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泰州旅游特产推荐图片 泰州特产适合带走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泰州旅游特产推荐图片 泰州特产适合带走的更新时间:2024-01-16 11:08:10

一. 江苏省 泰州市 兴化 中庄醉蟹

中庄醉蟹历史悠久,弛名中外,早在18世纪就是名闻遐迩的进京贡品。1898年在南洋(新加坡)物赛会上被评为一等奖,由贵州遵义县茅台镇“成义烧房”送展的“茅台烧春”(即茅台酒)也在此次博览会上获得酒类金奖。美酒佳肴同获国际金奖,成为一段历史佳话。

中庄醉蟹产地兴化中堡镇,镇周围广阔的大纵湖、蜈蚣湖水质甘甜清冽,郑板桥有辞赞曰:“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为优质淡水螃蟹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良好条件。中庄醉蟹选用蜈蚣湖、大纵湖出产的淡水蟹,经过21道工序,采用特制的秘方和名贵药材,结合现代技术醉制而成。其肉质细嫩,色清如玉,口味鲜美,“色、香、甜、咸、爽”五味其佳,是宴席上的高档冷盘佳肴,馈赠亲友的美食礼品。

二. 江苏省 泰州市 海陵 干拌面

泰州干拌面深受人们喜爱,其做法十分简单,用好的酱油,加上猪油,不用汤,直接把下好的面条盛入碗中拌匀,考究的还要放点泰州麻油、蒜花或胡椒面等。但下干拌面要点技术,面条不能太熟,否则吃到嘴里粘糊,没有劲道。也不能太生,太生了口感差,吃下肚去不舒服。

干拌面味道虽好,就是吃时容易口干,于是店家通常会送上一碗鱼汤,没有鱼汤的时候,有人喜欢用一碗豆浆过口。冬日清晨的上班路上,吃上一碗这样的干拌面,一个上午都会觉得暖洋洋的。

三. 江苏省 泰州市 靖江 靖江大闸蟹

靖江大闸蟹是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的。靖江大闸蟹蟹品质优良。它的特征:青背、白肚、金毛、玉爪、个大。这些特征外观明显。食之味道鲜美,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中华绒螯蟹又称长江蟹、河蟹、大闸蟹。它适生于沿海江河。靖江利用长江水资源优势,开发长江滨岸江堤内侧的池塘或外侧的江滩水面进行围网、围栏、围堤养蟹,其产品保持了中华绒螯蟹的风味。现已形成以西来镇、渔业农场为龙头的长江幼蟹培育基地,以新桥镇、江心洲(洪伟公司)为骨干的商品蟹生产基地,其产品主要销于东南亚地区的国家。

四. 江苏省 泰州市 泰兴 刘陈猪三宝

刘陈猪三宝

所谓猪三宝,其实是猪耳朵、猪尾巴、猪嘴唇。由于这三宝皆是生长在猪的特殊部位,因此口感独特,深得大家的喜好。而近年来由于加工技术的改进,已能加工成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五. 江苏省 泰州市 姜堰区 姜堰大米

姜堰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姜堰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姜堰于2007年组建“大米协会”,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市已拥有60多家大米加工厂,在沈高、俞垛、兴泰、华港、梁徐等镇已形成稻米加工产业集群,洁翠康、明珠、溱湖、白米、喜鹊湖、华港等米业公司加工的姜堰大米获得了“国家级放心米”称号,其中洁翠康大米、河横大米还获得绿色食品称号。目前“姜堰大米”销往苏南、上海、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在无锡、苏州米市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下一步,该市还积极指导组建“姜堰大米”专业合作社,将联合市内60多家大米加工厂和种子公司、稻谷种植大户等,全力打造“姜堰大米”品牌。“姜堰大米”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不仅拓宽了姜堰大米的市场空间,增加了市场份额,还将促进姜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

六. 江苏省 泰州市 靖江 马桥馄饨

马桥馄饨是靖江的美食。馄饨馅很讲究,以猪肉青菜、韭菜和菠菜馅为主,基本每个馄饨里都有一只淡水虾,可不是虾米哦,味道鲜美,馄饨皮很薄,加葱、盐、味精、少许酱油和胡椒粉做汤,最好有猪板油,极品。因最早出自马桥镇,而得名马桥馄饨,现已风靡靖江,走向全省。

七. 江苏省 泰州市 泰兴 红叶石楠

红叶石楠 (学名:Photiniaxfraseri)是蔷薇科石楠属杂交种的统r称,为常绿小乔木,株高4-6米,叶革质,长椭圆形至倒卵披针形,春季新叶红艳,夏季转绿,秋、冬、春三季呈现红色,霜重色逾浓,低温色更佳。做行道树,其杆立如火把;做绿篱,其状卧如火龙;修剪造景,形状可千姿百态,景观效果美丽。 红叶石楠因其新梢和嫩叶鲜红而得名。常见的有红罗宾和红唇两个品种,其中红罗宾的叶色鲜艳夺目,观赏性更佳。春秋两季,红叶石楠的新梢和嫩叶火红,色彩艳丽持久,极具生机。在夏季高温时节,叶片转为亮绿色,给人清新凉爽之感觉。红叶石楠因其鲜红色的新梢和嫩叶而得名,其栽培变种很多。

