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揭阳惠来带回家的特产 揭阳特产可送人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揭阳惠来带回家的特产 揭阳特产可送人的更新时间:2024-01-29 07:02:07

一. 广东省 揭阳 普宁 梅林砂锅

梅林砂锅

普宁梅林陶器厂生产的各式砂锅,造型呈葫芦状,浅红灰色,也有呈褐色。其特点是陶质好,陶锅体薄而匀称,受热快,可节省火力,煮饭粥保持原味,喷香可口;或经煤火烧水过夜,也不改变水的化学成分。梅林砂锅,畅销惠阳、梅县、汕头等市县。

梅林砂锅生产始于本世纪30年代,为本县梅塘人吴贤、吴廷和、陈文等三户人家传入,手工操作,工场简陋,生产数量有限,造型单调,但质量稳定,销售十分抢手。该厂1956年转为公私合营企业,1958年为集体所有制的二轻企业,1978年归乡镇企业。

砂锅陶土资源主要分布在陶器厂周围的鸭池、西门、梅光、埔尾、高田等村落,少数辅料分布于马鞍山。该厂仍然采用原始的手工生产工艺,烧窑仍以山草为原料,年最高产量100万件(只)。(作者:郑炳城时间:1988年12月)

二. 广东省 揭阳 揭西县 乒乓果

乒乓果为“槟醅果”之误,因其易叫易记,也就沿袭下来,为揭阳传统名小食,1997年被认定为全国首届“中华名小吃”。

相传南宋未年,揭阳人民为避战乱,抵御饥饿,以鼠曲草混于糯米中碾成糯粉,制成果品。由于鼠曲草有特殊香味,鼠曲草令人喜爱,后又采用槟醅粉(爆米粉)为果馅,制成独具风味的槟醅果。

三. 广东省 揭阳 揭西县 大溪元宵柚

元宵柚产于揭西县的大溪镇井新、鱼梁一带的名果。属芸香科。因其果实成熟采摘后可留至元宵节日之用而得名。果实外形扁圆,首尾平而略凹,似柑橘,但比柑橘大,颜色淡黄。其直径一般为14-15厘米,重2-2.5公斤;大者直径达17-18厘米,重3-3.5公斤。瓤呈片状排列,色淡黄,晶莹透亮,多汁柔嫩,鲜甜微酸,醇厚芬芳,居家置抽于案,则满室飘香。每年春分前后开花,清明前后结果,至立冬则成熟可采摘。采摘下来即可食用,若经放置几天,味道则更鲜美。瓤能清痰止渴;果皮可制成蜜饯,有助消化。春节、元宵前后,为民家迎来送往的吉利礼品。家家户户也喜置一只于案几之上,表示美好祝愿。

四. 广东省 揭阳 揭东区 地都青屿蟹

地都青屿蟹,盛产于榕江下游江海交汇水域,蟹肉鲜美,有“青屿蟹甜过蜜”之美誉。

青屿蟹有二类,肉蟹和膏蟹。肉蟹是普通海蟹,膏蟹俗称赤蟹,全是雌蟹,其体内蟹黄(俗称“红膏”)积蓄多,背壳隆起,呈赤色,肉质肥厚坚实。

青屿蟹产于揭东县地都镇青屿村,因地处榕江入海口,属于“活水”地带,故出产的海蟹身上有“四美味”;大腿肉丝短纤细,味纯鲜美;小腿肉丝长幼嫩,鲜而不腥;身上肉,洁白晶莹,鲜美细腻;壳下膏,脂黄香嫩,色味俱佳。

地都镇是揭东县农业大镇之一。地处揭阳、潮州、汕头三市交界处,镇域101平方公里,人口9.7万,有2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北倚桑浦山,南临榕江水,地理、区位优势独特。

该镇在榕江出海口和沿江有20000亩海滩和低洼地,榕江出海口有18平方公里咸淡两兼的海水,给养殖地都青屿蟹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几十年来,地都青屿蟹年复一年不断发展,至2001年,地都青屿蟹养殖已达2500亩。两年多来,地都镇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大做海养这篇文章,高投入建设海养基地,不断扩大地都青屿蟹养殖面积。至目前,该镇青屿蟹养殖面积已达5400亩。

地都青屿蟹因其特有质量和品味闻名粤东,饮誉海内外。今天的地都镇正瞄准这一名优品牌,加大发展后劲,向养殖万亩青屿蟹目标冲剌。打造名牌,发展经济,已成为地都镇的发展战略。

五. 广东省 揭阳 揭东区 五房绿茶

揭东县新亨镇五房、坪上一带山区所产绿茶(炒茶),茶汤淡黄如花生油,味道醇甘喉底厚。五房绿茶又称“鸟啄茶”,传说是清未当地村民上山割草时偶然发现,后加工培育而成,民国时已大量内销和出口。中泰建交时,泰国政府曾专门提出五房,坪上绿茶出口供应,足见其影响之大。五房绿茶不但味道好,而且具有溶脂帮助消化的作用。久藏的“老炒茶”更具有 消痰化瘀之功。

