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丹东特产的蚬子 丹东哪里黄蚬子最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丹东特产的蚬子 丹东哪里黄蚬子最好吃更新时间:2024-04-15 07:55:42

一. 辽宁省 丹东 振安区 贝类

贝类

丹东市有海洋国土面积525万亩,其中0-10米等深线106万亩,适宜贝类底皤增养殖面积50万亩;滩涂面积36.3万亩,适宜养贝面积18.8万亩。丹东近海有鸭绿江、大洋河两大河流注入,底质平坦、泥砂比例适中,饵料生物丰富,是贝类生长、繁殖的理想场所。丹东贝类在色泽、规格、口感、肥满度方面均优于其它地区,深受外内欢迎。

全市共有海水贝类41种,主要经济贝类有菲律宾蛤仔、文蛤、四角蛤蜊、泥螺、青蛤、缢蛏、魁蚶、毛蚶、中国蛤蜊等十多种,经多年的发展,丹东贝类养殖业已初具产业规模。到2000年末,全市贝类增养殖面积达到59.1万亩,产量7.8万吨,产值4.59亿元。目前全市有贝类生产单位80家,贝类加工、经销企业30多家,年加工能力5万余吨。贝类养殖业已成为丹东渔业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也是全省重要的贝类生产基地。

二.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傈僳族的“麻布衣”

居住在大理地区的傈僳族,新中国成立前,大都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穿着都用自己栽种的1籽剥下的丝皮加工制作的衣服,傈僳族群众叫它“麻布衣”。

傈僳族男子服饰,上身穿一件用10多个麻布丝纽子对排相扣的麻布对襟短农;个别地区男子着长衫,下穿一条大裆麻布裤子,有的头戴瓜皮小帽或以青布包头,或不戴帽而喜蓄一咎发辫缠于脑后。头人及个别富庶人家的男子,则爱在左耳上戴一串大红珊,以表示自家富有,在人们心目中和社会上享有的荣誉、尊严和地位。大多数男子脚穿自家编织的草鞋或用麻线编织的麻草鞋。特别不可缺少的是,成年男子都要左腰配腰地右腰挂一个用熊等兽皮制成的箭包,用来盛箭,身背导弓,犹如一名武士,给人有一种粗护、洒脱、刚毅、威武的感觉。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又与男子截然不同,它给人的感觉又是美观、大方。妇女习惯在前额打一种人字形状的叠式包头,头缠丈二长的黑布绕子。而年轻妇女的头饰打扮要分三层底为黄色或蓝色,二层用花毛巾,三层为青包布。傈僳族妇女不论老少,都喜爱戴银耳环,手戴镯子,年轻妇女则显示自己年青漂亮,再配戴一些贝壳、银币等装饰品,有的还成串挂于胸前,妇女下身着用火草或白布、青布加工制作的百格裙,裙长及地,走起路来人如在云中,蹲下裙散开,又如人在花中。妇女多数腰系自制的白麻布腰带,带上绣有花、叶图案。脚穿布鞋或胶鞋。这种装束使傈僳妇女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显得购娜多姿,有一种独特的风韵,使人见之不忘。

1949年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变,傈僳族人民的服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古朴风雅的服饰添进了现代风采,让傈僳族服饰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就象那开放的马樱花,散发出独特的芬芳。

三. 辽宁省 丹东市 振安区 丹东-孤山杏梅

孤山杏梅的原产于辽宁东沟县大孤山镇而闻名。因其个大,当地又称大杏梅。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为辽宁名果之一。孤山杏梅果实个大,核小,肉厚,平均单果产76克,最大果重105克,果皮色黄,有红晕。果肉柔韧多汁,甜酸可口,品质甚佳。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罐头。孤山杏梅抗逆性强,亦较抗病和耐寒,大小年不明显。它喜土壤疏拙,通气良好,微生物活跃而且肥水适量的生长环境。孤山杏梅栽至五年即可结果,15年进入盛果期。

四. 辽宁省 丹东 振兴区 中朝友谊参

中朝友谊参为丹东名菜,由丹东十大名厨之一——中联美食城何言惠制作。以鲍鱼菇为主料,配以菜胆、自制浓汤等,精心制成。

先将鲍鱼菇雕刻成12个素海参,洗净放入大煲内,加入老鸡、猪肋条骨等,煲至入味后待用。然后,将菜胆洗净飞水,入锅加味略炒后摆在盘内。炒锅内下入浓汤烧沸,放入素海参调味,煨透后勾芡,淋少许鸡油。出锅摆放在菜胆之间即可。