八. 江苏省 泰州市 高港区 泰州小磨麻油

泰州有样著名的土——小磨麻油。过去,曾传下一句谚语:“一条毛骡一盘磨,宁卖麻油不做官”,足见靠卖麻油维持一家的小康生活,在当初大概是不成问题的。据《泰州志》记载:清乾隆年间,泰州有一位叫储碧山的读书人,留下过一首“海陵竹枝”高速《小磨麻油》说:

“拣匀淘净炒微黄,黄家麻油特擅长,

同在一城分高下,南门不及北门香。”

这首词不仅记述了小磨麻油制作方法和过程,且对当时南、北门麻油作坊的产品质量作了比较和评价,其中提到的“黄家麻油……”,还流传下一段有趣的故事。据说在前清泰州本是扬八属会考之地,每逢大比之年,扬州府所属各县的读书人,都要汇集到泰州来赶赴童试(即考秀才)。一旦考试结束,那些属县的考生们,又都纷纷上街,购买些当地名产,带回乡里,馈赠亲友,其中,泰州的小磨麻油,每每是人们竞相争购的热门货。当时北城门外,天滋河边,古上真殿拐角口,有个黄芷的人家,老夫妻两口,没儿没女,开了一爿小小的麻油作坊,一开间的门面,两尺长的柜台,住南朝北,缩在角落里,很不惹眼。起初,小店里生意清淡,老夫妻两个人在自家门口,向过路农民陆续收点芝麻,自己推磨,自己提油,虽说出货多,销贷不快,好在这两老人,省吃俭用,倒也能免费糊口。后来,城里麻油作坊越开越多,眼看维持不下去了,老奶奶有点儿犯愁来,就提醒说:“老头子呀,做生意,做生意,总是要讲点儿‘门槛经’的。我看我们家麻油要在香味上花点工夫哩!”老头子心里一盘算:花工夫,怎么花呢?除非多卖点劲呀!于是,他一改往日在门口买麻油的老例,特地带上扁担、绳索和麻袋,远远跑到新城、鱼行、港口、周庄等鬲岸地带去买些芝麻(传说中,那一带产的芝麻:壳子薄,颗粒齐,出油多,味道香)老头子把收回来的芝麻拣拣、挑挑、洗洗、淘淘、下锅烘焙时,力使做到“文火烧,飞铲炒,不夹生,不枯焦。”到了上磨,两个人又格外小心地磨了一遍又一遍,到把芝麻磨成粉末般,这才加水搅拌,用钢端(dvan)子慢慢挤压提油。等到麻油制成时,嘿咦!奇迹来了。一时里,他家店前屋后,“油香四溢,满室芬芳”,直引那些从北城门口路过的行人,都停住了脚步一个个嗅着鼻子,顺着香味,找进店来。不用宣扬,不用招揽,顷刻间,一缸麻油卖得个精大光。俗话说:“城小好传事”。同行们听说这个消息,也都纷纷赶来向黄芷老头儿讨教、老人家倒也毫不介意,当下就把自己的制作方法来了个开诚布公。各家店主记下黄芷的话一个个高高兴兴地带着秘法回转作坊,来了个如法炮制。果然,麻油质量也跟以往大不相同。从此,你追我赶,芝麻越挑越匀,麻油越做越香,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子孙不绝,这一来小磨麻油就成了泰州的名了。

一九一五年,苏北行政公署在扬州举办了“苏北土物资交流大会”,泰州的“小磨麻油”及付产:“泰州嵌桃麻糕”、“麻油花生酥”和用麻油调调制的各种中药,都被大会列为省级和地区级名产。据近代文人绍侯先生在其著作《耐庵笔记》中写道:“一九三七年,泰州有麻油作坊二十八家,年产麻油四十六万斤,其中百分之四十销往沪、宁、京、杭一带。……”又记载有“一九二九年,泰州的小磨麻油,曾参加过由中、美、英、法等国所共同举办的《国际西湖博览会》。”当时泰州有一家叫“泰源麻油店”生产的小磨麻油,被该博览会评为一等奖。可见泰州的小磨麻油在国际上,也是颇负盛名的。

学纯同志曾在“新泰州竹枝词”中,作过一首《咏泰州小磨麻油词》,文句优美,读来琅琅上口,故录于后,作为结束。

“玑珠入釜炒微黄, 细磨徐推淌满缸,

九. 江苏省 泰州市 靖江 鳜鱼羊肉

靖江邢长兴传统名菜。鳜鱼肉质鲜嫩、醇厚,以五花熟羊肉佐之。鱼、羊合一,味道鲜美。为靖江筵席中的上品。

十. 江苏省 泰州市 靖江 靖江肉脯

产地;中国江苏靖江。 工艺:制作肉脯,选料严格,取新鲜猪后腿的纯净瘦肉为原料,剔去筋绊,切成薄片(一斤约切成12条),放在酒、醋、盐、香料溶液中拌淹一夜。待入味后,锅上旺火,放入腌肉及其调味汁,加清水少许烧沸,小火煨烂,再用大火收汤。待酒尽醋干,用绳子穿起来挂在通风阴凉处晾干收贮供食。特点:肉脯色泽赤红,薄而透明,片型整齐,甜中带咸,咸中带鲜,它可作为宴席上的冷盘,或用以炒鸡蛋、烘豆腐,烹时略加葱花、麻油滋味甚美。( 泰州)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