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兴山古夫镇特产 兴山县特产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兴山古夫镇特产 兴山县特产排行榜更新时间:2024-01-15 21:50:16

一. 黑龙江省 鹤岗 兴山区 鹤岗白酒

鹤岗白酒是黑龙江鹤岗的。

鹤岗白酒

黑龙江省鹤岗市所辖现辖行政区域(不含农垦总局、森工总局部分区域)

《关于界定鹤岗白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鹤政函〔2017〕36号

鹤岗市龙江酒业有限责任企业标准:

Q/HLJ0001S-2016《鹤岗白酒》

二. 黑龙江省 鹤岗 兴山区 排骨炖酸菜

排骨炖酸菜

排骨炖酸菜的做法非常简单,只要按照菜谱步骤一步一步您来一定会享受到一道美味菜肴,排骨炖酸菜是中国菜系东北菜菜系中很有特色的菜式之一,排骨炖酸菜以排骨

为主要材料,烹饪以炖菜为主,口味属于家常味,跟着菜谱试试看,相信您一定会成功!

配料:

主料:猪小排3根、大土豆一个、粉条一小把、酸菜1/4颗。

调料:葱、姜、酱油、花椒粉、料酒、盐、鸡精。

操作:

1、先将排骨剁成小块,只取中间的小排骨,两头的大骨头不要(留着熬汤,扔掉太可惜啦)。过开水烫去血沫。买来的酸菜切小块,将酸菜的厚帮子片成薄片,在冷水中浸泡一会儿。土豆去皮切大块。粉条用热水泡软。葱姜切沫。

2、在烫排骨的过程中,可准备配料。在小碗中配料酒、花椒粉、盐、鸡精、水,搅拌均匀。

3、烧热油锅,放入葱姜沫爆香。倒入排骨翻炒,加入酱油、花椒粉。翻炒一会儿至排骨5成熟时放入酸菜、土豆和粉条,加小碗中配好的料。再多加一小碗水,淹过一半的菜就可以,加盖,改中火炖。十分钟后,就可以出锅啦。注意炖的时候不要让水烧干了,否则影响菜的扮相和口感。

三. 黑龙江省 鹤岗 兴山区 鹤岗炸酱面

在别处吃炸酱面,要炸酱,在鹤岗不用,有现成的宝泉岭宫保肉酱,瓶装的、袋装的都有,一样。面煮好,现成的酱一搁就成。配菜,黄瓜丝、葱丝、香菜段都是地产的,新鲜水灵。这宫保肉酱是专家配料,色香味俱全,第一等的好酱,这炸酱面您吃一碗不够,还的来一碗。

四. 湖北省 宜昌市 兴山县 兴山杨鱼

兴山杨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兴山杨鱼

兴山南阳镇水产品产业协会

兴山杨鱼(别称齐口裂腹鱼)主产于湖北省兴山县南阳镇香溪河流,香溪河位于神农架香溪源下游,生长历史悠久。相传“鱼洞闻雷涌鱼群”,神农架一些岩洞内通地下河,外连地表水,每逢第一声春雷响过不久,鱼群便会从洞口涌出来,因而叫做鱼洞。鱼洞有因地而得各的,譬如官封鱼洞、后河鱼洞、盘水鱼洞等;有因鱼而得名的,譬如鲢鱼洞、鲫鱼洞、钱鱼洞等。它们各具千秋,又浑然一体,形成一个奇妙的世界。

官封鱼洞的鱼当地叫“杨鱼”,与其他鱼相比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大小一般,既无很大的,又无很小的,据说这是经过磨眼筛选的结果。二是无鳞无甲,通体银光闪烁,据说鳞甲在出口处被磨去了。三是肉肥而嫩,绒刺很少,既可口又便吃,农家一般都爱将其填盐炕熟,成串悬挂,随时可吃,遇有客宴,或下汤、或煎炒也都方便。四是每尾鱼体内部含鱼虱一颗,乳白色,豆粒般大小,四肢俱全,初出色体时能在地上爬行,称之为“鱼怪”。农家爱将鱼怪置于瓦片上炕干,研成粉末,泡入酒内,以备药用。民间认为这种药酒对治疗嗝死病(食道癌)有特效。