俗话说得好:髙山出好茶。五房地处潮揭丰三县交界,群山俊岭,林木葱葱,云雾缭绕,雨水充沛,空气清新,鸟语花香,迷人心肺,环乡几十里绝无污染源。如今五房村的种植丶加工都已经达到有机茶的水平。五房茶最好的应该是<世坑顶鸟嘴啄>的茶,此茶浓厚丶悠香入肺丶甘醇润喉丶饮过齿颌留香,回味无穷,提神醒脑.若君有缘,饮过方知其韵味也。

2011年,在广州举行的广东省第九届名优茶质量竞赛中,由揭东县新亨镇五房村北山茶园选送的“翠菁牌”翠菁绿茶和“云洗牌”云洗绿茶,分别荣获金奖和银奖。这将进一步打响了“五房绿茶”的品牌,有力地促进揭阳名优茶的发展。

北山茶园由揭阳市北山茶业有限公司创办,茶园位于揭东县新亨镇五房村小北山,是揭阳市名产“五房绿茶”的原产地,占地面积1.2万多亩,茶叶种植面积3000多亩。小北山最高峰鸡公基石山海拔1065米,环峰连绵,云雾缭绕,气候温和。该茶园则选在海拔500至900米处,此处土壤肥沃,富含多种有益的微量元素,极宜茶树生长。据了解,五房村一带所产的绿茶久负盛名,不但味道好,而且具有溶脂、帮助消化的作用,民国时已大量内销和出口。中泰建交时,泰国政府曾专门提出“五房绿茶”出口供应,足见其影响之大。据北山茶园负责人杨廷凯介绍,当初之所以选择来五房种植茶叶,除了是因为自己喜爱喝茶从而对种茶产生兴趣外,同时也是基于看中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看好茶叶行业的发展前景。

小北山优良的生态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特定的气候条件,为北山茶园生产高品质天然绿色食品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因此,茶园从一开始就定位于种植高档茶品种,并坚持走原生态种植、培植、生产有机茶的道路。为此,该茶园经常聘请茶叶专家伍锡岳、陈少平等莅临指导,虚心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积极引进优良品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生产管理,确保产品“安全、卫生、健康、优质”,符合国家标准。目前,该茶园已顺利通过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原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的有机茶认证。园区种植的品种主要有“米翠绿”、“凤凰单枞”、“大红袍”、“铁观音”等。所生产的绿茶以“五房绿茶”原生地“米翠绿”为原料,采用传统加工方法经科学改进精制而成。产品嫩绿、香气持久、醇厚爽口、回味甘甜、耐冲泡,既保持传统潮汕火仔茶的特点,又有绿茶的神韵。由于绿色环保,茶叶品质好、档次高,北山绿茶赢得了众多客户的称赞,产品远销北京、大连、广州、深圳等国内各大城市和周边地区,每年的春茶价格达500多元/斤,夏茶价格300多元/斤,往往还供不应求。

广东省是全国最大的茶叶消费省份,人均茶叶消费量居全国之首,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大省和出口大省,目前广东省茶叶产量位居全国第8位,年产茶叶5万多吨。广东省名优茶质量竞赛,是省内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全省性名优茶质量竞赛活动。从1992年开始,竞赛活动每2年举办一届,对广东省实施名优茶开发和名优茶战略推进茶产业升级,促进茶产业向规范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增加茶农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年的竞赛活动由广东省茶叶学会、广东省茶叶行业协会主办,参评茶样来自全省20多个产茶市县,北山茶园选送的“翠菁牌”翠菁绿茶和“云洗牌”云洗绿茶,一举夺得金奖和银奖,凸显了“五房绿茶”在全省名优茶中的实力。

六. 广东省 揭阳 惠来县 隆江芥兰

隆江芥兰茎粗壮直立、细胞组织紧密、含水分少、表皮又有一层蜡质,嚼起来爽而不硬、脆而不韧。胡萝卜素、维生素C含量非常高,并含有丰富的硫代葡萄糖苷,它的降解产物叫萝卜硫素,是所有蔬菜中最强有力的抗癌成分,经常食用还有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预防心脏病的功能。

七. 广东省 揭阳 揭西县 河婆葵笠

河婆葵笠

河婆葵笠,即竹笠,是潮汕劳动群众普遍使用的雨具。大小规格不一,最大有揭西县出产的尖顶雨笠,有80公分宽,世称河婆葵笠,最小者为竹制通帽。竹笠均以竹篾、箭竹叶为基本原料纺织而成。有尖顶、圆顶通帽等型式。精工者用竹青细篾,加藤片扎顶滚边,竹叶之上夹一层油纸。为使其耐用美观,有加绘字画并书写名号者,笠面再加拭熟桐油,用者将之视为珍品。

