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老东门肘子特产 广府古城特产肘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老东门肘子特产 广府古城特产肘子更新时间:2023-12-27 08:11:31

一. 黑龙江省 哈尔滨 方正 方正珠河扒肘子

方正珠河扒肘子是一姓任人家祖辈遗留下来的一道菜。起初只是在逢年过节时将肘子炖熟,剃骨切成片,撤上些盐、酱油等。到了1979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吃肘子的次数也不断增多,配料的种类也不断增多,逐渐演化成了今天的肘子。1985年任家开饭店,扒肘子又做为一道菜摆上了餐桌,由于味美,吃的人日渐增多,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开来。现 在哈尔滨市县区内,大兴安岭等地都小有名气。

制作方法是取生肘子2千克、酱油1千克、醋300克、盐2克、大料10克、花椒10克、白糖1千克、味精5克、料酒1汤匙、水3千克,将肘子浸泡、洗净、改刀后与配料一起下锅,让肘子全部浸在汤中,将汤烧开,而后文火煮2小时左右,待肘子肉色呈酱紫色,肉烂即要离骨时出锅、装盘、浇上原汤,撤上香菜、葱、姜、蒜少许即可食用。整道菜俱色香味美于一体,酱紫色加青绿色点辍,肥肉肥而不腻,瘦肉瘦而不丝。

二. 山西省 忻州 原平 小东门胡芹

小东门胡芹名声很大,享有盛誉:其色,非绿黄、绿白而呈墨绿;其味,异香厅灵,还具一丝淡淡的甘甜;其叶柄 ,粗壮而少木质,一刀切下自成碎瓣。相传,小东门底的胡芹,从明代就始种植,迄今已四百余年,面积却不过35 亩而已。小东门胡芹为何别有风味,据说原因有二:一是水质殊异,灌溉所用地下水奇苦异涩;二是管理精细,勤锄勤浇,长势茁旺,高达二尺八、九寸,亩产万斤左右。五月端午、八月十五是品尝小东门春、秋胡芹的好时节。张村茄子( 原平)

三. 河南省 周口市 太康县 太康肘子

太康肘子是享誉中原的风味名吃,用料为上等猪肘,辅以特制名贵材料和独特制作工序,特点“肥而不腻、色泽鲜亮、浓香怡人、酥烂可口。”被誉为“天下美味之大成”而驰名中原。太康肘子由太康籍人士---宋友华先生研制而成。宋先生原是1领导的专职厨师,于1986年转业到河南省太康宾馆,担任厨师长职务。宋先生先后到过北京、上海、天津、成都等地学习烹饪技术。他拜师求技,虚心好学,潜心钻研,经过多年探索,溶古今中外红烧、烹饪技术为一体,不断创新研制出了这道佳肴。因主料精选上等猪肘,加上首先诞生于河南省太康县,故名曰:“太康肘子”。2011年“宋记牌“-“太康肘子”“梅菜扣肉”“宋记酱猪蹄”被评为“中华名小吃”。

四. 黑龙江省 双鸭山 四方台区 红烧肘子

配料:

主料:肘子1000克。

辅料:

花生油2000克(实耗75克),酱油50克,料酒75克,盐1.5克,葱、姜、五香料少许,淀粉15克,糖10克,汤适量,青蒜少许。

特色:金红色,软烂鲜香。肘香飘荡,味美爽口。

操作:

1、选皮薄、毛孔细小的新鲜肘子,剔去骨头,修整成圆桃形状。

2、肘子皮朝上,放入五香料卤锅加热,煮至五成熟捞出。

3、将油锅烧热,把肘子皮朝下炸呈黄色,炸时不停地翻动,以防糊底。

4、炸好肘子捞出,放一碗内,加葱、姜,用卤汤对些水,浇入碗中,上屉蒸烂。

5、将蒸好的肘子扣入大盘内,汤沥在久中,加入料酒、味精,调一下色味,开始勾芡,撒上青蒜段,淋入明油,浇在肘子上即成。

五. 宁夏 石嘴山 大武口区 丁香肘子

丁香肘子又称燎毛肘子,是银川的特色风味食品。其味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软烂适口,味道醇厚,是银川市同福居大酒家的一道传统名菜。


制作方法是:肘子先经燎毛、刮洗后,皮净质洁,然后经白煮、上色、改刀、定碗、笼蒸、浇汁。每道工序的操作十分精细,加上选料讲究,调料中的丁香浓郁袭人,风味独特,深受顾客欢迎。

特点:工序精细,选料讲究,色浅红,光泽油亮,皮烂肉香,有丁香味。

六. 陕西省 西安 未央区 烧肘子

在从前人们把吃一顿肉当成过一回年的年月里,一席之上有一只色泽红亮、慢火煨得浓香的大肘子,那简直就是最使人兴奋不过的大好事了!但如今,好吃的东西多了,饮食的时尚也随之大变了,餐桌上流行的不是鱼头就是鸡爪,惟独不兴大块肉大碗酒。于是,许多像东坡先生一样三天不吃苦头肉就难受的汉子们,却不幸少了东坡先生的率真劲,跟着别人的语气,嘴里乱交待,岂不知,什么都可以哄,惟有肚子哄不了。

