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新疆特产 枣仁派 新疆枣仁派好吃的停不下来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新疆特产 枣仁派 新疆枣仁派好吃的停不下来更新时间:2024-05-20 06:00:07

一. 新疆 喀什 伽师 热瓦普

热瓦普,又称热瓦甫、拉瓦波、喇巴卜。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传创制于十四世热瓦普纪。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乐师史》中记载,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 民间流传的喀什热瓦普,全长130厘米。

热瓦普,又称热瓦甫、拉瓦波、喇巴卜。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传创制于十四世纪。清代被列入宫廷的回部乐。《律吕正义后编》(公元1746年成书)收录称喇巴卜。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乐师史》中记载,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

民间流传的喀什热瓦普,全长130厘米。音箱呈半球形,用整块桑木挖制,面部蒙羊皮或驴皮。琴头的弦槽部位向后呈直角弯曲。琴杆上缠有二十八个丝弦品位。琴杆与音箱连接处两侧各设一弯角。琴杆、音箱上镶有驼骨、贝壳等装饰。张一条主奏弦和四至六条共鸣弦,均用钢丝弦。主奏弦定弦c1,四条共鸣弦定弦e、A、d、g,六条共鸣弦定弦#f.B、e、A、d、g或B、e、E、A、d、g。音域约两个八度。

发展历史

公元14世纪,国内外民族文化交流广泛开展,维吾尔族人民在原有民间乐器的基础上, 吸收外来乐器,创制出一些新乐器,喀什热瓦普就是维吾尔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在民间一直盛传不衰。到了清代,热瓦普被列入宫廷回部乐(即维吾尔族音乐)中,并以喇巴卜、喇叭卜之名载入史册。成书于公元1746年的清《律吕正义后编》(卷四十五)《回部乐技》 载:“司胡拨一人,回名喇巴卜。”清《皇朝礼器图式》附有其图。《清史稿》(卷一一) 载:“喇叭卜,丝弦五、钢弦二,木柄通槽,槽形如半瓶,下冒以革。曲首凿空纳丝弦,以五轴绾之,左二右三,曲首右侧以两轴绾钢弦。用手冒拨指,或木拨弹丝弦,应钢弦取声。”在公元1854年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撰写的《乐师史》 (古维文手抄本)中,叙述了十七位艺人创作的“木卡姆”流行情况,据艺人讲: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20世纪30年代,上海民族器乐演奏社团大同乐会,曾参照历史资料制作了一套我国民族乐器,包括古代乐器和少数民族乐器,其中就有喇巴卜两件,并且还做了一些改革尝试,原形制的七条琴弦,有五条丝弦、两条钢弦,乐会制作的喇巴卜只张了五条丝弦。喀什热瓦普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并在北疆地区也有流传,它在工艺、音质和演奏诸方面,都较以前有了较大的发展。

如果说“弹拨尔”是一种能奏出极富有魔力的乐器,那么“热瓦甫”这种乐器就是最为普及的乐器了。 热瓦普,又称拉瓦波、喇巴卜。产生于公元14世纪,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的《乐师史》中记载,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它不但是维吾尔族喜爱的乐器,也是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等少数民族所喜爱的弹拨乐器。

热瓦普-种类

维吾尔族的热瓦甫种类很多,分为喀什热瓦甫、新型热瓦甫、多朗热瓦甫和牧羊人热瓦甫等。喀什热瓦甫因流行于喀什一带而得名,它发出的声音柔和,音量虽较小,音色却委婉细腻。 欢乐的节日人们弹起喜爱的热瓦甫新疆的塔吉克族把热瓦甫称为“热布卜”,是塔吉克族人民使用最普遍的弹弦乐器。主要流传于新疆西南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及邻近的莎车、泽普、叶城和皮山等地。热瓦甫多用杏木制成,与维吾尔族的多朗热瓦甫相似,全长7O厘米,比热瓦甫稍短、粗,琴箱较大、呈扁圆形,主要以牛、马或驴皮蒙面。演奏时用杏木、梨木、牛角或化学拔片弹奏音乐,演奏出的乐曲音色丰富,音响旋律多变,所以常用于合奏及独奏。(此外,塔吉克族还有一种专供儿童弹奏的小型的热布卜,叫做“热布卜乔”。)

