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永嘉县特产淘宝网店 永嘉县鹤盛镇土特产经营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永嘉县特产淘宝网店 永嘉县鹤盛镇土特产经营店更新时间:2024-01-12 20:20:14

一.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仁溪木雕

产品名称: 仁溪木雕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产品形象逼真,鲜明生动,构思奇巧,造型新颖,雕工精致,虚中有实,静中有动

产品简介:用当地梨木代替黄杨木,克服了原先由于木材限制只能雕刻小型作品的局限,制作了不少大型作品,更好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思想。产品形象逼真,鲜明生动,构思奇巧,造型新颖,雕工精致,并且虚中有实,静中有动,给人以真实亲切之感。永嘉木雕产品达一百多个品种,远销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品历史:永嘉是浙江省黄杨木雕的发源地之一,它和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为“浙江三雕”。位于楠溪江下游的仁溪,雕刻艺术历史悠久,素有“雕刻之乡”的美称。近年来,仁溪黄杨木雕无论在题材上,还是在表现技巧上,都有明显的提高。在选材上,过去木雕大多用于雕刻佛像、建筑庙宇,雕刻龙灯,刻匾,制作屏风和家具等。经过历代艺人努力,现在已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工艺品。在表现技法上,吸收了石雕和牙雕的长处,出现了鏤空和群像拼接的手法。

二. 河南省 新乡市 获嘉县 老粗布床单三件套

老粗布特点:绿色天然,环保健康;柔软舒适,透气吸汗;冬暖夏凉,不起静电,抗辐射,与肌肤亲和力强,防螨抗菌;线粗纹深,质地厚重,不卷边,不起皱;表面形成无数个按摩点对肌肤有意想不到的保健美肤作用;增加人体微循环,疏通经络,改善睡眠,是天然纯正的绿色保健产品。越洗越柔软,是居家使用、馈赠亲友的时尚、健康佳品。

三.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珠珍龙凉茶

产品名称:珠珍龙凉茶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营养丰富,美味芳香

产品简介:采用血橙汁与淡竹叶等天然原料,经科学方法配制而成,营养丰富,美味芳香,是独特的绿色饮料。

产品历史:珠珍龙凉茶是永嘉县与浙江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共同开发的农产品深加工产品,采用血橙汁与淡竹叶等天然原料,经科学方法配制而成,营养丰富,美味芳香,是独特的绿色饮料。


四.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温州彩石镶嵌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州彩石镶嵌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州彩石镶嵌系石雕和木雕相结合工艺美术。光绪八年(1882),永嘉老艺人潘阿明开始用青田彩石片镶嵌在红木和花梨木上,以后,艺人不断革新创造,除作挂镜、小屏工艺品外,还增加对联、挂屏、立地屏风、箱拒等。民国9年(1920)销往南洋群岛一带,还参加日本东京国际展览会。建国后,温州艺雕厂老艺人王培珍、吴振德等人创作《中国古代八大发明家》彩石镶嵌,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金继锐创作《乐寿元疆》(彩石地插屏),送新加坡亚大地区傅览会展出。( 温州)

五. 河南省 新乡市 获嘉县 故道家纺手工老粗布

故道家纺老粗布产品简介

故道家纺座落于豫北黄河故道获嘉,这里曾是周武王与八百诸侯在此同盟誓师,共伐商纣的会盟地。因此而命名的“同盟山”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获嘉地处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我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故道家纺依托当地劳动人民丰富的织布文化为底蕴,古为今用,以传统的脚踏木板织布机为机械,以传统老粗布的独特风格、顺应绿色纺织的时尚潮流,采用天然棉、天然彩棉为原料,依靠民间五千年的穿梭艺术,以72道工序精织而成,变换出上千种绚丽多彩的图案,堪称千变万化、巧夺天工。使这极具魅力的民间传统工艺得到了继承与发展,实现了传统工艺、天然原料与现代时尚的完美结合。故道家纺老粗布以粗放为主,精细为辅,构图简练朴实色彩丰富,有着既华丽而又素雅的特点,充分体现了我国北方民风浑厚古朴的风采,

