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漳州龙文送礼特产 漳州特产排行榜前十名礼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漳州龙文送礼特产 漳州特产排行榜前十名礼品更新时间:2024-01-19 11:53:23

一. 福建省 漳州 龙海 程溪金蝉

程溪金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蝉花(Cordyceps Cicadae Shing)是与冬虫夏草相类似的虫草。野生蝉花的历史记载比冬虫夏草早800年,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早已闻名全世界。蝉花的品种繁多,而以闽南漳州盛产的蝉花最为名贵,在中药界素有“漳州金蝉花”之称。程溪所产的蝉体黄碧色,全身无细毛,双眼金绿色,所以称为金蝉。香港和南洋群岛习惯将漳州地区所产的蝉花、蝉脱统称为“程溪金蝉”,在海外民间广泛应用,并被视为珍品收藏。

程溪金蝉

龙海市程溪镇金蝉协会

13098212

蝉花(中药材);蝉脱(中药材)

二. 福建省 漳州 龙文区 豆花粉丝

 所谓“豆花”,就是点了少量盐卤或石膏的豆浆,出现絮状的凝固物后,质地细嫩绵柔,因未成型,所以通称“豆花”。

咸豆花,掺上用猪脚骨煮的粉丝,配上酱油、味精、菜脯粒、沙茶酱、芫荽,再加上由顾客自己挑选的佐料(卤壳仔肉、卤大肠、卤猪肺、卤肉、卤肉皮、卤蛋等),细心的摊主把佐料剪得细长细长,入口后随着豆花粉丝一滑入肚,能健脾开胃增加食欲。

三. 福建省 漳州 云霄 马铺淮山

马铺淮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淮山,别名山药、白淮,既是一种保健食品,又是名贵的药材。马铺乡种植淮山历史悠久,农民充分利用马铺多属海拔300米以上的低矮丘陵地,昼夜温差大,具有避风防冻功能和土层为较深红沙壤土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规模化发展淮山种植。近年来大仑、乌螺、枧河、石示头等村农民淮山种植已形成规模,全乡淮山面积种植1.2万亩,种植户达3000多户,逐步形成1个客寮万亩淮山种植基地和粗溪、枧河、石示头、青美等4个百亩示范地。

云霄县地处北纬23°45′~24°14′,东经117°7′~117°23′之间,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日较差大,冬季寒潮较难入侵;县境内蓄水丰富水质优良;全县自然土壤主要有泥质岩赤红壤、酸性岩赤红壤、黄色赤红壤、泥质岩红壤,植被多样。云霄县是福建省大陆唯一没有出现极端最低气温0℃以下的县份(厦门岛、东山岛除外),他地处沿海,背山面海,冬季区内润而不燥,年均温21.4℃,十分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发育。

云霄县马铺乡种植淮山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马铺乡境内地貌多属海拔300米以下呈西南开口马蹄形低矮丘陵地,具有避风防冻功能,土层为较深红壤土,境内拥有全省第二大的“峰头水库”,水源充足,而且气候温暖,无霜期长,常年平均气温20.9°C,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马铺淮山生长发育、结薯以及薯块的膨大。

1978年改革开放后,马铺乡群众把种植马铺淮山作为致富副业逐渐扩大规模。2001年开始,马铺乡政府把种植马铺淮山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主导产业,在全乡进行普及推广,具有种植面积大,全乡种植1万多亩;种植户多,分布广,全乡28个行政村3375户农户均有种植,总产值大,每亩产值约1万元,全乡总产值约1亿元;种植范围为峰头、宝洞、大坪、青美、白凤、泮坑、杉脚、宝石、龙镜、坑口、枋林、上洋、马铺、石芹、客寮、乌石坑、杨美、粗溪、湖洋、桥头、坪水、下庵、新楼、石鼓、石示头、枧河、乌螺、大仑等28个行政村,种植面积共1万多亩 。

马铺乡淮山产品优、口感好,肉质洁白、坚实、粉多而幼细,味淡,黏液多,性温补。

四. 福建省 漳州 南靖 福建龙眼

龙眼又称桂圆。福建是我国龙眼的主要产区,产量占一半以上。福建的同安、晋江、莆田、仙游、南安和泉州等县市所出龙眼最有名。龙眼营养极其丰富,具有开胃益脾、补血安神功效。

