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毕节农投特产会补货吗 毕节哪里能买特产呢实体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毕节农投特产会补货吗 毕节哪里能买特产呢实体店更新时间:2024-01-12 00:56:31

一.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茅香粑

茅香粑

茅香粑色、香味俱全,又便于保存、携带,可冷食,方便大家祭祀时带到山上食用,倍受人们青睐,黔西城乡市场上随处可见。

配方:糯米粉、茅香菜、芝麻、苏麻、花生仁、核桃仁、白砂糖。

制作工艺:将芝麻、苏麻、花生仁、核桃仁炒熟捣细,加入白砂糖拌匀备用(芯料);将茅香菜煮熟与糯米面加水揉匀后搓成100克左右的面团,再将面团摊开包入准备好的芯料,放入蒸锅大火蒸15分钟即可。

二. 贵州省 毕节 七星关区 毕节麻核桃

毕节麻核桃:产于毕节市山区,已有数百年生产历史。果仁饱满、充实肥壮。壳薄如纸,不用敲砸,手捏即开,又称蛋壳核桃。

三. 贵州省 毕节 大方县 大方豆豉粑

大方豆豉粑是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的。大方豆豉粑具有健脾开胃,助消化,促进食欲的功效,是烹调调料之一,在贵州省内外颇有名气。

豆豉粑是豆豉的衍生品,豆豉一年四季均可制作,但一般以在冬季其香味、质量最佳,其他季节由于气温高,豆豉发酵酵快,味差并稍带苦味。豆豉制作应选择粒大饱满、无虫蛀、无霉烂变质的大豆,用清泉水浸泡24小时后用大火蒸制20小时之后选择竹筐类易散发热量的容器,铺垫豆豉叶,让其自然发酵,成熟后将豆粒放入石碓中加入一定量食盐捣细,再发酵1个月左右。待天气晴朗时,将发酵好的豆豉取出捏成长方形的小块并抹光滑,放置在太阳下晒,随时用少量菜油抹面,并用木板轻轻将每面拍紧再晒,使之紧实不开裂。当水分降到20一定程度即可包装贮藏在通风干燥地方。 即成为豆豉粑。

四.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木梳粑

木梳粑是用苏麻、蜂糖、芝麻、核桃仁 ( 花生米 ) 做馅子与和好的糯米面做成的汤圆。古时彝家姑娘梳辫子加勒子戴头巾都喜用木梳,而这种汤圆包成半圆之后还要锁上花边,恰好与木梳相似,故称彝家木梳粑。至今在纳雍县城附近还有包木梳粑过大年的传统。
木梳粑与一般汤圆不同的是:一是包的时候不管做成哪种式样都得锁上花边,有时还要用剪刀修剪;二是用苏麻、蜂糖、芝麻等做馅子,既突出民族特色,味道又鲜香适口,经久不变,为多数人喜欢。如果用猪油或玫瑰做馅子包的汤圆,只不过是在木梳粑基础上的发挥,开初吃的时候虽说有一种别于其它的香味,但时间一长,就容易变质。
木梳粑是彝族人民主要的传统小吃,做工细致。一年一度的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要包粑粑过年节,并用作午餐或夜宵。若有客人来拜年,姑娘们包粑粑的技巧就更加讲究,她们以木梳粑为主的包成石榴形、柿子形、螺蛳形等花色品种,在粑粑上剪出柿子叶和石榴瓣的形状以显示自己灵巧的手艺。
若是用荞面做的木梳粑,就更为古老。要包得大一点,不用水煮,蒸熟就行,点上红绿颜色,民族色彩、地方色彩浓厚,吃起来更别有风味。
1993 年 9 月,纳雍县姑开苗族彝族乡用养面做木梳粑招待李沛瑶委员长等民革中央的客人,备受他 ( 她 ) 们赞赏。

五.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苗族蜡染

    蜡染,本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印染工艺,古称蜡染为蜡缬。据《一切经音义》卷十载:“谓以丝缚缯,染之,解丝成文曰缬也”。引伸为细薄、折叠之物和有花纹的丝织品都叫缬。从我国出土的单色染缬绢、两色蜡缬绢等文物中,可以看出丝绸蜡染在古代曾盛 行,后年久失传,现在已没有丝绸蜡染。只有麻布、棉布蜡染。
    纳雍苗族的蜡染工艺,是古代蜡染工艺的继承,主要是麻、棉布蜡染。其蜡染的制作,先用自种的火麻、苎麻经多道加工工序织纺成布,以竹签和铜皮制成的蜡刀蘸靛染缸中多次浸染、清漂、晾晒,以沸水 高温脱染,便成为蓝底白花。白蓝二色相映衬,加上自然形成的“冰纹”,分外淡雅悦目。当今已发展为白色布料和其他色(如红、黄色等)布料均可作蜡画,经不同颜色的染料浸染后脱蜡,显出五彩缤纷的花纹。白布作画青染者,称黑白蜡染,而黑白蜡中有一道工序常被人忽略,即虹染脱染后,要用豆浆漂洗至少一次,这是更显花纹的里透白。
    苗族的蜡染设计图案,多以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或几何图形为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苗放的蜡染,原先主要是用于装饰妇女的衣裙、围腰、背扇、背带、伞笼子(麻布口袋)等,现已发展到被面、床单、挂包、家用电器罩盖等方面。花色品种多姿多彩。又因居住地域的差异,而蜡染图案纹理和线条又各具特色。如居住在阳长、百兴、维新等地的苗族,其绘画的蜡染图,主要以线条细腻秀、笔直对称为主;居仁水东、老翁、法泥、老寨土等地的苗族,其昔染构图粗犷明快,制作的燕尾式服饰,美观大方;居住在姑开、治昆、维新等地的大多数苗族,主要以色彩花纹套蜡染,而蜡染的古朴典雅,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浓厚的装饰趣味,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给人以美的享受。