二. 新疆 塔城 托里县 新疆褐牛

新疆褐牛是以本地土种牛为母体,引用瑞士褐牛、阿拉托马及少量科斯特罗姆牛与之杂交改良,经长期选良而成的乳内兼用的良种牛,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能耐严寒和粗放饲养,放牧性能好,抗病力强,并具有较高的产乳和产肉性能。

新疆褐牛具有适应性强,宜放牧,生产性能高等优点。18月龄公牛胴体重240PG,屠宰率56.4%,18 月龄胴体重228PG,屠宰率48.7%;成年母牛体重达到500PG以上,成年公牛体重达到800~100PG。舍饲奶牛最高产奶量达到了7650公斤/305天,放牧奶牛产奶量一般在1742.8-3419.6公斤/150天,肉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磷脂、钙、铁等,胆固醇含量低、肌纤维细嫩、肥瘦适度、鲜美细嫩、营养丰富、易消化,已成为一种理想绿色保健食品。全疆牧区和部分农区都有分布,中心产区在伊犁、塔城。全疆褐牛纯种及杂交后代存栏130万余,年出栏38.5万头。

三. 新疆 博尔塔拉 新疆兵团八十四团色素菊花

新疆兵团八十四团色素菊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四团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有“中国色素菊花之乡”的美誉。目前,该团今年种植的7300亩色素菊花喜获丰收,第一遍菊花采摘工作已全面铺开。色素菊花是万寿菊的一种,既具有观赏性也具有较高经济效益,从花中提取的天然黄色素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

新疆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四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四团7个农业连队,包括1连、2连、3连、4连、5连、6连、7连。地理坐标为东经81°56′15″~82°15′10″,北纬44°55′00″~46°07′30″

AGI2017-02-2116

四. 新疆 石河子 新疆瘦肉型白猪

新疆瘦肉型白猪被毛全白,体型中等大小,体质结实,母猪窝均产仔12头,185日龄活重达95公斤,屠宰率72%,瘦肉率58-59%。中心产区为石河子市、昌吉州、乌鲁木齐市等。全疆存栏种猪4330头。

五. 新疆 哈密市 伊州区 新疆烤全羊

维吾尔族餐饮的一道重要菜肴就是新疆烤全羊,能与北京的烤鸭相媲美。新疆烤全羊,选料考究,制法特殊,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是当地高级宴席中不可缺少的菜肴。烤全羊选用上好羯羊,将蛋黄、盐水、黄姜、孜然粉、胡椒粉、面粉调成糊状汁,涂抹在全羊上,头部向下,放入馕坑密封焖烤1小时左右,即可取出食用。在隆重的宴会上,一般是把烤好的全羊平放在特制的餐车上,头系红绸,嘴含青菜,推至餐厅,任宾客随意切割品尝。

烤全羊是新疆最名贵的菜肴之一,它可与北京烤鸭、广州脆皮乳猪相媲美。高级筵席中,如果有烤全羊餐车出现在宾客们中间,整台筵席将顿时生辉,显得格外豪华阔绰,为饮宴增添了异常丰富的色彩。

烤全羊所以如此驰名,除了它选料考究外,就是它的别具特色的制法。新疆羊肉质地鲜嫩无膻味,在国际国内肉食市场上享有盛誉。

烤全羊是选择羯羊或周岁以内的肥羊羔为主要原料。羊宰杀后,去蹄及内脏,用精面粉、盐水、鸡蛋、姜黄、胡椒粉和孜然粉等调成糊状,均匀地抹在羊的全身,然后用钉有铁钉的木棍,从头穿到尾,放在特制的馕坑里,盖严坑口,并要不断地翻动观察,约1小时左右即成。

全羊烤成后即放置餐车上,烹制者在羊头上挽系红彩绸,打成花结,羊嘴放置香菜或芹菜,餐车备有小刀,服务人员推车围绕餐桌转动,恭请客人启刀食肉。不客气的食客们,持刀从烤羊身上切下肉来,尽情地吃,其热烈闲逸古朴浪漫的情景,非身临其境的人,是难以想象其盛况的。

