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地方特产美食荔湾区 荔湾吃喝美食攻略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地方特产美食荔湾区 荔湾吃喝美食攻略更新时间:2024-01-21 17:45:43

一. 广东省 广州 荔湾区 泮塘马蹄糕

泮塘即在泮溪酒家附近,旧荔枝湾所在地。泮塘五秀(包括马蹄、茨菰、茭笋、莲藕、菱角)产于这一带。马蹄糕品种有透明马蹄糕、生磨马蹄糕等。

“泮塘马蹄糕”采用当地的马蹄粉作原料,其糕体色泽金黄透明,爽且富有弹性,带有一些马蹄清香之味,特别可口。在饮茶吃饭之后品尝一两件马蹄糕,别有一番清新的滋味。

二. 广东省 广州 荔湾区 顺记椰子雪糕

荔湾区宝华路79号顺记冰室制作的椰子雪糕是驰名远近的西关历史名牌小食。上世纪20年代由小贩吕顺首创,选用肥厚结实的椰肉作原料,加工成鲜椰丝后榨成椰汁,再配上新鲜的水牛奶和鸡蛋、白糖,独特的制作使雪糕格外软滑可口,椰味浓郁,别具风味。五六十年代一些外国元首、贵宾如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等都曾慕名品尝并津津乐道。自1956年以来均获历届评比的“广州市名牌美食”称号。


三. 内蒙古 乌海 海勃湾区 花边

花边这一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在广饶县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工艺有圆瓣、尖瓣、扣锁、扒眼、行梗、扒丝6套针法。其品种分镶饼、满工、小镶件3大类, 上百个花样,近千个规格品种,尤以青州府花边大套、青州府花边满工大套称著。产品织工细腻、图案美观、色泽素雅、手感柔软,被誉为“抽纱之王”。该产品连续12年被评为省优产品,畅销美、日、意等十几个国家。


四. 浙江省 温州 龙湾区 温州茭白

茭白,又名为茭笋,属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种植的品种有双季茭和单季茭。双季茭俗称4•9茭,在每年的古历四月初和九月初开始采收,古历九月底采收完毕;单季茭在季节上可分为早熟、中熟、晚熟。经改良后,早熟茭一般在古历五月初(端午节前后)开始采收上市,采收期为三个月左右;中熟茭一般在古历八月初开始上市,国庆节前后上市量最多;迟熟茭(当地称为沙头茭),国庆节前后开始上市,采收时间为20-30天,加上储藏和加工,故有常年供应市场的能力。

温州茭白在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下生长,以其嫩、白、细、净、味好为特点,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信誉,在正常情况下特别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销售价格比一般产品价格要高,且好销,全市各县(市、区)年产茭白1800多吨。

现代医学认为,经常食用茭白可预防高血压,防止动脉硬化,特别是对患有肝硬化,尿毒症,肾疑难病者均有一定的疗效,中医学认为有利尿、消渴、解毒之功效。日本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茭白具有增白、保湿等美容功效。

五. 浙江省 温州 龙湾区 四季柚

浙江省苍南县四季柚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早在十八世纪中叶就有“名家仙果”之称,被列入为清廷“贡品”。四季柚平均单果重1kg,中等大小,果实外观美,果皮极细,肉质嫩脆、汁多,风味浓郁、可口,且耐贮藏。它具有消食解毒、降火利尿、滋阴养血、润肺止咳、降压美容等药用功效。1985年以来连续被农业部评为优质水果,1990-1999年连续6次被评为全国柚类金杯奖,1992年被农业部授予“绿色食品”称号,1995年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马站牌”四季柚在北京′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现有四季柚基地3.1万亩,年产鲜果6000吨,果汁1000吨。( 苍南)

六. 内蒙古 乌海 海勃湾区 图海

图海

图海的样子各地不同,有的是一条银带子,近二尺长,固定在绸缎底子上。带子是由层层叠叠的银花和镶嵌在其中的大小红珊瑚组成的,很重,毁了足能打两只银碗。

鄂尔多斯的图海,是个银或铜制成的扁片儿,上方下圆,都有图案花纹,方处还嵌有珊瑚松石。上有两环,以便挂在腰间。下有两环,可挂另外的一条长巾。长巾长二尺,宽可一掌,用白缎或白布缝成,上面用红线自上而下一条线订四枚铜钱。新女婿娶亲走时,胯间戴的只是这个上方下圆的银片,没有下面这条长巾。他给岳母叩头后,岳母把那条长巾挂在图海下面的环儿上,就算认可了这门亲事。

