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新会特产小青柑茶叶是什么茶 新会正宗小青柑茶是什么时候有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新会特产小青柑茶叶是什么茶 新会正宗小青柑茶是什么时候有的更新时间:2024-05-20 02:31:45

一. 福建省 三明 大田 大田茶叶

大田茶叶是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的。

大田县利用当地独特的气候、自然条件,尤其是高山气候、土壤优势,大力发展茶叶生产,茶叶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全县现有茶园面积0.2万公顷,产量0.28万吨,产值近亿元,有132座加工厂房,136套748台加工设备,规模以上企业26家,外资企业4家。2004年10月,大田县乌龙茶、绿茶产品被福建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无公害产品,屏山乡被福建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产品产地,“仙顶”牌茶叶被国家工商局正式登记受理。为大力弘扬茶文化,营造浓厚的爱茶氛围,2003年、2004年连续举办两届“大田县制茶能手赛”,每届参赛的茶样达40只以上。同时,成功承办三明市名优茶鉴评会,积极参加省、市名优茶的鉴评活动,选送的“雪山毛尖”、“五龙针螺”、“梅剑”、“黄珍珠”、“茉莉银针”、“大仙峰金萱”等样品获省名优茶奖,“东方美人”、“台式乌龙”等产品获国际名茶银奖和中国星级茶王赛名茶奖。

二.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新会甜水萝卜

甜水萝卜是新会之一。相传江西有一位风水先生寻龙脉,从水背蛇山直追至崖西三村,过坑涉水,热天口渴。他走到坑边掬一捧水饮,感觉很甜,认为龙脉就经过这里,就把此地名为“甜水村”。当地农民在甜水村种的萝卜不但高产,而且特别甜脆、饱汁,嫩滑而无渣,美味可口。不久,崖西甜水萝卜闻名远近,成为新会有名的土。

据史料载,甜水萝卜在清嘉庆四年(1799年)己开始栽种,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甜水萝卜与众不同,皆因其独特的地理条件与气候环境特殊。甜水村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大山脉——古兜山脚的盆地上。古兜山每年的降雨量达3000毫米,比会城地区多出一倍。丰富的雨水被茂密的森林吸收,渗入到地下的矿层,把丰富的矿物元素溶解在水里,然后通过无数的泉眼涓涓流出,源源不断地汇入甜水坑。甜水坑的甜水长流不息,流经“交贝石”(土名,因此地有两块大石,一块背向上,一块背向下,像拜神的“贝子”),滋润了甜水坑边上交贝石的土地。交贝石230多亩的土地全是幼沙混泥浆组成的沙浆粉田,土质松软,不板结,吸入水分适中,加上耕作层深厚,又有火烧底(变质花岗岩)作田底,不易渗水,非常适合萝卜生长。甜水村的村民利用交贝石特珠的土质种萝卜,又引甜水坑的甜水来浇灌,于是培育出具有特殊品质的土——甜水萝卜。

在交贝石几百亩土地之中,有几块地(约2亩多)极为奥妙。在这几块地种萝卜约需一百天时间,既不用施肥,也不用杀虫,萝卜生势壮旺青绿。到收获期,每根萝卜都有五、六斤重,而且皮色嫩滑,无沙虱伤害,无涩皮现象。可惜在上世纪60年代的“以粮为纲”时期,把这几块地灌进海泥,改种水稻,土质改变了。现在种的萝卜出现少许涩皮现象,但对其品质影响不大。

甜水萝卜不是一年四季种植,而是约在每年八月下旬播种,至明年四月前末造。每造生长期为三个月。有“冬至卜”和“大头卜”两个品种。“冬至卜”在冬至基本收割完毕。“大头卜”在春节前后,或到农历二月前收割完毕。

甜水萝卜在商品市场中素来畅销。人们多购来送礼,或大批进入餐厅当食谱制肴,为席上珍品菜。自从2003年以来,甜水萝卜打出“品牌”后,销路更为广阔,闻名海内外。目前,崖西镇府为打造甜水萝卜这一品牌,已计划扩宽萝卜地两边的道路,进一步扩大其种植面积,塑造一个集旅游观光、种植销售一体化的农业基地。