五. 黑龙江省 鹤岗 兴山区 东北猴头蘑

东北猴头蘑营养丰富,有“助消化,利五脏”的功效。主治消化不良,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神经衰弱以及胃、食道等部位的恶性肿瘤等疾患。本品将东北优质猴头,通过高科技技术压缩成型,可提高猴头原有营养价值数倍,是国宴和家宴的高级山珍食品。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保质期长、泡松复原快,使用方便等特点。

东北猴头菇、又称猴头蘑、菜花菌、刺猬菌、对脸蘑、山伏菌。

东北猴头菇的子实体新鲜时白色,干后淡黄色或黄褐色,块状,直径一般为5-20厘米。猴头菌子实体由许多粗短分枝组成,但分枝极度肥厚而短缩,互相融合,呈花椰菜状,仅中间有一小空隙,全体成一大肉块,基部狭窄,上部膨大,布满针状肉刺。肉刺上着生子实层。肉刺较发达,有的长达3厘米,下垂,初白色,后黄褐色,整个子实体象猴子的脑袋,色泽象猴子的毛,故称为猴头菌。

东北猴头菌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克干猴头菌含蛋白质26.3克、脂肪4.2克、碳水化合物44.9克,粗纤维6.4克,水分10.2克,磷856毫克、铁18毫克、钙2毫克,维生素B10.69毫克、维生素B21.89毫克、胡萝卜素0.01毫克,还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猴头菌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清香可口,历来是食用菌的珍品。

东北猴头菌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在医认为猴头性平、味甘,有助于消化,利心脏。可治消化不良、胃溃疡、胃窦炎、胃痛、胃胀及神经衰弱等疾病。近年来,更引人注目的是研究证明它具有抗癌作用。在上海试用166例胃癌、贲门癌、食道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达69.3%,显效15%。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慢性胃炎227例,好转达86.6%,显效26.8%。经鉴定,病人服药后,症状改善,食欲增加,疼痛缓解。对部分肿瘤病人还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缩小肿块和延长生存时间的疗效。

六. 湖北省 宜昌市 兴山县 续断

又名川断。源于川续断科植物。药用部分为根,生产期一般为三年,产于2000米以上的大山。质柔无柴心,断面色黑绿。具有补肝肾、续筋内、调血脉等功能。 出产地长阳、兴山、秭归等县,产量约262400公斤,外销香港和新加坡等地。( 宜昌)

七. 湖北省 宜昌市 兴山县 虾仁酿香菇

采用宜昌市南津关到虎牙滩一带出产的白壳大虾的虾仁和兴山等地产的香菇,加上蛋清、湿豆粉、葱、姜等调料搅拌后蒸制而成。此菜色味俱佳,是夷陵风味菜肴之一。( 宜昌)

八. 湖北省 宜昌市 兴山县 兴山薄壳核桃

兴山薄壳核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兴山,古称“邑”,是汉明妃王昭君故里,位于湖北省西部山区,长江西陵峡北岸。核桃是兴山名优土品,栽培历史悠久,明末清初县志中就有“邑产颇多,桃米可以远贸”的记载。核桃产业曾在兴山农村经济发展中作出过重要贡献,深受农民喜爱。在省第二届林博会上,兴山薄壳核桃因外形美观、口味香甜而享誉武汉三镇,并荣获省第二届林博会金奖。近几年, 兴山核桃生产出现品种退化、产量下滑等问题。如何振兴兴山核桃产业,笔者提出以下观点。

一、发展概况

兴山核桃生产方式以粮果间作为主,连片栽植面积较少,但生产区域覆盖面大,现有总面积1.2万亩,树木27.5万株。全县8个乡镇都有核桃生产史,主要集中在海拔400-1200米的中高山地区。1949年全县核桃总产量5550公斤,1966年达到30.5万公斤,1978年核桃创历史最高记录达到34.76万公斤。20世纪80-90年代,核桃生产受挫,产量大幅下滑,至2002年,全县核桃总产量仅12.6万公斤。近几年通过引导和管理,2004年达到20万公斤。

