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铜仁碧江特产图片 贵州铜仁土特产大全干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铜仁碧江特产图片 贵州铜仁土特产大全干货更新时间:2024-04-16 04:26:42

一. 贵州省 铜仁 德江县 德江天麻

德江天麻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德江天麻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德江天麻,中药材,贵州省德江县,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特点是:种植历史悠久,产品个大、肥厚、质坚实,含天麻素0.36%,比中国药典规定含量高0.13%。利用开发的天麻酒等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德江天麻产地位于云贵高原东北部阶梯状斜缓坡上,武陵山系与娄山山系交界处。西部最高点海拔1534米,东部最低点海拔320米,相对高差1214米,立体构造突出。气候温和,光、热、雨同期,雨量充沛。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德江天麻形成了独特品质。.

品质特点

德江天麻个大、肥厚、质坚实,天麻素含量高、重金属含量极微、无农药残留 图1 德江天麻鲜品

.、无污染、食用安全等特点使德江天麻具有独特的品质和较高的药用、保健价值。经贵州省中医研究所化验、检测,德江天麻含天麻素0.36%,比中国药典规定含量高0.13%,维生素C的含量4.4毫克/克,14种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为3%。.

德江天麻生产历史悠久,早在清朝就以盛产天麻著称,德江天麻久负盛 图2 德江天麻产品

.名。20世纪70年代以前,主要依靠采挖野生天麻供应市场。由于过度采挖,到20世纪70年代初,野生天麻几乎断绝。此后,当地组织力量进行种植技术攻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曾经昙花一现。当时,全县20个乡镇中有11个乡镇栽种天麻,其中,长丰、高山一带天麻资源蕴藏量大,种植农户多,是德江天麻主产区。该县酒厂自主研制的“力士”、“神王”牌天麻保健酒,畅销内地,还远销港、澳、台。产品曾被中国保健酒协会授予“金鹤奖”,还在美国洛杉矶博览会上获“皇后金杯奖”。
但因种种原因,德江天麻好景不长。因天麻酒厂的经营不善,德江天麻产业链迅速断裂。很多农民含泪断种弃栽。
1993年,德江天麻无性繁殖、有性繁殖种植技术获得成功,极大地提高了天麻产量。
21世纪初,为了推动天麻产业的发展,德江县确立了“科技兴麻”战略,先后投入数百万元在高山洞湾、高山桥、沙溪等地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和仿野生栽培示范场,进一步提高了德江天麻质量。不断巩固基地建设,扩大天麻栽培面积,增强天麻生产能力。
官方数据显示,2008年,全县商品麻栽培面积已达20余万平方米,年产干麻20多万公斤,产值近5000万元。在贵州大学、温州大学协助下,德江天麻在深加工上也取得了突破,成功研制出“天麻多糖口服液”。山东一客商收购了县酒厂,重组成立了贵州酒圣酒业公司,该公司在历经多年艰难闯荡后,又开始生产天麻保健酒。.截至2011年,德江天麻研发龙头企业3家,注册天麻产品品牌商标4个,年精、深加工天麻600余万斤,产值可达5000余万元,实现税收200余万元,惠及群众3万余人。.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7年,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组织了对德江天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7年5月29日起对德江天麻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7年第81号)。.

保护范围

德江天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贵州省德江县《关于划定德江天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区的函》(德府函[2006]83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贵州省德江县高山乡、沙溪乡、泉口乡、长丰乡、楠杆乡、平原乡、堰塘乡、合兴乡、复兴乡、煎茶镇、枫香溪镇等11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二. 贵州省 铜仁 万山区 渣辣面

渣辣面炒油渣--地地道道铜仁特色菜肴

渣辣面是铜仁农村特色美食之一,是用糯米面和上糟辣椒,然后放置在坛子里,过三五天后便可取出,用少量水调润,用油炒制即可食用,渣辣面酸辣可口,健康开胃。今天,渣辣面炒油渣在铜仁大大小小的餐馆随处可见,是一道非常美味的下饭菜,酸辣可口,尤其是铜仁的夏季,非常炎热,它已成为消暑解热的美味佳肴。

三. 贵州省 铜仁 德江县 麦酱

麦酱

麦酱是德江千百年来的传统民间食品加工工艺,妇孺皆知,其操作过程为:精选上等到小麦洗净煮熟至麦粒开裂,用黄金丫覆盖发酵至麦粒成团,然后凉晒散开成散粒之后麻成面末,再用几种香料煎水,过滤后站滤液冷却,然后再将冷却滤液揉和粉末,晾洒至浆糊状,后分装成品,麦酱,口感醇和,香气持久,让人不厌其食。

四. 贵州省 铜仁 碧江区 红烧板栗鸭

红烧板栗鸭

红烧板栗鸭是传统菜,季节性强,多在每年重阳前后食之,即以铜仁土产板栗和仔鸭加佐料烹饪而成,其色泽红褐,咸甜并有细嫩糯酥,有较高的营养价值。6、滑肉传统酒筵佳筵,自古为婚宴、春宴席上精品,其原料为蕨粉、瘦肉配以佐料蒸熟,再切成小方块,冲上鲜汤,上席食用。此菜色鲜,食之滑溜爽口,回味无穷。

