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红河州金平县土特产 红河元阳县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红河州金平县土特产 红河元阳县十大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3-12-22 22:43:28

一. 云南省 红河 金平县 云南菠萝蜜

桑科木菠萝属常绿乔木。又称木菠萝、牛肚子果。热带果树。原产印度。引入中国栽培已有九百多年历史。树高5-20米。叶革质而厚。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小而多。果长30-50厘米,重可达20千克,每果内含种子100-500粒。果呈椭圆形,外皮有六角形的瘤状突起,形如牛胃,故称牛肚子果。果肉呈金黄色,鲜食香甜爽滑,有特殊的蜜香味,可制罐头和果脯。种子为椭圆形,煮熟后味如板栗。果实成熟期6-8月。云南菠萝蜜栽培零星分散,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以河口、元江、景洪、潞西、沦源等县(市)栽培较多。主要品种有干包和湿包两大类。繁殖采用种子、圈枝或嫁接等方法。

二. 广东省 汕头 金平区 薄壳米尖米丸

原料:薄壳米。
辅料:尖米丸、猪肉臊(肉碎)。

配料:小葱、金不换、鱼露、味精、胡椒粉。

制法:

(一)取清水煮开,放尖米丸、肉臊同煮,用鱼露、味精调好味;

(二)放入薄壳米煮透,加入小葱(先切成葱花)、金不换装碗,吃时撒点胡椒粉。

三. 云南省 红河 金平县 苦竹笋

苦竹笋多年生常绿竹状灌木,高达4m,根状茎呈竹鞭状,秆圆筒形,下部数节节间长达25~40cm,每节有3-6分枝,幼时具白粉。箨环褐色,隆起,其下白粉多,秆环不甚突起。箨鞘细长三角形,厚纸革质,黄色或有细小紫色斑点及棕色或白色小刺毛,边缘密。

生金黄色纤毛;箨耳微小深褐色;箨舌截平头,边缘密被纤毛;箨叶细长披针形。叶枝具叶2-4片,叶片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稍圆,边缘具小锯齿而粗糙。多穗花序,排成总状,由3—10枚小穗组成,着生在叶枝下部的各节上;小穗含8-12花,颖3-5枚。

四. 云南省 红河 红河县 五彩饭

五彩饭

在滇南红河一带的奕车青年,就要按照前辈沿袭下来的传统风俗,欢度一年一度的节日———仰阿娜。据说,早期的奕车先民们,由于长期从事简单枯燥的农耕劳动,极度的身心疲劳使人们劳动的积极性不高,以至时常延误生产,影响收成。为了调节身心,解除疲劳,振奋精神,聪明的奕车人便自发地组织既不影响生产又能让人快乐的休闲娱乐活动,仰阿娜便是其中之一,哈尼语的意思就是:众人在农闲时欢歌游乐。

红河县的羊街、浪堤、车古三个乡是奕车人的主要聚居地,共有奕车人2万多人,其中羊街乡就占了一大半,为此,红河县大羊街也被称为奕车之乡。羊街离红河县城有65公里,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慢慢前行,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梯田,像万级银梯,依着山势,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它们不仅满足了哈尼族生存的需要,同时也成为滇南最动人的景色。每年有数不清的摄影爱好者从国内国外来到滇南,用他们的镜头瞄准这壮观的人间仙境,不过,奕车人的民族风情和奕车女子奇特的服饰却是我们此行的关注目标。

五. 云南省 红河 弥勒 红峰牌蜂蜜

蜂业公司的蜂王浆、蜂花粉、蜂蜜酒。在1997年10月日本召开的国际第四届蜂针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该项目被列入国家科技星火项目,现已建成亚洲最大的养蜂场,其经营者陈宝坤被誉为亚洲蜂王。( 弥勒县)

六. 云南省 红河 个旧 老厂苦菜

老厂苦菜是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老厂镇的。老厂苦菜因其独有的味道而“芳名”远播,每到春节前后,更是“物以稀为贵”。

据《滇南本草》载,苦菜具有“凉血热,寒胃,发肚腹中请积,利水便”之功效;《本草纲目》也载苦菜具有“治血淋痔疹”的功效。

在大多数人的心里,苦菜因其味苦而得名,可是,在个旧市最高海拔2750米的老厂镇,却生长着一种奇特的苦菜,它不仅味不苦,还很容易煮扒。在老厂镇的许多餐馆中都能觅到苦菜的身影,这道作为老厂本地的特色菜,曾有许多人试图把它移栽到其它地方种植,但只要它离开了自己的“故土”,就会因“水土不服”而变味。