兴山核桃优良品种主要为薄壳核桃,其代表品种有“7904”、“9922”等。其中“7904”,在1979年中国林科院召开的全国核桃良种和增产技术协作会上,被列为全国指定推广优良品种。“9922”,是1999年至2004年,县林科所与长江大学联合选育出来的国家级优良级优株,另筛选出国家一级优株20株,因外观感强、营养丰富、口感好,被省科技厅认定为2004年度重大科技成果。

兴山薄壳核桃市场销售供不应求,产量的80%满足县内,少量县外销售,且价格居高不下,今年达到了 20元/公斤以上。

二、近几年核桃产业建设情况

一是制定了总体规划。2004年,县林业局组织专班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兴山县薄壳核桃项目建设规划方案”,经县政府同意,县政府办公室以兴政办发[2004]22号文件印发全县。今年,核桃产业又纳入兴山“十一五”林业规划,确定了建设规模10万亩,建设期5年。二是结合退耕还林等项目建设促发展。2002-2004年,新增核桃面积1720亩,定植苗木9.5万株,涉及黄粮、高桥、峡口、古夫4个乡镇820多个农户,户平栽植2.1亩。三是建立了核桃示范基地。去冬今春,黄粮镇张家河流域建立了3000亩示范园,涉及店子垭、水磨溪、界牌垭、金家坝4个村700多农户。目前平均高50cm以上,成活率60%以上,建立了一块宣传薄壳核桃的永久性宣传牌。四是良种繁育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与长江大学和房县核桃研究所紧密联系,开展技术合作,攻克了过去我县核桃嫁接成活难关,基本掌握了嫁接技术,完成育苗5亩,当年成活率达80%以上,预计今年底可出圃优良嫁接苗1.3万株。五是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和监测。在黄粮张家河流域建立了病虫害监测点,指导该区域4个村核桃病虫害的防治,使该地区的核桃产量比去年增加30%以上。六是抓科技培训。每年定期深入核桃产区举办病虫害防治和丰产栽培技术的培训宣传。今年共举办15次,培训农民达2500人次,印发各种技术资料5000多份。

三、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良种少,品种退化

兴山有一定数量的国家级优良单株,但其面积少、总体产量低,仅分别占全县的30%以上,导致全县核桃产品总体市场竟争力差、经济效益不高。

(二)管理粗放,产量低

核桃栽培沿用传统技术,农民在生产上投入少,“靠天收”思想严重,苗木品种、质量、整地方法、栽培技术都不能达到现代发展的要求,对核桃树不修剪、不防病治虫、不追肥、不除草,导致结果少,品质退化,产量时高时低。目前全县1.2万亩,产量20万公斤,亩产仅16.7公斤,比标准产量少233公斤。

(三)病虫害较严重

近几年的核桃病虫害防治,虽在局部地区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全县危害仍然较严重。主要病虫害有银杏大蚕蛾、核桃举枝蛾、核桃象鼻虫等。据调查统计,每年因病虫危害造成损失占总产量的30%以上。

(四)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核桃产业建设县级规划5万亩,其中改造1万亩,新建果园4万亩,总投资约1500万元。除群众投工投劳自筹一部分外,仍需资金近600万元(每亩需扶持苗木费150元),需县政府和县直各部门支持、帮助解决。近几年累计投资34万多元,包括:一是近几年退耕还林解决了一部分苗木费约8.6万元;二是林业局挤出近5万元资金扶持种苗生产;三是扶贫办扶持5万元资金,用于示范基地建设,四是农民自筹约15.4万元。除此而外,再没有其他资金投入,与核桃产业发展要求相差很远。