故道家纺采用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结合高端纺织技术,加进新潮审美元素,制作出的粗布产品具有机织布不可替代的优越性。100%优质纯棉,100%纯手工制作,从种植棉花到粗布成品,不使用任何农药和化学染剂,采用不上浆工艺,没有人为污染。

老粗布特点:绿色天然,环保健康;柔软舒适,透气吸汗;冬暖夏凉,不起静电,抗辐射,与肌肤亲和力强,防螨抗菌;线粗纹深,质地厚重,不卷边,不起皱;表面形成无数个按摩点对肌肤有意想不到的保健美肤作用;增加人体微循环,疏通经络,改善睡眠,是天然纯正的绿色保健产品。越洗越柔软,是居家使用、馈赠亲友的时尚、健康佳品。

故道家纺主要产品:

手工老粗布床上用品、四季毯、粗布凉席、衬衣、短袖、睡衣、家居休闲装等系列。

六.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永嘉田鱼

永嘉田鱼生长水稻田里,是一种形似鲤鱼,味胜鲫鱼,鳞如鲋鱼,色若金鱼的鱼。

永嘉稻田养鱼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楠溪民间传说,三国吴时楠溪先祖就已利用稻田养鱼,迄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永嘉还是我国稻田养鱼的发源地之一。

田鱼是鲤鱼的一个地方性养殖品种,因为习惯于稻田中生活,故俗称“田鱼”。田鱼经过长期在稻田中养殖,较普通鲤鱼性呆驯,不爱跳跃,不易逃逸,是稻田养殖的理想优良鱼种。

田鱼从体色上可分为红田鱼、乌田鱼、白田鱼和花田鱼(又称火柴头)等;从鳞片上可分为大鳞田鱼和细鳞田鱼两种。永嘉田鱼具有食性杂,适应性广,繁殖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肉质细嫩鲜美和营养丰富等优点。田鱼还属药用鱼类,它的肉有利尿、消肿等药效。

田鱼作为杂食性、广食性鱼类,对饲料适应范围广,对其他生活条件要求也不严格,即使水浅,露出半个鱼背在水面上,它也能以腹贴泥,用两个胸鳍在田面“爬行”自如。

田鱼生长较快,当年鱼苗最大个体可达500克。田鱼的肉味鲜美,且大鱼小鱼其肉味均好,50-100克重的鱼就可达食用规格,所以很符合在稻田养殖短周期的小规格食用鱼的要求,其色、香、味倶佳,向为待客之佳肴。

稻田养鱼好处颇多。田鱼能吃掉害虫,松土增氧,保肥增肥,改善水稻的生长发育,促进水稻的鬀分蘖。一般说,养鱼的比不养鱼的稻田可以增收稻谷一成左右。稻盛稻花多,田鱼得到丰盛的饲料,长得特别肥壮。所以楠溪人常说:“稻田养鱼鱼养稻,稻谷增产鱼丰收。”

永嘉田鱼又因其体色五彩多姿,成了一种理想的观赏鱼种,不少楠溪人把田鱼移殖到家庭的鱼缸和池塘饲养,用来美化和点缀家园环境。

七. 河南省 新乡市 获嘉县 获嘉黑豆

获嘉黑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嘉黑豆是当地历史悠久的名优,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具有良好的保健效果。作为主打的“丁村93-1”黑豆品种,子粒大而圆且有光泽,具备“子粒油黑发亮,内仁碧绿、晶莹剔透”等特色,被誉为“黑王珍珠”。