肘子好吃,自然各地都有一些有名的肘子菜,如东坡肘子、冰糖肘子、豆瓣肘子,而陕西的肘子菜名气特别大。记得1989年,解放路上当时赫赫有名的曲江春酒家继仿唐菜点和曲江菜肴之后,再打历史文化牌,推出了秦汉菜。一说秦汉菜,当时西安市的不少名流都兴冲冲地应邀来赴席,毕竟,谁也没有见过秦汉人吃的是什么东西。一开席,服务员就端上桌一只硕大的烧猪肘子,这肘子烧得红烂,香气四溢,夹一筷子蘸点上面的芥末糊,真是适口,我看见几位老先生尤其吃得滑爽。这时有人小声咕哝“这不就是大荔的带把肘子吗”。言未落,有人报上菜名曰“炙肩”,有人讲解说这道菜就是从鸿门宴上樊哙持剑在盾牌上剁食的猪肘演变来的。樊哙当时吃的猪肘从司马公的描绘来看是生猪肘,是为了向项羽示威,与今置身华堂,吃着香气四溢的红烧肘子感觉不是一回事。但这个故事告诉食客们陕西肘子这道菜历史是很悠久的了。

如今西安的酒楼饭馆时而也能见到猪肘子菜,但不多。原因一是费功夫,慢火细煨,二是价飙升不上去,老板们都觉得划不来,不如那些海鲜,开水里打个滚就上桌,来钱快。倒是一些街头小门小脸的炒菜馆,因为档次不高,一道红烧肘子或芥末肘子反而成了坐庄菜了。客人喝着一般的白酒,嚼着花生米,耐心等待,一声“好了”,就有一只红油亮光的大肘子扣在前面的大盘子里,用筷子轻轻一挑,枣红色的肉皮就揭起来了,如座中有女士,照例都要夹送过去说,来,这东西胶质多,美容!女士们一般总要蹙眉噘嘴地拒绝一下,然后终于抵不住那香气的诱惑,低头食之。

无独有偶,在江南的小镇子里,人们对烧肘子也有着特别的偏好。前几天到昆山附近有名的水乡周庄,但见满街的小铺都在出售当地的名品“万三蹄膀”。据说明初此地富商沈万三号称江南首富,每在家宴客,头道大菜就是这红烧肘子。午餐时,我们自然点了一只。导游小姐讲完它的故事后,捏住大棒骨旁边又薄又尖利的一片细骨很麻利地就把一只大肘子切割成块,据说这也是沈氏首创的。其实这种切法各地在食肘子时都在用,无非是沈的名气大,吃的好方法都安在他头上罢了。沈万三的结局并不好。太有钱了,就想干点什么事。先是出钱为朱元璋修了南京聚宝门(今中华门),后来又提出要拿出三分之一的家产犒劳军队,这可犯了朱和尚的大忌,全家被流放云南,在周庄留下一段发人深思的故事,但据说,这沈家的猪肘子菜却因此又在云南成了名馔了。

七. 广东省 河源 和平 东门头水煮豆腐

和平县水煮豆腐巳经营敉拾年之久。豆腐经油炸,有湯有豆腐,加上辣椒、蒜茸和小許鱼露即引可食。很有特色

八. 河北省 唐山市 丰南 海参扒肘子

海参扒肘子是唐山一道代表性菜肴,其特点是香醇浓厚,质感糯软,造型美观。先将海参抹刀改成片,加调味料烫透捞出,控干水分;猪肘酱熟去骨,改刀装碗,加调料、葱、姜上屉蒸30分钟,取出扣入盘中。菜胆改刀,焯水,加调味料炒匀,围摆盘边。最后勺加油烧热,用葱烹锅,下入海参,加汤、调味料中火烧至入味,勾芡,淋入明油,烧在肘子上即可。

九.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红扒肘子

红扒肘子

红扒肘子为潍坊地区历史名菜,因其软、料、肥而不腻,且营养丰富备受人们青睐。1997年被山东省贸易厅评为“山东名小吃”。

特点:色泽枣红,浓烂醇香。

主料:白肘肉750克。

配料:葱段、姜片各15克。

作料:盐水15克,料酒10克,酱油25克,糖色15克,清汤500克,花生油1000克。

制法:炒锅置旺火上,放花生油,七成热时下入肘肉,炸成柿红色捞出。把肘子用偷刀解成象眼块,抹上糖色,皮朝下放在碗里,加入酱油、盐水、葱段、姜片、半勺清汤,上笼蒸烂,取出去掉葱段、姜片,放在锅垫上。将锅放火上,添入汤,下入料酒、味精、盐水,将锅垫放入扒制。肉烂汁浓,合入扒盘内,余汁浇在肘子上即成。

十. 陕西省 渭南 大荔 大荔带把肘子

大荔带把肘子源远流长。 是陕西大荔传统名菜,为明朝弘治年间同州(今大荔县)城里厨师李玉山创制。陕西大荔带把肘子,属蒸菜类,在秦馔筵席上久负盛名,《中国菜谱》秦菜部分把其列为第一名菜。作酒菜、饭菜均可。色泽枣红,如把柄,故称“带把肘子”。

它的用料别致,不同于其它肘菜。肘子带骨带蹄,成菜如丘,造形别致、丰满,堪称“盘中一王”。

基本制作工艺是:将带脚爪的猪前肘刮洗干净,肘头朝外,肘把(肘爪)朝里,肘皮朝下放在砧板上,用刀在正中由肘头向肘把沿着腿骨将皮刨开,剔去脚骨两边的肉(三面离肉),底部骨与肉相连,使骨头露出,然后将两节腿骨由中间用刀背砸断,入汤锅煮至七成熟捞出,辗干,趁热用红酱油涂抹肉皮。取蒸盆,底放八角、桂皮等调料,再把骸骨用手掰断,不伤外皮,将肘皮朝下装入蒸盆,整成图形,撒入精盐,用消过毒的净纱布盖在肉上,再将甜面酱、葱、红豆腐乳、红着油、白酱油、姜、蒜等在纱布上抹开,上笼蒸熟蒸烂取出,揭去纱布,扣入盘中,拣去八角,上桌时另带葱段和甜面酱小碟。

其风味特点是:肘肉酥烂不腻,肘皮胶粘,香醇味美。是一道富含蛋白质、钙质的菜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