五. 福建省 漳州 长泰 漳州水仙

漳州水仙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漳州水仙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漳州著名的,被誉为“凌波仙子”。漳州“宜春”水仙花有两个品种,一种是单瓣的,有六片白色瓣亲托一个黄色副冠,像个小酒杯,叫“金盏”;另一种是复瓣的,卷皱的花瓣如百折裙子,叫“百叶”。水仙“本生武当山谷间”,大约在十五世纪中叶明代景泰年间才传入漳州,产地以西南郊圆山脚下蔡坂一带为最著名。这里气候温和,土质肥沃松散,上午面阳,下午受阴,又有圆山山泉灌溉,极适宜水仙花的生长。这一带水仙花共种60多公顷。人们公认漳州“宜春”水仙花有五大花期长,芬芳清郁,所以畅销国内外。北京、上海、香港等地都举办过漳州水仙花展销会。1984年10月26日,漳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通过“将水仙花定为漳州市市花”。

福建漳州水仙花素有“凌波仙子”的美称。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以球大、形美、花多、味香、期长而驰名海内外,是福建的省花,漳州的市花,漳州位于厦门和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与台湾隔海相望,漳州主产地龙海圆山琵琶坂,水仙花具有秋生长、冬发花,春贮养分、夏季休眠的特性。但福建漳州北有风障,西有疏林,无雪微霜,山泉长流,土壤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虽是冬季而花田温暖湿润,构成一个得天独厚栽培水仙花的优良环境。是个有山有海有平原的富庶宝地。

被称为“凌波仙子”的漳州水仙花,主要有两个品种:一是单瓣的。六片白色的花瓣向四周舒开,中间长有一个酒杯状的金黄色副花冠,名为“金盏银台”,俗称“酒盏水仙”,清香浓郁;另一种是复瓣的。卷皱的花瓣层层叠叠,上端素白,下端淡黄,雅号“玉玲珑”,俗称“百叶水仙”。这两种水仙都成为漳州的骄傲。“世界名花唯此有,人间异香别地无”,就是它的真实写照。同时,它又被许多古代诗人喻为“国香”之花。水仙花在漳州已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年)漳州就有水仙花的栽培历史,现在,它既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又是福建的省花、漳州的市花。由于它鳞茎硕大,箭多花繁,形美香郁,应时而发,花期长,素雅娟丽,又能雕刻成瑰丽多姿的各种优美造型,是世界公认的多花水仙类中开花最多,香味最优的一种,远胜过产自于地中海、日本和国内其它地方如平潭、崇明及台湾等地的水仙花,故有“天下水仙数漳州”之美誉,因而它是驰名于海内外、蜚声全球的。为什么漳州水仙花能“独占花坛,声誉远播”?这主要是因为漳州水仙花的产地——九湖所处的得天独厚的特殊地理位置、土壤及气候条件所决定的。

福建漳州始建于唐开元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座具有丰厚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漳州九湖镇有着“中国水仙花之乡”的美称。2007年,漳州水仙花占全国市场销售量的90%。

六. 福建省 漳州 芗城区 漳州木偶头雕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木偶头雕刻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木偶头雕刻,属于民间工艺美术,是木偶戏道具制作中的一门特殊技艺,整体造型包括头、四肢、服装、冠盔等,木偶头雕刻仅指头部造型。

漳州木偶头雕刻是木偶戏道具制作中的一门特殊技艺,属于民间工艺美术,它与漳州布袋木偶戏一起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偶艺术按照表演形式可分为三种:布袋木偶、提线木偶和杖头木偶。布袋木偶又称为布袋戏、掌中戏,据载,其“源于晋、兴于宋、盛于明”,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就流传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它的表演特点是用手掌手指直接操纵木偶进行表演,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木偶剧种。所演木偶因为衣服宽大,形似布袋,故称“布袋戏”。漳州木偶头雕刻非常注重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精美的造型、丰富的表情、类型化的处理方式是其主要特征。

漳州木偶头雕刻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市、泉州市及周边地区。漳州木偶的整体造型包括头、四肢、服装、冠盔等,木偶头雕刻仅指头部造型。作为戏曲舞台人物头像的雕刻,非常注重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夸张的造型、丰富的表情、类型化的处理方式是漳州木偶头雕刻的普遍特征。这一雕刻历来师徒相承,且以家族祖传的方式为主,一直流传至今而无中断。

漳州木偶雕刻起于晋盛于唐,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艺人徐年松、许盛芳的木偶作品被美术工艺部门收藏。1959年,徐年松雕刻的生、旦木偶头,表现扬眉、醉目、微笑、宽额的古代才子和柳眉凤眼、樱桃嘴、高髻发的士女形象,选送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受到文化美术界的好评。徐的儿子徐竹初继承家传并有所创新,1979年至1989年,其作品在澳大利亚、美国和台湾、香港展出,赢得很高声誉。徐竹初的木偶头代表作品珍藏在城区延安北路花园大厦二楼《竹初木偶艺术馆》。

