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德庆特产点心有哪些 广东德庆有哪些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德庆特产点心有哪些 广东德庆有哪些特产更新时间:2024-05-10 08:54:53

一. 广东省 广州 荔湾区 广州点心宴

广州点心当推泮溪酒家最负盛名。“点心宴”就是将点心以筵席的格局和形式上桌,设计十分讲究,一般应是煎蒸炕炸汤露冻诸般品种俱全,上菜时一般按小点、汤点、正点、甜点、单尾等类型先后上席,遵循主次,咸甜有序,徐疾有度,其清新高雅格调着实让人入迷。

二. 广东省 肇庆 德庆县 苷硒罗汉果

德庆县苷硒罗汉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苷硒罗汉果果实无籽或少籽,果肉饱满,整果利用率比有籽罗汉果增加45%以上,甜苷V含量达2.37%,比有籽罗汉果增加40%以上,口感清爽甘甜。果实中硒元素含量高达28.67μg/g,与野生灵芝中硒含量相近,比大蒜和绿茶硒的含量高50~100倍,如果服食无籽罗汉果,每天只需1/5个,即能满足人体所需。

三. 广东省 肇庆 德庆县 德庆巴戟

广东省德庆县是巴戟天的主产区,种植巴戟有着悠久历史。2000年德庆县巴戟实有面积达50000亩,总产3400吨,成为全国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单产最高、品质最好的巴戟天生产基地。2000年,高良镇被列为广东省“一乡一品”南药(巴戟天)扶持发展项目。德庆巴戟产品有:上等精制巴戟、巴戟补酒、巴戟汁、巴戟露、巴戟软糖、即食巴戟脯等产品。

巴戟是驰名中外的德庆,广东省德庆县是巴戟天的主产区,种植巴戟有着悠久历史。巴戟生长期较长,种下后长势旺盛也要7-8年才能收获。2000年德庆县巴戟实有面积达50000亩,总产3400吨,成为全国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单产最高、品质最好的巴戟天生产基地。2000年,高良镇被列为广东省“一乡一品”南药(巴戟天)扶持发展项目。德庆巴戟产品有:上等精制巴戟、巴戟补酒、巴戟汁、巴戟露、巴戟软糖、即食巴戟脯等产品。

巴戟是驰名中外的德庆。

德庆巴戟,属茜草科藤蔓植物,俗称鸡肠风,学名巴乾天,是四大南药之一,具有壮血气、强筋骨、法风湿、滋补肾阳的奇效。

巴戟生长期较长,种下后长势旺盛也要7-8年才能收获。同时,巴戟种植的时间越长,产量就越高,质量就越好。巴戟在中国南方各地都有,但它的正宗产地在德庆,尤以该县的高良、凤村、武垄等地出产的为上品,年产量全县约5万公斤。

巴戟介绍

【性状】根呈扁圆柱形,略弯曲。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纹及横裂纹,皮部有时横向断离,露出木部,呈串节状。质韧,断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易与木部剥离,木部黄棕色或黄白色。无臭,味甜而微涩。

【化学成分】预试根含蒽醌、黄酮类化合物。

【性味】性微温,味甘、辛。

德庆的巴戟汁(酒),酒味浓郁醇香,有补肝肾、壮筋骨、固精髓之功效,主治痨内伤、腰膝酸痛、筋骨萎软、小便频数和头晕目眩等病症。

功效

【功能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巴戟天可以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祛风湿。治疗肾阳虚弱的阳痿,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也可以治疗肝肾不足的筋骨痿软,腰膝疼痛,或者风湿久痹,步履艰难。

【单方验方】

1.治虚羸阳道不举,五劳七伤百病。能食,下气:巴戟天、生牛膝各三斤。以酒五斗浸之,去滓温服,常令酒气相及,勿至醉吐。(《千金方》)

2.治妇人子宫久冷,月脉不调,或多或少,赤白带下:巴戟三两,良姜六两,紫金藤十六两,青盐二两,肉桂(去粗皮)、吴茱萸各四两。上为末,酒糊为丸。每服二十丸,暖盐酒送下,盐汤亦得。日午、夜卧各一服。(《局方》巴戟丸)

3.治风冷腰胯疼痛,行步不得:巴戟一两半,牛膝三两(去苗),羌活一两半,桂心一两半,五茄皮一两半,杜仲二两(去粗皮,炙微黄,判),干姜一两半(炮裂,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酒饮下三十丸。(《圣惠方》巴戟丸)

4.治小便不禁:益智仁、巴戟天(去心,二味以青盐、酒煮),桑螵蛸、兔丝子(酒蒸)各等分。为细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用盐酒或盐汤送下。(《奇效良方》)