五. 贵州省 铜仁 德江县 土面条

土面条

土面条以土产小麦为原料,通过物理加工而成,面筋含量高,品质好,属纯绿色产品,土面韧性好,颜色白里透黄,不易碎断,不粘糊,充满了浓郁麦香味,是最富有地方特色的营养型饮食品。

六. 贵州省 铜仁 石阡县 石阡红心李

红心李是石阡独有的地方,境内分布甚广。每年端午后,红心李即开始上市,产品呈苹果状,果皮光滑,呈翠绿泛红色,有蜡质果粉,果肉为血红色。食之味道鲜美,肉质细脆,酸甜适度,回味悠长,营养丰富。并具有生津解渴、健脾开胃之功效,是夏令鲜果之佳品。

红心李树适应性强,不择土壤,耐热耐寒、繁殖力强,生长季节短,早熟丰产等特点,栽植3年即可挂果。近几年,石阡农民已把红心李树的栽培作为发展庭园经济的主要树种。

七. 贵州省 铜仁 松桃苗族自治县 紫色红薯

贵州省松桃县太坪营乡永红村地处梵净山东麓,位于贵州东北边缘川、湘、黔三省交界处,这里山清水秀、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森林植被、山川河流仍然保留着原生态的景像。当地土质肥沃,多为酸性红壤,地势较为平坦。得天独厚的土壤和自然条件,非常适合营养保健价值很高的特色农产品的培育。

永红村建有特色农产品原生态生产基地3000亩,主要生产紫色红薯、紫色马铃薯、蓝莓浆果等紫色、蓝色花青素特色农产品。农作物的生产全部采用生物有机肥和生物农药,不施化肥和化学农药。注重于原生态的生态系统平衡,其产品安全、环保、质优。2009年该村种植紫色红薯250亩,由于种植的紫色红薯品种质量好、商品外观好、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欢迎,产品销往重庆、怀化、贵阳,被消费者称为“紫罗兰”红薯。 2010年该村种植紫红薯1000亩,总产鲜薯2000吨。

太坪营乡永红村2010年被国家发改委授于“中国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区”称号,2011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八. 贵州省 铜仁 思南县 思南羊肉粉

思南羊肉粉是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的特色小吃。思南羊肉粉肉质细腻,肉香纯正,既保留了原汤又绝无膻味,益中补气,齿颊留香。

思南民间米粉绿豆粉种类丰富,而乌江水丰草美,思南牛壮羊肥,当二者与乌江民间美食家们相遇,遐迩闻名的思南羊肉粉就应运而生了。

米粉的制作较为大众化,羊肉粉的奥秘在于羊肉的烹调。先把羊肉切成小块,反复漂去血水,再将羊肉及骨全部倒入沸水锅里,放进祖传的佐料配方,炖上半小时后,留下羊肉和原汤。然后将羊肉切片,再入汤锅,如是者两三回,连肉带汤盛入煮熟的米粉中,放上少许的姜片、葱花等佐料,即可食用。

思南羊肉粉肉质细腻,肉香纯正,既保留了原汤又绝无膻味,益中补气,齿颊留香。目前以卢家码头余氏羊肉粉名气最大。

九. 贵州省 铜仁 思南县 云峰山金银花茶

云峰山金银花茶是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的。思南县云峰山金银花茶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舒利咽喉、消暑除烦的作用。

云峰山金银花茶,是采用生长于思南县云峰山海拔1500米的金银花蕾,按金银花窨制工艺窨制而成,但保持金银花的浓郁香味和药效作用,不使其保健效果,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饮品,金银花是老少皆宜的保健饮料,特别是夏天饮用更为适宜。金银花茶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舒利咽喉、消暑除烦的作用。可治疗暑热症、泻痢、流感、疮疔肿毒、急性扁桃炎、牙周炎等病。金银花是一种新兴的保健茶,茶汤芳香、甘凉可口,常饮此茶,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护肤美容之功效。

十. 贵州省 铜仁 玉屏侗族自治县 玉屏社饭

玉屏社饭

原料:糯米300克,大米200克,熟腊肉150克,青蒿菜200克,苦蒜(野葱)150克。

调料:茶油、盐、味精等适量。

制作方法:蒸。腊肉切成小丁,苦蒜去根须切成短节,蒿菜洗净(只用嫩叶),切成短节,揉出苦水剂干水分。入锅用茶油炒至蒿菜转黄去除苦水待用。糯米、大米淘洗干净,糯米用水浸泡;大米先放入沸水锅中稍煮片刻捞出,滤去米汤;糯米滤去水分后与煮过的大米混合一起,放入腊肉丁、苦蒜、蒿菜、盐、味精拌匀,放入甑内,用大火蒸熟即成。

风味特色:青蒿野葱味馨香,腊肉香味浓郁,米饭油而不腻,流行于铜仁地

技术要领:蒿菜只用嫩叶,必须揉出苦汁,茶油不能多放。如没有茶油也可改用菜油。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