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宣城vlog特产 老家小吃vlog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宣城vlog特产 老家小吃vlog更新时间:2023-12-22 08:58:54

一. 安徽省 宣城市 泾县 花菇田鸡

花菇田鸡

将田鸡腿在开水中抄一下后沥干,用姜汁,精盐,甜米酒,味精腌渍入味。将田鸡腿排列在碗中,花菇放在田鸡腿上面,加入猪油,鸡汤,另用一只盘子盖好,上笼旺火蒸15分钟后取出花菇。将田鸡腿翻扣在盘中,花菇排在四周,锅中汤烧开后用湿淀粉够薄芡,淋入猪油浇在盘中即可。

二. 安徽省 宣城市 广德县 广德毛腿鸡

广德毛腿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广德毛腿鸡是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的。“广德毛腿鸡” 系该县山区老品种,因腿脚间长有一撮毛,俗称“毛腿”。明、清期间曾为御用贡品。广德毛腿鸡 因其活动量大,肉质不油腻,更营养健康,深受上海、南京等地消费者的喜爱。广德毛腿鸡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广德毛腿鸡是广德县南部山区一种稀有鸡种,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距今约5000年),广德境内最早有人类居住的时期。古下阳遗址(今广德县茅田村)的陶片纹饰记载了人类最初如何将山野间野性极强的“野鸡”一代一代的驯化成为现今的“毛腿鸡”,该鸡因腿部长满浓密的羽毛、喜栖宿树枝而闻名。明朝太祖朱元璋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初四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后的第二年春夏之间,带领刘伯温等几个心腹随从,重游广德,在登横山正顶、拜祭祠山大帝后,又来到广德南乡茅田一带视察民情,君臣旧地重游,万民瞩目,当地乡绅用自家饲养的毛腿鸡款待帝王,皇帝食后龙颜大悦,随旨将广德“毛腿鸡”作为贡品入膳。广德民间至今仍将贵宾来时用鸡款待称之为“抓只毛腿”。

“广德毛腿鸡” 系我县山区老品种,因腿脚间长有一撮毛,俗称“毛腿”。明、清期间曾为御用贡品。皖南竹乡土产销合作社采用生态散养方式养殖的“广德毛腿鸡” 因其活动量大,肉质不油腻,更营养健康,深受上海、南京等地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已经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

2013年,安徽皖南竹乡土产销专业合作社申报的“广德毛腿鸡”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广德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苏浙皖三省八县交界处。东邻浙江省长兴县和安吉县,东北与江苏省县级市溧阳市和宜兴市毗邻,北邻安徽省郎溪县,西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相邻,南与安徽省县级市宁国市相邻。全县国土总面积2165平方km,总人口51万。广德毛腿鸡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具体地域是:东亭乡、卢村乡、四合乡、杨滩乡、柏垫镇、誓节镇共6个乡镇共58个行政村。地域保护范围是: 北纬30°70′22″—30°94′95″,南北长88km,东西宽65km。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貌特征:广德毛腿鸡属肉蛋兼用型鸡种。体型紧凑。头大小适中,单冠直立、冠齿6—7个,冠叶、肉垂呈鲜红色,耳叶呈红色占60-70%,虹彩呈桔黄色;喙呈蜡黄色,上喙稍长,向下弯曲。胸深且略向前突,成年鸡羽毛浅黄色,颈羽呈金黄色, 主翼羽、尾羽黑色,或羽片半边黑色。 黄胫、黄爪,胫骨细长,胫羽浓密。成年公鸡雄伟健壮,体躯呈马鞍型,胫骨长11.6±1.3厘米,踝关节下3厘米处外侧胫有10—12根片羽。成年母鸡体躯丰满, 胫骨长10.8±0.7厘米,踝关节下2.5厘米处外侧胫有8—10根片羽。 雏鸡羽毛呈淡黄色或灰黄色,胫部分布有丝羽。 (2)禽肉内在指标:肉质鲜美细嫩,肉味鲜美,经检测谷氨酸含量≥3.3 %,胱氨酸含量≥0.08%,赖氨酸含量≥2.0% ,脯氨酸含量≥0.4%;肌肉蛋白质含量≥21%,氨基酸总量≥21.2%。 (3)安全要求:广德县毛腿鸡的生产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GB/T18406.3—2001无公害畜禽肉产品安全要求》等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三. 安徽省 宣城市 宣州 高山香菇