历史背景

自明清以来,木偶戏已由城市渐进至乡镇,并形成了各地不同风格和流派的木偶造型艺术。如福建泉州嘉礼戏,有的只有生、旦、北(净)、杂(丑)四个行当角色形象更换演出,被称为“四美班”。有的一台嘉礼戏只有三十六形象,故称“三十六尊嘉礼当百万军兵”。泉州早年著名的木偶头雕刻艺术家,有义全后街的神像铺兼木偶雕刻的佚名工艺师们;涂门街的黄良司、黄才司及后来的黄嘉祥和北门花园街的木偶造型大师江加走。他们的木偶造型,偶头雕刻精炒,面部丰腴,具有唐代人物造像特点;粉彩细致,线条明快,形成了福建南派木偶造型。龙溪地区漳州的布袋木偶戏,于清代就已十分盛行。木偶雕刻家徐子清,在清代嘉庆十二年已十分盛行。木偶雕刻家徐子清,在清代嘉庆十二年(1807)即在漳州东门开设“成成是”木偶作坊。人称“南江(加走)北徐”的木偶雕刻大师徐年松,是北派的代表,到徐竹初这一辈已是第六代了。

七. 福建省 漳州 龙文区 龙文盐鸡

龙文盐鸡是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的特色小吃。龙文盐鸡历史悠久,以营养丰富、肉质香嫩、功效独特、风味独到而扬名。

龙文盐鸡,始源于龙文区朝阳镇朝阳村,俗称“朝阳盐鸡”,是龙文区乃至漳州地区颇负盛名的传统风味小吃。该小吃历史悠久,以营养丰富、肉质香嫩、功效独特、风味独到而扬名。

早在二十世纪初,当地就有人把扒去内脏的“土鸡”覆盖食盐,置于蒸盆中进行烹蒸,发现烹蒸的盐鸡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后来逐渐发展成一道用来招待客人和朋友的美味佳肴。由于历史的原因,曾一度物质匮乏,这道“家常菜”也逐渐消失于人们的日常饮食之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饮食质量需求不断提高,村里有一位名叫杨建辉的年轻人,在一次偶然的交谈中,从村里的老人口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就利用自己经营饭店的有利条件,大胆探索性地制作这道传统风味小吃,经过广泛征求客人的反映,不断改正调整制作工艺,其烹制的盐鸡美食见长、独具特色,终于形成深受当地人们欢迎的下酒好菜和风味小吃。

该小吃的制作原料都来自当地,主要是鸡和食盐,但原料和制作工艺却要求很严:鸡一般要用1斤来重的“童子鸡”,制作前,先把鸡宰杀、放血去毛,扒去内脏洗净,然后将其置于填满精盐的砂锅中,用精盐将整只鸡覆盖得严严实实,再用火烹蒸,制作工艺的奥妙在于“火”候,烹蒸的时间长短与鸡的品种和重量密切有关。

正宗的龙文盐鸡由于制作工艺独特,无论是肉质和口味都保持着原汁原味的水准,盐鸡肉质鲜嫩,汁多味甜,口感柔润,食后回味无穷,深受人们欢迎,可谓“一只翅膀一壶酒,一只盐鸡一箱啤”,各地的食客纷纷幕名前来品尝,品尝完毕,意犹未尽的宾客还带上几只回家,让家人或朋友共同分享。2001年,朝阳盐鸡店老板“盐鸡辉”代表龙文区参加漳州传统风味小吃展,并获得《传统风味小吃》铜牌。

八. 福建省 漳州 南靖 薇菜干

薇菜干

南靖薇菜干。薇菜采集天地间灵气,吸取日月精华,是大自然的精髓之一。每一次品尝,都是和自然的亲密接触。野菜那些纯净、本真的鲜香,是自然的礼物,是我们绿色生活的气息,亦是人与自然相互关爱的见证。薇菜不仅含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而且植物纤维更为丰富,薇菜生长于山林之中,未受到现代工业和农药化肥的污染,尤为珍贵。

九. 福建省 漳州 长泰 长泰砂仁

长泰砂仁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长泰砂仁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长泰砂仁

