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内蒙古的特产莜面窝窝 内蒙古山曲莜面窝窝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内蒙古的特产莜面窝窝 内蒙古山曲莜面窝窝更新时间:2023-12-23 02:56:13

一.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武川县 武川莜面

武川莜面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莜面主产于内蒙古,以武川和四子王旗最盛,其味鲜美独特,营养价值很高,而且糖尿病人食用后很有益处。

莜面在我国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属塞北高寒农作物,然而提起莜面,许多人也许不知道为何物,可说起燕麦,却在国内外久负盛名。其实莜麦即燕麦,莜面即燕麦粉。 莜麦为一年或两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细长而尖,花淡绿色,小穗有细长的芒,籽实可以吃。莜麦耐寒耐早,生长期长。在我国莜麦盛大产区如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山西雁北地区和河北张家口地区,尤其内蒙以武川莜面为最,莜面一直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风味食品。

武川莜面 莜面的营养价值

莜麦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秸行秆和麸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B,是牲畜的上等饲料,还可用于造纸。莜麦面可食用或做饲料。蛋白质平均含量达15%,比白面高51%,比稻米高93%,比米高54%,比玉米高68%;脂肪含量居各种粮食之首,平均达8.5%,是面粉的4.5倍,是稻米的6倍;钙磷含量亦很高,每百克莜面含钙58毫克,比面粉多20毫克,比稻米多50毫克;含磷312毫克,比面粉多53毫克,比稻米多208毫克。莜面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十分耐饿。科学证明,莜面富含八种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丰富的亚油酸,高膳食纤维等含量为五谷之首,莜麦所含的维生素E、维生素B、维生素H都十分丰富,因其营养价值可观,在减肥、降血脂、降血糖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治疗保健作用,集保健、营养于一身,老少皆宜。 在我国后山的莜面产区,人们的饮食结构比较单调,一到冬天,除了土豆,几乎吃不上蔬菜,而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却很少因营养不良而患病,这正是莜面医疗保健作用的实证。

民间“顺口溜”称:

冷调校面捣烧酒,

山珍海味都不如。

一口莜面一口酒,

香得人们口水流。

相传,清代康熙皇帝远征噶尔丹,在归化城吃过莜面,给予很高的评价。乾隆年间,莜面作为进贡皇帝的食品被送往京城。五十年代,朱德总司令两次来内蒙古视察,都主动要求吃莜面。他说,当年在晋西北转战,曾多次在老乡家的热炕头上吃过莜面,也听说过莜面是“土默川三宝”之一的传说。那又筋又细的莜面,支持过晋察绥陕根据地革命将士的伟大斗争,总司令一直在怀念它。

国的莜面之乡--武川,莜面的做法是多种多样的,莜面总共有五个大系列--蒸、炸、汆、烙、炒,总共有40多个品种,其中进蒸莜面就有窝窝、馀馀(yu yu)、钝钝、饺饺、金棍、丸丸等17余种做法。

莜面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搓、推、擀、卷各色各样。食用时可用蔬菜及辣汤,冷调、凉拌;也可用热羊肉汤、熟山药(武川方言,即土豆)拌吃。并可按自己口味,酸、辣、咸、甜自行调制。

用莜面做的食品有:窝窝、馀馀、钝吨、含财、金棍、报折、圪团、耳朵、条条、丸丸、琳蝌蚪、海螺、二莜面、玻璃饺于、莜面饺子、插花片片、山药馀子、螺丝卷卷、凉拌莜面、素炒莜面、炒揆类、回勺莜面、煮馀子、油煎对夹、油煎合子、莜面拿糕等等,说也说不完的...我汗-.-! 用料:葱,蒜,莜面,香菜,水萝卜,土豆,黄瓜,西红柿,尖椒(可根据个人爱好添加) 配料:植物油,盐,鸡精,酱油,醋,花椒,熟芝麻.