高山香菇为古溪特有( 宣州)

四. 安徽省 宣城市 泾县 宣笔制作技艺

安徽著名。由泾县宣笔厂生产。宣笔制造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相传秦始皇时,蒙恬将军南伐楚之中山(泾县一带),始以免毫竹管为笔,称“秦笔”;隋开皇九年(809),改宛陵为宣城(今宣州市)后,“秦笔”亦改称为“宣笔”。因泾县旧属宣州(治今宣州市),泾县宣笔亦名“宣笔”。因品质优良,曾被列为“贡品”、“御用笔”。宣笔选料精审,工艺要求严格,主要以免毛、羊毛、狼毛、鸡毛与獾毛为原料,要经过选料、修笔、套装、刻字等工序。宣笔有“装潢雅致、毛纯耐用、刚柔适中、尖圆齐健”的独特风格。其种类较多,有260个品种,其中“古法胎毫”、“玉管宣笔”、“安吴遗训”、“黄山烟雾”、“梦笔生花”等为珍贵名笔。而“古法胎毫”、“梦笔生花”、及“莲蓬斗笔”等品种,别具风格,为国内独一无二,深受书画家好评。大书法家王羲之、柳公权为了取得宣笔,曾向宣州笔工陈氏和诸葛氏写过“求笔贴”。书画家刘海粟赞宣笔为“宣笔纵横,蝉蜕龙变”,同时他还监制“莲蓬斗笔”的生产,造型别致状如莲子,很受文人墨客欢迎。泾县宣笔厂生产的高级书画笔,除供应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等书画店和国内20多个省市外,每年还出口10多万支,远销日本、东南亚、西欧及美洲等地。

五. 安徽省 宣城市 广德县 施村蜜枣

施村蜜枣是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邱村镇施村的。施村的蜜枣制作历史悠久,该蜜枣的枣面色泽金黄,无焦皮,晶莹透亮;枣面布满糖霜,干燥而互不相粘;刀纹均匀整齐,颗粒大小匀称;糖味纯正,甜性足,肉厚,入口松而不僵硬,深得蜜枣食客们的喜爱。

施村蜜枣的制作是以家庭为单位。一旦蜜枣上市,你只要走进施村,这些普通农民家庭,家家户户都在制作蜜枣。将自己的淳朴善良的心和雪白的砂糖揉为一体,注入那一颗颗“玛瑙”中去,为社会提供美好而甜蜜的蜜枣果子。

施村枣树很多,品种也多,有牛奶枣、红奶枣、水奶枣等等。其中牛奶枣具有个大、核小、肉质疏松、皮薄而韧、汁液较少的特性,是制作蜜枣原料的最佳选择。每年的阳历8月下旬,人们就开始采摘牛奶枣。剔除畸形枣、虫枣、过熟枣后,将枣果按在切枣机内,以进出口径的大小分等级。然后将经心挑选的枣果按等级投入切枣机的孔道进行切缝。深度要严格控制在果肉厚度的一半,如果切的过深容易破碎,过浅则糖液不易浸透。划缝的鲜枣在清水中洗净并沥干水分后,就开始煮枣。

煮枣都用锅灶,一般都是用专门为制作蜜枣而筑的大铁锅灶。煮枣时砂糖和鲜枣的配比依经验而定,但一般比例为1:2。枣的干湿、成熟度、煮的时间和火力均由自己把握,先在锅内放些清水,再把水和糖加热,溶成糖液,然后再倒入鲜枣与糖液搅拌,用旺火煮熬不断,翻拌并要捞除浮起来的糖沫。待枣熬至变软变黄时,就减缓火力,进行翻动。当糖色由白转黄时,减退火力,用纹火缓缓熬煮,煮枣时间一般要求达到50分钟左右即可。然后再将煮好的枣子连同糖液倒入冷锅静置,使糖液均匀地渗透入枣果,并隔一定时间翻拌,然后将糖枣倒入滤糖箩中滤去糖液。滤干糖液后的枣果要放在太阳下暴晒,如遇阴雨天气则需及时送入烘房焙烘,焙烘时火力先慢后快,焙烘的时间一般为一天。但不管是晒还是烘,都要每隔几小时翻动一下。