5.治白浊:菟丝子(酒煮一日,焙干)、巴戟(去心,酒浸煮),破故纸(炒)、鹿茸、山药、赤石脂、五味于各一两。上为末,酒糊丸。空心盐汤下。(《普济方》)

四.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鼎日有油酥肉松

产于福建福州。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能作多种美味菜肴,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风寒,食而无味,日见消瘦。林氏苦苦寻思,取来一块腿精肉,放在锅内不停地翻炒,不时加入冰糖、料酒、盐、虾仁等佐料。炒着翻着,忽闻一股焦 味,原来汤汁已被烧干。林氏以为这下可糟了。谁知一尝,味道却鲜得出奇。他当即送给主人品尝,主人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见之大喜,也想吃,问林:“明日可有肉松?” 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后,他潜心琢磨配制肉松的方法,终于在咸丰六 年创制成香醇色艳、味鲜带甜的棕色肉松。地方官将林氏制作的肉松进贡清文宗皇帝,赠送给京中官员。宫中贵妃食后问:“还有肉松吗?”内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时间,“鼎日有” 广为流传,许多官使纷至沓来品味。林鼎鼎见此情景,干脆辞去厨师之职,开设作坊,专营肉松。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声在外,何不就挂此招牌!后来,林鼎鼎创制的肉松秘方日臻 完善,为区别于江苏的太仓肉松,便称之为“鼎日福建肉松”,生意兴隆。 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五. 西藏 拉萨 堆龙德庆县 藏红花

西藏藏红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草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又叫红花,原产埃及,但在巴基斯坦、印并等地栽培历史也很长。

红花可入药,有活血通络之功效。草红花种子含油量达55.38%,长期食用这种油,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因此,可用它来治冠心病;由于草红花油中的亚麻酸量很低,所以是制作油漆的好原料。草红花在西藏东部、东南部以及南部地区均可大力栽培,并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藏红花(Crocus sativus L),又叫番红花或西红花,原产西班牙,在伊朗、沙特阿拉伯等国家中也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国外,最初仅作为染料来栽培,后来才认识到它是一种活血通络、化瘀止痛的珍贵药材。在医学上常用它来治疗血瘀引起的闭经、胸腹胁肋等疼痛,也治疗创伤肿,特别是它的养血之功能早已闻名于世。正因如此,早在明朝藏红花就传入我国,在《本草纲目》中已将它列入药物之类。当然,就其养血功能而言,要远远超过草红花。

草红花与藏红花仅一字之差,所以在概念上常误认为同物异名,也有人把西藏早已引起种栽培的草红花当作藏红花。其实,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草红花是属双子叶植物纲的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高达1米左右,头状花序中的每一朵管状花呈桔红色。而藏红花是属单子叶植物纲的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鳞茎,花为表紫色或紫红色。它们虽在活血通络方面功能相似,但在系统演化、形态发育和其他用途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六. 广东省 肇庆 德庆县 金山绿茶

“金山绿茶”,茶质、茶味和茶色独特。全部采用独特的传统采制技术,茶汤黄绿透明,茶味香气浓郁,回甘味久。富含钾、钙、锰等19种微量元素和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C,茶多酚、硒等。具有消除疲劳、防辐射、降血脂、解烟醒酒等功效。

七. 江苏省 南通市 如皋 如皋点心

缸爿是南通市民价廉物美的早点。烧饼店的师傅将一块面团,拉成长带状,宽约6~7寸,浇上一条豆油线,抹上一层细盐,对折成2寸许,用手掌一下一下压实,然后用棒捶卷压,一面卷,一面用棒捶打台板,于是面团越拉越长,再用菜刀依45度斜线,一刀一刀切开,成为两头尖的平行四边形,最后将其排列整齐,涂上一层糖稀,洒匀一些芝麻,一块一块地用手贴到炉筒里去,不一会,略带焦黄、两头微跷,香喷喷的缸爿就出炉了。

比缸爿高一档的点心烧饼,有的圆形,有的形状像草鞋的底,称为草鞋底,是市民们喜吃的大众化早点。

潮糕是春分到端午前的季节食品,一般农历二月初一上市。南通城一些大的茶食店,柜台上放着直径60厘米许,写着店号的红漆竹片蒸笼,里面放着已切成条条块块的一大圆形的潮糕,上面用湿纱布盖着。潮糕是用米屑蒸的,又松又软,不沾牙齿,稍带甜味,清清爽爽,是既适口又应时的大众美食。