三. 重庆市 綦江 万盛茶叶

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的万盛,适宜茶叶生长,是重庆市的茶叶生产基地和名优茶产地。全区现有茶园面积1200余亩,年产茶叶近1000吨。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种较多,有丛茶、川茶、云茶、福顶茶等27个系列。加工的茶叶品种有:绿茶(炒青、烘青)、茉莉花茶、红碎茶、乌龙茶等20余个品种。

在万盛区生产的众多茶叶品种中,尤以“景星碧绿”、“清明香”、“云雾毛峰”、“滴翠剑茗”、“菊花春”、“白花银针”……等名茶闻名。这些茶叶以其精美的装璜、可靠的品质、名茶的风格,深受游人的喜爱。其中“景星碧绿”以“成茶色泽翠绿光润,汤色碧绿,芽叶嫩绿,内质香气清香浓郁,滋味醇厚鲜爽,全芽整叶,条形紧秀,匀直显锋毫”而久负盛名,被载入《中国名茶志》一书中。名茶“滴翠剑茗”,自1997年创制以来,就以其独特的扁平外形和汤色绿亮、香气高纯、滋味鲜醇等特点,在各种名茶中独树一帜,并于当年在全国第二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中获得二等奖,成为我区茶行业中一朵艳丽的奇葩。

2000年8月,在浙江杭州举行的“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上,“滴翠剑茗”又以其独特的品质博得各国茶叶专家的青睐--经韩国茶人联合会、第二届国际名茶评审组织委员会的中、日、韩及台湾省茶叶专家密码审评,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卫生指标合格,以“做工精湛、品质优异”的总结评语,荣获第二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清名香”、“云雾毛峰”等名茶,1990年被中国茶叶研究协会授予“陆羽杯”优质名茶称号;“菊花春”、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茉莉花茶等,连续多年被重庆市政府评为优质名茶

四. 安徽省 安庆 岳西 岳西茶叶

岳西茶叶

--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岳西县农业委员会

岳西茶叶岳西县茶业协会

安徽良奇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翠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五. 重庆市 梁平 梁平茶叶

主要品种有红碎茶,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绿毛茶是加工花茶的优质原料。边茶深受少数民族同胞的喜爱。甜茶兼有茶、糖、药的功能,荣获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奖。( 梁平)

六. 广西 百色 隆林 隆林茶叶

茶叶 苗族聚居的德哦、常么、猪场、长发、克长、蛇场等乡气候湿润,冬春时节山头云雾缭绕,适合生产茶叶,过去没有重视,现在逐步成为苗、壮区新的支柱产业。为进一步拉动隆林茶业的发展.隆林于2007年元月在隆林原那谷铁观音茶叶示范场的基础上建立隆林乌龙茶业有限公司。现已累计投入入开发资金115万余元人民币,并形成企业规模,目前公司已拥有铁观音茶园基地126亩,建没中的乌龙茶叶生产厂一个,位于隆林县兴隆街229号(人事和社会保障局斜对面).还租赁生产车间一个。正在启动的铁观音茶园基地1300多亩.从而为公司进人战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现公司已开发并投放市场的主导产品有隆林铁观音乌龙茶、隆林野生乌龙茶、隆林白毫乌龙茶。

野生乌龙茶产自隆林县德峨乡属原生态、无污染的高山区,此处平均海拔在1400米以上,山高谷深,常年处于云雾笼罩之中,在这适宜茶树生长的最佳环境中,大量生长着非人工种植的野生茶树群,树龄在几十年至几百年以上,茶叶品质极佳。经过采用此高品质的野生茶作原料,利用先进的乌龙茶生产设备和独特的加工工艺,精制成隆林乌龙茶,其外形条索紧结、重实,色泽乌润,滋味清醇甘爽,香气清香持久,汤色金黄明亮,是乌龙茶中品质极佳的新品种。

隆林白毫茶生长在云贵高原桂西隆林县德峨乡三冲境内,海拔1600米的群山之中盛产白毫茶,此地有“云雾三冲”之称的极佳生态环境:“晴时早晚遍山雾,阴雨成天满山云”,地势高峻,山岭连绵,峰峦密布,山泉遍布,溪流纵横,夕阳早落。隆林白毫乌龙茶采用三冲白毫茶成熟鲜叶作原料.利用先进的乌龙茶生产设备和独特的加工工艺精制而成,具有香气清香、汤色金黄、香韵甘爽特色,是不可多得的乌龙茶佳品。