翻动过程中将枣果用压枣机或手工压成圆形扁平状,以促进干燥或改善外观。

暴晒后的蜜枣在显露糖霜后,放到屋内翻动阴干。烘焙的蜜枣则要进行干焙。火力应先急后缓,促使枣面显露糖霜,然后火力逐渐降低,及时翻动使枣果干燥均匀。检验时要用力挤压枣果不变形,枣色金黄、透亮、枣面透出枣霜即可。

收尾的工序就是将蜜枣分级,装入塑料薄膜的食品袋里,最后再进入市场。

六. 安徽省 宣城市 郎溪 岗南乡板栗

岗南乡:板栗

七. 安徽省 宣城市 泾县 宣纸

宣纸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关于宣纸的起源在泾县有这样一个传说:东汉造纸家蔡伦死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师傅画像修谱,以表怀念之情。但年复一年难以如愿。一天,孔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由于终年日晒水洗,树皮已腐烂变白,露出一 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纸来,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宣纸。宣纸中有一种名叫“四尺丹”的,就是为了纪念孔丹,一直流传至今。 胡侍的《珍珠船》中说到在唐高宗时,宣州有个修行和尚,为了抄佛经《严华经》,曾奉旨栽培了许多楮树,用以制造宣纸。宣纸的原料是檀树皮。楮树类似檀树,可能是这个和尚或 者作者把檀树误认为楮树了。《新唐书.地理志》载有:唐代“安徽宣州府产宣纸,年年进 献皇帝。”可见,宣纸那时已有名声了。

泾县宣纸以细薄、绵韧、洁白、紧密、墨韵层次清晰、色泽经久不变、不蛀不腐、卷折无损为特点。

八. 安徽省 宣城市 宣州 小窖宣酒

小窖宣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小窖宣酒

安徽省宣城市区沪渝高速以东,皖赣铁路以西,敬亭山以南,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市区北部(涉及飞彩和澄江两个街道办事处的部分行政区域)

宣城市宣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宣城小窖宣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函》,宣区政秘〔2013〕139号

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875-2013《小窖宣酒》

九. 安徽省 宣城市 泾县 泾县特尖

泾县特尖:新创名茶,入杯冲泡,雾气结顶,兰花清香四溢,芽叶徐徐展开,清澈明净,品之鲜醇爽口。

十. 安徽省 宣城市 泾县 苏岭山药

苏岭山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泾县志》记载:“苏岭山药”有一千多年的种植历史,主要产自于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苏岭村,后传至云岭、茂林等乡镇。嘉庆《泾县志》记载,苏岭山药有千年栽培历史,其食用品质好,肉质白嫩,细腻香甜,汤色清而不混,多食不伤胃,久食不厌。1961年山药种植面积3125亩,单产890斤,是建国后山药种植面积最大的一年。1970年后,种植面积下降到千亩以下,单产提高。1982年种植山药1299亩,单产1965斤,比1961年增长2.2倍。 《泾县农业志》记载:山药种植普及全县各地,有一千多年的种植历史。1961年山药种植面积3125亩,单产890斤,是建国后山药种植面积最大的一年。1970年后,种植面积下降到千亩以下,单产提高。1982年种植山药1299亩,单产1965斤,比1961年增长2.2倍。

泾县苏岭山药产自于泾县桃花潭镇苏岭村,该山药肉质紧密白嫩、细腻香甜,汤色清而不混,其食用品质较佳。苏岭山药在泾县已有上百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栽培面积超过13.33 hm2。近年来,随着苏岭山药知名度的扩大,山药销量逐年上升,市场供不应求。

安徽泾县桃花潭原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

所在地域:2013年

地域范围

苏岭山药产于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的新民、苏岭、龙潭等20个行政村,分布地域坐标为东经117°58′49.66″~118°17′24.50″,北纬30°24′56.93″~30°40′29.39″范围内,东到黄村镇、丁家桥镇,南到茂林镇,西到太平湖,北到云岭镇。山药常年种植面积为400公顷,年产量6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苏岭山药外表弯曲,长60cm~80cm,最长可达100cm,直径0.5cm~2.5cm,表皮土褐色,密布细毛。 (2)内在品质指标:苏岭山药肉极细腻,白里透黄,质坚粉足,久煮不糊,味香、微甜、口感特好,久食不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钙、镁等多种微量元素,膳食纤维较高,蛋白质含量≥2.0%,所含氨基酸种类较多,富含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3)安全要求:严格按照NY5010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规定组织生产。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