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青海甘肃的特产是啥 青海甘肃的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青海甘肃的特产是啥 青海甘肃的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4-04-13 08:39:32

一. 青海省 西宁 城东区 炒面片

炒面片

在面片已下锅的同时

用炒锅炒好肉丁或肉片及辣子、笋片、菜瓜等蔬菜或粉条、木耳,待面片开锅,即用漏勺捞出面片,放到炒好的菜中翻炒,略炒片刻,即可出锅食用。

二. 青海省 果洛 久治县 青稞炒面

青稞炒面

青稞炒面,藏语称“糌粑”将青稞放入锅中炒熟,用手推小石磨或磨面机磨成面粉即成炒面。其吃法是:先在碗里放一块酥油,加少许热茶化开,再放入炒面,少许奶渣,爱吃甜味的人加入糖,用手拌匀捏成小块吃。纯青稞炒面吃了容易引起胃酸,用酥油和奶渣拌在一起,既好吃又防胃酸。青稞炒面是面食中最耐饿的食品之一,制作容易,食用方便,是藏族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物。藏族群众为了保持青稞炒面的新鲜清香,一次磨够吃几日的,吃完再磨。

三. 青海省 黄南 烈香杜鹃

烈香杜鹃,藏语称“大勒嘎布”。为杜鹃花科植物,常绿灌木,高1?2米。树皮淡黄褐色或灰白色,帚状分枝,幼枝灰黑色密生垢鳞,具疏柔毛。叶近革质卵状椭圆形或宽椭圆形,基部圆形,表面黄绿色,光滑,背面褐黄绿色,被疏或密的棕色鳞片,中脉在表面微凹,在背面隆起。伞房花序密集成半球状。小花梗短,疏生微柔毛,花淡黄色;花萼黄绿色;花冠筒状细杯形,外面无毛,内面密生长柔毛,裂片肾形;子房绿色,阔卵形,被微柔毛,花柱及柱头红褐色,具柔毛。

烈香杜鹃主要分布在祁连、门源县、海东和黄南、玉树藏族自治州等地区。生长在海拔2900?4700米的山地阴坡。

藏医用烈香杜鹃的花、叶和嫩枝入药。具有清热、止咳、平喘、祛痰的作用。内服治慢性气管炎,外用消炎散肿。

烈香杜鹃是青海高山灌丛中的主要灌木之一,其种类达10余种。藏医根据杜鹃的花分白杜鹃和黑杜鹃,广为临床所用,药用价值高。同时杜鹃又是日用化工的原料。

四. 青海省 西宁 大通县 酥合丸

青海俗称“团园丸子”。将熟糯米搅粘凉透,拌清粉,压成片状,切成长条,揉园压扁,包入蒸熟的水晶馅丸子(即面粉、白糖、玫瑰糖、核桃仁、红绿丝、冰糖渣、生猪板油碎丁拌匀),文火炸,再蒸半小时,扣如盘内,撒上白糖,或倒入少许糖水。具有软、甜、香、酥的特点。

五. 青海省 玉树 玉树市 玉树蕨麻

玉树蕨麻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野生玉树人参果,又名蕨麻,是青藏高原特有的蕨类植物。广布青海各地,青南和海北高寒地区块根肥大,产量高,品质好。

青藏十八宝的野生玉树人参果生于海拔1700-4300米的草甸、河漫滩附近。在湿润寒冷地区生活为极强,常形成大面积群落。春、秋季采挖块根。茎长匍匐,节上生不定根,并形成新植株。羽状复叶,背面密被灰白色毛。花单生,黄色,瘦果。花果期5-9月。

功效:人生果性平味甘,具有健脾益胃、生津止渴、收敛止血、益气补血等功效,适用于腹泻、脾虚、病后贫血、痔疮出血、营养不良、脾肾阳虚等病症。人参果有"抗癌之王"的美誉,因其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而这些微量元素如:硒、铁、钙、锌等元素对激活人体细胞,增强人体免疫力,维持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促进各种维生素及营养的吸收、利用,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的裂变,起着重要决定作用.

适用人群:免疫力低下,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尤其肠胃功能不好者可食用。

玉树蕨麻

蔬菜

地域范围

玉树蕨麻地理标志地域范围是:覆盖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南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头,玉树藏语意为“遗址”。地理位置大致介于东经89°27′~97°39′,北纬31°45′~36°10′,北与本省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相连,西北角与新疆的巴音郭楞自治州接壤,东与本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互通,东南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邻,西南与西藏昌都专区和那曲专区交界。自治州东西最长738公里,南北最宽处406公里,土地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玉树、称多、囊谦、杂多、治多、曲麻莱6县,覆盖全州范围,均为野生。

六. 青海省 西宁 城东区 彩陶

青海彩陶历史悠久。从出土文物中发现,从青海东部河湟谷地到西部柴达木盆地有新石器时代及较晚时期的古代文化遗址500余处。其中属新石器时代的有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属铜石并用时代的有齐家文化类型;较晚时期的有卡约文化、辛店文化、诺木洪文化等。在这些文化遗址的发展掘中,各类陶器,特别是彩陶是主要出土文物。 这些彩陶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了古代青海地区文化发展历史概况和多民族聚居地区的历史渊源。为满足群众需要,青海省工艺美术厂从这些彩陶中精选出有代表性的6件,缩小尺寸,复制出一套精美的仿石彩陶工艺美术品,批量生产,供应市场。其中有民和县大庄出土的马家窑类型双-瓶、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类型舞蹈纹瓶、民和县核桃庄出土的马家窑类型圆圈波纹壶、乐都县柳湾出土的马厂类型四大圈纹单耳长颈壶、西宁兴海路出土的马家窑类型双钮盆等。这些工艺品,忠实原物,制作精细、古色古香,不仅有艺术观赏价值,更有考古参考价值。( 海西)