个旧周边县市、甚至来自省城昆明的人们都纷纷聚集到老厂镇采购苦菜,有的菜农栽种的苦菜一早就被订购,很多人都想把这绿色健康的蔬菜送给亲戚朋友当做新年礼物。

七. 广东省 汕头 金平区 月浦村狮头鹅

月浦村狮头鹅

八. 云南省 红河 开远 开远木棉

开远木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特定品质

一种多年生木本灌木,开远有人称之为“洋棉花树”。此种植物发现于开远,繁殖于开远,推广于开远及周边地区,为全国仅有。此种木棉所结棉桃与草棉相似,但棉花纤维较之草棉细长且韧性好,可单株种植于山坡荒野或屋旁路边空地,且一年可采收两次。

文化典故

开远木棉是上个世纪初我国科学家在开远区域内发现的一个珍稀植物资源,发现至今已将近百年。开远木棉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因多种原因荒废后,经过五十多年的沧桑变迁,已濒临灭绝。

九. 云南省 红河 弥勒 弥勒冬瓜蜜饯

在弥勒县众多的糕点中,最使人馋涎欲滴的美食大概要数虹溪冬瓜蜜饯了。虹溪冬瓜蜜饯据说是明朝建文皇帝避难云南,途经虹溪时住在城隍庙内,得到城隍庙中一个老更夫的资助,为了感谢老更夫的帮助,建文帝把宫廷中制作蜜饯的方法授予老更夫,然后又由这位老更夫传入民间。姑且不论此事的真假。

总之,蜜饯在虹溪经历了数百年历史,越做越精,味道也越来越好。目前,虹溪蜜饯以其色香味俱佳博得人们交口称赞,享誉省内外,与虹溪名———盐水面条共称虹溪美食二绝。据了解,它的制作方法简单而又颇具技术性。首先,将冬瓜去皮洗净切成1公分厚手掌般大小的瓜块,放入石灰水中浸泡,直到瓜块由软变硬,再由硬变脆为止。捞出过滤水分,再放入清水中漂洗,待石灰味去尽,又一次过滤水分,晾干后方能放入掺白糖的沸水锅内煮,数小时后捞出,冷却后再一次放入糖瓜比值10∶8的糖水锅内,加热后捞出拌上白糖即可。质量好的虹溪冬瓜蜜饯色泽金黄,味甜似蜜,并且入口沁凉,细腻滑润,晶莹剔透。

十. 云南省 红河 弥勒 南瓜焖饭

秋收时节,弥勒县的东西两山上种植的玉米成熟了,间种在玉米地里的南瓜也黄了,由于山地离村寨很远,彝族阿细人家为了节省时间,午饭往往就在地里解决——摘一个老南瓜当锅,焖一“锅”饭饱饱地吃一顿。阿细人说,收玉米不吃南瓜饭,干活打不起精神。

干上一段时间的活,地里的女人手搭凉棚看看天上的太阳,到了该做午饭的时候,便停下手中的活计,随意从玉米地里摘下一个脸盆大小的南瓜,从瓜把处用刀旋开一个碗口大的圆口,掏出瓜瓤,把在山溪里淘洗过的大米,在家切好的腊肉和刚从山上采来洗净的野菜一并放进南瓜肚子里,再加上适度的水和油盐,然后盖上瓜皮盖,放在三个石头做成的“灶”上,点燃枯树枝后便开始做饭了。半个小时后,“南瓜锅”便散发出扑鼻的香气,跟着主人下地干活的狗,也会跑到主人的脚跟前“汪汪”欢叫着报信。

此时劳作的人们到山溪里洗了手,把热气腾腾的“南瓜锅”捧到大树下,打开盖子,只见雪白的饭粒、金黄的瓜、火红的腊肉片、青翠的野菜,顿时让人胃口大开,一家人围“锅”而坐,吃饭时,总是年长者先动手,而他们总把好的留给儿媳或孙男孙女,一家人细细品尝,享受着丰收的喜悦。说阿细人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一点也不夸张。酒足饭饱后,男人们便取下挂在树上的大三弦轻轻拨动,女人们随手从树上摘下一片树叶吹出悠扬的韵律……休息得差不多时,人们喝足山溪水,浑身是劲地下地干活。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