铁观音茶叶原产地在福建省安溪县,该茶叶叶色泽鲜润,浓艳清澈,泡饮之醇厚甘鲜,得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打余香之美誉”,是中围名茶之精品。

2004年春,福建省福达农庄公司引进40000多株“铁观音’茶叶枝苗在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镇民强村进行培育.并在该地开发种植100多亩的精品“铁观音”茶叶基地,原本生长在福建省安溪县的优质茶叶品种“铁观音”,现已被成功引种到隆林县,隆林“铁观音”茶叶有与福建“铁观音”同样的本质特征,同时具柏绿茶独特的韵味。

七.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新会大叶年桔

新会大叶年桔又名“铜锣底”,因其果实顶部有微凹陷的圆圈而得名,是新会著名的土。果形扁大,平均单果重55-60克,有成球结果的习性。其果皮橙黄色,果肉无渣,甜中带酸,桔味浓厚,春节期间成熟,是传统的应节佳果。

八.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江门陈皮宴

江门本地人历有把陈皮作为烹食的原料,因陈皮有特殊芬芳香味和药用价值,制出如陈皮鸭汤、陈皮煮鱼干、陈皮排骨等菜式,味道过齿留香。

九.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睦洲黄沙蚬

睦洲黄沙蚬

黄沙蚬是新会睦洲镇的,蚬身大,肉肥嫩,清甜味美,远胜于一般的泥蚬,远近闻名。

新会的睦洲镇,地处西江下游,离出海口较近,江面宽阔,水流缓慢。西江支流经睦洲镇之前,水流湍急,把大量的细沙和蚬冲到睦洲,停留在江河里。蚬在黄沙里“安居乐业”,享受西江水赐予的自然环境,长得又肥又嫩,成为睦洲的。睦洲又以石板村产蚬最多,质量最好,有“本地鲍鱼”的美称。

每年的清明前后是黄沙蚬的丰收期。此期间,邻近各地来睦洲吃蚬的民众络绎不绝,车辆挤满睦洲圩镇的大街小巷。蚬,把睦洲的饮食业带旺了,每年的蚬季,饮食业老板的生意上升一倍多。

蚬的烹制方法很多,蒸、焗、烧、炒都可以,而且各有各的风味。最简单的是清蒸黄沙蚬,只要配上姜、葱、蒜茸清蒸,就可以吃到味道清纯、鲜甜的“清蒸蚬”。沙姜焗蚬有独特的沙姜香味,令人胃口大开。烧蚬有野味,把油放进大圆盘,下面用火干烧,然后放入生蚬。蚬被烤熟了,会一只一只裂开嘴,发出“卜卜”的响声,所以又叫“卜卜蚬”。味道最好的是炒蚬,把蒜、姜、酒、糖、味极鲜酱油、葱、辣椒等拌上黄沙蚬,用猛火炒,炒到蚬咧嘴为宜。

十.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古井烧鹅

新会古井的烧鹅非常出名,很多游客不惜千里迢迢而来就是为了品尝这种用南宋宫廷秘方制作的烧鹅。

七百多年前,新会崖门发生一场改朝换代的宋元大海战。大战结束后,一位在南宋宫廷里负责制作烧鹅的御厨带着女儿逃亡到新会银洲湖西岸的仙洞村。御厨在仙洞村开了一间烧鹅店,凭着宫廷秘制烧鹅的高超手艺,把烧鹅烧得色香味全,很快便名扬远近。后来御厨的女儿长大了嫁到银洲湖东岸的古井镇,女儿也把父亲秘制烧鹅的手艺带到了古井,并世代相传。古井烧鹅便由此而来。

