒内,在火上烘烤,这样制成的竹筒香茶既有茶叶的醇厚茶香,又有浓郁的甜竹清香。又一种制法是将晒干的春茶放入小饭甄里,甄子底层堆放一层用水浸透的糯米,甄心垫一块纱布,放上毛茶,蒸约十五分钟,待茶叶软化充分吸收糯米香气后倒出,立即装入准备好的竹筒内。这种方法制出的竹筒香茶,即有茶香、又有甜竹的清香和糯米香。竹筒的口径约为6厘米,长25厘米左右,边装边用木棍将竹筒内的茶叶舂压紧,边装、边烤,边舂,直到竹筒内茶叶填满舂紧为止,然后用甜竹叶或草纸堵住竹筒口,放在离炭火约40厘米的三脚架上,以文火慢慢烘烤,约五分钟翻动竹筒一次,待竹筒由青绿变为焦黄,筒内茶叶全部烧干时剖开竹筒,竹香茶即制成。

饮用时,取出圆柱形的茶叶,掰少许放入碗中,冲入沸水约五分钟即可饮用。竹香茶具有芽叶肥嫩,白毫多,汤色黄绿、清澈明亮,香气馥郁,滋味鲜爽回甜的特点。傣族群众到田间劳动,常常带上制好的竹筒香茶,在休息时,砍上一节甜竹,上部削尖,灌入山泉水在火上烧开,然后放入竹筒香茶再烧数分钟,待茶水稍凉后慢慢品饮。饮用竹筒香茶既解渴,又解乏,令人浑身舒畅。

九. 云南省 保山 腾冲 明光小耳猪

明光小耳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明光小耳猪是云南保山腾冲的。

明光小耳猪产于云南省腾冲县北部乡镇,以明光乡为集中产区而得名,是一种适合在冷凉山区放牧的高原小型猪种。1980年列入《云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1986年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属腌肉型品种。明光小耳朵猪以放养为主,生长缓慢。

明光小耳猪主产于腾冲,以腾冲北部的明光乡、曲石乡、界头乡、滇滩镇和猴桥镇为中心产区,此外还分布于僳僳族集居的部分山区以及中缅边境交通闭塞地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3000米的高寒山区。

明光小耳猪体型小,体质结实,适应性较强,明光小耳猪是当地居民在高海拔、寒冷的生存条件下选择的地方猪种,具有抗逆性强、耐粗饲、适应高寒放牧的特点。

头短小,嘴尖,面平,额宽,耳小而宽,背腰平直,胸深腹圆,体型短小丰满,四肢细短有力,尾短细,群众称为“油葫芦”猪,被毛黑色,部分有六白。成年公猪体重为40.2千克,母猪体重50千克。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为7~8头,仔猪育成率92%。肥育期日增重为450克,屠宰率为69.4%,膘厚4.5厘米。

明光小耳猪

腾冲县畜牧工作站

12109333

猪肉

十.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包烧

包烧,是西双版纳傣族特殊的一种烹饪食品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加工食品不用锅具,以天然绿叶——芭蕉叶或木冬叶(竹芋科植物)为烹饪工具,将欲烹饪的食物用鲜叶包裹,以火塘的炭火为热源,将食品烧熟。包烧这种方法,可加工小菜、水鲜、肉食
可包烧的蔬菜有野磨菇、野芋杆、南瓜尖、菜豆甜笋等。每包欲烧蔬菜的原料,需250~300克,加配青椒、鲜姜、蒜、芫荽。主料配料洗净,切碎,加适量食盐、味精拌匀,用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在火塘的炭火之下,使其慢慢变熟。包烧的蔬菜,味鲜纯、香中略带辣味(不喜食辣味者,可不加青椒),颇开胃,具有浓郁的乡野风味
包烧水鲜,可取鲜鱼鲜、鲜鳝鱼鲜虾作主要原料,重200克、300克均可。配料选取用适量烧热的青辣椒末或糊辣椒粉、蒜末、姜末、芫荽、苤菜。将欲包烧的水鲜收拾干净,配料切细,加入适量食盐、味精拌匀后,填入鱼和鳝鱼腹腔(鲜虾只需与配料拌匀),也可用配料包住主料,用鲜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内的炭火之下,至包内水鲜烧熟。包烧水鲜,菜包白绿相间,味鲜、香,水鲜原味浓醇
包烧肉类,可用禽肉、蓄肉、兽肉、为主料,用量一般为200克至300克。以青辣椒、姜、蒜、芫荽、苤菜为配料。肉料洗净剁细,配料洗净切末,加适量精盐、味精,将主配料调合均匀,用芭蕉叶或叶包成长15公分,宽10公分的肉包,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的炭火之下烧熟。包烧肉类,由于有叶片包裹,营养物质不易散失,菜色褐红夹绿,味鲜、醇、香、辣,营养丰富。( 西双版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