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李阳阳安化土特产 安化十大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李阳阳安化土特产 安化十大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4-04-11 05:17:40

一. 湖南省 益阳 安化 益阳茯砖茶

茯茶--黑茶中的“黄金”

茯茶是湖南安化黑茶中的一种,内含金花,降脂降压降糖,被称为“黑金”,媲美于黄金。茯茶采用手工筑制,并有专门的“发花”工序。所谓“发花”中的花,就是指的金花。茯茶最早被称为“湖茶”,因采用原料主要来自湖南,因主要在伏天生产,又叫“伏茶,”后来因茯茶香气和功效似“土茯苓”,又得名“茯茶”。

茯茶已在历史上流传千年。约在1644年前后,安化黑茶远销西域,成就了“茯茶”的声名,也造就了一代“湖商”。茯茶“发花”是指将筑制好的茯茶砖片,放在有一定温湿度的环境中,让茯茶内生长繁殖一种黄色益生菌的过程。这种益生菌已被认定为“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安化黑茶茯茶中的这种金花,吸收茶叶中的有效成分,产生一系列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小分子化合物,“茯茶”的特殊口感和功效由此而生。

茯茶中金花功效的研究,近年来已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湖南农业大学的专家学者通过临床证明,茯茶作为天然的降脂降糖降压饮料,对于现代城市富贵病的防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古代,中医学就有利用陈年茯茶熬汁,治疗糖尿病的记载。正是因为茯茶中的金花健康功效显著,被称为“黑金”,媲美于黄金。

二. 湖南省 益阳市 安化 手筑茯砖

手筑茯砖茶金花茂盛,手筑茯砖茶内金花满布,花香饱满,汤色红亮,滋味醇和,具有祛油脂,助消化清肠道之作用,其品质优于一般获砖。

手筑茯砖茶-此获茶经手工筑成砖形而得名,手筑茯砖茶以安化云台山野生大叶种为原料,吸纳海拔1000余米的天然茶气,高山云雾,野性天成。

手筑茯砖在其特有的发花过程中,产生一种有益菌,它一方面吸收茶叶中的有效成分,一方面通过自身的代谢,产生一系列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各类小分子化合物。因其经手工筑制而成,故其松紧度较为适中,发花工艺更加突出,火尾猫·茶询-手筑茯砖茶内金花满布,花香饱满,汤色红亮,滋味醇和,具有祛油脂,助消化清肠道之作用,其品质优于一般获砖。茯砖茶,安化茯砖茶,金花茯砖茶,茯茶“金花”医学名称为冠突散囊菌,是茯茶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要的和优势的一个菌种,是成就茯砖独特品质的主要因子,是这个地球上新发现不到30年的微生物菌种,微生物学家只在千年灵芝上偶尔发现过。手筑茯砖茶中的茯茶素A和茯茶素B,具有显著降脂和降糖功能的特异成分,引起国际上食品工程,农业、医学和微生物学等多方面许多专家教授的震惊。

三. 四川省 宜宾市 江安县 江安大白李

江安大白李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江安大白李历史悠久,又称赶场山大白李,以桐梓镇赶场山种植的品质最佳,其肉质细脆,果汁充足,核小肉厚,完熟离核,品质上乘,丰产稳产,是江安地方传统特色产品,多年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国内享有名誉。曾是皇家贡品,被全国农业高等院校教材认定为全国地方良种。

为保护“江安大白李”这一传统资源,保证大白李品质和特色,促进这一产业开发利用,做大做强“江安大白李”这一产业,我县立足产业优势,加大了对地方名优特色农产品“江安大白李”的保护力度,积极申报地理标志。拟确定江安县原生态李子专业合作社为“江安大白李”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请人,拟划定江安大白李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全县所辖14镇4乡、297个行政村。保护区域边界为东到泸州市江阳区、纳溪区边界;南到兴文县边界;西到南溪县、长宁县边界;北到自贡市富顺县边界。总面积4700亩,产量5600吨。

江安大白李

地域范围

江安大白李产于四川省江安县,位于长江上游,四川南缘,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江安县所辖的江安镇、怡乐镇、留耕镇、夕佳山镇、底蓬镇、大井镇、红桥镇、五矿镇、阳春镇(原滥坝乡)、桐梓镇、水清镇、铁清镇、迎安镇、四面山镇,井口镇、大妙乡、仁和乡和蟠龙乡等15镇3乡、297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4°57′40″-105°14′33,北纬28°22′20″-28°56′45″之间,东到泸州市江阳区、纳溪区,南到兴文县,西到南溪县、长宁县,北到自贡市富顺县。保护面积10万亩,年产量11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品质:果实中大,圆形、整齐,缝合线较明显,两半较对称,果顶平或凹。果面绿黄色,果粉厚。果肉绿黄色,肉质细腻,清香脆嫩,纤维少,汁较多,味甜。核小,离核,品质佳。 (2)内在品质指标:江安大白李可食率≥92%,可溶性固形物≥11%。 (3)安全要求:符合《无公害食品 落叶核果类果品》NY5112-2005标准要求。