古井的烧鹅制作有其独特之处,从选鹅到烧鹅都很讲究。鹅每年有两造,古井烧鹅常用的鹅种是每年春季清明和秋季重阳节前后一个半月的鹅苗,并且要在本地鱼塘里养至三、四个月大,约重7斤。(这里要注意的是鹅不能养得太大,否则烧出来的肉质会老,口感不够嫩滑。)这种鹅叫“乌鬃鹅”,不受污染,肉质最好。烧鹅的时候先用节醋涂抹鹅身,待鹅身晾干后再采用传统的生抽王混合砂糖、盐、酒、蒜茸、五香粉和其他不得外传的独门秘方等为酱料,塞入鹅肚内,用绳扎紧,并以麦芽糖涂抹鹅身后才挂入热炉内烧。烧的时候要注意火力均匀,并且一定要用荔枝木烧,这样烧出来的鹅吃起来才会有荔枝的香味。

古井烧鹅如此美味,其制作必定有内里乾坤,其妙在“烧”:首先是要烧什么鹅的问题。所选的乌鬃鹅,从头顶沿颈背至躯体有一条黑色鬃状绒毛带,有“三黑(嘴黑、毛黑、脚黑)三细(头细、颈细、骨细)一矮(脚矮”)的特点,肉质结实,体重适度,个头太大的不好吃。其次是讲究燃料。据新会民间总结,用柑柴、瓦罉煮饭或煲狗肉别有香味;焖田鼠用荔枝树柴特别好吃。而古井烧鹅的烧炙必用明火;用柴定要荔枝树。有师傅尝试用柑树柴,虽也不错,但稍为逊色。荔枝木耐火、少烟、少树脂,这样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对烧炉保持恒温,又不给烧鹅带来烟味,以及使成品色泽透亮并带有荔枝木的清香,起到特殊作用。为淋漓尽致发挥荔枝柴的作用,还要先行彻底晒干,均匀劈破,适时添加。当然,如何掌握火候,师傅有秘诀。再就是用特殊烤制酱料。比如芝麻油、传统生抽王、砂糖、盐、酒、蒜茸、五香粉、汾酒、桂皮、茴香、新会陈皮,还有不向外传的独门秘方,按不同的比例调配成烤制酱料。为保证脆皮,加工中途使出冷冻处理一招,烧了冻凉,凉了再烧。

“古井烧鹅”是否真的起于宋代、“烧”了700年?这民间传说,一时未能找到足够资料考证。然而,古井烧鹅的烧制技艺由家族历代传承,确实不假。建国前古井圩有恒益、奇香楼(李广)、景记、明记、合益市、慈溪乡三哥超等多家烧腊行,一般店主兼师傅。1956年公私合营时并为古井食品站,统一经营。由于很长一段时间经济落后,群众购买力弱,因此烧得很少,就连一般古井人也不多有机会吃上古井烧鹅。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繁荣,大众生活水平大大提升,讲饮讲食,因此古井烧鹅越来越受到推崇。“恒益”老字号也得以恢复。查实1951年吕亚福于恒益商店修编的《吕氏家谱》,“恒益”创始人吕亚福(字传英)1891年生,壮年娶妻赵氏后,在古井天成圩开办肉档(旧时烧腊店加工销售烧肉、腊味,不存在单一烧鹅)。由此可知,吕亚福约在上世纪20年代开始经营。后传给次子吕柏(1937年生),吕柏再传给5个儿子,其家族今已成为“烧鹅世家”。四子吕成耀,读小学时就被人称为“鹅头”,因他从小就学到良好的烧制技艺,今人多称其绰号而反不识其真名。吕家新一辈、吕柏的孙子们也正在习艺传承。“烧鹅世家”现于古井、会城等地共开9家分店,1家老店,除此10店销售外,还供应古井镇八九成的酒楼、大排档。为保证质量,在老店统一烧炙,保温运送到各分店。该老字号引入新的经营意识,按现代生产规范,开展食品“安全认证”工作。2003年初,他们曾计划在香港设立加工点,因遇上“非典”爆发而搁置。“古井烧鹅”的另一家著名商号“平香”,创始人赵华象(1918年生),建国前专为农村喜宴流动加工烧鹅,做一辆木制双轮车就装上整套烧鹅工具。1979年10月,与儿子赵洛文创立“平香烧鹅”店,之后赵洛文传给女婿赵少荣等后人,名声响了以后又在崖门大桥边、会城中心南路等处开设多家分店。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