六.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纳雍天麻

天麻亦称“赤箭”。为多年生草本兰科植物,全株无叶绿素,生长在阴湿林下,地上茎直立,黄赤色,节上有膜质鳞片,夏季开花,花多形成一稠密的总状花序。花冠歪壶状,黄色。地下有肉质肥厚的块茎,是入药食用的主要部分。在《神农本草经》里,被列为健脑上品。块茎含香荚兰醇、维生素 A 类物质和苷类及微量生物碱等。
地处黔西北乌蒙山区的纳雍,海拔适宜,气候凉爽湿润,含腐殖质的沙性土壤 pH 值偏酸,为天麻的寄生繁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是天麻的产地之一。特别是鬃岭、张家湾、水东、昆寨、左鸠戛、羊场等乡、镇,无论是野生或人工栽培的天麻,量多质好,个大饱含浆汁,干品呈淡黄棕色,肉质肥厚,质地坚硬半透明。人工栽培的天麻,化验结果和临床实践证明,所含香荚兰醇、维生素 A 类物质、苷类及微量生物碱等多,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同野生天麻相似,广受人们青睐。历年来,纳雍年产天麻 5 吨左右。
在中医学上,均以天麻地下块茎入药。性平、味甘,有熄风定惊之功能,主治肝风头痛、眩晕、抽搐痉挛和小儿惊风等症。据现代有关科技资料介绍,天麻有很强的健脑强心功能,对心脑血管疾病有显著疗效。

七. 贵州省 毕节 七星关区 毕节大曲

属浓香型白酒,以优质高粱为原料上等小麦制曲,天然泉水酿制而成,酒质透明晶莹,窖香浓郁,醇甜爽净,回味悠长。1983年获“贵州名酒”称号,1991年获“中华百绝博览会”金奖,年产2000吨。( 毕节)

八. 贵州省 毕节 织金县 织金荞凉粉

织金荞凉粉是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的特色小吃。织金县荞凉粉辣香爽口,生津解暑,清凉降火,是当地居民必不可少的驱暑小食。

荞凉粉是贵州省的一道名小吃,是男女老少都喜爱的一道小食。全省各地均有荞凉粉,但以织金荞凉粉最具特色。荞凉粉是用荞麦打去壳,干磨成粉按1:4的比例加水和适量的明矾水调匀,下锅用微火慢慢边煮边搅,煮熟冷却而成。食用时翻倒出来放在案板上,用特制的刮子把荞凉粉刮成细长条装在盘子里,用另一小碗放入酥黄豆、酸萝卜丁、黑大头菜丁、芜荽、葱花、红油、麻油、花椒油、自制腐乳、酱油、醋、姜汁、蒜水、味精等调料兑成蘸水,用荞凉扮蘸着食用。

风味特色:辣香爽口,生津解暑,清凉降火。

技术要领:黄豆要不放油干炒,荞粉与水的比例必须准确,明矾水不能过多。

九. 贵州省 毕节 七星关区 韭菜炒核桃

在毕节学院内的至善堂里有一道口碑甚好的菜肴:韭菜炒核桃。是啊!清炒韭菜、韭菜炒蛋、韭菜炒虾肉等很平常,但韭菜炒核桃确是道稀罕的菜品了。

先不说春天吃韭菜有多少好处,也不说核桃的营养价值有多少,单单是看着青青的韭菜白白的核桃混在一起,就觉得漂亮,食欲亦随之大增。据了解,这道菜可不好做,核桃炒出来得有刚刚从树下摘下的味道,嫩嫩的,甜甜的。因此,如果使用的不是新鲜核桃,就要先把核桃仁煮一段时间,再泡一段时间,把皮儿剥掉。其余的就简单了:将韭菜根部的衣去掉,洗净,切成寸段;锅烧热,滑油,再加少许油;煸炒韭菜几下,加盐、味精、加少许糖,加核桃肉;再煸炒几下,闻到韭菜香味,韭菜即熟,即出锅。

如果你懒得跑去那里吃,自己又是个厨房达人,赶紧买来韭菜和核桃来试试吧,一定让家人大饱眼福和口福。

十. 贵州省 毕节 大方县 大方豆腐

产地:中国贵州大方。

工艺:以当地所产黄豆为主要原料,经浸泡、磨浆、高温熬浆、去渣过滤、分离结皮,将制成的豆油皮以人工卷制成棒状,然后经烧烤、干燥后,即得豆棒成品,一般每入根豆棒以竹签贯穿成排,便于保存、外运。每根长约50厘米,直径约4厘米,表色金黄,油润光亮,层次分明,表里如一。

吃法:食用前,先上锅蒸软,使之膨大,再切成所需形状,用开水煮或温水泡,洗净后氽汤,或与肉类炖、烧,其味鲜美。

特点:烹调成型好,不稀散,食味鲜嫩可口,软绵细致,味香清爽,咀嚼有劲。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