【注】

图海一词,蒙古民歌0现得很"银子锻打的图海,沉甸甸压在胯上。达尔占(人名)的姑娘若格吉德玛,沉甸甸压在我心上。"就是用图海比喻的。

七. 广东省 广州 荔湾区 坚记长寿面

坚记长寿面

坚记长寿面柜台里码得正规正矩的硕大的长寿面,是广州其它面店所欠缺的。据说与西方人过生日要吃蛋糕一样,从前人们每逢过生日的时候都会吃上一碗长寿面以示好意头,在长寿路吃自然就更具意味了。

长寿面不能用水煮,要用上汤慢慢地浸泡,吃的时候要斯文些,细嚼慢咽地吃着软软的长寿面,体会人生漫漫的五滋六味。

八. 广东省 广州 荔湾区 猪手面

宝华面点是广州的名牌老店。其招牌面点猪手面更是家喻户晓。猪手面价格不贵但分量十足,有大小碗之分的,价格相差一元钱,多的只是面的分量;猪手是撕开的,足有一只,咬起来爽脆不腻;面是传统的竹升面,幼细烟韧,难怪连广东人自己都感叹“幸福是碗猪手面”。

九. 广东省 广州 荔湾区 艇仔粥

广州人称小舟为“艇仔”,艇仔粥就是这些以小艇为生,专营供应水边及船上顾客的小商贩所经营的粥品.主要集中在荔湾和东堤西濠口。光绪年间,在荔枝湾开始流行“扒艇”(划船),舟穿树影,画舫纵横,有粥艇在其中为游客供应特制的鱼生粥。如果岸上或另一艇上游客需要,粥艇上主人便一碗一碗地把粥品递卖过去,很受欢迎。渐渐地,连陆上的小食店也出售这种叫做荔湾艇仔粥的粥品了。

艇仔粥主要配料为碎鱼肉、瘦肉、碎油条、花生、葱花,亦有加入猪皮、海蜇、碎牛肉、鱿鱼等,以粥滑软绵、芳香鲜味闻名。现在在广州、香港以至海外各地的广东粥品店,艇仔粥都是必备的食品。

关于艇仔粥的由来,有一种说法是一个家道中落的广州“西关阔少,他于经济拮据的窘境中,买了一只小艇,在荔枝湾做起了卖粥的营生。以油炸花生米、炸鱿鱼丝、炸米粉丝、生菜叶丝、海蜇丝、熟猪肚丝等作粥料,客人要吃时,就把粥料放入碗里,临时加入新鲜鱼片,冲入沸滚的味粥(这种味粥多用鸡鸭或生鱼的骨熬成),然后撒上芫荽、葱丝、紫苏叶,最后加入一小撮虾子、几滴麻油,热腾腾、香喷喷的端到游客面前。这种粥由于在艇仔(珠江三角洲称长约4米、铺上舱板、中段或中后段有篷的小舟为“艇仔”)上出售,故被叫做“艇仔粥”。由于用料丰富,味道鲜味,深收大家欢迎.

还有一种说法是一个居住在荔枝湾一带的挨家(水上人家)妹,小时候曾放生过一条被捕获的小金鱼。后来小金鱼则化身成龙三娘报恩,教授挨家妹烹制艇仔粥,医好了她父亲的病,此粥也由此流传下来.

十. 浙江省 温州 龙湾区 温州鸭舌

温州鸭舌的来历:鸭舌是瓯菜系名菜,熟鸭舌在温州的价格甚高,想想偌大一只鸭子方可得一小块鸭舌,容易吗?卤鸭舌呈琥珀色,卤熟风晾至半干,一根整舌带着舌根两条波状如弹簧钢丝的软骨,鸭舌看去像一只随时准备飞逃的无臂水虱。嚼时极具韧性,左嚼嚼,右嚼嚼,鸭舌的味道就释放出来了。在温州食愈久,就知鸭舌的重要性,无舌不成席。温州话中,舌的发音居然同“亏”,这么说,吃鸭舌就是“吃鸭亏”,所以温州人把鸭舌叫“鸭赚”。

产品名:酱鸭舌

品牌:初旭

配料:鸭舌.食盐.味精.酱油.调味料.亚硝酸钠

毛重:250克里面有小包装.每包2条鸭舌

保质期:常温10个月,阴凉处存放最佳

食用方法:开袋既食.包装袋如有膨胀.漏气.变质切勿食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