七. 青海省 黄南 泽库县 泽库牦牛

泽库牦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泽库牦牛

秦汉时期,泽库地区为羌人牧地。先是先零羌的牧地,因先零羌遭受汉朝的军事打击,力量薄弱,烧当羌联合其他各部,将先零羌逐出小榆谷、烧当羌占据大小榆谷,成为强大的部落集团。清代中后期,蒙古势力衰落,泽库地区原有的少数蒙古人逐渐移迁河南县境。随着游牧南迁,泽库县境恢复了隆务囊索独立管辖,成为热贡地区的夏季草地。1949年9月青海解放,今泽库地区属同仁县五、六、七区。1953年12月5日由同仁县析置泽库县,隶属黄南藏族自治州。历史上藏民族的饮食习惯以牛肉、牛奶、酥油、青稞炒面为主食。而作为游牧民族,肉在其食物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藏族食肉的方法有煮、风干、烤、生食、烘等。最平常的食肉法自然是煮。煮肉则强调一个“鲜”字将肉煮至半生不熟,肉的红丝甫尽即可。牛奶和酸奶也是牧民们四季饮用的饮品。牦牛奶经过特制工具的搅合便能打出酥油,是牧民们不可缺少的主食。分离过后的酸水经煮沸、过滤、日晒后成为坚硬的粒状物,俗称乳酪。酸奶和奶茶色泽鲜白,被视为纯洁和善良的象征。泽库牦牛全身都是宝,其肉鲜美无比,杀后可煮、炒红烧、清沌或风干等,其咪独特。肉可食,皮可缝制成衣,靴、袋等。牛头可加工成工艺品,牛尾可制作成弹扫灰尘的扫帚,牛则是一道壮阳药。

对高寒严酷的青海高原生态条件有着杰出的适应能力,是雪山草地不可缺少的特种役畜。

地域范围

泽库县位于东与甘肃省夏河县为邻,南与河南蒙古自治毗连,西与海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德县相望,北与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分界,东北与同仁县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00°34′—102°08′,北纬34°45′—35°32′之间。包括泽库县泽曲镇、麦秀镇、和日乡、宁秀乡、王家乡、多禾茂乡、西卜沙乡、巴滩牧场、恰科日社区,辖五个乡两镇一场一社区的64个行政村。东西长142公里,南北宽85公里,总面积6658.06平方公里,覆盖全县范围。

八. 青海省 西宁 湟源县 藏麻

藏麻是一种很好的甜食辅料。它含糖分63%,蛋白质15%,脂肪1.1%,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铁等无机盐。因此,可用来做精、制酒。一般用它的根做稀饭,甘甜生津,味鲜可口,营养丰富。青海获麻资源丰富,加工精细。( 西宁)

九. 青海省 海西州 德令哈市 青海冬果梨

青海的冬果梨是白梨系统中的一个品种,因它摘下放置至冬吃,味道特别甘美,因而得名“冬果”。冬果梨既不喜欢高温多湿的气候,也不耐严寒低温。以民和为中心的地区,夏天没有酷暑温,冬季气候比较温和,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冬果梨的集中栽培区。

冬果梨树冠高大,枝繁叶茂,树势强健,树龄长久,200多年的老树,仍能开花结实,果农们称它为“老寿星”。河湟岸,常见100年以上的冬果梨树,依然梨实满枝,硕果累累,单株产量有的高达500至1000公斤。

民和县川口镇附近产的冬果梨,质量最佳。果实呈卵形或倒卵形,个大而整齐,平均个重250克左右,大者超过500克。初摘时,果色鲜绿,果皮光滑,覆有一层薄薄的腊质;贮藏后变为黄色或金黄色,有大而密的果点,突出果面。果实的梗洼浅窄,萼洼深圆。果肉白色,质细脆嫩,汁多浆丰,酸甜适口,香味浓郁。果心较小,石细胞少,品质佳良。冬果梨是晚熟品种,一般到10月中、下旬成熟。刚采收的梨果,味淡质硬,含酸较多,缺乏甘美甜香的气味,应放置一段时间,让其充分成熟以后再吃。冬果梨极耐贮藏,放存得法,能贮放到翌年新梨上市,可以周年满足市场需要,且可长途运输。果农通常把冬果梨贮贼于温凉湿润的地窖里,在鲜果缺乏的冬春季节,取出食用或出售。有诗赞曰:“新梨收时啖旧梨,甜若蜜露甘似饴,神仙尝得冬果梨,不住天上愿谪地”。梨通常宜于生食,但冬果梨煮熟来吃,却独具风味。严寒季节,雪冷风冽,此时若能做上一碗与冰糖、葡萄干同煮的冬果梨,热气腾腾,风味甘美,又香又甜,别致诱人。吃后满口生津,浑身生热,并能止咳暖胃,消痰润肺

十. 青海省 黄南 野生藏茵陈

【形状】: 藏菌陈为龙胆科植物,印度獐牙菜的干燥全草,为一年生草本花卉。株高10—20厘米,根基部分枝,茎纤细,叶狭卵形对生。花单生,有长梗,花瓣5片,薄而具有光泽。花艳兰色,花冠下呈白色,并代有5条耀眼金绿色筋。花期8—9月份。蒴果多籽,种子极细小,1克约有7000粒。

【生长】:主要产于西藏、印度、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

【特点】:性凉、味苦。

【功效】:有清肚利胆,退诸热之功效。青海藏医用来治疗肝胆疾病,历史悠久,其药效神奇,是一种名贵藏药。

【用法】:可用白开水与冰糖泡服,也可煎服

【用量】:每次 1-2克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