一、 和面

和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开水活,一种是用凉水活。 就是一大早起来把莜面用凉水浆上,放一上午,中午再做。这两种和面的方法,用水和莜面的比例基本上都是1:1,当然这和莜面本身的湿度有关系。面一般要浆的硬点,做出来不容易黏,更精到。 揉好的莜面块,

“莜面鱼鱼” 做法很简单啦,就是揪两小块面下来,在案板上用手搓,越搓越长,面鱼就变出来了!

“莜面窝窝” 揪一块面,放在刀背上(怕黏可以在刀背上稍微抹点油),然后用手掌给他推平了,用手指头揪起来顺势一甩,就在指头上卷成窝窝了,然后把那么多窝窝立在一起!

“压河捞”(有压式和手拧式两种工具) 做法:这个就简单了,莜面揉成长圆的棒棒,塞在这个工具里,转上面的把手,莜面鱼鱼就自己出来了。

“山药窝窝”做法: 1.土豆去皮洗净,切薄片,上锅蒸大约10分钟左右即熟,出锅趁热用勺子在碗里压成土豆泥. 2.蒸土豆的时间可以准备其他料,莜面手撕成不规则小块,西红柿去皮切丁,葱切末,黄瓜切丝,水萝卜切丝,蒜剁成蒜米尖椒切末,,香菜切碎. 3.将莜面,水萝卜,西红柿,黄瓜,,尖椒依次码放,上面放葱花,蒜米.在最上面滴少量酱油,适量醋. 4.起锅倒适量油,待油稍热放入花椒,爆香后把花椒油倒在西红柿上,尖椒,葱花上.根据个人喜好加盐以及鸡精.拌匀后加香菜,熟芝麻即好了. PS: 1.虽然土豆泥要蒸十分钟左右,但这是这道菜好吃的关键,磨刀不误砍柴功哦. 2.把西红柿,尖椒和葱花放好后倒酱油和醋,这样的摆放可以不用放入锅中翻炒,葱花被热油一喷就可以达到炒过的香味了,与其说简便不如说懒人有懒招. 3.特别版懒人办法,油可以不用下锅呛,用一个家里盛粥的金属勺子就可以达到小锅子的作用,简单快捷,还不用洗锅子.超级值得推荐~

注:“蒸莜面” 锅里水开了才蒸莜面;莜面进锅后冒起汽来只蒸十分钟,千万别长了;最好是竹笼蒸,偶家没有,不锈钢的也凑乎;蒸好了出锅要晾晾,然后按它的纹理撕开。 莜面蒸好了,可以有好多种吃法,凉调、炒、菜汤或者肉汤拌,都美味之极。 莜面最佳搭配的几种东西:羊肉汤、辣椒、酸菜(圆白菜发的那种)、醋。 “炒莜面”配料:尖椒、葱、蒜、酸菜,先进锅炒,后放入莜面翻几个个。最好先炝个红辣椒,很有味道。炒好了用菜调的,在炒莜面里面又调了好多红辣椒吃的,好香啊! “羊肉汤莜面” 羊肉,要肥一点的,剁成比肉馅稍整的小丁,放在碗里,调入盐、花椒面、酱油、姜末、葱末、胡油(北京没有这个东西,那就倒点色拉油进去好了),放入蒸锅中蒸30分钟,出来看看要是汤少,就少加点开水进碗里面。用这个汤调莜面,配上海南的灯笼椒,都不知道美味的怎么形容了!!

武川莜面 莜面与水的搭配

听说以前的时候曾有人把武川莜面带到过外地或吃或售,但都无功而返,老人们也不知道其中的缘由,后来猜测大约是外地的水和武川莜面不搭配。大概北方的水更适合莜面的加工,而南方的就有点牵强了!