烤全羊色泽黄亮,皮脆肉嫩,鲜香异常,是维吾尔族人民招待贵宾的佳品。

六. 新疆 伊犁 霍尔果斯市 新疆细毛羊

新疆细毛羊以其产毛量、净毛率高、产肉多、繁殖力、适应性强、等特点而着称。成年公母羊可达体重143公斤和94公斤,产净毛6.09公斤和2.96公斤,羊毛主体细度为64支,毛长8厘米以上。主要分布在伊犁、博州、塔城、昌吉、巴州和阿克苏等地州,中心产区在伊犁和博州,全疆存栏584万只。

七. 新疆 伊犁 伊宁市 新疆兵团七十三团大米

新疆兵团七十三团大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新疆兵团七十三团大米

新疆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七十三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七十三团7个农业连队,包括1连、2连、3连、4连、5连、6连、7连。地理坐标为东经82°04′44″~82°08′10″,北纬42°34′10″~42°37′10″

AGI2017-02-2115

八. 新疆 伊犁 特克斯县 花毡

花毡,哈萨克族语叫“斯尔玛克”,以制作精美,别具风格而享有声誉。花毡的原料有羊毛、羊毛线、彩色布、线等。哈萨克妇女大致制作三种花毡,一种是将彩色的布剪成图案,用羊毛线缝制在白色的毡子上;另一种是把毡子染成五颜六色,用彩色的毡子拼成各种图案,再用羊毛线缝起来;还有一种是用彩色毡片和彩色的布拼成富有浓郁特色的图案,再一针一线缝起来。花毡一般比普通毡子要厚,多为双层,而且缝得特别密,经久耐用。主要用于毡房的地面上,农村的炕头上,既可防潮、防寒,又可美化室内。花毡是哈萨克姑娘出嫁时,不可缺少的嫁妆之一。夏季是哈萨克妇女制作花毡的旺季,从打羊毛、擀毡子到缝制,全用手工,一家要做,大家来帮忙,构成草原上一幅生动美丽的图画。

九. 新疆 喀什 叶城 喀什核桃

喀什核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核桃是营养丰富的强身滋补、健脑保健食品,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高,且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钙、磷、铁等多种元素,具有补气、养血、润燥、化痰、利三焦、润肺等药用价值。核桃油含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和18种烯酸。喀什地区的核桃与内地核桃相比有以下二方面的优点:一是结早实、丰产、稳产性强,且能连续丰产;二是坚果品质均达国标一级或优级标准。坚果外观色浅光滑,壳薄0.86一1.23mm,出仁率高51%一65.9%,平均单果10.0克以上,易取全仁,风味香甜,果仁饱满,颜色黄白。

核桃面积123.6万亩,结果面积80.4万亩,产量5.5万吨。主要分布于叶城、泽普、巴楚、莎车等县。按面积的大小,各县市分布情况为:叶城县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40.4%;其次为巴楚、泽普和莎车三县,占总面积的53.4%;其次为麦盖提、疏附、疏勒和英吉沙四县,占总面积的5.9%;而喀什市、伽师县和岳普湖县面积相对较小。

叶城县是新疆核桃栽培大县之一。叶城县被首批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核桃之乡”, 2008年叶城核桃在首届中国核桃大会上荣获银奖。2009年叶城核桃在第二届中国核桃大会上荣获银奖。2009年7月叶城核桃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2009年8月叶城核桃等获得国家颁发的有机产品认证证书。

十. 新疆 喀什 伽师 伽师甜瓜

喀什甜瓜有近百个品种,其中数伽师甜瓜(因产地在伽师县而得名)为最佳。伽师甜瓜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时代就被列为贡品,后来经过不断改良,瓜质越来越好。紧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伽师县具有适宜甜瓜生长的独特气候与水土条件,因而香甜可口,肉厚汁丰,风味别具,营养丰富,甜度达11至19度。当地瓜农和维吾尔族群众有贮瓜过冬的习惯,在喀什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美味的甜瓜。( 喀什)

推荐特产