获嘉黑豆成功登记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将为获嘉黑豆的保护和开发、区域公共品牌培育以及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获嘉黑豆于2010年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一员。黑豆,又名黑大豆、乌豆、橹豆、马料豆、料豆、枝仔豆、冬豆子、零乌豆,是黑色大豆的一种,因其外皮由深色的蔬果色素花青素所构成,所以呈现出黑色。我国是黑豆的原产地,种植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大豆古称“菽”或“荏菽”,《诗经·大雅·生民》中记述后稷“艺之荏菽,荏菽旆旆”。《史记·周本纪》记载后稷幼年做游戏时“好种麻菽,麻菽美。”黑豆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粗纤维,营养价值高,是我国传统的粮食油料兼用作物,也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在农业生产中又是轮作倒茬培肥地力的良好养地作物。传统中医学认为,黑豆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暖肠胃、明目活血、利水解毒的作用,也是润泽肌肤、美容养颜、延缓衰老、乌须黑发之佳品,具有医食同疗的特殊功能。获嘉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数千年来人们在这里劳动、生活、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3000多年前,周武王伐纣会盟诸侯于此誓师,谋成牧野之战,奠定了周王朝800年之基。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驾幸豫北汲县的新中乡(今获嘉县境内),恰在这时,路博德派使者献来南越国叛乱丞相吕嘉的首级,武帝大喜,取擒获吕嘉之义,改新中乡为获嘉,遂以其地置县,名“获嘉县”。获嘉黑豆栽培历史悠久,据乾隆二十一年《获嘉县志》卷九物产中记载:“谷之类为梗稻、为大麦、为小麦、为荞麦、为黍、为稷、为粟谷、为蜀黍(即高粱)、为黄豆、为青豆、为绿豆、为黑豆、为扁豆、为小豆、为寒豆、为芝麻……”,将黑豆列为当地主要粮食之一。民国二十四年《获嘉县志》又记载,“谷之类为梗稻、糯稻、旱稻、为大麦、为小麦、为荞麦、为玉麦、为稷、为粟谷、为蜀黍(即高粱)、为玉蜀黍(即玉米)、为黄豆、为青豆、为绿豆、为黑豆、为扁豆、为豌豆、为豇豆、为小豆、为寒豆、为芝麻、为眉豆。”“饮食上食品以米、麦为大宗、玉蜀黍次之,各类豆类又次之。”获嘉县由于农业生产条件良好,农产品资源丰富,在长期的农耕社会中,当地居民崇尚白色食品,人们将黑豆作为牲口的饲料,一般不食用,只有贫者和食不果腹的人才无奈食用黑豆。但是,当人们后来发现,牲畜食用黑豆后,体壮、有力、抗病能力强,逐步总结出了黑豆的医疗保健作用,并冠以“豆中之王”的美称。

地域范围

获嘉黑豆地域保护范围包括获嘉县太山乡、大新庄乡、亢村镇、徐营镇4个乡镇,涉及曹庄村、董庄村、王庄村、程操村、韩小营村、塔洼村、辛章村、西寺营村、东寺营村、沙窝营村、李道堤村、山头王村、小庄村、后小召村、西刘村、东刘村、段岩村、高旗营村、东碑村、西碑村、孙岗村、田村楼、南官滩村、铁官滩村、东浮庄村、西浮庄村共26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3′10″~113°43′40″,北纬35°07′44″~35°14′13″。东邻新乡县,西接武陟县,沿孟姜女河两侧,东西总长16km,南北总长12km,适宜种植总面积4822公顷,年总产量达1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 外在感官特征:籽粒大而圆有光泽,种皮黑色,子叶绿色,脐白色,被形象地概括为“籽粒油黑发亮,内仁碧绿、晶莹剔透”,并被誉为“黑王珍珠”。2. 内在品质指标:获嘉黑豆以其优良的品质而著名,不仅营养价值高,还具有良好的保健效果,历来都是国内国际市场上的-货,并享誉海内外。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等单位检测显示:获嘉黑豆含蛋白质36.59%~41.08%、粗脂肪13.89%~16.42%、铜17.6mg/kg~20.8mg/kg、铁82.5mg/kg~88.3mg/kg、锌59.7mg/kg~68.2mg/kg。3. 安全要求:产地环境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 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NY5332-2006)标准,产品质量也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 粮用豆》(NY 5202-2005)标准,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切实保障黑豆质量安全。