二. 山西省 忻州 静乐县 莜面窝窝

莜面,是由莜麦加工磨制而成的,是忻州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莜面的营养价值很高,含的钙、磷、铁、核黄素都相当多。莜面窝窝的做法是,将莜面加一倍开水或冷水和制,用手掌在光滑的板面上推一个,食指卷一个,做成如‘猫耳朵’似的筒状形,长寸许、薄如叶、色淡黄。做好后,挨个站立并排在笼内酷似蜂窝。熟时即香味扑鼻,吃时再配以羊肉或蘑菇汤调和,使人闻之垂涎,胃口顿开,食之香醇异常,回味无穷。

三. 内蒙古 赤峰 林西县 内蒙野果

七合堂村是林西县新城子镇的一个山区村落,有4个自然村,228户,908口人,总土地面积3.23万亩,其中耕地6108亩,除不足200亩水浇地外,绝大多数是25度以上的坡耕地。就是这样一个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穷山村,经过脱胎换骨的生态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81.1%,开创了生态庄园经济模式,一跃成了“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

被当地人称之为“内蒙古野果”的吉红123苹果,年果产量350万公斤,总产值700多万元。果品远销北京、广州、澳门、深圳等地,创出了“九佛山”知名品牌。现已成为七合堂村特色主导产业和主要经济来源。

四. 山西省 朔州 右玉县 右玉莜面

右玉莜面:右玉县因海拔高、气候凉爽,是种植莜麦的最佳环境,所产莜麦色美,味香,含营养成份较高。莜面主要以莜麦为原料,精制而成,内含蛋白质比白面、大米、玉米面高1.6——2.2倍;含脂肪8.5%,也比其它3类高2——6.1倍。右玉莜面蛋白质中赖氨酸占3.6——3.7%。莜面中含有较多亚油酸,可分解人体血液中胆固醇,具有显著降脂治病作用,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症等病疗效颇佳。莜面年产1亿斤以上,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四川等地。

五. 陕西省 咸阳 泾阳县 蘑菇窝窝面

面团切丁,揿成窝窝形;山海参、鱿鱼、干贝、口蘑、海米等制汤煮熟而食。色泽绚丽,鲜香味醇。创始于清道光年间

六.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左旗 内蒙古榛子

内蒙古榛子产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和赤峰市的次生灌木林带,是国内外市场上畅销的名贵干果。榛子果仁酥香可口,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人们喜爱。果仁不但可以制作糕点、糖果等食品,还可以制作榛子乳和榛子粉等营养品。

七. 山西省 临汾 永和 玉米面窝窝

玉米面窝窝

原料:玉米面、面粉、酵母、无核红枣。做法:

1、玉米粉和面粉比例1:1混合均匀;2、小碗里倒入酵母,可多可少,多了发酵时间短点;3、以和手温差不多的温水化开酵母;4、将3倒入面粉搅拌均匀,再以差不多的温水揉成光滑的面团;5、盆上覆盖一块湿润的纱布,放在温暖处发酵40-60分钟;6、揭开面团呈现小孔状即可;7、准备无核红枣,稍加浸泡;8、抓一小团面团,揉成宽条,以红枣为中心转一圈,成一个小窝窝;9、同样方法做好剩下的面团,摆放入蒸屉;10、锅内烧水,水沸后置上蒸屉,用手指弹上薄薄一层清水,蒸制20-25分钟即可。

八.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镶黄旗 内蒙古灌肠

内蒙古灌肠

1、

灌小肠

灌肠的工作一般都在现杀的羊皮上进行。因为羊皮光滑,肠子不易弄断。多数需二人合作。小肠下接盲肠(俗称苦肠),盲肠下接细肥肠。把细肥肠割掉,从割口处灌进水去,容量较大的盲肠就成了一个天然的大漏斗。灌满以后,一人不断用力挤压,水就流入小肠。一人用两手不断捋小肠,将粪便排在泔水桶里。如此再灌再排,直到把小肠基本洗净。再割一块肺子塞进小肠里,上面灌水并挤压排出,再用水涮一两次,就可以灌肠了。

从羊腔中舀在盆里的羊血,一般正好灌满它自己的肠肚。灌时,先用手把凝结的血块攥碎,搅进荞面或白面,加入切碎的漫肚油、盐、调料、葱蒜等物。亦从割口处灌入,要灌得不可太满也不可太扁。小肠二三丈长,为煮食方便,可断为四、五部分,不撕掉外面连接肠壁的油脂。这些油脂有固定寸肠的作用,灌时要注意摆顺不使肠子扭结。煮出时盘缠一团,一如腹中的自然状态。卧羊时节肠肚太多,一时吃不了,就灌好分成四五团冻起来,在来年清明时节煮食。