(五)示范户(基地)培育难度大

由于农民的传统小农经济意识形成的自身短期行为,不按技术要求及时管理、抚育,加上资金投入不足,无激励政策等原因,导致今年的示范户(基地)建设效果不明显。

四、发展的必要性

核桃产业必将成为全县半高山以上群众致富的重要产业,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目前,低山形成了以柑桔、高山形成了以烟叶、蔬菜为主的农业致富产业,中山和半高山还没有形成主导的致富干果产业。为此,核桃的发展必然是这一地区首选的致富产业。2004年黄粮镇店子垭村产核桃1万公斤,该村韩定国、郑光发等10多名农户,户平产核桃350公斤以上,收入4500多元。发展核桃优于其它果类和其它产业:一是耐贮藏,仓储可达1-3年;二是价格稳定,一般10-20元左右/公斤;三是产量、收入稳定。只要管理良好和集约化经营,优良的嫁接苗木定植当年部分就可挂果,第5年即进入丰产期,每亩可生产核桃250公斤,具有早实、丰产、稳产的特点,丰产期长,可达50年以上。四是投入低,成本少,亩平投资300元左右;五是结合退耕还林政策,可实行林药、林粮、林草等多项种植模式,效益倍增。如峡口镇黄家河村,2004年度退耕营造的核桃林下种药(前胡),今年7月份通过调查,仅药材一项收入亩平就可达1000元以上。

五、发展有利条件

第一,兴山发展核桃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气候条件。兴山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日照时数1680小时,年均气温17。5度,年降水量980mm,无霜期272天,气候环境非常适宜核桃生产。全县海拔400-1200米的中、高山地带,适宜种植面积达15万亩以上。

第二,发展基础较好。全县现有核桃保存面积1万多亩,有一定数量的优良品种,农民发展的积极性高。

第三,核桃生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今年县林科所核桃室内嫁接成活率技术达到了80%以上,今年可提供优质苗木1.2万株。有一定的技术力量保证,全县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35人,其中高级1人,中级14人,初级120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产区群众也积累了一套育苗、建园、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四,交通便利。全县水陆交通方便,且核桃生产主产区村村通公路,为基地建设和今后的产供销提供了良好的运输条件。

六、措施与建议

结合核桃产业发展实际,为认真落实县政府办《关于印发兴山县薄壳核桃项目建设规划方案的通知》(兴政办发[2004]22号文件)精神,到2009年,使薄壳核桃面积达到10万亩, 单产达到250公斤,产量达到2500万公斤,使其成为兴山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提出以下建议措施:

(一)明确机构,组建专班

一是成立县核桃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分管书记或县长任组长,财政局、计划发改局、科技局、扶贫办、林业局、老促会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统一领导协调全县核桃产业生产,要定期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核桃生产,要象抓柑桔、烟叶一样强化领导,狠抓督办落实。

二是组建工作专班即全县核桃产业建设办公室。要明确人员、工作经费、办公场所和工作职责。其主要职责是组织、指导全县核桃生产,负责规划设计、检查验收、技术服务、政策兑现等。对工作专班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三是项目建设重点乡镇,也要相应成立薄壳核桃生产领导小组和落实具体办事人员。

(二)明确必要的建设资金和工作经费

建议县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万元左右用于发展核桃生产。主要解决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产业建设办公室每年的工作经费,包括规划设计费、技术指导费、差旅费、检查验收费等,建议从县财政中解决,每年10万元。

二是政策扶持资金。主要是示范基地建设的扶持,要象发展柑桔一样,每亩地给予一定扶持,支持、激励农户发展,每亩50元左右,以验收合格面积为准,每年大约15万元。

三是科技资金。包括优良种树保护,建立采穗圃基地、种苗繁育温室(基地),加强技术培训等,建议从县财政中解决,每年投入20万元。

四是病虫害防治资金。实行联防联治,解决器械和部分农药物,建议每年解决5万元。

另外,要把多种资金捆绑使用。即扶贫开发资金、财政农业切块资金、其它各方面争取的有关专项资金,科学安排,捆绑部分投入核桃建设。

(三)加强良种苗木繁殖基地建设。

要发展以本地的薄壳核桃为主,代表有“9922”等20多株优良株系,立足本地现有育苗技术和场地,大力繁育嫁接苗木,确保品种纯正优良。一是对现有的优质薄壳核桃母树及种子资源实行保护。现有的优树是我县与原省农学院选育出来的,共有20多株,已获得省重大科技成果认定,分布黄粮、古夫等乡镇。要与农户签订保护、利用合同,对优树挂牌保护,实行高于市场价格30%收购种子和接穗。为培养采穗圃和嫁接苗基地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以县林科所为中心,建立育苗基地50亩,其中建采穗圃15亩,嫁接育苗35亩,每年产嫁接苗14万株,基本满足县内需要。