特点:鲜美软滑、味香浓郁、色泽红亮、美观大方。

制作单位:中联美食城

地址:丹东市振兴区七纬路

五. 宁夏 固原 西吉县 金灿灿的小麦

固原小麦胚乳丰盛,麦粒皮厚、籽重、质量好,用它磨制的面粉粉质柔韧,尤其适合精制各种糕点和面条。固原人做面条的技术超群,擀、揪、拉、削、扯,样样在行。用小麦面粉炸制的馓子、油香等食品,金黄透亮,香脆可口,深得回族群众喜爱,是欢度“古尔邦节”、 “开斋节”等不可缺少的食品。汉族群众在定亲、送礼时也用小麦面粉蒸成大馒头,大馒头的顶端涂上红点,作为吉庆、祝福的象( 固原)

六.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严和尚的烧猪头

严和尚的烧猪头:严和尚,城关西街人。曾在今红旗商场附近开夜市馆。他的烧猪头最为出名。他切的猪头肉薄如纸而不腻,味道鲜美,成为汉川小吃一绝。他的卤兔子,素火腿(豆棍)、鲜豆丝也很受顾客欢迎,他的面条是现撵现卖,人们晚上消夜,总爱到他那里去“尝新”。

七. 辽宁省 丹东市 元宝区 辽西秋白梨

辽宁省为我国三大白梨产区之一,秋白梨为我国北方最古老的梨品种之一,为其喜肥水和适宜阳坡砂壤土生长的特性所决定,秋白梨选择了辽西山区农家落户,秋白梨为长圆或卵圆形的果实,平均重150克,最大的单果重183克,果实硕大,果心却很小,果皮金黄,肉质细嫩,味道甘美。既可鲜食,亦可加工成果脯、果干、罐头、果酒及果酱等。秋白梨的耐贮性也令人称道,贮藏后的秋白梨色愈正并伴生香气,通常可贮至来年立夏以后。

八.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曹街子的萝卜

曹街子的萝卜

蒙城西南,距城四十五华里的曹街子,村子周围附近,约百亩地上,盛产萝卜,远近闻名,妇孺皆知。建国前,乡土教材亦有记载:“曹街子萝卜,坛城的白菜……”。故此,曹街子萝卜,远销南京、蚌埠、淮南、界首;近销蒙城、涡阳、利辛、凤台等地。凡往来经过曹街子的客商行人,总是要买些带回去,有的人还专程来此地购买。

曹街子萝卜,明清时期,就很驰名。它不仅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即味道好,颜色正,内瓤白嫩清脆,甜辣适口,而且还富有医药价值,如伤风感冒,咳嗽气闷,吃后感到舒服,似乎病情减轻,所以,萝卜又叫“顺气丸”。人们常说:“吃冬萝卜喝清茶,饿坏大夫算个啥。”所以有些人总时常把萝卜作为客桌上的一种食品,或者当作礼物送人。

曹街子共有一百二十多户人家,曹姓居多,庄中间有一条东西街道,约两千多口人,几乎家家都有萝卜生产园地,亩儿八分不等,大都靠萝卜生产,增加经济收入。因为不论大小集镇市场,一听说是曹街子萝卜,极好出售。曹街子萝卜颜色有两种,即:青、红两种。萝卜的形状亦是两种:一种是圆形,生长在土层上面,显得又大又圆,叫“大顶红”;一种是长形,生长在土层下面,乍看之下,似小而实大,又叫“贼不偷”。这两种类型的萝卜,最大的可长到二至三公斤,一般的一公斤以上。每到秋末冬初,收获季节,异常喜人。

九. 辽宁省 丹东市 凤城市 凤城老窖酒

凤城老窖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凤城老窖酒

辽宁凤城老窖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05年,原属国家中二型企业,1998年转制成民营企业。作为辽东第一名酒、国家白酒骨干企业、全国最大的麸曲酱香型白酒生产基地,公司生产的“凤山牌”凤城老窖酒历来以其酱香突出、味美醇厚、香雅回甜、余香绵长著称,且具有饮后不上头的特质。公司及“凤山牌”商标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选入中华老字号名录。

凤城老窖产品现已形成五大系列,即:麸曲酱香型老窖系列、浓香型老窖系列、兼香型老窖系列、芝麻香系列和保健型营养系列,总计150多个品种,高、中、低档齐全,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产品先后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朝鲜、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并畅销国内市场。

辽宁省凤城市凤凰城经济管理区现辖行政区域

《凤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凤城老窖酒地理标志产品名称和地域范围划分的函》,凤政函〔2013〕15号

辽宁凤城老窖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FLJ0004S-2011《凤城老窖酒 酱香型白酒系列》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