印糕也是春季应时食品,农历三月初一开始上市,用米屑蒸制而成。蒸印糕须用木框蒸笼,每次蒸16小方块,每块印着福禄寿喜、牡丹菊花之类的文字或图案。糕里是流质的洗沙(豆沙)糖,吃时需小心地咬一口,然后慢慢吮食豆沙;稍不注意,洗沙糖会流的满嘴皆是。

豆腐脑是用豆腐浆和石膏卤凝固而做成,嫩得碰不得,由于佐料多,汤鲜,一匙一匙吃起来,味道极佳。卖豆腐脑的人技巧熟练,一手挟着两个小饭碗,一手先舀几勺豆腐脑,再从10多只茶杯里,将白水鸡、白水肉、虾米、榨菜、茶干、大头菜、大蒜等末子,迅速地一一挑点到碗里,然后倒些酱油、麻油、味精,再从放着肉骨头的汤罐里将汤舀到碗里,这时一碗白红黄绿,色香味俱全的豆腐脑就做成了。

斫糖系用麦芽糖做成。卖糖人右手倒提个大摇鼓儿“卜咚、卜咚”,担子前面放块长方形木板,木板上放着直径尺许,厚2~3厘米的斫糖。谁买,就将一个2寸的方形铁刀竖放在糖上,用铁棒从旁边一敲,糖就斫了下来。糖呈姜黄色,看起来挺硬,不过放在嘴里一会儿就软。虽然此糖粘牙齿,不大甜,还带点焦味,但因便宜,买者可用钱买,也可用破布、废铜、烂铁等物交换,故穷人家往往爱买些“骗骗”小孩子。在民间,腊月二十四“送灶”,都用斫糖制成颗粒状,俗称灶家糖来祭灶家老爷,认为此糖能粘住灶老爷的嘴巴,不会讲人间的坏话。

信息来源:如皋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八. 广东省 肇庆 德庆县 德庆首乌

首乌又名何首乌,名字的来源甚为传奇。据说,隋唐年间,德庆连年天灾,饥荒,一个姓何的老头被囚禁在狱中断粮多日,饥荒难忍,奄奄一息,便取围墙上的交藤叶解渴,取藤蔓藤要根充饥,后来又挖到一些酷似人形的根茎来吃。日复一日,何老头不但能生存下来,且日益健康,满头的白发还奇迹般地渐渐变黑,返老还童。狱卒惊喜万分,人们争相传告。老头因发现新药被释放出狱。这种根茎又能使头发由白变黑,故取名为“何首乌”。根据《本草纲目》记载,何首乌生食生津凉血,经蒸晒后服用,补肝肾,益精血,乌发养颜,延年益寿,主治血虚头晕,遗精腰酸,还可治虚烦失眠,多梦等症。德庆何首乌一般以横断面有菊花纹、呈金黄色的质量最佳。

为充分挖掘利用何首乌资源,近年来,德庆县大力发展何首乌精深加工,在生产过程中采用GAP标准化生产种植技术。除加工成首乌片由药材公司收购入药外,还开发出了一系列首乌制品,主要产品有精制何首乌、首乌酒、首乌汁、首乌饮料、首乌软糖、首乌洗发水等系列产品。较大的深加工企业有德庆无比酒业有限公司、德庆虫草巴戟酒、德庆利高食品厂等。产品畅销国内外及港澳市场,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九. 广东省 肇庆 德庆县 酒糟花生

德庆酒糟花生,是有三百年的祖传秘方研制而成。经过低温甜酒糟泡过,是用蒸完酒的酒渣(即是酒糟),经7天时间的淹泡(发酵),然后加足材料后,再低火烘干而成。

本花生特别香脆,入口溶化,食过之后还有种甘甜味,味道特别,举世无双,不会上火,不会热气, 而且可以健俾暧胃、补肾暖胃、老幼皆益!!!!

十.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小舟山有机米

青田县小舟山乡地处青田东南,东连温州永嘉,南接温溪,海拔在380米,这里是有名的“摄影之乡”、“生态之乡”、“鱼米之乡”,一直保持着稻田养鱼的传统耕作方式。

小舟山有机稻米产于海拔400米上下的梯田,属本地晚粳、红米等品种。自古至今,有机稻米深受食膳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稻田养鱼历经千余年历史,鱼之灵气渗透了稻米,使之珠润圆滑;二是采用有机绿肥,用无公害的菜籽饼培育秧苗,并用菜籽油、太阳能杀虫,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农药;三是种植环境特殊,用山泉水灌溉,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而且常有薄雾滋润。因此,成熟的有机稻米金衣玉粒,闻有芳香,食有甘味,口感松软,百食不腻,为米中极品。

明朝时,经刘伯温推荐,小舟山稻米曾被朝廷选为贡米;清朝时,还作为国米出口东南亚;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倍受世界瞩目。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