砂仁属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长泰砂仁属阳春砂,在药物学上其功效显著,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吐、理气安胎、治喘咳等效。长泰栽培砂仁已有300多年历史,群众种植砂仁,经验丰富,种植出来的砂仁量高质优。长泰县砂仁种植面积3000亩,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一年总产量20-30万公斤,约占全省的70%,是全国砂仁生产的重点县。砂仁是多种中成药的重要原料,也是食品工业中现代流行的“营养食品”,"保健食品"的重要佐料。砂仁可开发出“砂仁风油精”、"砂仁中药"等系列药品,还可开发成"砂仁饮料"、"砂仁饼干"等系列保健食品。

长泰砂仁的栽培有悠久的历史。清康熙、乾隆的《长泰县志》均有长泰砂仁的记载。后来由于社会动荡,长泰砂仁流于自生自灭的野生状态。1959年,福建省药用植物普查队在长泰发现砂仁资源。而后,又开始人工培植,长泰砂仁有了长足的发展。1985年,全县种植面积2400亩,约占全县砂仁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采收鲜果13485公斤,约占全省砂仁总产值的70%。当年5月,长泰砂仁经漳州市科委论证,定为山区综合开发项目之一。在砂仁栽培方面,引进新技术,组织科研攻关,从而提高砂仁的产量。陈镇祖地村三娘自然村,种植砂仁80亩,年产6250公斤。至今,在长泰县的一些山村农村,仍种植砂仁。除了销售砂仁鲜果、干果外,还进行盐腌加工,供应市场。

具科研部门测定,长泰砂仁果实含油量3.2%,与著名的阳春砂仁相当,药效与阳春砂仁相似。长泰砂仁还具有果实大、品质好、自然传粉率高,适应性广等特点。因此,长泰砂仁成为地方名产,产品畅销于市场。

地域范围

长泰砂仁地理保护范围位于长泰县东部山区,距县城14公里,距厦门口岸52公里,距漳州市区30公里,厦成高速、福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设有互通口,交通便捷。该区域生态环境优越,地形地貌独特,特别适宜砂仁的生长生育。主产地为长泰县陈巷镇新吴村、吴田村、祖地村、美彭村,坂里乡高层村、正达村以及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山重村、后坊村等8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8′-117°56′,北纬24°39′-24°47′之间。总保护面积1300公顷,现有生产面积300公顷,年产量450吨。

十. 福建省 漳州 长泰 石铭芋

石铭芋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石铭村位于岩溪镇西部,是一个环境优美物产丰富的山区村。石铭村以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和淡水立体养殖为主。全村年种植芋头.小黄瓜.角豆.毛豆等蔬菜2000多亩产量5000多吨。唐朝贡品石铭芋是本村特色产品,石铭牌芋头已通过国家绿色食品中心专家认证。石铭商标获漳州市知名商标。

石铭芋头,产于长泰岩溪镇石铭村——海拔1119米的良岗山脚下。这里地下矿泉水潺潺涌出,水质甘醇,常年不断,土层深厚、富含矿物质,所产出的槟榔芋表皮呈紫红色,肉质细嫩、松酥可口、芳香气浓、风味独特。石铭村种植槟榔芋面积大,年产量1000吨。石铭槟榔芋名声远播,尤被厦门、漳州一带城区居民视为难得的佳品。

民间相传,乾隆下江南,途经漳州,索地方美味,长泰县令携名厨一名,猪肘一支,石铭芋一粒,赴府做“猪肘芋头煲”,令乾隆皇帝龙颜大悦,赞口不绝,从此不起眼的石铭芋被钦定为贡品,年年专人专程输往大内。石铭芋的另一特色做法是:将芋头蒸熟捣碎,加糖,佐以桔皮、桂花等香料,温火煎熬,勾人馋涎的“芋泥”就可以享用了。

地域范围

石铭芋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长泰县岩溪镇石铭村、甘寨村及坂里乡石格村、新春村、坂新村等5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径117°38′117°45′,北纬24°34′-25°47′,总保护面积20000亩,现有生产面积4000亩,年产量6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石铭芋生长环境优越,母芋呈圆柱形,表皮棕褐色,无虫蛀、无烂点、无破捐。芋肉乳白色带紫红槟榔花纹,易煮熟食肉质细、松、软,浓香可口。此外,石铭芋可食率高,头尾部分去皮后均可食用。 2、内在品质指标:石铭芋营养丰富,干物质中淀粉含量65%-80%,蛋白质含量达10%-15%。作粮作菜皆宜,与各地生产的芋头对比,具有独特的香味。 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石铭芋产品质量应符合(NY/T1049-2006)标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