抗日战争期间,一些学校如金山中学将一种精工圆顶竹笠作为校笠,-"金中"两字,军训和列队外出均统一用这种竹笠。解放战争时期的游击队和解放后的民兵,也用这种竹笠作多功能的军帽。今虽有雨衣、草帽等遮阳避雨具,但仍未能完全代替竹笠的功用,故竹笠在农村仍很普遍

八. 广东省 揭阳 揭西县 大洋苦芛

大洋苦芛

苦笋是客家山区丘陵山地上野生的苦竹在春夏之际生出的嫩笋,因其味甘苦而得名。揭西县南山镇、五经富镇、大洋乡等乡镇的山上都有野生苦笋,但以大洋乡出产的最多最为出名,也最受欢迎,揭西人也就以“大洋苦笋”作为品牌,成为域内所产苦笋的通称。用苦笋可以做出多种特色菜,还具除湿去热消暑的功效。

九. 广东省 揭阳 惠来县 惠来菜脯

菜脯有的香气浓,有的无香气无光泽,这种制作菜脯过程中有没有碰到连续晴天得到太阳曝晒大有关系,没晒到太阳菜脯便会无香气无光泽,至于有的有心菜脯(即花心菜头晒成的菜脯)反而不一定差,用其切成片煮鲶鱼汤还是很香的。(即花心菜头晒成的菜脯)反而不一定差,用其切成片煮鲶鱼汤还是很香的。

十. 广东省 揭阳 普宁 普宁豆干

普宁小食珍品的豆干,是用大豆作主要原料,掺以薯粉、石膏、卤水制成。外皮柔韧,内肉嫩滑。油炸豆干,以皮酥脆,肉嫩滑,味香爽口,常食不厌而驰名海内外。(普宁)

普宁小食珍品豆干,是用大豆作主要原料,掺以薯粉、石膏、卤水制成。其工艺流程是磨浆、除渣、煮浆、配膏、试粉,掺膏粉、拌和定卤、包块、压块、煮熟,煮熟后有的还用栀子染色。制作普宁豆干要有适宜的水质。普宁豆干的特点是外皮柔韧,内肉嫩滑。现在,普宁人烹调豆干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煎”,即是把豆干切成小块,在鼎中煎后,掺入韭菜称“豆干压韭菜”,是普宁农家俗菜。第二种“焗”,即把豆干切成小块之后,加上少量清水,再用油炸过的少许鱼脯、几段蒜白,焗成后是清香可口的下酒好菜。第三种是“油炸豆干”,即把成块豆干放进沸油鼎中,待皮呈赤色后捞起切成小块,用生蒜头、韭菜盐水或辣椒酱为佐料,便为滋味独特的普宁名菜。普宁油炸豆干,以皮酥脆,肉嫩滑,味香爽口,常食不厌而驰名。普宁油炸豆干,是汕头人民政府迎春联欢节款待海内外嘉宾点心席十六个小食品种之一。

普宁豆干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在国外也是名菜。如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新加坡等地都有普宁华侨经营豆干生意。1986年10月,普宁渔新村旅外侨胞叶智坤先生,从加拿大回国探亲时,特地请家乡会制作豆干的人,教他制作豆干的整套技术,以备回加拿大后经营制作豆干的生意。

据说,普宁光南村民早在明朝初期就学会制作豆干了。元朝末年,群雄并起,陈友谅被朱元璋打败之后,他的军师何野云(人称虱母仙)流落到普宁一带,为人选地建房屋、造寨门、修坟墓等。当时,光南村的二世祖母逝世,请何野云选地造墓。他同时教村人制作豆干。此后,光南村人便制作豆干到市上出卖,制作豆干剩下的豆渣用来喂猪。因此,制作豆干和喂猪便成为光南村人数百年来的主要副业。

现在,普宁会制作豆干的人很多,有些村庄的制作技术已超过了光南村。在城镇乡村中到处有卖豆干、油炸豆干的小摊和小食店,不管谁品尝到豆干,特别是油炸豆干,都称赞:“油炸豆干,清中有香,补而不燥呀!”

制作工序是:磨浆、除渣、煮浆、配膏、试粉、掺膏粉、拌和定卤、包块、压块、煮熟,有的煮熟后还用栀子上色。特点是外皮柔韧,内肉嫩滑。普宁市人烹调豆干的方法主要有煎、焗、炸等3种。油炸豆干更是普宁的民俗风味。其皮酥脆,肉嫩滑,清中有香。蘸以蒜头蓉,更觉可口。

有华侨把普宁豆干的制作工艺带到国外,经营此项生意。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