(四)抓好示范基地

集中资金、集中技术进一步抓好张家河流域优质核桃示范基地建设,除推广本地优良品系外,适当引进外地优良品种,如云南泡核桃、“中林”、“鲁光”、“香林”等。走科研所+基地+农户的建设路子,建立林+草(药)+畜+沼+肥,定期指导培训,密切与科研所的合作,要与长江大学、市林科所、房县核桃研究所建立长期协作关系,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重点培养示范带头户,培出效益、培出成果和经验,以此辐射带动全县。

(五)科学规划、稳步推进

要以已出台的总体规划为蓝本,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科学推进。根据总体《规划》编制详细的年度实施方案,详规要到村、到户、到田块,科学布局、突出重点,确保产业建设任务目标的如期实现。

九. 湖北省 宜昌市 兴山县 兴山白茶

兴山白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兴山白茶兴山白茶与其它茶叶品种相比,白茶叶底发白、香味浓郁、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略带甜味,氨基酸含量更是普通绿茶的两倍以上,具有良好保健作用。

“兴山白茶”产于美人之乡昭君故里—湖北省兴山县。以其独具特色的小气候给予了她良好的自然生长条件,魅力无穷的昭君文化赋予她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兴山白茶属感温性茶树变异良种,主要分布于水月寺镇、峡口镇、高桥乡三个乡镇,海拔600-800m区域,其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大气、水质、土壤纯净无污染,适宜白茶良好生长。全县白茶种植面积1400公顷,产量500吨,“十三五”期间,规划每年新建高标准白茶基地400公顷,打造湖北白茶第一大县。兴山白茶产品既传承了传统炒青绿茶制作工艺,又创新采用了轻炒轻揉、恒温烘焙新工艺。其产品色泽翠绿间黄,香气持久清新,滋味鲜爽甘甜,汤色鹅黄透亮,叶底玉白脉绿。产品荣获“湖北十大特色名茶”、“湖北省名牌产品”、“国饮杯”特等奖、“中茶杯”优质奖、2015年获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地域范围

兴山白茶主产于兴山县的水月寺、峡口、高桥三个乡镇,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东经110°25′-111°09′,北纬31°08′-31°25′。涵盖范围东至水月寺镇的马粮坪,南至水月寺镇的野竹池,西至高桥乡的贺家坪,北至水月寺镇的洪水河。生产面积1400公顷,年产量42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感官审评标准:执行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条索匀齐、完整,色泽绿润,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甘爽,叶底完整、显玉色。2、品质指标:水浸出物≧35%,茶多酚≧12%,游离氨基酸≧3.5%。3、安全要求:农药残留物含量标准不得超过国家对食品的规定标准。产品质量按GB/T8312.8-2007《农药施用准则》、NY5244-2004《无公害食品茶叶》的规定执行。

十. 湖北省 宜昌市 兴山县 兴山石蛙

兴山石蛙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兴山石蛙(石蛙,学名棘胸蛙),成蛙体长10-13厘米,体重125-200克;头扁而宽,吻端钝圆,突出于下颌,吻棱不显,眼睛突起;皮肤粗糙,背部皮肤暗灰色有疣状突起;四肢粗壮,肌肉发达;雄蛙胸部有棘状肉刺,腹部光滑呈淡黄色;雌蛙胸腹部光滑呈白色。蛙肉色白,细嫩柔滑有弹性,蛙汤甘香爽口,被誉为“百蛙之王”。

据了解,我县受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水源地保护,域内山中小溪沟众多,山泉水长流不息,水质清澈,年平均水温15.3℃,森林覆盖率达到82.1%以上,四面环山,山青水秀,为“兴山石蛙”提供了优越的生息环境。“兴山石蛙”在水月寺镇、高桥乡、榛子乡和黄粮镇等地常年栖居。

湖北

水月寺石蛙产业协会

兴山县所辖水月寺、高桥、榛子、黄粮共4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5′~111°06′,北纬31°04′~31°34′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