2、灌肥肠

在细肥肠和肥肠连接的地方断开,留下肥肠。水从-处注入,涮净以后,将天棚肉、花肚、细肥肠均切成和肥肠一样长短的细长条,加入盐、调料、葱等,从细端塞入肥肠,边塞边翻,塞完以后,肥肠也正好翻过来了(里面朝外,这是和小肠不同的地方),可以当时或春天煮食。

3、灌小肚

百折和小肠中间的部分俗称水肚(胃)。为跟连接红肠的大肚子(瘤胃)相区别,称为小肚。把小肚多留一点小肠(约三尺),从与百折连接的地方断开,将粪便倒掉,涮洗几次,翻过来,使里面朝外。将灌小肠的血糊糊从断开处灌入,灌到欠满,插入筷子将断口处缭住。翻的时候,小肠只在连接小肚的地方翻出个头儿来,其余从灌血的口子上抽出来,打个∞字把筷子缠住,就可以现煮或做冻肚。煮出的小肚,体积缩小。因为是翻过来的,上面有褶,颇像一只乌龟负驮架而行。

九. 山西省 太原 迎泽区 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是山西中北部高寒地区民间的家常美食,现在已作为杂粮小吃在饭店酒楼大受欢迎。其制法、名称来历,要追溯到1400年前的隋末唐初。民间相传,唐国公李渊被贬太原留守,携家眷途经灵空山古刹盘谷寺,老方丈特制了这种莜面食品以款待。李渊问:"手端何物?"老方丈答:"栲栳栳"。栲是植物的泛称,栲栳指用竹篾或柳条编的盛物器具(《辞海》)。唐寅有诗云:"琵琶写语番成怨,栲栳量金买断春。"看来当时方丈是以手端的小笼屉作答了。后来李渊当了皇帝,便派老方丈到五台山当住持。老方丈带领众僧赴任,路过静乐县,看莜麦初收,便把莜面栲栳栳制法传给当地。再后来这种民间面食传遍了晋、陕、蒙、冀、鲁等地,成为北方山区人民的家常美食。民间还有一种说法,相传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用的就是这种面食犒劳三军,一举建立大唐王朝,栲栳是由犒劳一词流变而来。

此是民间传说,但莜面栲栳栳在山西民间除了是家常美食外,确实还有犒劳亲朋贵宾之意。在雁北和吕梁山区,人们赋予吃莜面栲栳栳以"牢靠"、"和睦"等美好象征。每逢老人寿诞、小孩满月或逢节待客,多以此进餐。山区有些人家婚配嫁娶时,新郎新娘也要吃,意谓夫妻白头到老。年终岁末时更要吃,以祈全家和睦、人运亨通。

美食习俗多来源于地方物产与历史传承。山西北部高寒地区,盛产莜麦(也称燕麦、玉麦),从民谣"雁北三件宝,莜麦、山药、大皮袄"就可见一二。过去艰苦的自然条件锻炼了山区人们杂粮细做的本领,新媳妇在婆家第一次上锅,要先在莜面上露一手;而新女婿春节登门也要吃上十种花样的莜面饭。莜面栲栳栳,就是这种莜面饭的一种,因形似"蜂窝",所以当地老百姓也称其为"莜面窝窝"。其制法关键有三:一是沸水和面,二是快速搭卷,三是掌握火候。莜面栲栳栳,工艺讲究,成形美观与口感劲道完美结合,加上"羊肉臊子台蘑汤,一家吃着十家香",便成了地地道道的美食,就连康熙皇帝朝拜五台山时,也以品此为人生快事。若论营养价值,微量元素含量高,可健脑醒目,还可降低现代"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因此,莜面栲栳栳被视为"太原十大面食之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