八.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楠溪杨梅

产品名称:楠溪杨梅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酸甜适度,风味特殊

产品简介:在“水果王国”里,杨梅虽然居不上显赫地位,但它却以一种神奇的魅力,普受大众青眯。古诗云:“五月杨梅已満林,初疑一棵值千金。味方河朔葡萄重,色比沪南荔枝枝深。”足见古时对杨梅的珍重。杨梅果酸甜适度,风味特殊,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药用价值较高,据现代医学分析,杨梅含有丰富的糖类、果酸、维生素C等多种成份,能助消化,增营养,治疗神经炎和预防坏血病等。杨梅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糖杨梅干、杨梅罐头、杨梅饮料、果汁、蜜饯等;又是食品工业和酿造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 永嘉县人民素有浸制杨梅酒的习惯,杨梅酒味醇美芳馥,饮后能令人消暑健胃,提神益思。杨梅树木质红褐色,可制作细工的木器用具。树皮含单宁,可作褐色染料,又可作中药的收敛剂,可治下痢、止血。树根有根瘤,能自制肥分,可改良林地,所以在森林学上称它为“肥料树”。

产品历史:永嘉已有500年的栽培杨梅历史。主要品种有本地杨梅、钮扣杨梅、刺梅等。19世纪初期,有一种命名为“永嘉迟土”(即罗坑梅)闻名温州内外,后来被列为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珍贵的杨梅“教材”之一。 永嘉县杨梅全县各地均有分布,但以楠溪杨梅最为著名,主要产地有岩头、碧莲、岩坦等山区。楠溪杨梅在温州市场久负盛名,继茶山杨梅谢市后,楠溪杨梅便独占温州市场了,而且楠溪杨梅比茶山杨梅耐储藏,易运输,因而深受温州市民的喜爱。

九.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永嘉荆州板栗

产品名称: 永嘉荆州板栗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产品简介:栗子经济价值高,这与它的较高营养价值是分不开的。果实中含糖及淀粉70.1%、蛋白质10.7%、脂肪2.74%,此外尚有胡萝卜素、碳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梭等多种维生素。栗果生食鲜美甘甜,炖、煮可调成菜肴;带壳的有黑沙加饴糖一炒,即成糖炒栗子,更是清脆香味,脍炙人口,永嘉山区农民有“栗炖鸡”的习俗,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向为待客上品。永嘉板栗,据初步考证,大约在清朝乾隆年间从福建入,现全县各乡均有分布,大多数以零星栽植,唯碧莲、大若岩、张溪、渠口、岩头等地,或连片或带状,以农栗间作。全县目前拥有板栗种植面积约1600亩,年产析栗2000-2500担左右,产量居于温州全市之首。目前,主要栽培的农家品种有早稻栗、油光栗、毛栗等。

产品历史:南朝梁代名医陶弘景说,“栗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这是一点不差的,宋代苏轼更极口赞道:“果中栗最有益。”板栗,俗称栗子,又名大栗、栗树,为山毛榉科栗属植物,落叶乔木,树高达20米,胸径1米,冠幅8-10米,树寿长达数百年。栗原产我国辽宁以西,向有“干果之王”之称,素为世人珍重,主要在于它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我国板栗闻名天下,在国际市场上有“中国甜栗”之称,早在公元一世纪时就是远销西方的出口商品。板栗为喜光树,宜选开阔向阳的山地丘陵栽植,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干旱贫瘠的土壤均能生长,适应能力强,极易存活,全国各省均有栽培。栗与枣、柿并称“铁杆庄稼”、“木本粮食”。

十.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碧莲早香柚

碧莲早香柚是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碧莲镇的。永嘉早香柚的果形端正,外观呈葫芦形,色泽橙黄,肉质脆嫩,甜多酸少,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维生素C含量居果中之冠,还被誉为“天然罐头”。

早香柚是永嘉县农业科技人员在1984年从柚类优良单株选育出来的早熟品种,为永嘉县名优特色水果,由于早香柚成熟特早(于九月底十月初上市),果形美观,色泽橙黄,芳香浓郁,肉质脆嫩,风味酸甜适口,糖度含量13%以上,是我国早熟柚类的佼佼者,堪称“中国第一早柚”。

永嘉县栽培柚子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2009年永嘉县被授予“中国早香柚之乡”称号。目前,永嘉县早香柚生产初具规模,形成了科学化栽培,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早香柚栽培面积已有2万余亩,结果面积达1万亩,年产量7000吨,年产值5000多万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