四. 广东省 韶关 曲江区 南华李

南华李:原产于曲江县乌石蒙里月华寺,后由寺内僧人志若三藏移至南华寺栽培,故得名。果味清甜、爽口无渣,核肉分离,果核有纵裂。其栽培已有800余年历史,清代曾列为贡品。

五. 贵州省 铜仁 石阡县 石阡红心李

红心李是石阡独有的地方,境内分布甚广。每年端午后,红心李即开始上市,产品呈苹果状,果皮光滑,呈翠绿泛红色,有蜡质果粉,果肉为血红色。食之味道鲜美,肉质细脆,酸甜适度,回味悠长,营养丰富。并具有生津解渴、健脾开胃之功效,是夏令鲜果之佳品。

红心李树适应性强,不择土壤,耐热耐寒、繁殖力强,生长季节短,早熟丰产等特点,栽植3年即可挂果。近几年,石阡农民已把红心李树的栽培作为发展庭园经济的主要树种。

六. 广东省 广州 花都区 李溪石硖龙眼

李溪石硖龙眼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据考证,李溪村种植石硖龙眼已有400多年的历史。2002年,李溪石硖龙眼荣获“广州市名优农产品”称号。2003年,李溪石硖龙眼生产基地获“广东省无公害水果基地”认证;2004年6月获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果品”认证。

七. 湖南省 益阳市 安化 安化黄姜

黄姜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新兴医药工业原料植物,其根状茎中含有一种脂溶性物质薯蓣皂甙元,是人工半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起始原料,有“医药黄金”之美称。我县从1996年开始良种黄姜的选肓工作,到目前已选肓出一批适合我县栽培的高产、高抗、高含量的优良品种。今年9月6日,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深入乐安镇匡林村黄姜良种基地,对县农业局土肥站选育出的安黄姜1号、安黄姜2号、安黄姜3号三个无性系品种进行了现场评议。
专家们一致认为:上述三个黄姜品种,种质资源优异,品种特征特性明显,品种农艺性状整齐一致,纯度高,长势旺,产量高,抗性强,品种优,适应性广,适宜在全省推广种植。
目前,安化县农业局土肥站在加速安黄姜1号、安黄姜2号、安黄姜3号三个无性系良种的繁育,2003年全县黄姜面积达到2100亩,预计到2005年全县良种可推广到5000亩,每亩一年可产黄姜1500公斤,全县可产良种黄姜7500吨,可为全省提供4875吨优质种姜,可发展黄姜2.5万亩。
农户种植无性系良种每亩可产两年生鲜黄姜3500到4000公斤,亩产比种植普通黄姜增加1500公斤左右,每亩增收3000元左右。可以预料:黄姜无性良种的推广应用将对我县黄姜产业带建设,为富民强县产生重要的影响。

八. 浙江省 舟山 定海区 金塘李

金塘李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塘李因产于金塘岛而得名,已有130余年的栽培历史。    

金塘李果实圆形,果大核小,皮薄呈青,果肉鲜红,肉厚质脆,汁多味甜,酸度适口,早在清光绪《定海县志》中就有“花红李,樱桃属,皮青肉赤与常李异,食用,金塘最盛,每户种之成林”的记载,被列为浙江省十大名果之一。     

金塘李不仅是夏食的鲜果珍品,畅销沪、甬、杭一带,而且是加工蜜饯的最佳原料。

金塘李是浙江省十大名果之一,金塘李皮绿肉红、肉质松脆鲜甜、果大核小多汁、营养丰富。1999年被浙江省农博会评为“优质农产品”。金塘李加工成蜜饯、加应子、化核加应子、话梅等系列产品远销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日本等地。

( 舟山)

九. 山东省 临沂 沂水县 李守仁烧鸡

李守仁烧鸡店是由其父创建于解放初期,距今已五十多年历史,是临沂知名的传统名吃,制作工艺讲究,一般批量生产,流水操作,质量稳定。成品色泽红润,味道香咸浓厚,回味无穷。

草公鸡宰杀洗净,开膛去内脏,别制成型,清水泡去血污,控净腹水;陈年老汤入锅,加新水、酱油、精盐、葱姜、药料包(砂仁、豆蔻、甘草、草果、白芷、桂皮、丁香、花椒、大料等)、鸡烧开,中火煮熟捞出,放熏锅加白糖熏至红润取出。煮鸡的汤汁经过滤澄清后放瓦盆中,将熏过的鸡浸入老汤即成。

十. 四川省 遂宁市 射洪 子昂李烧腊

多年以前,一李氏青年在射洪县子昂城北门牌坊外,开设了一家独具四川饮食风味的烧腊店,从而得名李烧腊。

该店经营鸡、鸭、鹅等各种滷制品。自1989年开业以来,其味道鲜美、服务周到的美誉不胫而走,并于1999至2002年被射洪县卫生监督大队评为卫生信得过单位。2002年被川中旅游社评为名优卤制品。

其原料皆来自平常,产品经特殊的加工工艺精制而成。融醇香怡人、色出天然为一体,堪称川中一绝。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